《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新闻采访与口述历史

● 蔡 葩 《 新闻战线 》(

    如今,口述历史在中国已经成为一门令人关注的学科。越来越多的读者青睐口述历史作品,原因有三:一是口述作品涉及的人和事,多数是过去人们了解较少的,带有一定的“揭秘”性质,当事人生动的口述叙述,既满足了人们的探秘心理,也有助于人们了解历史的真相;二是口述历史注重对细节的回顾与描述, 丰富性和鲜活性得到了彰显,将枯燥的历史还原成有血有肉的人物和活动事件;三是口述历史作品,语言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符合一般民众的阅读兴趣,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因此,口述历史不仅受到了学界的普遍重视,而且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口述历史的记录方式

    口述历史在英文中叫Oral History,或者称History by Word of mouth。这个术语最初是由美国人乔?古尔德于1942年提出来的,1948年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阿兰?内文斯教授加以运用并推广,在欧美很热门,出版了很多有影响的著作。而口述史出成果最多最有影响力的是华人著名学者唐德刚先生(1920—2009)。唐先生1948年赴美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他是中国近代史的大家,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史的奠基人。他当时所做的中国口述历史就成了最早的现代中国口述历史。他的口述历史作品主要有:《李宗仁回忆录》、《顾维钧回忆录》《胡适口述自传》《张学良口述历史》。在唐德刚先生的眼里,历史一般被分为两大部分:一种是未记录的历史,英文叫做Unrecorded History;另一种是有记录的历史,英文叫做Recorded History。

    随着科技的发展,口述历史从你讲我记到以录音访谈或者影像记录的方式进行,搜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社群生活成为口述历史的特点。那些能够被提取和保存的记忆是口述历史的核心。发展到今天,口述历史必须是一位准备完善的访谈者,向受访者提出问题,并且以笔录或者录音或录影记录下彼此的问与答。访谈的录音(影)带经过制作抄本、摘要、列出索引这些程序后,储存在图书馆或档案馆。这些访谈记录可用于研究、摘要、广播或录影纪录片、博物馆展览、戏剧表演以及其他公开展示。纪录、抄本、目录、图片和相关的纪录片资料也可以传到网上发表。口述历史不包括无特殊目的的随意录音;也不涵盖演讲录音、秘密窃听录音、个人录音日记,或者其他不是经由访谈者与受访者而来的声音记录。 

    口述历史是访谈者和受访者共同参与制作完成的产物。口述历史的内容大部分来自受访者的讲述,访谈者的任务是事先要做好仔细研究,然后提出一些有意义的文图,访谈者必须压抑住自己想说话的冲动,做个安静的倾听者。访谈要成为口述史,必须是经过录音、做过特别处理后存档案馆、图书馆或其他收藏处,或者经过修订出版。口述历史的特性是:能提供一般研究使用,能重新加以阐释,能接受鉴定的确认。如果把每日新闻报道当做是“第一手的未被加工的历史”,那么,很多新闻记者就已经在运用自己的才能和特殊机缘在书写历史了。因为,记者们会不由自主地转向访谈的纵深,转向了口述记录,所谓“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凭借访谈者的技巧,他们创作了一些著名的口述历史著作,比如美国记者斯诺的《西行漫记》,华莱士·特里的《鲜血:越南口述史》,崔永元的《我的抗战》等等,一些新闻记者转为口述历史学者。

    然而,口述历史与新闻报道关系密切,却又有着重要的区别,这就是对“人”的关注度的不同。在新闻报道中,无论是采访者抑或读者,他们所关心的往往是事件本身,尤其是突发事件的全局及其来龙去脉;而口述历史关心的则是每一个具体事件中的人。另外,当新闻报道不得不关心并报道作为个体的“人”的时候,也时常将其作为典型来看待;而口述历史则不仅关心典型人物,还关心所有的普通人,关注他们的经验与经历。历史不仅是名人的历史,更是普通人的历史。作为普通人,也应该进入史册,进入历史的视野。再者,当某一灾难发生,新闻报道关心的重点是灾难发生之后的全民动作(包括实时直播官方及民间自发救援工作、网民舆论动态等等);而口述历史关心的则是作为灾难的受害者与受难者(包括他们的心理起伏、记忆创伤等等)本身。最后,新闻报道强调的是时效性,它对事件的关注时间十分短暂,当事件冷却之后,媒体舆论也就转向其他热点;而口述历史对某一时间段发生的事件却是长久关注的,有时可能会对事件的亲历者进行长期的关注和采访,甚至在相隔几年之后进行回访或跟踪采访。

