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都市报迈入一个新时代

● 李 鹏 《 新闻战线 》(

    20年前,以华西都市报创刊为标志,中国报业的都市报时代大幕隆重开启。与国家大发展、社会大进步同行,中国的都市报走过了20年流金岁月,在中国报业发展史上写下了“黄金20年”的注脚,成为中国报业最亮丽的一道色彩。2009年,时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就如此评价,“都市报的兴起与繁荣是新中国报业 60 年发展史册上尤为辉煌的一章”。

    穿行20年,都市报紧贴中心、服务大局、铁肩担责、妙笔著文,为改革开放助威,为社会进步著史,为民生冷暖助力,跨入二十而冠的美好年华,迈入了革新图存的全新时代。

    转型的新时代

    关于这个时代,有太多词汇可以描述,但毫无疑问,移动互联网时代是核心关键词。移动改变一切,都市报在自觉应变中迈入了属于自己的新时代。

    1.新定位

    20年前,市场经济风起云涌,信息需求快速扩大,新闻信息极度匮乏,都市报以“市民生活报”为定位,迅速得到了广大市民认可。随着经济社会大跨越,尤其是互联网的大发展,信息也进入了一个大膨胀的时代,海量信息让人目不暇接,人们获取有效信息的成本不断提高。敏锐判断新形势,都市报的办报定位也开始了新的转型。今年以来,华西都市报、东方早报、深圳晚报、南方都市报等报纸先后提出了新的办报定位。

    今年2月20日,华西都市报创新升级,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打造“大众化高级报纸”的新定位,这是在新环境下努力刷新办报理念的一次探索。打造“大众化高级报纸”,华西都市报强调以网络思维为先导,重新把握网络空间下用户对信息和新闻的需求,以打造“24小时为出版周期的杂志”为路径,推动报纸由信息的记录者、声音的传递者转变为资讯的整合者、社会的洞察者、思想的引领者、平台的融合者,让新闻报道从“快速对新闻作出反应”向“探寻新闻事件的深层意义”转变。

    2.新平台

    相对于20年前乃至10年以前以单一的报纸为主,如今都市报群体的发展平台已经远非一张报纸。纵观国内各家都市报,无不在新媒体、文化产业乃至房地产、旅游等各行各业大力拓展。虽然拓展领域不同、盈利程度不同,但都在形成全新发展平台。

    近年来,华西都市报构建了一个集纸质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视听媒体、社区文化传媒和城市公众服务平台为一体的华西传媒集群(WMG)。纸质媒体包括华西城市读本、华西社区报,网络媒体包括华西都市网、8小时购物网,移动媒体包括华西都市报“两微一端”、掌上四川“两微一端”、爱哟客户端、成都红娘微信公众号等核心产品、垂直产品和众筹产品矩阵,视听媒体包括FM90.0广播频率、天府旅游电视栏目,社区文化传媒包括LED、社区文化墙,城市公众服务平台主要为华西传媒呼叫中心96111。在文化产业领域,华西都市报通过举办书画艺术展览、格莱美明星演唱会以及与成都演艺集团合作创办成都爱之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深度拓展文化娱乐演艺产业。

    3.新品牌

    平台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品牌的升级和更新。目前,全国大多数都市报都已不再是一张报纸的单一品牌,实现了品牌的升级换代和再生细分,并且不遗余力地打造和推广。

    首先是一些都市报实现了整体品牌的升级,传媒集群、全媒体集群、报系等,正在成为各地主流都市报的新品牌、新形象。其次是品牌的细分发展,各类社区报、读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产业等新的品牌层出不穷。这些品牌的变化,充分反映了都市报转型升级的新群像。从华西都市报来讲,品牌就包括集群品牌、子报品牌、新媒体品牌等,加上主报品牌,实现了品牌发展的多层次化和多样化升级。再是品牌价值不断提升,国内主流都市报的品牌价值都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华西都市报亦是如此。根据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2014年《中国500 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华西都市报品牌价值达83.98亿元,排名第257位,连续第9年入选,是四川唯一上榜的媒体,在中国西部报纸中排名第一。2013年,华西都市报(华西传媒集群WMG)位居世界媒体500强第394位,是西部唯一入选媒体。

    4.新模式

    传统都市报是一种以24小时为周期的大众传播模式,新闻生产呈流线型,生产周期长。在经营上,是典型的“二次售卖”,主要依赖于版面广告。

    随着发展平台的改变、现实环境的倒逼以及融合发展的推进,都市报无论传播模式还是经营模式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新闻传播上,即时、全媒体传播成为常态,与用户的互动也成为常态,为用户精准服务的订制式报道开始出现;在经营模式上,基于全媒体集群和报系资源整合的整合营销模式开始成为常态,报商模式、多元收入正在带来新的生机活力;在发展路径上,一些都市报加快了借力借势发展的步伐,新的模式正在孕育,新兴产业正在形成。

    新时代的生存法则

    新常态下,都市报过去20年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不足以支撑报社走向更远的未来。如果还寄希望于在传统模式上苟延残喘,就只能等死。

