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尊重与体谅——非暴力沟通在采编中的运用

黎品玉 《 新闻战线 》(

    对非暴力沟通的认识

    作为一名遵纪守法的新闻工作者,也许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不过由于记者在采访中一些不当的沟通方式,比如,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猜疑、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采访对象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刚从事新闻工作的时候,有一次去采访专利产品展示会,当听完一位女工程师滔滔不绝介绍产品的“优势”之后,我忍不住说了一句:“是不是真的?”女工程师听了立刻翻脸,指责我不应该用这种语气质疑她的产品,并要我向她道歉。初出茅庐的我没料到对方会作出如此激烈的反应,一时吓得呆住了,后来红着脸说了一声“对不起”,对方才罢休。

    这次采访经历就像一座警钟,时时在我的新闻采编之路上敲响。

    一直以来,记者被冠以“无冕之王”,所以,有些记者采访时总是咄咄逼人,一开口就是“你为什么这么做?”“你是怎么想的?”许多记者在采访时没有去观察、留意发生的事情,不去体会采访对象那些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情感,不能设身处地体谅对方,由于采访对象得不到心理上的满足,所以,他也不会理解记者迫切要完成采访的需要。

    一年前,我读了美国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著作《非暴力沟通》,非常受启发。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

    “暴力”有身体上的暴力和隐蔽的暴力,身体上的暴力指行为涉及使用武力,隐蔽的暴力主要指精神伤害。非暴力沟通,依我的理解,就是基于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情,既诚实和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认为,如果在互动中使用非暴力沟通,我们就能聆听到自己和他人心灵深处的呼声,同时它还促使我们仔细观察,发现正影响我们的行为和事件,并提出明确的要求。

    非暴力沟通的实践

    在广西法治日报开展的“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大型主题报道活动中,我到南宁市西乡塘区人民法院金陵法庭采访,和法官们一起下乡执行一起探视权案件,尝试着运用非暴力沟通方法,配合法官顺利执结了这起案件,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在所有的执行案件中,探视权案是最难执行的案件之一,因为是由离婚案引起的,原夫妻双方的积怨已经很深。涉及要探视未成年人,则更要慎重,如果双方家人不配合的话,执行法官的工作更难做。

    此案的背景是这样的:2012年7月,阿芳以忍受不了家庭暴力为由起诉离婚,法院受理后判决准许离婚,14岁的儿子阿豪由父亲韦茂(化名)抚养,5岁的女儿小恋由阿芳抚养。2013年,阿芳嫁到了石埠的老卢家。韦茂很想女儿,2013年7月便到武鸣县人民法院打起了探视权官司,因为韦茂和法院都不知道阿芳的新址,法院便公告送达,缺席判决韦茂拥有探视权。

    2014年7月,韦茂打听到了阿芳新家,便申请武鸣法院前往执行探视。卢家面对突如其来的官司,以及韦茂家人的突然“闯入”,一时无法接受,愤起抵制。此案成为难以执行下去的“骨头案”。为有效执行,武鸣法院委托西乡塘区法院协助,11月初,此案转到了金陵法庭。

    11月20日,金陵法庭的法官第一次上卢家执行,但对方不配合,还要求法官留下证件,执行没有进展。12月16日,我到金陵法庭采访,法官邀请我一起去。在了解案情后,我决定运用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法,促成这起探视权案件的执结。

    记者是案件的局外人,不像法官有执法权,可以进入当事人家里。如何用行动来表示尊重,以拉近距离呢? 12月17日下午,我第一次跟随法官上卢家时,特意从家里带了一袋水果,当法官与卢老伯谈话时,我在一旁观察,体会双方当时的感受。在谈话间隙,我递上水果和名片说:“这是我从家里带来的,给你们尝尝。我觉得法官说的有道理,你们应该考虑一下。”法官见状及时跟进:“这是广西法治日报的记者,是来监督我们执行的。有什么问题,你们可以向她反映。”卢老伯接过水果和名片后,微笑着点了一下头。记者和当事人、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谈话进行得比较顺利,卢老伯接受法官的建议,同意等他儿子和儿媳回来后商量。

