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党报评论也需要互联网思维

● 夏长勇 贾 雯 《 新闻战线 》(

    借助于集文字、拍照、摄像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手机和微信、微博等互联网社交工具,数量庞大的网民摇身一变成了“自媒体人”,我们进入了几乎人人都是“记者”的所谓“自媒体时代”,采访和报道新闻、在大众媒介上表达观点,不再是新闻媒体的专利,传播环境从以往的“我说你听”、“我们说,你们听”,变成了“人人都在说,人人都在听”。

    自媒体时代,传播格局发生了极大变化。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受众不断被稀释和瓦解;在传播的“刷墙”效应下,主流媒体的声音轻易被“自媒体”覆盖,“舆论一律”格局不复存在;各个利益阶层的人在网上选择性地传播事实、表达观点,有些人甚至刻意散布谣言,以达到混淆是非、绑架民意、要挟政府的目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格局的巨大变化,带来了更加复杂的舆论形势:借助于互联网,人人都在大声说话,绝大多数声音却被海量的发声所淹没;人人在自由地说话,却很难形成社会共识;人人都在讨要“真相”,却又本能地怀疑别人说的真相。

    在这样的传播生态下,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特别是各级党报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有些人因而对党报的前途命运产生种种焦虑。其实,自媒体时代的传播形势,恰恰凸显出党报在传播上的比较优势。因为,即便与都市报、广播、电视等其他传统媒体相比,党报在即时性和丰富性上以往也没有优势。这些不是党报的强项,党报的一贯强项有两点:一是对党委、政府重要政策和重大举措的深度解读;二是及时发表评论,为大众提供主流思想观点,从而最大限度地凝聚各阶层共识,做社会舆论的“压舱石”。

    评论是党报的灵魂。在自媒体传播时代,客观、深刻、富有洞察力的党报评论,往往可起到在众声喧哗中一锤定音之功效,亟须成为我们不断强化的一项优势。在传播手段日益便捷、公众信息来源不断拓宽、民主意识和思辨能力不断提高的宏观背景下,

    加强改进党报评论工作,需要我们深刻理解当前面临的复杂传播形势,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的传播规律,以互联网思维彻底更新那些陈旧落后的传播观点,以改革的勇气、扬弃的态度认真分析梳理党报评论工作几十年来的经验教训,以新的站位视角、新的话语体系、新的传播方式来摆事实、讲道理,使党报的评论既有表达力度,又有传播速度;既权威、可信、有说服力,又可读、悦读、有感染力,在互联网这一“观点的自由市场”上有效发声,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打造良好舆论基础。

    化被动为主动,抢占舆论第一落点

    党报也是新闻纸,应该通过评论代表党委、政府对重大新闻事件及时表达看法、亮明态度。遗憾的是,有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总认为党报的评论就是用来“祝贺”“帮腔”的,只能“道喜”不能“评忧”。特别是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少数基层领导干部习惯性地采取“封、堵、瞒、压”的办法,消息都不让发,更别提发表评论了。在自媒体时代,这样的认识看法是极度危险的,这样的处置态度往往招致灾难性后果。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舆论通常的演进路径是这样的:官方千方百计瞒报——网站、微博、微信上猜测不断,谣言四起——官方不得已,羞羞答答、挤牙膏似地发布消息——新媒体上一片怀疑与责骂之声,人们群起讨要真相——官方在巨大压力下通报事实、向公众道歉,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再次受到重创。不久前,韩国媒体报道称,有3名中国公民被越境侵入的朝鲜士兵杀害,但是这一事件我国官方却并未通过媒体及时报道,这实际上侵犯了群众的知情权,也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环球时报为此发表社论,对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批评。

