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2015中国互联网展望

● 王丹娜 刘鹏飞 《 新闻战线 》(

    2014年,中国互联网空间与现实社会互动演绎的生态格局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变革,并将对2015年和未来中国互联网生态产生巨大影响。

    互联网科技继续推动社会发展变革

    虽然移动互联、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和影响力在2014年已经渗透到互联网链接的政府、企业、组织机构甚至个人生活的多层环节,BAT等已经将部分成果体现在产品研发、商业模式和用户体验等各个方面,但是,在2015年,甚至未来若干年,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仍然是社会变革的前提和基础。

    “云物移大智”推进媒体融合发展

    2014年,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碰撞的尝试中,重量级媒体发挥了引领作用: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网、央视网等重点新闻网站着力打造融合多种媒介形态的新型技术平台;新媒体中心、云媒、大编辑部模式,以及“两微一端、视频、户外屏等多态化发展模式”特点逐渐突出;“今日头条”的个性推荐、澎湃新闻的内容微创新等已显示出“定制化、可视化、数据化、移动化”媒体发展的方向性特征。

    2015年,媒体将继续依靠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深层挖掘信息内容,将不同媒介形态集中于多媒体数字平台,实现报纸、广播、电视、电脑、手机等信息终端的功能一体化,而且,在顶层设计方面,政府将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引导新媒体主流价值导向,组织力量围绕信息传播应用新技术、新业务进行研发攻关,以技术为驱动加快融合发展的步伐。

    移动新闻客户端成为前卫网民新宠

    超过6亿网民、5.27亿手机网民的庞大群体带领中国进入了“低头阅读”时代,“微博客账号12亿,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日均发帖2.3亿条;微信日均发送160亿条;QQ日均发送60亿条;手机客户端日均启动20亿次”的数据体现了中国网民的特征,移动互联网4G大战将在2015年呈现,BAT等互联网公司战略投资智能手机市场将带来更多惊喜。

    从网民获取信息的载体看,从PC端到移动端再到可穿戴设备的路途并不遥远。网民对信息获知渠道、内容产品特点、传播形态的全新认识,将突破“优秀APP的迭代周期约为22天、微信公号爆炸性增长、H5等互动微作品的快速扩散”的2014年传统媒体和新技术、新传播形态的“联姻”速度和范围。

    从各种新闻客户端发展和网络平台运营看,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澎湃、今日头条等新闻客户端的日均活跃用户超过千万人,移动资讯聚合和分享平台扎客(ZAKER)涵盖微博、博客、报纸、杂志、网站、图片等各类信息源,微信公众平台、腾讯大家、知乎、果壳网、虎嗅网等展示了自媒体结合微博、微信、轻博客、新闻客户端、视频网站等多种形式,表现出体现用户喜好与个性定制的发展趋势。

    政务新媒体发展延续政务O2O发展模式

    2014年,新浪政务微博账号12万个,腾讯政务微博账号18万个,政务微信公众账号达到6万个。政务机构不断“试水”各类新媒体平台,让信息传达更精准、公共服务与办实事更出彩,探索通过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务微门户等方式提供政府“线上服务”,迎来了智能自助服务的新势头,共产党员、最后一公里、上海发布、中国政府网等政务微信影响空前,12306官方APP、@国资小新APP“壹站”、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实现了政务服务新形态,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通将无序的网上举报变成制度化渠道,成为2014年最大热点。

    2015年的政务O2O发展模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线上重沟通,线下重服务,通过互联网的便捷解决好线下办事难的问题。而且,随着各类数据量急剧增长,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应用等大数据技术和产业快速发展,以云计算、移动互联、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将进一步促进电子政务发展创新和提升服务支撑能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智慧城市”等信息化概念成为热点。

    互联网言论边界模糊化实现多声部表达

    互联网言论圈模糊了言论边界,形成了多层面、多元化、多声部的网络言论圈生态格局。

    国家治理借助网络平台打造新常态

    2014年,“反腐”成为国家在互联网言论圈的关键词之一。“大老虎”应声落地,小官大贪的事件频频曝出,极大提升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协同中组部12380举报平台与中央纪委监察部12388举报平台,年底中央国家机关举报网站正式开通,基本建成一支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反腐“正规军”。同时,中国政府借助亚太经合组织和二十国集团等平台密织国际反腐网络,发挥国内反腐与国际反腐合作的引领与顶层设计作用。“苍蝇”和“老虎”栽倒于网络曝光和网络举报,加上主流媒体报道起到的震慑作用,形成了2014中国“立体式”反腐常态。2015年,中国在反腐热度不减、争议话题频现的反腐新常态中,持续收获“民心红利”和国际赞誉的国家治理新成果。

