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快推动媒体融合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 高海浩 《 新闻战线 》(

    8月1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关于推动媒体融合的重要部署,极大地增强了党报集团改革自信、融合自信、发展自信,为我们加快推动融合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省委对媒体融合高度重视。今年4月23日,刘奇葆部长在人民日报发表重要文章,对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作了深刻阐述。5月17日,刘奇葆部长亲自到浙报集团调研指导。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多次过问并支持浙报集团加快媒体融合,提出了“影响力就是战斗力,抓用户就是硬道理”的明确要求,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浙报集团媒体融合方案,要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融合行动、广泛覆盖用户、坚守党性原则、吸引专业人才,搞活传统媒体,做大新兴媒体。

    在中宣部和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有力支持下,过去几年,浙报集团通过实施三项重大举措,为媒体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赢得了先发优势。一是通过推动媒体经营性资产整体上市,打造资本运作平台,迈出了推动媒体融合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二是通过创办国内首个新媒体创业孵化基地——浙报“传媒梦工场”,打造技术研发平台,为推动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人才保障;三是通过并购边锋网络平台,打造党报集团自主性网络用户集聚平台,推动新闻传播与文化服务相融合,为主流新闻传播集聚了大规模用户,开拓了全新阵地。

    2014年以来,浙报集团加快推动“全面改革、全面融合、全员融合”,努力在融合发展中走在前列。以组织实施“红色新媒体建设工程”为抓手,着力打造“三圈环流”的新媒体矩阵,努力建设具有“党报特质、浙江特点、原创特色、开放特征”的主流网络媒体平台,力争到2016年集聚浙江省5000万活跃用户。“三圈环流”新媒体矩阵的主要构成是:一是核心圈,打造“浙江新闻”移动客户端、浙江手机报、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及网络电视台“四位一体”的网上党报。二是紧密圈,包括边锋网新闻专区和新闻弹窗、云端悦读PAD客户端、边锋互联网电视盒子、腾讯?大浙网新闻板块以及各县市区域门户,形成主流舆论的协同阵地。三是协同圈,主要包括微博、微信和专业APP等。

    在推进融合发展的探索实践中,我们不断加深着对互联网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和启示。

    探索时政新闻和重大主题报道可视化取得良好效果,运用互联网技术创新主流新闻传播大有可为

    经过半年多筹备,浙江新闻客户端于今年6月正式上线。适应互联网阅读习惯,浙江新闻客户端探索进行了新闻可视化和图表化的试验,通过漫画、图表等互联网呈现方式,改变过去单一的文字传播,使时政新闻报道和重大主题报道变得轻松活泼,极大地增强了传播效果。比如,《习近平回信有讲究》的报道,点击量近30万。再如,浙江省委、省政府实施“五水共治”工程报道,按照传统报道模式,报纸报道至少需要3000字,浙江新闻客户端推出的《夏宝龙的“五水共治”路线图》报道中,只用了6个图表,大概300字左右,就把“五水共治”工程的目标、任务、工作举措和实施路径等内容,一目了然地呈现出来,微信图文转化率达到8000%多(图文转化率=图文阅读人数/送达人数)。为推动时政新闻和重大主题报道一体化生产和融合传播,浙报集团专门成立数字采编中心,统筹浙江日报、浙江在线和腾讯?大浙网时政新闻和重大主题报道。我们组织报道时,经常围绕同一重大主题,对稿件统一策划,进行可视化、图表化处理后分别输出三个版本,即平面媒体版本(浙江日报、钱江晚报使用)、PC版本(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大浙网)、手机版本(浙江新闻客户端和浙江手机报),以全媒体方式立体化传播,大大增强了重大主题报道的宣传效果。

    新闻可视化的实践启示我们,群众对时政新闻和重大主题报道是欢迎的,主要问题在于,传统媒体传播手段和呈现方式比较滞后。我们尝试把移动终端、网络上的数字化、可视化报道方式推向纸质版,效果也非常明显。如,浙江日报《五水共治 百城擂台》系列特别报道,101个专版都是用图文并茂的可视化形式呈现的,得到省领导的高度肯定和各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坚信,互联网固然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同时也为新闻创新开辟了巨大的空间。

    探索边锋网络平台媒体化改造取得重要突破,主流新闻传播与文化服务实现有机融合

    对边锋网络平台进行媒体化改造,利用这一成熟网络平台做大做强主流舆论阵地,是浙报集团并购边锋网络平台后一直在努力推进的重大探索。今年5月,钱江晚报全面承接边锋网络平台媒体化改造项目,在边锋网络平台上尝试开发两个新闻产品:一是在游戏主页上开设新闻专区;二是游戏退出后推送“新闻弹窗”。经过一段时间测试,运行效果超出预期。日访问量(PV)平均达到550万,最高时1000万,超过国内一半以上省级新闻网站,用户学历水平、年收入水平都超过了互联网网民平均水平。最近,我们正借鉴国内一些网站“新闻弹窗”的先进经验,结合游戏用户阅读新闻的习惯偏好,探索研发提供可视化、社交化、互动性更强的新闻产品,使主流新闻更炫、更受欢迎。边锋网络平台媒体化改造的探索实践,极大地增强了我们推进新闻传播与文化服务融合的信心。边锋网络平台3000万活跃用户,其中1000多万用户在浙江,仅杭州就有250万之多,如此庞大的用户规模,为我们进行主流新闻传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这一平台的发展和利用,将开创一个利用成熟网络平台进行新闻传播的独特模式。

