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好话循环”外的传播支点

——谈新闻媒体如何在改善民生传播中构建舆论平衡

● 何临清 《 新闻战线 》(

    改善民生,是我国各级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公共舆论场上的热门话题,与改善民生相关的报道,几乎所有新闻媒体都会涉及。然而,“改善民生”这似乎人人都一目了然的四个字,涵义却极其丰富,如何在“改善民生”传播中构建舆论的平衡,极为重要。

    什么是“好话循环”?

    这个循环由三方构成,一方是公众。近年来,公众对各级党政部门如何改善民生充满关切,并不断提出更高要求。在公共信息传播中,舆论场上的公众往往从自身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出发,期待听到相关部门的声音,并作出自己的评价。

    比如,每年各级政府的《政府工作报告》都会讲到各方面工作,公众对这类报告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去关注,他们更关心的是跟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是日常“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而这些,大多属于民生的范畴。

    “好话循环”的第二方是党政部门。人民群众有了关切,党政部门就要积极回应。所以,这些年来党政干部在公共舆论场上讲得最多的,恐怕就是跟改善民生有关的事了,包括改善民生的承诺(要做什么)和部署(怎么去做)。

    循环的第三方是媒体。媒体报道新闻时,不可能面面俱到、用均等的版面和时长来呈现,必须做出判断和筛选,其根据是受众的需求。而受众的主体——公众,最关心的就是那些改善民生之事。

    所谓“好话”,就是党政部门对改善民生的承诺和部署,这些话大多是老百姓想听、爱听的。因此,一边是公众想要多听,一边是党政干部想要多讲,处在两者中间的新闻媒体自然也想要多多报道。三方无需商讨,就默契地构建起了“好话循环”。

    “好话循环”的利与弊

    “好话循环”具有积极意义。它让全社会更重视改善民生,让党政部门更具责任感,让老百姓获得最想知道的关键信息,让新闻媒体成为改善民生的推动者和监督者。

    然而,大家都“说好话”、“听好话”和“传播好话”,久而久之,问题出现了:一些应该有人说、有人听、有人传播的“不好听的话”,被舆论场忽略了。

    什么是“不好听的话”?概括地说,就是改善民生的难题、风险、代价和局限。如果只讲改善民生的好处而回避难题,公众就会认为,改善民生易如反掌、信手拈来;如果只讲改善民生取得的进展,而回避风险和代价,那么公众就会认为,改善民生是无需成本的;如果只讲改善民生的进步性、成长性,不实事求是地讲一讲局限性,那么公众对改善民生目标和进程的预期,就会不切实际地提高。

    “好话循环”本身不是问题,但如果只有“好话”,没有“不好听的话”,那么这个舆论场是失衡的。

    找到另一个传播支点

    看来,除了构建“好话循环”,还要在舆论场中找到另一个传播支点。结合当前各级政府推动发展、深化改革的努力,这个舆论传播中的支点,至少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注重传播“有限政府”。

    有限政府,就是法治政府。什么“有限”?首先,权力有限,不该管的事不插手,法无授权不可为;其次,财力有限,任何一级政府的财力都是有限的,它要用有限的财力,去“构建兜底的民生保障网”,而不是去满足某些公众过高的福利要求,或者“撒胡椒面”一样地大包大揽地改善民生。

    现实中,如果一级政府没有这个清醒的认识,就会经不住“无限政府”的诱惑,有意无意地去做超越自己职责边界的事情。如果新闻媒体没有这个清醒的认识,就可能肤浅地宣扬一些“无限政府”的做法,而忽视引导公众正确认识“有限政府”的内涵。

    2014年5月,海南三亚市政府宣布,由于该市的物价被外来游客抬高了,本地居民压力过大,将从财政总盘子中拿出2.2亿元,按照每人每月60元的标准,给62万本地居民发放360元的物价补贴。