    网络民意表达实现多声部展现

    2014年,中国互联网言论圈形成了政府言论与网民言论互动加强、国内言论与国际言论舆论场多声部共存的特征。一方面,体制内主流媒体言论越来越活跃,影响力超过了以往传统民间“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中国大陆以外地区舆情越来越多地受到中国内地网民的关注。2014年台湾学生占领立法会事件、香港“占中”事件、乌克兰政局剧变等虽然影响着国内网民的意见表达和情感倾向,但是由于相关舆论引导工作做得比较成功,均未对内地局势产生连锁影响。可以说,境外舆情风云变幻,大陆舆论场波澜不惊。虽说内地政局相对稳定,但包括昆明暴力恐怖事件、山东招远邪教故意杀人案等恶性犯罪还是引发社会不安,受到官民一致的严正谴责。因此,2015年的舆情热点仍然不能摆脱反腐司法舆情持续高涨、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和涉外舆情事件数量上升、道德失范事件时有反弹、群体性环保事件持续等一系列负面舆情充斥网络的情况。

    网络社交化媒体社会动员作用加强

    2014年,以“挖掘机技术哪家强”、“冰桶挑战”、神曲《小苹果》等为代表走红网络的文字、图片、微视频社交逐渐成为社交媒体发展的主流模式。在短视频社交方面,分享、互动、交友构成视频应用的三大综合社交模式,截至12月10日,微博上美拍相关话题的阅读量已经达到360亿,成为微博史上阅读量最高的话题。其中“全民社会摇”活动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地区的102万美拍网友的参与,并成功申请“最大规模的线上自创舞蹈视频集”吉尼斯世界纪录,美拍已经成为短视频领域最火爆的应用。

    在媒介娱乐经营方面,传媒机构借助大数据进行精准营销,无论是年初爆红的美剧《纸牌屋》,还是年底的电影《星际穿越》《一步之遥》,移动互联网的便捷让人人成为“影视评论人”,吐槽实现了较强的口碑传播、二次传播。在时政与公共领域,社交媒体引发的组织、动员、造势作用明显,包括国内反腐、民生话题以及与中国相关的国际话题,其社会影响及传播效果都超过传统媒介。2015年,现实社会问题与社交网络的互动以及网民的言论和行为,仍将持续火爆在娱乐性、时政性、参与性强的主题互动中。

    互联网经济思维创新商业模式

    2014年,互联网金融不仅入选了政府工作报告,也成为监管部门的“心头爱”,一些细分、碎片化领域也在进行智能化聚合与推送,实现从信息流、支付流、互动流等方面改造社会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扩展到艺术、影视、音乐、出版等各个领域的众筹创业或股权投资将成为2015年的热门,无论从政策支持上,还是企业实践上,互联网经济都将持续发挥“眼球效应”。

    微信公众账号“抢注”现象预示移动商机

    2014年,微信对信息消费的拉动额达到952亿元人民币,数据流量消费比重达85.7%,游戏和公众平台带动信息消费占比约为8.5%,由微信带动的就业数量达1007万人,其中,直接与间接就业人员数量分别达192万和815万人。年底“抢注”微信公众号现象,表现出各界对微信未来价值的推崇与未来发展模式的重视。2014年是垂直媒体在新媒体平台的发展元年,微信朋友圈大量的微商微店模式吸引了大量创业者,传统行业与移动新媒体的跨界式结合,将成为2015年最大的技术底层改造运动,也使微商大发展。

    移动视频引发移动流量商业价值转化思维

    移动多媒体业务的快速发展,促使视频网站和运营商思考如何将巨大的流量转化为商业价值。微信“社交工具”在2014年推出了包含小视频分享功能的新版本,从分享文字、图片再到文件、视频、声音,通过移动互联网可以让更多人更直观地了解所发生的一切,在某种程度上镜像式展现生活空间言论与行为。根据KPCB发布的互联网趋势报告显示,移动互联网用户在移动设备上分享视频的次数、观看的时间都在呈直线增长态势。因此,在各大视频平台的竞争中,社交元素的引入也将成为微视频时代主流趋势之一。有数据预测,到2020年,移动视频数据流量将占到移动数据流量的70%以上。

