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光影照亮艺术人生

——曲国军访谈录

● 本刊记者 王向令 徐 政 《 新闻战线 》(

    从想退学到入职央视——与灯光设计结缘

    记者:灯光设计是电视台最辛苦、最寂寞的工种之一,2004年你到央视做灯光设计,从一名“新手”到担任央视春晚灯光总设计,只用了不到三年,而且一干就是7年,你的业务水平是全台公认的一级棒,在学习灯光之前,你曾专修油画专业,为何又与灯光结缘?

    曲国军:能够与灯光结缘实为幸运。我曾经在山东艺术学院油画专业学了3年,因为痴迷于上海,更痴迷于上海戏剧学院的影响力,2000年考入了上海戏剧学院灯光设计专业。当时对灯光设计专业并不了解,以为只要能考进上戏就能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可是到校后,接触的基础课程主要是光学、物理学、计算机、电脑绘图等相对枯燥的知识,一想到要研究“开灯关灯”这样的事情达4年之久,我很是不理解,觉得自己选错了职业,便萌生了退学的念头。当时我的班主任伊天夫老师在得知我的想法后说,灯光设计并不是纯粹的技术活,而是和艺术息息相关的,灯光就是设计师手中的画笔,不同于传统绘画的是,画家是在画布上作画,设计师是在空中作画,因此,从事灯光设计是可以在艺术上大有作为的。伊老师的一番话让我如梦方醒,顿时改变了我的想法,从那时起便下定决心把做好灯光设计当做自己的梦想。

    能够到央视工作也很幸运。我在上戏的表现一直很优秀,拿了三年校级奖学金和全学院唯一的索尼奖学金,还发表了灯光专业论文,当时央视也缺灯光设计专业人才,时任央视制作部主任的王保国看了我的履历非常认可。但是正式进入央视工作是需要经过公开招聘考试的,无论报考何种岗位,主要就是考英语,而且是国家专业英语八级的要求,王主任认为这样的考试方法不合理,部门需要的是从事灯光设计的专业人才,招聘考试为什么不考专业呢?后来,他拿着我的论文、专著以及获奖材料找到当时主管技术的副台长说明了情况,又找了当时的台长,最终被特招进来。

    记者:科班出身的灯光师在央视屈指可数,你是如何凭借自身努力得到大家认可的?

    曲国军:学校学的东西真正用到实际的舞台上,还是有碰壁的事情发生。我在央视做的第一个栏目是《艺术人生》,有一次节目录制时,我总觉得灯不够亮,就把灯光心聚到头,并开到最亮,拍完之后才发现,给的光线越亮,皮肤的反光系数就越高,拍出来脸上全是麻点,有了这次失败,我就认真总结,从一次次的实践中总结经验,解决问题,业务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央视不像别的电视台采用的师傅带徒弟制度——师傅不退休,徒弟永远也起不来。我们实行的是“挂牌服务”,栏目组用谁不用谁,不是由科长或部门主任决定,而是由栏目组直接点名,有能力的人容易脱颖而出。我是灯光科班出身,做出来的灯光效果专业性比较强,而且我的性格和服务意识比较好,与栏目组相处融洽,得到认可也快。

    记者:这些年,央视春晚总导演几乎一年一换,你自2007年担任央视春晚灯光总设计后,一干就是连续7年,大家对你的认可由此可见。

    曲国军:早在2006年的时候,我就参与了央视春晚的灯光设计,那时候是跟着灯光总设计蔡蔚做的。后来,时任央视文艺部主任金越担任了2007年央视春晚的总导演,他喜欢创新,敢用新人,我之前与他合作过《挑战主持人》栏目和一些大赛的灯光设计,他觉得我有想法,对我比较认可,就让我担任了灯光总设计,当年的春晚采用了最新的灯光视频媒体矩阵系统技术,力求在有限的舞台空间中创造无限的视觉效果。2007年央视春晚的灯光设计得到了台里和灯光设计界的普遍认可,并获得了第五届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电视美术灯光设计一等奖,此后几年的春晚,灯光总设计的工作便一直由我在做。

