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全媒体覆盖 多层次服务

——大众报业集团全国两会报道创新

● 杨晓洲 《 新闻战线 》(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报道,早已成为各类媒体展示自身创新能力的重要舞台,也是展示党报实力和风范的重要时机。今年,在刚刚收兵的这场新闻大战中,为了统筹集团资源,大众报业成立了前方报道组,由一位集团副总编辑带队赴京,统一召集调度集团各媒体采编力量,应用报、网、手机报、新闻客户端、手机快讯等载体和方式融合报道,以分众传播、精准报道的思路,把即时新闻、深度报道、政策要点、专家解析、领导音容、代表风采等不同内容传播到有需求的受众,全媒体覆盖,多层次服务。集团所属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大众网等媒体,紧紧围绕各自目标受众群的需求,丰富报道内容,创新方式方法,拓宽载体渠道,打出特色牌,形成了异彩纷呈的集团两会报道新格局。

    大众日报:

    整合各类信息  凸显两会亮点  

    强化山东声音  体现地方特色

    今年全国两会报道,大众日报在多个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创新,通过整合各类信息,来聚焦两会亮点;通过强化“山东声音”,来体现地方特色。

    在海量信息和新媒体语境下,如何做好各类信息整合,以有限的版面空间,向读者传递最有价值的信息,是报纸的一个重要课题。实现各类信息有效整合,要求有特色编排。作为一张有着76年历史底蕴的党报,特色编排是大众日报传统优势之一。

    如,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大众日报就进行了特色处理。当日,中央电视台等各大媒体进行了现场直播,人民网、新华网也进行了实录报道。如何在次日见报的版面上将报告在读者面前展现,且不因落后一步而变成“旧闻”?

    大众日报夜班费了心思:值班人员研读了数遍之后,决定围绕新常态下的转调、改革、民生这三大关键点展开。编辑整合政府工作报告、新华社解读稿、易美供图的图示等多种元素,实现各类信息整合,做深做透三个点,实现新闻的深读、悦读。

    对中央领导同志参加代表、委员团组审议讨论的报道,大众日报在采用新华社通稿的基础上,发挥省级党报的特色编排优势,采取重做标题、拎出提要等方式,将新闻通稿进行特色编辑,实现省级党报与中央媒体的差异化处理,做到了稳妥性与新闻性的有机统一。

    如,3月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关于立法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大众日报对新华社通稿进行精心编辑,标题拎为肩题、主题、副题三行标题,并作提要。

    肩题:习近平等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

    主题:通过立法推动和落实重大改革举措

    副题:◆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听取立法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同时,将会议的精髓信息拎出:

    ◆这一次修改立法法是部分修改,不是全面修改,对可改可不改的暂不改;对认识比较一致、条件成熟的,予以补充完善;对认识尚不统一的,继续深入研究

    ◆立法法修正案草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对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权限进行规范

    每年全国两会期间,驻鲁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要向大会提交大量议案、提案。由于缺少媒体报道,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一些代表、委员说,我们的议案、提案走不出会场,只好“自产自销”。针对这一情况,大众日报今年开设《山东声音》栏目,专门刊发驻鲁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大会提交的重点议案和提案。这些议案和提案,都涉及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涉及全省的发展战略、思路、政策和措施,诸如南水北调东线配套工程、黄河滩区扶贫开发、设立山东半岛国家创新示范区、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复航、建设山东海洋经济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枢纽等。随团记者面对面采访这些议案、提案的主笔和参加调研的其他代表、委员,请他们详细解析其意义、价值。会议期间,共刊发9个重点议案提案,基本做到了“每日一案”。这种集中连续报道,扩大了这些重点议案提案的社会影响,提高了关注度,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也让省内广大读者了解到驻鲁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心关注、推动解决的重大问题,了解到他们认真履行代表委员职责、踊跃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情况。

    体现“山东声音、地方特色”的另一条路径,是丰富和深化两会记者会的报道。会议期间,大会安排了十多场记者会,政府和有关方面的一些重要政策、重大举措等信息通过记者会发布和透露出来,内容十分丰富,社会关注度很高。随团记者在做好记者会报道的同时,针对大家的关注点迅速采访山东代表、委员,或深入解读,或谈意见建议,或谈感受体会,或展望前景,独立成稿,与记者会报道组合刊发,形成“1+1”报道新格局。如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记者会上透露了全国地方债情况。那么,山东政府性债务是轻是重?管理得怎么样?记者“马上就采”,迅速采访了参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财政厅厅长,请他介绍有关情况。再如,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记者会上提出,要加快推广清洁能源利用,记者立即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卜昌森,请他介绍山东如何依法依规推进煤炭清洁利用。这样,一场场记者会,一个个大家关注的问题,在山东这里落了地,有了回答、有了解释、有了反映。

