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给正能量插上翅膀

——厦门日报社融媒体舆论引导的实践

● 李泉佃 《 新闻战线 》(

    2014年下半年以来,包括党报在内的传统主流媒体,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立足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大力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呈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之势。

    在媒体融合之路上,厦门日报社也走出了自己坚实的一步。在福建省率先建成了融媒体中央控制平台,尝试架构重组与流程再造,初步实现了新闻信息的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推动媒体融合,我们始终坚持导向第一原则,坚持内容创新与手段创新并重。媒体融合的根本目标,是占领信息传播的制高点。因此,我们不断探索运用互联网开展正面宣传、引领社会舆论的形式与方法,千方百计增强与用户的贴近性、黏合力,努力把融媒体建设成为传播正能量的强大新平台。

    讲好“中国梦”的厦门故事

    2015年1月30日,厦门日报微信公号推出了一条主打新闻:《市委书记说,厦门是一个值得作为家的城市……》。这条微信的由头,来自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王蒙徽在福建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厦门代表团的一次发言。但是,整篇微信只在导语里引用了市委书记的一句话:“厦门是一个值得作为家的城市,所以很多人愿意到厦门住”。接下来,用了将近30幅美图,从环境、空气、食物、出行、教育、文化、休闲等不同的角度,展示厦门之美,说明厦门为什么是一个值得作为家的城市。文字清新简洁,图片大气精美,读来赏心悦目。发布后,阅读量迅速超过5万。

    从这条微信,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出厦门日报社融媒体的特色。作为市委机关报,厦门日报承担报道市委书记讲话的任务。但是,报纸的版面是有限的,而互联网的空间要大得多。于是,通过微博、微信、客户端,将市委书记的讲话进行引申、升华,用人们喜闻乐见的网络语言,图文并茂地将重大主题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呈现给读者,使内容的传播变得立体和丰满,也更加容易被人们接受。在这里,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有分工,有融合,可谓珠联璧合。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从中我们领悟到,党报的融媒体平台,是有魂的。这个魂,就是正确的舆论导向。党报的首要职责,就是传递党的声音;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做好新闻宣传,始终是我们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厦门市委提出了建设“美丽厦门”的两个百年愿景:建党100周年时建成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建国100周年时建成展现“中国梦”的样板城市。厦门日报及其所属媒体,积极围绕市委制定的“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全力以赴做好宣传工作。特别是新创建的融媒体平台,运用互联网思维,在语言和传播方式上大胆创新,致力于讲好“中国梦”的厦门故事。例如,报社专门购置航拍机,从高空拍摄厦门,并策划推出“高看厦门”和“春节航拍厦门”两组系列报道,以独到的视角观察厦门之美,展示美丽厦门建设的成就。这些报道不仅得到广大读者的赞扬,也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引导人们关注平凡的幸福

    话题设置能力,是媒体影响力的重要体现。过去一个时期,我们曾经看到一些所谓的网络大V,以其高超的话题设置能力和运作技巧,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网络舆论。党报的融媒体平台,不能简单地迎合或者回应网络上的话题,而是要主动设置话题,引导舆论。

    成功的话题设置,时机、节点的把握十分关键。互联网上戾气重、怨言多,许多人对此深有同感。对此,主流媒体该怎么办?厦门日报融媒体抓住元旦、春节等重要节点,策划了“微笑跨年”“新春随手拍”等活动,引导人们关注自己、关注亲人、关注我们生活的这个美丽的城市和日常生活中平凡的幸福,唤起正能量,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2014年12月21日,厦门日报微信公号以《微笑跨年,好运一整年!转一转,让世界更美好!》为题推出了一篇美文。这实际上是一首诗,由厦门日报社总编辑江曙曜原创,配以几米的精彩漫画。文中说:一个微笑灿烂自己,感染了他人,美好了这个城市的一整天,好运了自己的一整年。由此,拉开了“微笑跨年”征集活动的序幕。次日,以《让你的“最美微笑”温暖这个冬日吧!》为题,正式推出微笑征集令,向广大市民征集各种各样的微笑。在随后的一段日子里,伴随着微笑征集令的传播,许多市民打开手机的照相功能,将镜头对准自己、亲人、朋友、同事或者陌生人,将一个个微笑定格,上传到厦门日报社融媒体平台。经过编辑整理,这些微笑画面又呈现在厦门日报的版面上、微信里。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笑脸更美的风景?一个微笑跨年征集令,让厦门日报的微信风靡全城。