    我到央视工作的第一个十年正是灯光业迅速发展的十年,从设备、技术到设计思想都在发生深刻变革,再加上我是真想做事,喜欢做事,把每一件事当做个人成长的一个机会,一次次的成功与失败,使我更加热爱我所从事的工作。

    “做有品位的灯光”——靠思想和品质取胜

    记者:19世纪80年代,欧洲舞台美术革新运动的先驱——瑞士人阿道夫?阿庇亚曾断言:灯光是舞台的灵魂。也有人认为灯光是为导演服务的,只是简单的技术活,没有多少道理可讲。你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

    曲国军:对灯光的重视程度如何,主要看跟什么样的导演合作。好的导演会选择一个好的灯光师来合作,优秀的灯光设计师能在完成导演设想的同时为节目增光添彩,增强节目电视画面的视觉表现力。

    灯光设计师的任务是通过灯光的颜色、节奏、强弱、造型等语汇的变化来烘托环境、映衬人物、表达主题,对舞台进行二度创作。随着时代的发展,灯光师的地位越来越高,灯光师从业人员的素质也在逐步提升,他们理解为什么灯光是舞台的灵魂,他们知道灯光并不只是照亮,而是能够对人物内心情感进行外在化的表现。2013年第五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中的节目《刀锋》,所用的光全是白和黑,通过光的交织来表现情感,人物内心情感的纠结,可以通过灯光造型来表现和强化,假如缺乏了灯光的配合,舞蹈的表现力也会大打折扣。

    记者:对于灯光设计师来说,灯光就是他的画笔,顶尖器材的使用也能为好效果加分,你认为灯光设计好作品的胜出,与器材的使用和设计思想的出众关联如何?

    曲国军:思想和器材都重要,而且思想更重要,思想永远要走在前面。灯光设计师在使用中会发现某款灯的问题,知道什么样的灯光产品会更有市场,厂家就会按照灯光师的要求来设计和研发新产品。

    器材则是时代的问题,2004年我刚开始做灯光设计的时候,灯光设计的器材很有限,主要是传统的钨丝灯,今天看来,设备很是古老、陈旧,但是在那个时代,我们照样出了很多好作品。因此,胜出的关键就在于思想的出新,灯光设计做到一定程度,拼的就是理念,单从技术上是很难拉开差距的。

    记者:好的灯光作品不仅要靠灯光设计师的奇思妙想,而且还要在设计意图上和导演的思路融合,这也是好作品的关键。

    曲国军:对!对!对!灯光设计归根结底是为导演服务的,做好灯光设计,首先要知道导演要什么样的效果。很多优秀的导演并未学过灯光设计,但知道什么样的灯光效果是需要的,这样的导演沟通起来就很容易,有时还能从他们身上学到新东西。在做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方案的时候,灯光总设计沙晓岚最初设计有用四百个探照灯来突出场面的方案,张艺谋导演看了后就说:“我要的是有品位的灯光。”一句话就把调子定下来了,后来的灯光设计风格就变了,不再使用光束效果,而是重视灯光色彩使用和意境表达,呈现出油画般的效果。张艺谋导演是影视导演,他要的是品质,是寂静中蕴含大能量的爆发,他不想把奥运会开幕式做成演唱会的翻版。

    记者:目前国内很多电视台在灯光设备上应该说也是不差的,但是在出好作品方面,还是和央视有距离,你认为这些灯光设计师该如何提升业务能力?