    所以,在我看来,口述历史是新闻人物或者事件的升级版,是在一座座新闻的“坟墓”中升腾、逾越、融合,最后生成的结果。大家所熟知的名句,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口述历史与新闻的关系。但口述历史不仅仅是记录一段即将消逝的历史。时间将新闻抛向历史的尘埃,历史在一层层新闻的尘埃中埋藏,等待有心人去探寻,去揭秘。

    在微信时代,在新闻更加速朽的年代,如何捕捉住历史的瞬间,从这一瞬间深入到历史深处,挖掘背后的新闻,挖掘它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和历史真相?应该说,比新闻事件本身生命力更强的口述历史,可以帮助我们回到历史的现场,寻找到历史的真相、细节,寻找人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给我们的现实提供一份可参照的蓝本。

    我的新闻采访与口述历史实践

    首先,要保持新闻记者的职业敏感,从不起眼的消息中发现口述历史线索。

    1998年~2003年期间,电视剧《还珠格格》一、二、三部的持续热播,引发一阵格格热。2000年11月,媒体报道,海南也有一位隐居的末代格格。我从这一则小消息中,迅速判断出格格背后的历史价值。2000年12月,经多方寻访,终于在海口和平南建山里一座低矮的平房里,找到年已95岁的格格。

    爱新觉罗?恒容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根据格格的口述,我找来《爱新觉罗家族全书》四卷本,也跟爱新觉罗家族的研究者联系,再对照她保存的家谱,了解到她的曾祖父是咸丰皇帝的六弟爱新觉罗·载阔,后封辅国公;祖父爱新觉罗?溥倬是宣统皇帝的堂弟,曾任内务府总管,父亲名叫爱新觉罗?毓平,曾任宗人府总管。

    1924年,已经被赶出宫的恒容正好19岁,一个机缘,经宋庆龄和朋友的介绍,她认识了孙中山总统府中文秘书林树椿(字轩甫,1886年生于海南文昌龙楼五湖村)并成为他的终身伴侣。孙中山曾赠送一副对联给林树椿,至今保存在儿孙手中:道因时以立,事惟公乃成。这幅珍贵遗墨就像传家宝一样一直跟随着林树椿夫妇。而我对格格的采访便也是从这幅孙中山的亲笔对联入手,认真查证历史资料,寻找文献支持,我借此走进了清末民初那段历史。恒容格格后来改名赵秀英,1926年4月,林树椿带着21岁的恒容格格回文昌老家,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86年,恒容格格已经81岁了,才第一次离开海南岛,来到北京故宫,回到梦里出现过无数次的故乡。

    这么个命运跌宕起伏的格格的故事,在她身上其实蕴涵着中国近百年来的历史变迁。在她的少女时代,就遇上了“未遇之大变局”,她从一个格格到一个平民百姓的巨大落差,都不曾摧毁她作为一个历史见证者的信念,作为一位母亲的淡定与坚强。所以,进入这个采访时,我没有当做一个普通的新闻人物访谈来写,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口述历史题材,既有历史的纵深,有百年来中国历史的深厚背景,又有人物命运的曲折传奇,而且这个人物和我所生活的海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要呈现的不是电视剧《还珠格格》一样的形象,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从贵族变成平民的格格以及她的精神和品格。