    大众日报对“山东声音”最鲜亮的报道,应该是山东代表坚持提交建议——“税率入法”。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赵冬苓联合31位代表提交了有关“税收法定”的议案,引起舆论关注。今年,山东代表团审议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时,赵冬苓代表对草案去掉“税率”提出质疑。第二天,她联合几位代表正式向大会提出了建议,要求“税率入法”。第三天,大会向全体代表公布修改情况,她的建议被采纳,“税率的确定”重现草案条文。随团记者对此过程作了全面生动的报道,充分展示了人大代表的力量,展示了山东代表坚毅执着、依法履职的风采。

    齐鲁晚报:

    “壹点妹拉两会”  互联网+的成功尝试

    3月初,齐鲁晚报在北京成立“全国两会全媒体报道中心”,前后方采编团队紧密合作,利用报纸、网站、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等五个渠道,以报纸为主媒体、网站和客户端为延伸媒体、微博微信为次媒体,打造报纸端、PC端、移动端“三端互动”格局,推出知识性、互动性、故事性、专业性、权威性的融媒体报道,让读者、网友实现全方位的阅读、互动体验。

    采访报道中,齐鲁晚报聚焦主会场,坚持专业化报道原则,创新解读方式,紧紧围绕两会的主题主线和“四个全面”做文章,避免碎片化、摒弃娱乐化、杜绝炒作,用民生选题讲述两会故事,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创新解读方式,推出故事化专业报道。权威、可读、可用的解读,既是都市类媒体时政新闻报道的立身之本,更是让百姓熟知、参与全国两会的迫切需要。对于一支年轻的采编团队来说,达到“权威”的目标已然不易,如何才能用讲故事的方式,实现可读、可用?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国两会的主要议程肯定离不开“改革”二字,讲好改革的故事,报道就成功了一大半。改革是为了什么?又有谁会从改革中受益?明确了问题所在,解读也就有了方向;明确了方向,还需要一个能让人感兴趣、记得住的方法。齐鲁晚报凭借专家型的记者团队、权威独到的专家智库,创新性地推出了《小日子大改革》栏目,用拟人化写法、图文结合的版面表现形式,从小角度解读民生热点和百姓期待,把大政策说透讲活,生动、活泼地体现了改革的进程和成就。

    从3月3日大会开幕,到3月15日大会结束,《小日子大改革》栏目刊发了13篇报道。《一张居住证的自述》《公车奥迪的转行史》《壹点妹的退休生活》《一块煤从黑到白的旅行》《小龙虾触网 咦,火了!》等稿件,解读了户籍制度改革、公车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环境治理、互联网创业等政策措施,实现了时政新闻解读的专业化、事件化、故事化,让解读入脑入心、可读可用。栏目推出后,受到读者极大关注,有读者专门来电、写信,为采编人员点赞。

    作为地方媒体,《小日子大改革》栏目在选题上,侧重山东民众关心的焦点、热点话题,为山东的发展建言献策,传递“齐鲁之声”。

    打造互动性、知识性、专业化的融媒体专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互联网+”概念,齐鲁晚报也在融媒体报道中进行了很好的尝试。前后方近30人的全媒采编团队,24小时不间断地在报纸、网站、客户端、微博微信上发布新闻,实现了全国两会报道渠道全覆盖、报道时间全覆盖。

    在报纸上做得风生水起的《小日子大改革》栏目,通过视频“壹点妹拉两会”的表现形式,在齐鲁晚报网、齐鲁壹点客户端上落地生根,为融媒体报道两会增光添彩。《总理报告将怎样影响壹点妹的生活》《假如二孩全面放开,这孩子生还是不生?壹点妹帮你算笔账》《银行真破产了,你的钱能要回来吗》……近10个视频凭借俏皮的语言、多样的表现形式、符合网络特点的传播风格,让15万网友为“壹点妹”所倾倒。

    齐鲁晚报推出的两款微信H5产品——“两会课堂”和“两会考场”,旨在普及两会知识、报道两会动态。网友每得100分就有一次抽奖机会,不限次数。“两会考场”已有近10万人次的总参与量,其中8000多人次得过100分。

    在齐鲁晚报新浪官方微博上,900万网友点击阅读两会专题报道,进一步拓展了纸媒的信息承载空间,在更深、更广的层面扩大了齐鲁晚报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齐鲁晚报推出《互动》版,设置《您提问我采访》栏目,通过热线电话、客户端、微博微信征集读者的期待和问题,由前方上会记者向相关领域代表、委员寻求答案。

    会议期间,三个征集渠道每天都会收到近百个读者咨询。大会前后,共收集到上千条问题和期待。前后方采访团队梳理后,每天选出一个代表性话题,进行解读和答复。《带薪休假6月底前出细则》《老年人优惠政策能否全国统一》《跨省即时结算应从国家层面设计》《综合素质评价是参考,不打分》等报道体现了民意,及时解答了民问。

    大众网:

    从弱弱地“刷存在” 到大胆地“晒自我”

    今年是大众网第七次参与全国两会报道。作为地方重点新闻网站,面对国内最重要的政治性报道,经过7年磨炼,我们的内心已经从弱弱地“刷存在”,不断升级为大胆地“晒自我”。

    主题报道策划先行,“清风习面”点题鲜明。大众网在延续全国两会报道“九州问顶”主品牌的同时,确定了以“清风习面”作为本次报道的主题。“清风”,是指建设廉洁政府,要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一个“习”字语意双关,不言而喻。“面”即指“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唯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进一步诠释报道主题,这两句话以竖体的形式,直接“镶嵌”在专题头图和网站首页首屏之上,一目了然,态度鲜明不俗。

    浓墨重彩不惜篇幅,解放思想用“双首屏”。大众网在首页版面设计上充分解放思想、敢于突破,在全国两会报道史上首次推出了“双首屏”,将《两会追问》《北京直播间》《数据两会》《两会读报》《京鲁连线》等精华原创栏目在首页首屏上全部直接呈现,不惜篇幅浓墨重彩报道两会,冲击力强,大气、直观。两会报道专题采用橘黄和白色相间的色调及简约化的版式,一改多数媒体“大红大蓝”的设计,大气之中顿感清风习面。敢于创新就是魄力,纵观中央新闻网站的报道,新华网、人民网也都首次采用了“双首屏”。这说明,大众网页面呈现的理念不再落于窠臼,已经赶上了央媒创新的脚步。

    可视化呈现不惜本钱,“两条战线”做足视频。大众网首次动用前后方两个视频团队,融入电视制作手法,进行北京演播室和总部主演播室的实时联动,开播了《两会读报》和《京鲁连线》两档视频栏目。同时,《两会读报》也是对山东手机报进行视频化呈现的一次体验。自3月1日起至15日闭幕,后方团队每天早上录制一段时长在8分钟以内的视频读报节目,读的就是拥有700万用户的山东手机报的两会相关内容。这个视频节目在网站播出后,返回到手机报上,再通过手机报上发布的地址链接,返回网站,既拉拢了读者,又为网站PC导流带来了流量。《京鲁连线》则以“代表、委员+专家学者”“代表、委员+网友代表”的形式,进行北京和济南两地的视频连线互动,分别就民办高校师资薄弱、城管执法难、厚道鲁商故事等话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个栏目很接地气,也比起以往代表、委员们自说自话要更实际。

    碎片化传播不费时间,短文短片讲好“故事”。今年,大众网调整报道思路,写短稿,很多稿子在200至800字之间;做短视频,每条视频不超过15分钟。这些短稿、短视频,统一的要求就是要找到新闻点,讲好故事。比如山东团开放日,大众网在头条位置进行了滚动播报,先是每个稿子百十字进行碎片化传播,活动结束后又集纳推出了系列报道,系列稿件被上百家网站转载。

    数字化阅读不费脑子,词云热词花样呈现。数据新闻是很多媒体都在尝试的。今年,大众网与中国搜索、盛华大数据合作,推出每日两会热词榜、词云。以“大数据”为支撑,用图表的形式解读两会,解读几个重要的报告。我们把词云的样式做成了“火锅”(即大众网logo),对大众网的品牌进行了二度传播。

    手机端PC端深度融合,H5来了“好玩好看”。前方团队做菜,后方平台聚合,除了大众网PC端外,山东手机报、山东24小时客户端、大众网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四大平台,通过快讯、推送、专栏、专题、号外、读报等形式,共同组成了移动端的新媒体播报。微信团队还运用H5技术,推出了《6张图看山东人大代表》《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两会上的山东好声音》三期微刊,网民一边听着背景音乐,一边玩着“摩擦版”,玩着玩着就长了“姿势”。

    舆情监控扎实“任性”,数据说话真实靠谱。两会期间,大众网舆情中心持续报送发布舆情信息。与以往不同,今年的舆情监控做得很“任性”,舆情中心根据驻鲁170余名全国人大代表的公开活动信息,整理出了10万余字的数据库,并对其进行了大数据分析,得出了代表们关心的舆论热点及其得到的舆论认可,并以词云的形式,配合文字进行发布,可谓大视野、宽角度、新高度。

    截至3月15日,大众网融媒体平台全国两会报道总发稿量5800余篇,采写刊发680余篇原创图文、视频稿件、访谈,各平台累计总阅读量超过3亿人次。

    (作者系大众报业集团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冷  梅

守正出新 凝聚共识
把两会报道做成媒体盛宴“满汉全席”
打好全媒体融合战 提高党报舆论引导力
地方媒体如何报道全国两会
新传播格局下的两会报道
精心尽心 出彩出新
创新与融合:深挖、精挖两会富矿
全媒体覆盖 多层次服务
创新微报道 记录大事件 解读大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