    曲国军:主要还是要多练、多看。像法国里昂灯光节,以及一些大型的国际灯光论坛,我基本上都去看、去学习,国际上一些好的灯光设计作品我要设法去弄懂他们是怎么做的,这主要得益于央视这个平台,给了我很多学习的机会。

    我也经常被邀请到地方台从事灯光设计指导工作,发现他们的灯光设备与央视相比并没有什么差别。区别就在于设计理念,同样的设备,同样的灯具,同样的光位,我们只是把光比做了处理,效果便大不相同。光比是电视的生命,光比的影调决定着导演主题表达的准确度。同样的灯具,参数设置的不同,推出去的光比就不一样,拍出来的清晰度、饱和度和层次感也不一样。

    电视用光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柔和,优秀灯光师与一般灯光师的差别,并不在技术上,差就差在感觉上,和很多地方台的灯光师相比,我一年的工作量,相当于他们几年,节目做得少,就没有机会检验自己的想法,也就没有机会去提升。

    为“光”生,为“光”死——人活一辈子总要干出点事业来

    记者:国内的导演普遍认为国外的灯光师比国内的好,很多节目热衷使用国外灯光设计师,俨然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节奏,国内和国外灯光设计师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曲国军:国内灯光设计师最大的问题是在国际上得不到认可。2013年央视一套的大型公益节目《为你而战》买的是德国的版权,借此机会,我也和德国的灯光设计师马库斯有过一段时间的合作,他们的设计理念和我们其实是相通的,是把灯光设计当做艺术来做,而不是当做照明来完成。国内电视节目要树立优秀品牌,主要还是认识问题,是整个团队的认识,从导播到录制都需要有一个比较大的观念革新,灯光打得再好,录制不给你拍,光圈给你压了,导播不给你切,全都白搭,国外的很多节目采用的是固定的团队,不是单兵作战,在这方面他们是比较成熟的。

    记者:舞台灯光设计也是瞬间的艺术,再好的创意,在节目结束之后就拆了,随着城市照明的发展,灯光设计也在不断拓展着自身的应用空间。

    曲国军:时代发展到今天,城市照明再发展的话,就是向舞台化方向发展。

    舞台看起来很小,实际上又很大,舞台上能够容纳万物,任何建筑、桥梁、大厦都可以成为舞台一景。2012年我在指导四川攀枝花市米易县的城市亮化方案时,就采用了“城市照明舞台化”的设计理念,以山为背景,以河为载体,以楼为点缀,在原有照明的基础上,融入舞台灯光的呼吸功能,使整个城市夜景既有唯美的静态空中造型画面,又有流动的光色影调。

    在今天,灯光完全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分离出来,应该有一批“光影艺术家”来做这项工作,在央视的第二个十年,我想推出若干属于我个人的光影作品,回过头来再把自己的光影实践融入到电视中,到那时,我站的高度就不一样了,再做亚运会、奥运会开闭幕式这样的节目,就会有新的想法。

    记者:你曾经把灯光设计称作“为‘光’生,为‘光’死,为照亮别人辛苦一辈子。”作为灯光下的幕后英雄,这些年你没有休过一天年假,没请过一次病假,默默地为灯光事业打拼,选择了灯光,也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和付出。

    曲国军:大三的时候,中央电视台曾经在南京制作一期见义勇为文艺晚会的节目,当时我跟着师兄到节目筹备现场实习,这次实习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是这样的——大夏天,在体育馆,没有空调,工人们穿着裤衩,两人一组把近150公斤重的黄金扫描电脑灯搬、扛到体育馆上方,连续装台四个通宵,当时就有工人和我师兄说,“让我走吧,工钱我不要了,实在是太累了。”目睹工人的辛苦,至今想来,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静,永远不能忘记师兄对我意味深长的一句话: “学灯光先要学会熬夜。”

    人的一生如同流星划过,我努力地成为其中较亮的一颗。这些年由于工作的原因,家里的事情主要是爱人在承担,如果没有爱人的付出和支持,我要全身心地投入事业,并且做出一些成绩是非常困难的。我平时在生活中不擅长表达感情,在这里我要对爱人真诚地说一句:亲爱的,辛苦了,谢谢你!

    “吃亏是福”是我一直信奉的人生教条。我这个人不会拒绝,人家找到我,是对我的认可,尤其是我父亲2013年离世后,我在这方面的体会特别深刻。人活一辈子总要干出点事业来,一定要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中,留下一些能够得到别人认可的东西,我觉得做到这样也就值了。  

光影照亮艺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