    法则1:一定不能固守在纸上

    人类社会的现代史,就是一部科技发展史。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推动人类生产生活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又把固守传统的事物拍在了沙滩上。柯达胶卷固守传统胶片市场,走上了破产的道路;诺基亚没跟上智能手机的浪潮,只有跟亿万用户说再见。这些全球明星企业的风光不再,足以警醒都市报,一定不能固守在纸上。只有打通报纸与网络的空间,才能挤入连接未来的通道。

    法则2:一定要加快拥抱互联网

    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移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新时代,报纸与互联网已经谁都离不开谁。一方面,网络离不开报纸。多项统计数据表明,网络上的新闻传播大多来自于报纸生产,并且大多是都市报生产。另一方面,报纸也离不开网络,无论影响力的再次传播,与用户的沟通互动,新闻线索的来源,还是互联网技术的运用,都已经成为报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都市报对移动互联网一定不能持抗拒的态度,主动积极地拥抱互联网、运用互联网、占领互联网,才是正道。

    法则3:一定要走出去

    都市报过去20年的发展,总体而言是一种较为封闭式的发展。由于体制机制、生产方式、专业特征的原因,加上发展形势的顺风顺水,大多数都市报要么安于守住报纸的“一亩三分地”,要么习惯于自己培育新的产品和产业,在开展对外合作、借用外部资本、进入新兴领域方面作为不大,收入规模保持在几亿元、十几亿元不等,缺乏更大的突破。所以,一定要改变“闭关锁国”的陈旧模式,走出去与各行业大佬合作,寻求超常规发展的资本、资源和项目。

    强化互联网思维

    生存法则变化的背后,是互联网的无所不在。互联网思维,不仅属于互联网,更属于敢为天下先的媒体人。都市报迈入新时代,必须大力向互联网学习。

    1.用户至上

    在没有互联网的情况下,报纸也强调读者意识,但“读者”是一个假设的对象,更多是编辑部根据内容定位需要而模拟出来的。至于读者具体阅读情况,喜欢哪篇,不喜欢哪篇,读后有什么感想等等数据,除了问卷调查这样的高成本渠道之外,很难获取更多精确精准的数据。

    互联网时代,核心就是用户至上,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用户。都市报也必须强化用户意识,变读者为用户。要对已有读者数据库进行重新梳理、加工、分类,然后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更多的目标用户数据,开展数据分析,找准读者需要什么,为他们提供订制式的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让他们对你不离不弃,他从中获益,你从中获利,和谐共生。

    2.产品先行

    真正要由读者思维到用户思维,关键是改变传统大众媒体的内容思维,强化产品思维,变内容为产品。两者的区别在于,如果说媒体思维是发散的、大众的,那么产品思维就是聚焦的、小众的。媒体思维注重趋势、格局,找到最吸引眼球的地方,行文造句如何吸引阅读者注意等等。产品思维注重挖掘需求,为用户提供真正意义上的需求满足。“未来媒体将彻底产品化,越细分越有价值”。

    对纸媒而言,传播本身的价值已经有限,只有把传播变成产品,为用户服务,才有商业价值。都市报应该深挖内容的附加值,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分层次、分步骤地给受众、给客户提供更具价值的产品,实现内容的延伸开发、多次利用。

    3.服务制胜

    在都市报的生产模式中,内容一直是中心。在生产流程上,一般是内容生产完成之后,生产就停止了。在后续服务上,要么很简单地热线回馈,要么没有。

    新的信息时代,服务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必须建立起系统性的思维模式,善于打组合拳,改变原来的内容提供商角色,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提供商,在信息服务、活动服务、平台服务、组织服务等方面创造更多价值。都市报必须转变观念,从以生产新闻信息为中心转向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从“给市民办报”转变为“给市民办事”,帮读者解决实际问题,靠实用服务留住读者,进而升级为用户,增强黏性。

    4.整合借力

    互联网发展使得许多产业的边界变得模糊,导致了跨界思维的产生,如销售、金融、图书、娱乐、交通和媒体等可能都是一个整体。每一个行业都在整合,都在交叉,都在相互渗透。

    未来的竞争,就是资源整合的竞争,是终端消费者的竞争,谁能够持有资源,持有消费者用户,就有希望立于不败之地;谁能够整合更多的资源,谁就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机会。媒体作为资源聚合平台,在深度整合资源、拓展资源上拥有更多优势,必须充分把握,大力转化,才能创造更多转型、发展的机会。

    5.极致追求

    互联网思维的重要构成就是极致思维,它强调把产品、服务和用户体验做到极致,超越用户预期,不断超越自己,从而让别人无法超越。对纸媒来说,在传统领域离做到极致还有很远,这就是发展的空间。

    把内容做到极致。针对特定受众,将其内容、特点做到极致,或许是其在网络时代“突围”的关键性武器之一。从华尔街日报等几种美国至今仍非常成功的平面媒体来看,这无疑是生存铁律。

