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关注新形势下“三农”报道的重心转移

● 孟海龙 《 新闻战线 》(

    经历了多年改革开放的探索和实践后,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农民、农村已经出现了巨大的改变,特别是在苏州等经济发达地区,现代农业、生态农业,职业农民、大学生农民等许多新的现象、人群在农村出现。正因如此,在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新形势下,“三农”报道经历着报道主体、视角参照等重心的转移和变化,既要关注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许多创新亮点和新变化,关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洼地现象”,更要通过贴近性和研究性的有机融合,及时关注并反映出变革时期的发展趋势。

    变换视角,抓住热点,更多关注变革中的新亮点

    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了区域地形地貌、自然资源、人群等各种要素在新的条件下加速流动、配置,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加速变化。同时,这样的变化给新闻工作者尤其是从事“三农”报道的媒体从业人员带来了新闻观察、采写、传播等一系列重心转移的考验。

    有变化就有新闻。人群流动、地域融合、角色互换等经济社会中的趋向性变革,通常富含着新闻资源和事件要素,关注这种变化,抓住变化中的重点及时变换视角及参照,不仅能从点滴事件中折射经济社会的变革要素和亮点,更能在新闻资源的挖掘中增强媒体的社会关注强度和引领影响的力度。

    “城里人”,“乡下人”,多年来一直是经济社会变革发展中的“焦点”,无论是城里人下乡,还是乡下人进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激起了社会人群关注的热情和目光。而在新闻人眼中,这样的热情和目光,就是新闻;这样的热情和目光背后,藏着更多值得探究的社会趋向性新闻资源。

    人民日报2014年5月12日10版刊发的《土地“入了托”  农户收益多》这一反映山东夏津县郑保村1万多亩土地都交给专业联合社打理的新闻,从“怎么种粮”,是“分”还是“合”;“如何流转”,是“租断”还是“托管”;“谁来实施”,是“行政”还是“市场”等方面,直击了当地农村改革中土地、人群等构架的新变化、新趋向,反映的是在新的条件、形势下的一种发展趋势和实践探索。

    无独有偶,2014年5月1日A03版,苏州日报在《苏报观察》栏目刊发了《“私人定茶”如何两头乐》的报道,反映了城里一些消费者根据个性爱好等买定制茶,成为近年来的一种消费新形式,但也提出了要到茶叶专业合作社实地体验、了解等新要求。但是,这一新变化不仅难煞了当地的茶叶专业生产合作社,也忙坏了茶叶经销商,因为生产基地还没有这样的接待能力或功能。这一涉及农业、农民和加工、商贸乃至休闲旅游业,从一产到二产、三产的“全产业链”理念和实践的报道,不仅引起了当地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而且迅速帮着申报成立茶叶商会,想方设法解决问题。

    可以看出,这些都是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新形势下出现的新变革化、新现象、新问题,其中蕴含着许多值得关注的新闻要素和潜在的新闻价值。正如“都市农业”、“休闲农业”等许多新名词成为了热词,“农保城保并轨”等成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热地……反映的都是当今和未来的发展重点和趋势。事实上,近几年来苏州日报采写刊发的低保、医保、养老保险城乡并轨,在苏民工拿到失业金等许多新闻,不仅读者广为关注,也拿到了中国新闻奖等奖项。

    由点及面,直面矛盾,更多关注变革中的“洼地现象”

    “农业服务,曾经,它依靠一个个安装到农民家里的广播喇叭传递各种信息,与农民无限贴近;随后,它历经重重变革,被概括为‘线断、人散、网破’,为人所诟病……这个老课题需要我们给出新做法……”这是2012年2月2日苏州日报刊发在一版的《农业服务:老课题呼唤新做法》新闻,并拿到当年度江苏省报纸优秀作品二等奖。

    报道见报后引起了关注。除了新闻本身的内容外,更引人警醒的是,在高度重视科技人才、科技发展的时代,各个城市都在不惜重金、推出大量引进人才扶持的优惠政策,也向各种人才承诺和兑现了很多“实惠”,千方百计集聚人才推进科技创新,而在经济发展较快的苏州,“三农”领域却出现了科技服务脆化、弱化的“洼地现象”。

