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环境热新闻需要冷下心来写

郄建荣 《 新闻战线 》(

    雾霾隔三差五来袭;二成耕地土壤污染物超标;最新观点认为水污染重过空气……时下,国人赖以生存的环境确实不容乐观,更令人不得不重视的是,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公众健康的杀手,公众对于环境问题特别是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程度也因此空前高涨。

    环境问题热不仅体现在公众对它的关注上,环境新闻报道也是如此。翻开报纸,点击网络,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大量环境新闻,而其中负面新闻的曝光率更是显著高于其他各类新闻。因此,有一种观点认为,环境新闻不炒也能热。

    不可否认,环境新闻确实有着极高的关注度。但是,越是热新闻越需要静下心来写。原因在于,环境新闻敏感,如果把握不准,如果新闻传递的不是真实、准确的信息,那么它就可能引发公众误解进而导致群体对某项政策的误读甚至对政府污染治理措施产生盲目怀疑或不满。

    环境新闻进入热时代 

    环境新闻已经进入全面热时代已是不争的事实。

    环境新闻之所以热有其热的理由。改革开放近40年来,人们在享受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物质生活极大改善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为此所付出的巨大环境污染代价。

    据环保部发布的2013年度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披露, 2013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等74个城市中仅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平均霾日数创1961年以来之最;十大流域中,包括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在内的7大流域均有河段出现重度污染,三大淡水湖泊无一不被污染;全国耕地点位超标率达19.4%。空气、水及土壤是人们生活所必需的三大要素,这些要素一旦被污染或将直接影响公众健康,特别是从国家层面已经证实,飘散在环境中的一些污染物具有致癌性。环境污染可能会对公众健康造成致命性的伤害,这正是环境问题被媒体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环境问题特别是一些敏感问题比如环境污染影响人们健康特别是可能诱发致癌等也经历被认知和逐步被正视的过程,同样,环境新闻报道始终伴随这一过程。

    我国大规模的污染治理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淮河等重点流域的污染治理过程中,有民间人士曝出因污染淮河流域出现癌症村等问题。在当时的背景下,环境报道通常不能触及类似的敏感问题,至于环境污染诱发癌症等更不可能见诸报端。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对环境污染危害认知程度的加深,环境新闻报道开始从“务虚”多些到更加“务实”,环境新闻报道开始向污染宣战,开始大量曝光污染问题,环境新闻的限制也在逐步减少,甚至到了 “无禁区”状态。

    环境新闻报道大胆触及敏感问题,实际上反映出我们国家有勇气面对污染,有能力治理污染。对污染问题的无情揭露,对政府监管部门不作为的大胆曝光,对民众环境权益的维护等等,这些无异都成了推动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力量。

    虽然我国污染治理了几十年,但至今仍未摆脱“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的现实。但是,值得欣慰的是,在此期间,公众的环保意识快速提高,企业的守法意识也在加强,环境质量恶化的面积及趋势在逐步缩小和放缓。而这些与媒体对环境问题的高度关注密不可分。我国环境界泰斗曲格平就曾公开表示,中国的环保靠宣传起家。

    用功不可没来评价新闻宣传对于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推动丝毫不过分。

    “无禁区”不等于可以任性 

    时下,政府越来越开明,越来越重视倾听民意,越来越敢于正视问题,特别是来自舆论的批评。以前被视为禁区的敏感环境问题也开始解禁。但是,环境新闻“无禁区”不等于无限制、无要求、无规则,不等于就可以“任性”。

    原环保部核安全总工程师杨朝飞曾透露, 1996年以来,环境群体性事件数量以年均29%的速度递增,重特大环境事件高发频发。2005年以来,环保部直接接报处置的事件共927起,重特大事件72起,其中2011年重大事件比上年同期增长120%。特别是重金属和危险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呈高发态势。

    无论环境群体事件还是突发环境事件都是媒体关注的热点,其中,群体性事件背后很可能隐藏着违法排污问题、建设项目违法上马问题等等。而这时,监督性新闻报道就会再现,这一类新闻通常也是最吸引公众眼球的。比如,2014年4月发生的兰州自来水苯含量严重超标事件。对于这起突发事件,媒体的关注程度超乎想象,在现场的写现场报道,不在现场的找不在现场的专家点评写分析报道。

    事实上,环境监督类新闻只要尊重新闻事实,只要客观全面,只要不被情绪左右,可以说,从哪个角度去报道、公开污染问题都不为过,都可以理解和接受。

    正因为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一些地区社会稳定的因素,因此,在做环境报道时更加需要客观真实,更加需要深入细致的调研,更加需要静下心来,更加需要不被情绪主导。需要明确一点,那就是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的最终目的是推动污染治理,是为公众提供真实可信的新闻信息。否则,再吸引眼球,再“好看”,但无助于污染问题解决、无助于环境质量改善的都不能说是好新闻。

    应该看到,尽管我国污染治理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但是毕竟是一步步在向前迈进。以北京的空气为例,尽管大多数情况下还未完全达到新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但是,从去年开始,人们看到了高质量的蓝天,比如习总书记所说的“APEC蓝”。因此,应该有理由相信,天蓝、水碧、土壤安全的到来是迟早的事。而在这过程中,需要舆论的监督,需要舆论的公开,更需要能带来正能量、能推动环境污染治理向前推进的新闻的出现。静下心来、除去浮躁写出来的环境热新闻可能更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

    (作者单位: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祝晓虎

“大数据时代”经济新闻的数据呈现
晚报周刊应做到“五化”
大主题如何巧做“小”文章
人民日报体育改革评论的特点
报纸版面设计中视觉元素的配置及效应
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人使用网络语言探析
环境热新闻需要冷下心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