    紧接着,厦门日报社融媒体又在春节期间推出“新春随手拍”活动,以最高3000元的奖金,向市民征集反映春节生活和气氛的照片。市民踊跃参与,上千组照片涌向报社融媒体平台。这些照片,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市民快乐过年的情景,在当地唯一春节不休刊的报纸厦门日报和厦门日报微信公号等媒体上推出,营造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中国记协的微信公号推出专文介绍厦门日报的新春报道。许多读者、微友给厦门日报社打电话或发来留言,赞扬厦门日报社策划的这些充满正能量的活动。一名读者说,平时工作忙,压力大,有时心情不好,有怨气,也会在网络上发泄。微笑跨年和新春随手拍活动,让他开始关注自己和身边人的日常生活,特别是看到厦门日报官方微信每天推送的微笑和春节喜庆照片,很受感染。这才发现,普通人的生活中有这么多平凡的幸福与美好。如果每个人都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幸福,何愁社会不和谐呢?

    融媒体慈善活动获点赞

    让融媒体传递正能量,厦门日报可以说不遗余力、不断创新。运用融媒体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就是厦门日报的一个创举。

    2015年1月22日,厦门日报微信公号首次在头条位置推送“关爱环卫工  微信加油赞——厦门日报融媒体大型公益行动”。图文并茂地报道了环卫工人的辛勤工作,并号召读者为环卫工人点赞加油。活动的规则是,读者每点击阅读微信一次,爱心企业就向“2015环卫工人感谢基金”捐赠价值一元的物资,点赞一次则捐赠10元物资。倡议发出后,广大市民踊跃响应,短短10天,就筹集到价值21万元的爱心物资。1月31日,厦门日报与思明区委宣传部举行捐赠仪式,将物资悉数捐给思明区的3000名环卫工人。这些物资都是大米、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及围巾、手套、保暖壶等御寒物品,给环卫工人送去了实实在在的温暖。福建省委办公厅《八闽快讯》刊登《厦门日报首次运用融媒体举办公益活动》的报道,为厦门日报的创新之举点赞。有微友说,厦门日报真“接地气”,对环卫工人的关爱太实在了。这是真正的善心善举,赞一个!

    首次运用融媒体开展慈善活动大获成功,坚定了我们的信心。在随后的日子里,我们更加关心并全力帮助那些遇到困难的人。3月22日,厦门日报记者根据微友提供的线索,采访报道了一位卖水果的老人。这位名叫叶正普的老人已经78岁高龄,因为小儿子罹患精神疾病长达20多年,家境十分贫寒。为了挣钱给儿子治病,老人独自一人由江西老家来到厦门,在银行中心附近路边摆摊卖水果。老人诚信经营,得到许多顾客的尊敬与同情,不少人向他伸出援助之手。这篇报道在厦门日报发表,并经厦门日报微信公号推送,立刻成为厦门当天的舆论焦点。微信阅读量迅速超过10万。许多人专门去向老人买水果,实际是为了给老人捐助。还有企业家主动站出来,表示愿意将老人的儿子接到厦门医治。看到这一切,老人非常感动。他感谢厦门日报记者,感谢厦门市民对他的帮助。他说:不是我生意好,是厦门人太好!现在,帮助叶老伯的爱心接力仍在持续,温暖的正能量也在市民间传递。

    (作者系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厦门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责任编辑:冷  梅

创新媒体融合机制 提升舆论引导合力
给正能量插上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