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大事大策划 引领舆论场

——湖北日报南水北调报道论析

赵洪松 胡祥修 《 新闻战线 》(

    半个世纪的谋划,十余年的建设,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终于在2014年汉江秋汛后迎来通水。全国各大新闻媒体聚焦这一大事件,掀起新闻宣传大战。湖北日报于2014年7月初启动通水预热报道,10月份,随着正式通水时间临近,湖北日报推出“汉水北上”南水北调系列特别报道,把通水报道推向高潮。“汉水北上”从10月20日开始整版推出,至12月中旬中线正式通水结束,共计刊发23期、36个版面。这组气势磅礴的报道引人注目,引起强烈社会反响,读者、专家好评如潮。中宣部新闻阅评文章以《湖北日报系列报道为“汉水北上”激情放歌》为题,作了专题推介。

    湖北日报组织实施南水北调通水报道,把握大局,注重策划,履行好主流媒体引领舆论的责任,并着力在内容和形式上创新,增强了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

    聚焦热点,强化党报声音

    世纪工程,千秋伟业。南水北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投资最大的工程,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而在南水北调三条调水线路中,中线意义尤为重大。中线涉及的鄂豫陕、京津冀6省市,唯湖北集坝区、水源区、库区和安置区于一体,地位特殊。工程、水质、移民、生态,南水北调的热点问题,都与湖北密切相关。中线工程建成通水,举世瞩目,而对湖北新闻宣传来说,这是10年难遇的大事件。南水北调报道,既是重大主题宣传、成就宣传,也是受众关注的热点新闻、焦点新闻。

    大事大策划,大事大作为。集团社长与总编辑先后深入到水源区十堰和丹江库区现场调研、策划调水报道。湖北日报编辑部跨部门整合力量,抽调骨干记者编辑组成报道团队。在版面安排上,给足版面,每期整版,期期套彩,报道规模空前,立体化、全方位、全景式反映了南水北调工程重大意义、决策过程、建设成就、移民工作、水质保护等方方面面。

    千里调水,牵涉各方利益。网络时代,众声喧哗,南水北调也成为网络舆论场的热点话题。调水利弊、生态影响、水质水价、水源地之争等,都存在不同声音。湖北日报报道策划,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发挥好党报的权威性优势,回应社会关切,引领舆论场。

    湖北是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南水北调,调走的全部是流经湖北汉江中下游的水量。湖北日报“汉水北上”报道立足全局、大局,既充分宣传湖北的奉献与担当,也客观反映南水北调是南北双赢,既讲水源区的牺牲,也介绍受水区的感恩与回馈。《痛别网箱》《清洁“大水缸”》《滔滔碧水殷殷情》等专题,分别从移民、护水角度,生动反映了丹江口库区人民的牺牲、奉献。而《补偿工程济荆楚》专题,反映了中央对湖北的关怀与支持;《千里亲缘一水牵》专题,反映了水源区与受水区因水结缘、对口协作的浓浓情谊。在2014年12月13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昨通水》的消息中,也着墨南北共赢:“南水北调,南北共赢。京、津、冀、豫4省市约6000万人将直接喝上汉江水,近1亿人口间接受益。南水北调工程也惠及湖北:丹江口大坝加高后,使汉江中下游地区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引江济汉、兴隆水利枢纽等汉江中下游治理四大工程,均先期竣工并已发挥巨大作用。”

    评论是党报的灵魂和旗帜,是党报直接影响社会舆论的最权威、最有力的宣传形式。在正式通水报道专题中,湖北日报刊发了评论《经略江河的中华伟力》与记者感言《汉水北上惠中华》,这两篇评论性文章洋洋洒洒,立意高远,阐述了南水北调工程的战略意义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热情讴歌了水源区人民和工程建设者的奉献,很有说服力与感染力。“中国国家实力不断提升的新标志”、“改善世界水资源不均衡格局的一个重大贡献”,《经略江河的中华伟力》以历史的、世界的大视野,解读南水北调。“共饮一江水,同铸中国梦”,《汉水北上惠中华》以抒情的文字,为“调水梦”激情放歌。

    大事看党报。湖北日报以权威的信息、准确的事实、生动的报道、高端的评论,为中线通水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

    创新求变,增强报道吸引力

    在信息来源多元、新闻竞争日渐激烈的新媒体时代,党报必须在内容与形式上创新求变,才能吸引读者关注并感染读者。

    湖北日报南水北调系列报道着力创新,追求新闻的可读性与必读性。

    内容创新。在选题策划上,强调读者本位,突出问题导向与新闻性。“汉水北上”虽然刊发了上百篇稿件,但没有一条以市县为主体、直接宣传工作的经验报道。报道的切口是写故事、事件、问题。虽然有的报道起到了宣传地方工作的作用,但也是通过新颖的角度、鲜活的人与事来呈现的。如系列报道前十期的主打稿:《历史最高水位下的丹江口库区》《寻水的源头  观云的步履——老照片、新照片里的库区沧桑》《地平线之下——一座城市的决心》《碧水滔滔殷殷情——听移民说》《两座古城的前世今生》《966座桥,承载记忆见证辉煌》《聆听文明的脉动——回访遇真宫》《33株古树搬新家》《痛别网箱》《千里亲缘一水牵》,从标题就可看出,这些报道没有 “工作味”,而是富有新闻性、思想性与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专栏创新。“汉水北上”每期一个重点,每篇主稿均配有“记者感言”,这个言论专栏起到了升华报道主题的作用。其中《标注国家能力新刻度》《向记忆致敬》《让礼赞穿透地平线》《三千里路云和水》等“记者感言”,高端大气,倾情表达,引人共鸣。“汉水北上”特别报道版面上还开辟了话题专栏《琼瑶话调水》,由湖北日报女记者胡琼瑶主笔。《南水北调,调的是哪里的水?》《千里迢迢,南调之水价几何》《世纪工程,千亿投资从何来》《冬季结冰,干渠如何保通水》等,通过“读者网友提问”等方式征集焦点问题,采访有关部门,并现场踏访,为读者释疑解惑。这个专栏因短小精悍、紧扣热点、文笔清新而受到读者好评,网上转载率高,读者关注度高。