    这一“洼地现象”更详细的情况是,在某镇农业科技服务人员“1/4人员不在岗,50岁以上的人员超过53%,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仅占总人数的17%,且大部分人只懂稻麦油等传统作物。”而且,“类似的尴尬并非个例,事实上,农民在购买农资、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等方面,或多或少都面临着自力更生、无人可问的境地”。

    变革,就要打破现有的制度体系和平衡,就可能涉及利益冲突,就会产生矛盾;同时,经济社会也在这样的矛盾和冲突中寻求建立新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努力协调发展,不断进步,走向更高层次的文明。

    作为媒体,在这样的阶段,除了关注亮点,发挥正能量,同样也应当高度关注发展中的社会性“洼地现象”。而在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下,“三农”报道应当由点及面更多关注城乡交叉领域、条块的“灯下黑”脆化现象,尤其是一些涉及发展趋向的普遍现象。

    坚持贴近,融合研究,更多关注变革中的趋势

    脚板底下出新闻,这一新闻报道工作的作风原则始终如一。现代社会,交通、通讯、网络很发达,正因如此,这一作风原则更显重要,尤其在新时期“三农”报道中的采写中,更要时刻记在心中,积极进行重心转移,落实到日常的采访报道和新闻策划上。

    在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过程中,城乡资源的互补现象越来越突出,“围城”现象越来越明显,城里人想下乡,乡下人要进城,不仅体现在吃喝玩乐,还体现在居住、社保等更多方面,从点到面,藏着很多蕴含发展大趋势的新闻资源。抓住这些发展趋势,首先要牢固树立贴近意识,贴近群众,走进基层,在点点滴滴的变化中发现并抓住发展的新变化、新趋向。

    苏州日报2013年7月19日刊发的《现采现吃成主流,10万亩果园成市民“水果店”》体现的就是这一新变化。这一报道从当地城郊地带的许多果园变身为兼具景观游赏、采摘、垂钓等农业休闲功能的生态休闲农庄、,“现采现吃”现场生意红火的现象入手,梳理出以往作为农副业基地的果园已经变成了市民休闲、观赏、采摘的“水果店”这样的发展新趋势。新闻落点小,如果不走进果园、不到现场,很难发现。事情看着不大,但这样的变化紧紧挂着农民的增收和市民的生活变化,体现了一种大趋向。

    城镇化发展,让不少地方的乡村变成了城镇,乡村在变小,村落在式微。这一现象在东部沿海地区更明显,但经历了数十年的变革,到底变成了什么样子?村落里的人、物、事现状究竟怎样?这些没人能说得很详细,也缺乏整体性关注。经过大半年的收集资料、摸底调查、踩点布点等准备和调整,2012年7月,苏州日报组成了专门的采访组,启动了“城乡一体化中的新农村——苏报‘探访苏州村落变迁’大型实地采访”,历时二十多天,行程1000多公里,走进了散布在苏州城乡不同类型、情况的村落,看农业、农村、农民的最新变化,听最朴素的故事和最真诚的期盼,关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变化,关注农村经济、人群居住、村落保护、农民迁移、文化传承、生态环境等变化,从社会学、人类学等角度,展示、探析当地村落变迁的现状和背后的时代发展脉络。

    同样,苏州日报今年4月15日刊发的《农民“贴肉布衫”如何更温暖?》报道中,就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遇到了发展不均衡、资源瓶颈、再发展压力大等新难题,从“不均衡:两个‘大多数’没有达到‘平均数’” 、 “‘天花板’:‘房东经济’到底能走多远?”、“‘深水区’:要辩证看待‘单打独斗’和‘抱团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整体性思考,这一报道不仅被市委、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搬上了官网,还被搜狐网、光明网、重庆开州汉丰网等多家网站转发。       

    贴近才能发现,研究才有思想。无论是媒体人员还是媒体本身,这应该是涉及生存力和影响力的共性。

    (作者单位: 苏州日报社)

    责任编辑:祝晓虎

危机感与针对性
新闻摄影:专业化和社会化的融通
摄影版为地市报锦上添花
关注新形势下“三农”报道的重心转移
体育新闻语体的表达手段和表达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