    移动APP仍将持续O2O式发展方向

    移动互联网各类市场逐渐细分化发展,并逐渐渗透至各行各业,图书、医疗、餐饮、美妆、法律咨询等等领域都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实现新闻发布、资讯传递、广告预测等目标。2014年,跨平台的虚拟垂直媒体直接影响到门户网站的频道发展;微信、百度、支付宝等超级APP平台级产品占领智能手机终端,整合越来越多小APP的功能;HTML5“生而移动”兼容跨平台、跨系统、跨应用的特征,将带来手机使用习惯翻天覆地的变化;跨平台的WEB APP应用将成为趋势和潮流,打造移动互联网新体验。可以预见的是,在2015及未来几年,O2O仍将是移动互联网的主流发展方向。

    互联网治理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2014年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正式宣告成立,担负制定实施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宏观规划和重大政策的职能。8月,国务院授权国信办负责全国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这标志着中国互联网管理体制顶层设计搭建完成,体现了高层保障网络安全、推动信息化发展的决心。实现网络的法治化治理,就是在自由与安全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靠法治筑牢网络安全和网络文明的基石。

    网络治理是实现社会法治的网络化表达

    如果说“七条底线”是中国国内互联网自律的准则,体现了遵法守德、安全诚信、为民惠民的主旨,那么,2014年的“七点共识”则是中国对建立公平合理、安全有序的国际互联网秩序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也是国际互联网健康发展的众声期盼。政府更多地看重互联网对政府管控社会的“最大变数”,避免网络偏激舆论裹挟民意误导决策,并积极“亮剑”打压借助互联网造势的“寻衅滋事”。专业媒体以专业技能和经验还原事实真相,均衡反映各利益相关方的声音,通过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手机网站等有效引导舆论,有利于对冲“自媒体”越来越大的舆论压力,引导公众客观理性地看待转型期的复杂社会问题。2015年,对微信公众账号、违规网站的整治,将成为网络治理的新目标。

    网络信息安全伴随互联网发展始终

    互联网技术与应用迅猛发展和移动设备存储大量数据,安全隐患逐渐显露,信息安全、网络安全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盘点2014年信息泄露事件触目惊心,医疗、物流、零售等传统行业成为隐私泄露的重灾区,让人担心“隐私不保”的未来。此外,使用WiFi进行网络支付的安全问题已成为用户的心头大患,移动交易终端正成为犯罪分子的重点攻击目标,钓鱼网站、木马病毒及虚假退款已成为移动支付领域三大主要的欺诈手段。然而,用行业专家的话说,信息泄露的根源不在于数据安全技术,而“在于收集用户信息的服务商不重视保护用户隐私信息,并且法律上对这些服务商没有严肃追究刑责”。希望国内首个《反信息诈骗白皮书》发布后,能为反信息诈骗的社会治理提供解决之道。

    网络立法亟待落地引导互联网言论、行为

    2014年,《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颁布标志着对涉及互联网的刑事和民事案件的处置都有了比较明确的执法依据,“微信十条”进一步规范了社交媒体发展框架,《关于在新闻网站核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明确全国新闻网站正式推行新闻记者证制度等,推动了网络空间法治化进程。“‘秦火火’和‘立二拆四’”事件、360诉腾讯垄断案件等依法判决,无论是在互联网违法案件刑事领域、民事领域,还是行业领域,都具有判例价值,确立了我国未来互联网发展的法律新秩序。中央网信办组建后,设置“网络社会工作局”,开展对网友包括“大V”的联络,推动成立网上社会组织,加强网站的工作监督,对谣言流言和偏激声音予以抵制和斗争都有一定的效果。可以预见,2015年有可能看到有关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互联网立法不仅提上议事日程,更有新的突破,为媒介融合构建良好的网络法治环境。

    (作者王丹娜系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刘鹏飞系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主任分析师)

    责任编辑:杨芳秀

2015中国互联网展望
微信的革命性传播
穿针引线,弥补网络媒体采写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