    语言创新。“汉水北上”报道改变写作方式,求得表现手法创新。新闻语言力求优美、生动,戒平淡,增强报道感染力。

    “江水持续上涨,秋风秋雨挡不住看水的脚步。门前走过千遍的道路,沉入水中;武当山下的千年老街,拆除重建;祖辈繁衍生息的家园,只剩追忆。汉水北上进入倒计时,丹江口库区脱胎换骨:大坝矗立,古城重生;碧波荡漾,新岛浮出;白墙黛瓦的移民新村,展开生态宜居新画卷。寻水的源头,碧水里有万千丹心;观云的步履,风云中听沧桑脉动!”读者评价,“汉水北上”的一些导读与引题,像散文诗一样,文字优美,令人回味。

    “南水北调,人类迄今最宏大的调水工程!每一寸蜿蜒的渠堤,都留有英雄的足迹;每一块铺展的混凝土,都浇铸着英雄的血汗;每一滴北去的甘露,都诉说着英雄的故事。”《记者感言》也多有诗一样的语言。

    版面创新。版面编辑上力求出新出彩,注意标题制作,运用好新闻图片、图表、示意图。头条主稿超常规运用大字号标题,配压题大图片,使整个版面活起来,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如第2期《新照片、老照片里的库区沧桑》通版,以美术编辑手绘的巨幅水库示意图为经纬,串起所有内容节点,结为有机整体,版面磅礴大气,也方便了阅读与理解。版面期期套彩,图文并茂,大气呈现。美图、美题、美文、美术元素,组合成赏心悦目的彩色版面,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图片创新。一图胜千言。“汉水北上”报道力量配备注重新闻摄影,报道组除有两名常规摄影记者外,另吸收了3名航拍记者加入。系列报道在平常的版面编排中,注意多选用图片稿,还特别推出了两个通版新闻摄影专题——《空中看库区》《新照片、老照片里的库区沧桑》。大库区的山水风光,雄壮的大坝与渠首等工程,需要航拍呈现。航拍的现场图片气势恢宏,美不胜收,给这次“汉水北上”报道增色不少。

    深入一线,践行“走转改”

    湖北日报南水北调通水大型报道,也是一次“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大行动。

    采编前移,靠前指挥。编辑部负责人率报道组驻守丹江口库区,在一线策划,一线采访,一线配写评论,一线编稿审稿。每天早上起来后,报道组集中讨论选题。白天采访,晚上写稿、审稿、发稿,当天新闻处理不过夜。  

    报道组记者实地踏访,走基层,涉深水,深入一线抓“活鱼”。 “汉水北上”报道,现场新闻唱主角,以记者见闻为主,细节生动,鲜活可读。开篇报道《历史最高水位下的丹江口库区》,以一组现场见闻反映宏大主题,展现了中华儿女经天纬地的能力与自信。在《滔滔碧水殷殷情——听移民说》专题中,不同类型的移民敞开心声,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读者看到了“移民之痛,在于故土难离、亲情割裂、文化断层”,库区人民感天动地的奉献精神跃然纸上。南水北调成败在水质,记者深入十堰排污管网施工现场采访,写成通讯《地平线之下》,以一个全新的角度,反映了库区大力治污永保一库清水的努力。在《陶岔,新老渠首的世纪交替》报道中,记者挖掘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由于南水北调中线通水时间比原先计划的有所推迟,报道组从11月份开始把重点转向中线干渠工程。一部分记者坚守库区挖掘新闻资源,拓展报道;一部分记者探访“三千里干渠”。与兄弟媒体相比,湖北日报干渠踏访时间节点选择得比较好。记者在11月1日中线开闸试通水这天出发,追着试通水的水头现场探访,采写的报道更有动感、画面感。17天的踏访,共采写报道40余件(含图片),生动展现了中线工程的宏大,以及对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的积极作用。

    中线工程正式通水没有公开的时间表,到12月12日这天突然宣布即日通水。但湖北日报提前策划、精心准备了多套应急预案,报道组几名记者分头蹲守在库区重要节点,第一时间在大坝、渠首等地现场见证正式通水奇迹,采访出有目击内容的独家通水报道。

    到外省踏访干渠,因沿线安保升级,记者们的采访异常艰难。但他们迎难而上,巧妙突破,圆满完成了采访任务。

    记者张欧亚坚持一线采访50多天没有回过武汉的家;记者黄中朝年过50,也像年轻记者一样特别能战斗,在踏访完三千里干渠后,又返回到丹江口库区,坚守到正式通水那天。转作风才能改文风,接地气才能有灵气。黄中朝踏访干渠后感慨:“如果不是亲历,就不会对北方的焦渴、汉水北上的重要意义有如此深切的感受,也写不出《黄河底下涌江涛》《三千里路云和水》那样大气生动的作品。”

    (作者赵洪松系湖北日报副总编辑;胡祥修系该报农村新闻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祝晓虎

大事大策划 引领舆论场
媒体融合:要重视渠道 更要重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