    其实,物价补贴三亚已发了好几年,只不过这次,被媒体发现并做了重点报道。这些报道瞬间轰动全国。公共舆论也一片叫好,盛赞不已。

    两个月后,令人大跌眼镜的后续进展来了:三亚市政府宣布,根据省里的最新要求,不能给每位三亚市民发“红包”了,只给全市五类“低保户”发。舆论一片哗然。很多媒体发出质疑,认为三亚市政府不履行承诺。

    事实上,这是一次典型的公共舆论对“无限政府”的鼓噪。三亚市政府的后续动作,实际上是对自己行为的纠偏。但是我们看到,舆论场上围绕此事的最强音,始终不得要领,错误地认为政府给老百姓发红包就是最好的改善民生。一些网民这么看问题,还可以谅解,但如果主流媒体也跟着起哄,那就不是在推动社会进步,而是在干扰社会进步了。

    第二,注重传播“好听的话”,也要兼顾“不好听的话”。

    围绕改善民生,很多公众特别关注重大改革,比如医改、教育改革、社会保障改革等,这些改革的推进,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也绝不会一帆风顺。而目前有些媒体在报道这些领域的改革进展时,习惯于只讲进步。还有一些媒体,在发现改革中遇到的现实难题时,习惯用抱怨的心态、渲染的笔触,夸大其词地描绘“改革遇到的窘境”、“改不下去了”的论调,等等。

    这两种报道都有失偏颇。前者只讲“好听的话”,总这么做下去,受众便会觉得改革“没什么难的”,对改革的预期也会不切实际地提高。后者表面上看是在讲“不好听的话”,但它不是实事求是地讲,而是故意渲染、夸大,用悲观的心态去面对改革中的攻坚克难,也不利于改革的进展。

    法治政府一定是理性地面对自己履职中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那么,我们新闻媒体有这种理性么?如果没有,媒体就可能渲染出一个“无所不能”的政府,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把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必经曲折,片面夸大成“发展的倒退”、“改革的失败”。这些做法,都会让改善民生的舆论场失去应有的均衡。

    自觉构建舆论平衡

    在今天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里,每天有太多新鲜的信息扑面而来,也有各种极端情绪酝酿、发酵和传播。越是在这种时候,越需要新闻媒体发挥舆论场“均衡器”的作用,发挥理性、建设性,传播对新鲜事物的全面认知,让事物的矛盾双方均衡地呈现在公众面前。“改善民生”就是这样一件复杂的事情,在“好话循环”之外寻找另一个传播支点,显得格外紧迫和重要。

    2014年年底,北京市调整了公交地铁票价,地铁“2元钱随便坐”改成了 “分段阶梯定价”。这样做是因为统一票价,已无法体现地铁运行成本。每年北京市财政要为此支出120多亿元的补贴。

    对于这项改革,大多数公众表示支持,但舆论场上也有不少偏颇之声,尤其是不少新闻媒体,不但没有起到“均衡器”的作用,反而有意无意地放大舆论中关于“改善民生”的失衡。

    其中,有些媒体是“真的不懂”,他们不是去积极寻找新闻背景,告诉公众“财政暗补已不堪重负”,而是反问“北京市改善民生是不是要开倒车?”,引发公众对改革的不满情绪。

    还有一些媒体,刻意迎合部分公众情绪。这些媒体不是主动引导公众跳出局部看全局,了解这一改革如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而是迎合部分公众的情绪,在“政府主动涨价”、“政府与民争利”上大做文章。

    网络时代,职业新闻人应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主动引导公众对问题的全局思考,防止哗众取宠、迎合极端情绪。

    改善民生,是一件很接地气的事情,新闻报道时,要大大方方地说“老百姓想听的话、政府该说的话、好听的话”,更要实事求是地说“辩证理性的话,符合规律的话,不好听的话”。只有这两方面的支点都具备了,才能为改善民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外语学院)

    责任编辑:王国鹏

“好话循环”外的传播支点
运用新媒体做好信仰教育
网络媒介与南疆少数民族文化传播
新媒体艺术特点与公益广告设计
新闻播音主持人的专业心态分析
媒体报道如何助力民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