    在自媒体异常发达的今天,传播已变得无处不在,公共事件已无秘可保。有观点认为,突发事件发生40分钟,网上就会出现相关消息;4小时后,报道已经开始滚雪球般在网络上传播。面对这样的传播形势,政府唯一正确的做法,就是先通过新媒体“快报事实”,第一时间占据舆论制高点,滚动发布事实,牢牢保持对舆论的牵引地位。同时,党报还要用活用好评论这一有力武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观点,先入为主,先声夺人,掌握主动,最大程度挤压谣言传播空间,真正占领舆论制高点。对于重大事件,党报的评论也要滚动式发表,引导舆论配合事件的处置工作,为政府部门排除杂音干扰、减轻压力。

    在发生较敏感的政治事件时,党报及时通过评论澄清事实、表明党委政府态度,也显得十分重要。这样的评论一篇两篇说不透彻,往往需要发表系列评论,讲清这一事件“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看” “怎么办”等重大问题,从而起到稳定人心、凝聚共识的作用。

    化说教为说理,提高观点说服力

    新的传播环境下,网络评论以其快捷、新鲜、犀利、贴近、互动的优势,对传统媒体特别是党报的评论形成了“抢、逼、围”之势。党报评论如不切实转变话语方式,必然会影响传播效果,甚至会失去读者的关注。在文风上,党报的评论固然要与党报端庄、沉稳的整体风格相一致,但并不是说总得要端着架子、板着面孔,居高临下地教育人,也不能言语呆板乏味、如总结报告般令人厌烦,让读者提不起兴趣。

    党报评论要有说服力,先得处理好“理”与“言”的关系。要善于用清新简洁、轻松生动的话语来讲“高大上”的道理。要多用基层群众的“方言土语”,少点官腔官调、拿腔拿调;句子要短小精炼、朴实无华,切忌拖沓冗长、耍书生气和学生腔。总之,要把写党报评论,当成是与自己的家人或好友探讨问题,平等相待,平心静气,真挚坦诚,以理服人,从而建立起党报与读者的互信关系。 

    党报评论要令人信服,还要处理好“理”与“情”的关系。党报刊载的言论,无论是社论、评论员文章,还是编辑点评、记者手记,都不同于理论文章和学术论文,除了篇幅长短和论证方式的差异外,更要有丰富鲜明的“情感”,因为它们是对某一新闻事实发表的观点看法,有着明确的好恶立场。党报评论的情与理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情要服务于理,写评论离不开情感的投入和运用,贵在“有感而发”,以情感人,增强评论的感染力。另一方面,理中须透露着情。党报评论作为一种论是非、说道理的新闻体裁,在用严密的逻辑论证来说服受众的过程中,支持什么、反对什么,必须立场鲜明、态度明确。也就是说,要在道理上说服读者、在感情上打动读者,就要服之以理,动之以情,真正引起读者的共鸣。

    在自媒体时代,有“点击率”才有传播力。没人看,舆论引导力说法无从谈起。认识不到这一点,党报评论就会陷入自说自话、自言自语的尴尬境地。认识到这一点,由“命令式”向讨论式转变、“指导式”向引导式转变、“灌输式”向疏导式转变,自然会成为评论员的自觉行为。

    化生硬为生动,提高语言亲和力

    党报评论的话题多为当前政治或经济、社会形势,党委政府重要会议、重点工作、重大改革举措等,内容既重要又严肃,因此语言须严谨规范。但是,无论如何,新闻评论必须把传播效果作为检验其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以此标准来衡量,恐怕不少党报评论的得分会较低。

    语言风格上,党报评论普遍存在空洞浅薄、枯燥乏味的问题,“八股文”味道很浓,有鲜明独立个性的好评论甚少。突出表现四大“病症”上:一是标题俗套。不是“为……而努力奋斗”、“开创……新局面”之类大而空的标题,就是“为XX叫好”、“期待XX”之类的万能式标题。看书看皮,读报读题。见到这样的标题,谁还有读下去的胃口呢?二是“文件腔”。习惯用“一二三四”,“首先、其次、再次”等摆放段落,安排层次。文章开头总是先讲一段“重大意义”,中间抄抄文件的相关内容,结尾必然是“让我们紧密团结在……”。这类评论不过是材料的翻版,连文件中的句子都没经过作者个性化的“翻译”,又何来吸引力呢!三是“命令式”。通篇充斥着“要”、“指出”、“强调”,动辄“应该”如何,开口“必须”怎样,仿佛领导发号施令、部署工作、指挥战役。这样的评论,读者只有退避三舍了。四是“口号化”。有些评论作者似乎很崇拜大理论家们,动辄蹦出来一组早就成为套话的政治口号式长句子,不敢漏掉一个字,仿佛不这样说就要犯错误,就是“不讲政治”。评论中充斥着这类“正确的废话”,是作者思想贫乏、缺少观点的表现。

