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那些年,我们这样做新闻

● 徐建中 《 新闻战线 》(

    今年我已经八十有三,在人民日报社离退休干部局过着打门球、拍照片、写博客“三部曲”的退休生活,偶尔会出去讲讲课。在新闻培训班上以及和外地朋友交流时,我最愿意谈的,就是军旅生涯和两栖生涯。

    41年战友情

    我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为响应党中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由湖南常德市省立四中参军到空军的学生兵,原是六航校飞行连学员,辗转到校宣传科和空六军宣传处当新闻干事。采访典型,学习典型,建立友谊,是那些年做新闻的要义。那时候部队比较严格,报道典型要求观察生活、深入生活。

    那还是1974年夏天,军属航空兵24师72团优秀飞行员马晓天刚满25岁,就被上级党委任命为飞行副团长。“马晓天?!他是新中国的同龄人啊!”当我得知这一背景时心中好一阵惊喜,觉得这是空六军喜迎国庆一个极好的报道选题,立即和王春波等同志多次去河北唐山机场采访。那时候也不干别的,就守在机场观察采访,看看他的飞行生活,怎么做飞行准备,怎么实施飞行,飞行后如何讲评。马晓天发展全面,他擅长体育,我们都是空六军代表队成员,经常在一起切磋,玩闹在一块后,采访什么他都愿意谈,因此稿子能够写得很细致。长篇通讯《飞行指挥台上的“儿童团”》在空军报发表后,解放军报于1974年9月25日以整版篇幅刊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转播,一时间反响强烈。紧接着,北京军区空军通知马晓天赴北京参加国庆25周年观礼活动。我前后拍摄的几十幅黑白和彩色照片见证了那个年代的历史,两份报纸也一直保存在我的书柜里。

    41年间,我们的联系一直未断。如今,我已白发苍苍,虽无采访任务,却又有一次机会再访第11任空军司令员马晓天。2013年6月10日10点整,我应约来到他在空军大院的办公室。几十年后再相会,我们同时相互致军礼,紧握着双手。马司令员发出爽朗的笑声:“当记者了,怎么头发全都变白了?跟艺术家陈铎、田华似的。很有风度!很有风度!”我连忙告诉他:“离开空军37年了,我已闯过了80岁大关,年龄不饶人啊!”与马司令员回忆往事也谈今日大事,摄影、采访、飞行、家庭、健身,话题不断,一上午的时间过得飞快。在我起身告辞时,我们合影留念,为这一段战友情再次留下一个回忆。40年,2次采访,3次合影,留存了一段特殊的情谊。

    从“本报通讯员”到“本报记者”

    那时候进报社当记者,不像现在要求双名牌(本科、研究生均毕业于知名院校)应届毕业生,但也经历了很多曲折,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从“本报通讯员”到“本报记者”,自我奋斗了二十多年。

    在空军部队度过的25年中,我经常写稿子也经常拍照片,还经常往北京东交民巷22号空军报社走走,去平安里3号解放军报社看看:一是认门,二是认人,三想上稿,四想入门。后来在战友提示下,又开始经常往王府井大街51号人民日报社跑一跑。我还特意在报社门口留影一张,可见当时的雄心壮志有多么远大。从写稿到送稿,开始结识了一些热心肠的新闻工作者,并得到了他们的帮助和指导。每年年底都会收到空军报、解放军报和《解放军画报》寄来的表扬信件。当年,部队报纸是没有稿费的,表扬信就是最珍贵的奖励。记得1961年5月初,我到北京王府井大街办事,顺便带着两首小诗想请人民日报文艺部的编辑看看。40岁左右的曾岛同志用浓重的四川话对我说:反映空军生活的稿子不多,这两首还不错,欢迎你今后多写一些反映空军生活的诗歌给我们。时隔半个多月,我前后连续收到人民日报文学艺术和副刊部的两封来信:“现将剪报寄上,供您留存。”这是曾岛同志寄来的。剪报虽小,意义深远,它凝聚着编辑和作者的情感。

    1968年至1974年文革期间,我又两次往人民日报送有关空军的稿子,都及时见诸报端,还结识了庄永龄、石德连等同志。到了1979年,这时我已转业到北京市第一商业局宣传处工作,往人民日报社办的第一家彩色报纸——市场报送经济建设方面的稿子,又结识了黄际昌同志,市场报还发给我一张特约通讯员证。那些年间,我们单位还多次邀请人民日报社记者纪希晨、何黄彪、卢继传等同志进行新闻业务讲座。

    民间有一句俗语: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此话深入浅出,富有哲理。从那时起,我想从事专职新闻事业的热情更高了,想当记者的梦越来越强烈,信心也更加足了。

    直到1980年7月,我终于走进了人民日报社,报纸上用稿署名也开始由“本报通讯员”改成了“本报记者”,成为我人生道路上历史性的转折点。

    干劲+钻劲

    回忆记者生涯这几十年,从行业新闻到中央新闻,都要经常外出采访,有固定选题,也有新发现的线索,无论近或远、难或易,都要善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到达现场,核实准确。尤其是摄影记者,当年身背传统胶片照相机,肩负着见证、记录历史的重任,必须动一动脑子,让拍出来的照片会说话。

    干劲加钻劲就产生了无比的动力。

    1987年3月全国政协大会开幕式,我在楼上楼下转了好几趟,最后利用红色证件登上主席台,我选择在最后一排,换上鱼眼超广角镜头,拍出了人民大会堂雄伟壮观的大场面,颠覆了正面拍摄主席台的传统,也体现了政协会议民主协商的精神,第二天刊登在人民日报和海外版一版上。

    1988年3月31日,政协主席李先念在中南海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民主人士们的意见,时钟超过12点会议才结束,我们都走出了会场,唯独不见新华社记者邹爱国出来。我立即返回会场,原来老邹正在念读当场写好的新闻稿,李先念左手扶着沙发椅背,面带微笑细听,画面十分亲切感人,我立即抓拍到“李先念当场审稿”这幅照片。

    1994年,为迎接新中国成立45周年,我为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一版摄影画刊,主题是“欢歌曼舞度国庆”,定于10月3日见报。我当即从吉林、内蒙古、中国青年报和北京晚报约了一些照片稿。与此同时,获得了三条重要信息:一是报社决定派我和其他10名记者采访国庆节晚上在天安门广场的联欢活动;二是国航从北京飞往上海的1501次航班上有空中迎国庆的活动;三是北京饭店总经理王泉生将在国庆节为新中国同龄人职工庆贺生日,这都是与画刊贴题的好内容。于是,我提前将送审后的照片制好版,留出3张横幅照片的位置。

    “十一”早上8点30分,我乘国航班机飞往上海,在空中拍摄了机长那宝恩与乘客在客舱里互动的照片,下午返回北京赶到北京饭店,晚上转战天安门广场拍摄。当晚,除赶发新闻照片稿外,按原计划选放了3张横幅照片,2日上午拼版,3日按时见报,一环扣一环。整版共刊用15张照片,唯有这3张是最新的,也是独家的。

    国庆这一天,我飞得最高,跑得最远,最紧张最劳累。有人问我:你图个啥?啥也不图,也无啥可图,就是新闻瘾头太大。我采访从不单打一,而是“走一想二看三”,如此,效率才高嘛。

    (作者系人民日报原高级记者)

    责任编辑:邓  瑜

那些年,我们这样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