    为了让真实的格格自然呈现,我先后做了两年时间的采访。因为细节真实是新闻历史价值的所在,也是口述历史的精髓与灵魂。司马迁著《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直书历史真相,“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一直以来都被后世有理想追求的人们所尊崇。因此,两年间,我和格格一家变成真正的朋友,她的几个儿子都成了我的兄长。格格回忆的往事有初婚时的幸福,也有后来经受的种种磨难,我也认真记下来。让我十分感慨的是,格格对苦难超常达观的态度。我的一些问题经格格幽默的回答,便显得很幼稚,但也能引出一些有趣的话题。

    其次,把自己放到历史现场,与你的访谈对象一起去经历那逝去的日子,一起去感受她的悲欢离合,尽量让口述历史接近真实。我采访格格时,她年事已高,记忆不是很好,她有时候清醒有时候又糊涂,每当她清醒的时候,格格的儿子们就打电话,我必须放下手头所有的工作到格格的平房里,一点点问她,再回来一点点对照有关文献资料,才敢下笔,最后成文。作品最后成文时有3万字,格格的口述记录占一半,其他找资料来印证,我甚至请教了多位清史专家,他们因此发现了海南竟然有一位健在的前清格格,认为我的口述史为爱新觉罗家族再添了新鲜材料。

    最后,不要满足于一般的猎奇故事而仅仅停留在事件的表面,要善于从消息报道中发现新闻背后的新闻,新闻中隐含的历史题材。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作者保持对现实的敏感,保持对历史真相永无止境的追求。

    口述历史的紧迫感

    中国民众在20世纪百年间,遭受过许许多多触及肉体及灵魂的经历。任意找一位有独立人格的老年人或中年人,他(她)都能够给你讲出一大堆动人心弦的自身故事来。无论是在社会方面、家庭方面、人际方面、精神方面、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现在的有心人,只要你肯走进这无比深厚的民众口述海洋,利用科技手段,就肯定能够挖掘到丰富的口述史料,会发现大量在书本上没有写过的,在电视媒体上没有出现过的精彩内容。

    柏拉图说过:谁会讲故事谁拥有世界。口述历史也是试图打开话匣子,让受访者讲述他们的故事。口述史料的重要性等同于文字史料,同是档案中的一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因缺乏口述史料,造成我们自己研究的巨大空白区,以致后来有人提出“抢救活史料”问题。

    20世纪6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呼吁老人们写下自己“亲历、亲见、亲闻”的各种事情,遂产生一些回忆录。政协从中选择一部分,以《文史资料选辑》名义连续出版百余部。限于当时的政治环境,绝大多数回忆录的书写过程并没有历史工作者参与,而且内容主题更有许多限制,要为当时的中国政治服务。到现在,经历20世纪前半叶的人,多已风烛残年,此时不“抢”,更待何时?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许多老人所拥有的宝贵经验和经历,是愿意介绍给年轻一代人的,只是有不少老人不愿意动笔,却愿意口述。现代的年轻人只要真诚请教,利用科技设备,就可能很容易地从前辈口中获得活史料。口述历史的研究有着紧迫感,因为时间等不起,因为我们的口述对象生命在凋零,他们正一个个离我们而去,他们的生命等不起!走出书斋,抢救历史史料,讲述历史故事,为时代留下一部信史。

    总之,中国口述史学的开展与实践,早已迫切地提到21世纪中国人的日程上了,我们这一代人,对过去的历史和自己的历史都承担着时代的重任,不能视而不见,不能再玩鱼目混珠的把戏,更不能等待外国人来代替我们完成此项任务。我们对自己所生活的时代负有历史责任。记录我们的时代,传播我们的声音,作为新闻记者,责无旁贷。                            

    (作者单位:海南日报)

    责任编辑:祝晓虎

    参考文献:

    ①罗以澄:《新闻采访学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②陈墨:《口述历史门径(实务手册)》,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③【美】里奇著,王芝芝、姚力译:《大家来做口述历史:实务指南》,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

    ④定宜庄等主编:《口述史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话语权博弈:新格局和双刃剑
新闻采访与口述历史
新闻采访与口述历史
新媒体视角下的广告设计定位
新媒体舆论导向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
刑事司法报道中的权利规制
理性与人情的博弈
受众反馈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