    12月18日上午,当事人阿芳的丈夫主动给我打来电话,我意识到这是能够展开沟通的良好开头,对方肯定有许多“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我在耐心聆听的同时,仔细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要,耐心去陈述解释。经过10分钟的沟通,当事人的“需要获得尊重”的心理得到了满足。最终,三方坐在一起协商,就探视的方式和时间达成了一致意见。

    根据此次协助执行经历所采写的通讯《法律保障每一个人都能看望亲骨肉》在2014年12月22日的广西法治日报上刊登,三方共赢的结局,产生了很好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宣传效果。这个成功案例让我深切地认识到,运用非暴力沟通,尊重与体谅对方,不再试图分析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毛病,而是用心去了解、体察,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意义重大。

    非暴力沟通的运用及思考

    非暴力沟通能够治愈内心深处的隐秘伤痛,超越个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性,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交流双方一旦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及需要,而不反驳他人,我们便能发现内心的柔情,对自己和他人产生全新的认知,这将会最大限度地避免暴力。通过强调倾听——倾听自己及他人,培育彼此的尊重、关注与爱,就能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建立和谐的关系。

    自2014年上半年开始,我负责开展了一次报纸公信力方面的调查研究,通过电子邮件、QQ等方式向广西区域内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读者发送调查问卷,同时在一些高校作定点调查,在一些政法单位召开报纸公信力调查座谈会。调查统计发现,对报纸好人好事、先进人物报道,38%的人认为“有些报道不合情合理”, 37%的人认为“合情合理”,17%的人认为“真实可信”,8%的人认为“不可亲不感动”。对报纸报道身边的事,46%的人认为与自己的实际感受基本吻合,30%的人认为与自己的实际感受有些差距,17%的人认为比较吻合,认为与自己的实际感受差距很大的占4%。

    读者对人物报道的满意度如此低,一部分是因为对采访的方式方法的不认同,很多记者的采访是粗放的方式,不懂得运用非暴力沟通方法去和采访对象交流,所以无法挖掘到采访对象内心真实的情感和细节,故采写的文章无法引起读者的共鸣,导致“不可亲、不感动”。另一方面是报道方式的问题,在法治类报纸中,调解案例报道很多,但许多报道在写到调解过程时,往往都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笔带过,动什么情?晓什么理?调解时运用了什么样的沟通方式?没有具体的描述,令读者认为“不太真实可信”,也不解渴。

    近年来,新媒体改变着人们接触和选择传媒的方式,开放环境也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多元、多样和多变。新闻报道所面临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所经受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上,传播环境的改变,对新闻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媒体的互动性,观点的多元化,让新闻报道经受着更为苛刻的检验,“虚高”“虚热”和不切实际的新闻报道,不但无法感动读者,反而可能引发网上的一片哗然,起到相反的效果。

    当外在的环境已经发生变化,新闻报道模式不作改变,无法让读者产生认知与感动,又将如何发挥其树立楷模、引导思想、传递正能量的社会功能呢?在新闻报道中,特别是对典型人物的写作上,一定不能单单是妙笔生花地描述他们的辉煌,让老百姓觉得可望而不可即,而是要实事求是还原其本色,让人物真实、有血有肉,在平凡之中提炼出时代的本质特征,激发每个人心中的正能量,这样的人物才会具有生命力,这样的文章才会感动人心。

    (作者系广西法治日报编委、新闻编辑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王向令

文化国际传播助建海上丝路
今天我们如何当新闻“战士”
滚动 联动 互动
把好料做成好菜
编辑主导:回归新闻本位的必然路径
打好“三个落点” 做强社会热点新闻
地方媒体如何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尊重与体谅——非暴力沟通在采编中的运用
报纸怎样吸引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