    把经营做到极致。改变单一的平面广告的经营模式,把事件营销、活动营销、整合营销等十八般武艺都用上,全方位、多角度地挖掘经营潜力,就必然能带来更多的机会。

    把发行做到极致。日本主流报纸发行量没有下降,跟报纸进家的订阅习惯和无所不在的发行网络不无关系。所以越是形势严峻,越要重视发行工作,既重视发行创新,又制定读者增长计划。

    把管理做到极致。通过细化成本控制、细化版面管理、细化制度规范和执行提升管理效益,从而实现管理的科学化。

    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在中央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的战略部署下,迈入新时代的都市报应以创新为基,以改革为要,加快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推动发展更新换代,从而开创更加辉煌的新时代。

    1.持续建设“移动互联媒体”

    传统媒体的世界,各种媒介要么以文字为特色、要么以声音为特色、要么以影像为特色,你不兼容我,我不兼容你。而互联网的世界,已经兼容了所有传统媒体特色,融合呈现。随着4G时代的来临,移动互联网克服了PC互联网难以移动的弊病,更是加速了所有媒体特色的兼容,随时随地、文字声音影像全呈现。未来的世界,一定是移动互联的世界。

    都市报作为融合发展的生力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方向应是打造“移动互联媒体”。它是一种“小前端、大平台、富生态”的格局,即:以多种多样的APP和微信公众号前端移动产品矩阵直接面对消费者和市场,在越来越灵活的运营中创造越来越多的机会。保证前端灵活,需要功能强大的平台支撑。以都市报为依托的强大平台,将确保前端获取资源的成本最低,效率最高。依托平台的强大辐射力,还将产生出越来越丰富的商业生态系统来支撑小前端的运作,从而打造新的媒体发展格局。

    基于以上判断,华西都市报(华西传媒集群)提出,致力构建以主报为发展依托,以华西都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华西都市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融合载体,以华西都市报“两微一端”、掌上四川“两微一端”等移动新媒体产品为平台支撑的“小前端、大平台、富生态”融合发展格局,建成拥有强大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的西部新型都市主流媒体集群。目前,华西都市报已经和正在形成四种类型产品,包括移动新闻产品、社交产品、电商产品和互联网金融产品。其中,又包含三个层次,分别是核心产品、垂直产品和众筹产品,三个层次之间可根据发展实际升级、降级或转换。

    2.加快推进融合发展

    打造移动互联媒体只是实现渠道的占领,根本上还要靠内容来支撑。都市类媒体作为内容生产商,加快传统报纸生产和移动产品生产的融合改造是革新核心。

    为加快推进融合发展,华西都市报出台了《华西传媒集群融合发展纲要(2014-2016)》。《纲要》除了上述提到的移动互联网产品规划,重点在于进一步理顺全媒播报融合流程、经营管理融合流程、产业融合流程,构建一体化运营的全新流程机制:

    一是线索生成一体化。建立口线分配一体化流程,从各采访部门的线索的分配开始,就由后端发布部门跟进,全面掌握口线线索、热线线索的采访情况,为后端全时发布奠定基础。

    二是采访联动一体化。建立协同记者发布消息的全时播报流程,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重要时政财经消息发布、“只网不报”内容发布上与前端形成协同机制,无缝对接,抢占网络第一发布权和影响力。      

    三是融合传播一体化。建立报网融合发布、区分报道、报网互动、用户订制的流程机制,推动华西传媒集群新闻发布“一次采集、N极发布”。

    四是整合营销一体化。建立适应集群各平台和新媒体矩阵一体化的经营体系,报社事业部和集群各平台之间形成共振机制,推动经营“一个链条、N次销售”。

    3.积极拓展新兴产业

    新常态下,文化产业、旅游、会展、房地产等产业某种程度上也是传统产业,有的行业市场还受到了较大影响。所以,都市报的产业集群拓展还应该瞄准新兴产业,在传统主业做减法,在新兴产业做加法。具体而言,就是要眼光向外,大力借力借势借智,在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中构建新型产业集群。

    今年以来,华西都市报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合作力度。今年8月,华西都市报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西南电商基地,通过“百县千店万人计划”、建设电商孵化基地、淘宝华西商学院等项目,充分发挥区域主流媒体优势,整合政企资源,确立华西传媒集群在电商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同在8月,华西都市报与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联合打造“掌上四川”客户端。11月,华西都市报(华西传媒集群)又与百度合作,第一批入驻“百度传媒”。百度不仅会通过平台为华西都市报带来访问量,同时还会引入百度联盟的广告模式,通过技术带来变现收入,由此打通媒体传播的“任督”二脉。互联网时代是一个社会分工更加明晰的时代,开放合作、充分利用社会分工是纸媒变革的基本策略。如果什么都要自己做,不被累死也会被拖死。所以,都市报的产业拓展策略也应与时俱进。

    改革创新,时代主场。20岁的都市报不应迷惘,转型升级、融合发展之路正在绽放新的光芒。

    (作者系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华西都市报社社长)

    责任编辑:万仕同

都市报的意义
都市报迈入一个新时代
都市报话语权的争取、消减和再造
沉下去增强黏度 走出去铸就高度
共融共粉 大河奔流
以麻辣风格推进融合
突破纸围,我们在路上
都市报20年: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