    党报评论要有鲜明的个人语言风格,作者要带着情感来写评论。只有发自内心地认为这个话题重要、这件事情关乎百姓利益,真正把自己“放进去”,文字方才情真意切,文风就能诚恳质朴。同时,评论员都应该是学哲学、用哲学的高手。要善于系统、辩证、全面地分析问题,善于拨开云雾直抓问题的本质,并结合具体实际提出见解。思想深刻了,语言自然会精炼、精准。此外,党报评论也需要文采,需要有一点中国气派,包括:要巧用历史典故,以古喻今、以古鉴今;要善用经典诗词,做到增香添色,恰到好处;要多用群众语言,以收到生动传神、简洁明了的效果,引起读者思想上感情上的共鸣。

    化单向为立体,提高传播影响力

    党报评论多是命题作文,每篇评论特别是社论、评论员文章,都经过层层修改、把关,凝聚了许多人的心血。但是,长期以来党报评论重复从传者到受众这样一个单向传播模式,至于读者看完后赞不赞同、有何感受和建议,大多数情况下不得而知。在新的传播形势下,这样单向、单次的传播模式不仅效果不佳,也是党报资源的极大浪费。如何借助新媒体最大限度地放大党报评论的传播功能,应该引起党报工作者的思考。

    那么,怎样改进呢?“一虾多吃”、“滚动强化”、“总结放大”。

    “一虾多吃”,是指评论定稿后,先通过党报的门户网站、APP、法人微博、微信首发,第二天再见报。同时,商请同层级的广电、都市媒体转播转发,最大限度地扩展评论传播渠道。需要注意,通过微博、微信刊播时,要将评论稿的主要观点提炼成几个小的观点,以符合新媒体传播特性。

    “滚动强化”,是指评论刊发后,要组织评论员跟踪读者反映,特别是要对网友、“微友”的评论、跟帖进行及时回应,也可将网友的典型观点提炼出来,通过微博、微信刊发,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讨论。对读者、网友普遍关注的评论,还可在报纸上开设“报网互动”类专栏,持续摘发。这一过程,类似于事件新闻的连续性报道,目的在于通过滚动传播强化观点的认同度,提高媒体品牌的认知度。

    “总结放大”,是指在上述传播进入收尾环节阶段时,评论部可通过综述、理论文章、网站视频圆桌会议等形式,对这一评论引发的社会讨论进行回顾,对读者、网友的观点看法进行梳理,提出主流看法。

    通过上述三个手段(或三个阶段),平面媒体与新媒体发挥各自长项,融合报道,持续发力,可达到立体传播和评论资源最大化利用的效果。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颠覆了许多传统产业。“互联网+”,正在催生一个又一个新的产业。党报工作者应该以互联网思维来重新审视评论工作,强化“以人为本”这一“互联网思维”的核心观念,以“全面融合”的开放姿态向新媒体学习,使党报的评论工作不落伍于时代,从而真正实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功能和目的。          

    (作者夏长勇系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贾雯工作单位:神华集团)

    责任编辑:冷  梅

党报评论也需要互联网思维
中国特色传播道路之彰显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暴力新论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体育传播模式
新媒体视阈中的视觉艺术创新
政务微博在政府公共关系建构中的作用
两岸电视新闻报道比较
关于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
全媒体时代摄影记者如何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