    边锋网络平台的媒体化改造取得重要突破,回答了实践中一直困扰我们的两个问题:一是如何顺应用户需求变化,重塑传播逻辑;二是如何破解互联网带来的新闻免费阅读的困境,构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通过这一探索尝试,我们进一步理清了思路:互联网不仅仅是改变了传播技术,而是技术驱动用户需求的改变。在提供新闻的同时,我们要向用户提供更加全面、更加到位的综合文化服务,构建“新闻+服务”的模式,形成“以服务集聚用户、以新闻传播价值”的传播逻辑,换句话说,就是“服务收费、新闻免费”。这样,重塑传播逻辑与重建商业模式实现有机统一,为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突破口。

    探索以强化互联网思维为核心的全员培训,传统媒体人完全可以实现华丽转身

    媒体融合关键在于人的融合,关键在于让传统媒体采编人员树立互联网思维,并能够自觉运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主动推进与互联网融合。如果没有人的融合,永远是“两张皮”。为鼓励和激发内部创新,调动采编人员投身新媒体的积极性,浙报集团在采编和经营一线,推出以专业细分而又注重实战、贴近性强的专题培训。通过自上而下的能力学习和覆盖全员的立体培训体系,不断激发推动融合发展的全员创造活力。去年下半年组织了2000多人参加的新媒体培训,大大激发了采编人员开发自媒体的积极性。目前集团有200个垂直细分的微信账号及专业APP,集聚了一大批活跃用户。比较典型的是钱江晚报,一个部门同时办4个微信公众号,白天做版面,晚上再做自媒体,而且是两种内容互换,报纸内容改造成互联网的阅读方式,把互联网的阅读方式再呈现在报纸上,效果非常明显。目前,钱江晚报官方微信账号包括26个子账号,每天推送内容达到数百条,用户超过50万,15个以上的子账号用户量过万。今年2月,人民网研究院发布《2013中国报刊移动传播指数报告》,钱江晚报微信传播力排名全国第二。

    我们尝试创新机制,让采编人员在做报纸的同时也做新媒体,并且把两个平台的内容进行互换和融合。今年5月,集团内部组织开展了一次新媒体创新大赛,50多个项目到台上PK,有200多名采编人员参与,有些甚至是跨部门的团队。大赛要求很高,参赛项目不但要有好的创意,还要有规范的商业计划书以及获取最大规模用户的渠道和良好前景,还要有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最后效果非常好,选出20多个优秀项目,投入2000多万元进行扶持,平均每个产品70多万,最高200多万,然后再给他们配备产品经理和技术支持。

    集团新媒体大赛取得的成果之丰、形成的创新氛围之浓让人为之振奋,大赛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是:采编人员尽管长期从事纸媒,但只要引导激励机制到位,传统媒体采编队伍完全可以适应媒体融合发展。关键是如何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建立互联网化的体制机制。特别是目前阶段,要抓紧推动形成以产品为核心的一体化运作。浙报集团今年出台了推进媒体融合的意见,建立健全媒体间紧密协同机制、内容融合机制、互动沟通机制,落实领导班子和各职能部门责任分工和保障机制等。

    探索建立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支撑的全媒体智能化信息服务平台,让人文与技术高度融合、两翼齐飞

    新媒体是网络高新技术和信息内容相互结合的产物,技术研发应用相对滞后的短板严重制约着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融合发展要实现突破,关键是用最好的技术呈现更好看的内容。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加强两个方面的建设:一是网络技术平台建设;二是新媒体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浙报集团正在加紧打造技术平台,依靠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技术,为新闻生产提供强大的数据库和信息资源库,使新闻生产实现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一是建设5000万级的用户数据仓库。二是建设专业化、规模化的内容数据仓库。包括报刊资源库、图片资源库、网络资源库、微博资源库、微信资源库,涵盖集团各媒体的全部内容资源,还有合作单位的内容数据和接口资源。三是建设智能化的云服务开放平台。在有效支撑浙报集团自身新媒体矩阵基础上,通过与其他专业媒体机构合作,开发适合用户需求的本地化系列新媒体产品,借此实现用户数据、内容数据的充分开放和分享。以上三个平台从2012年开始建设,预计到2016年整体运行。

    围绕加强新媒体人才队伍建设,浙报集团近年先后从阿里、华为等互联网公司引进了60名左右掌握数据库技术、微信微博技术、移动互联技术等方面的优秀人才,组建了新媒体中心、数据业务部、数字采编中心等部门。目前,集团互联网专业研发人员近700名,新媒体岗位从业人员1700多名。随着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入,我们的目标是,集团新媒体专业人才将在3至5年内达到集团人才总量的1/3。

    在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推动下,媒体融合正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最好时机。推动媒体融合是一个持续的攻坚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浙报集团将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推动融合发展赢得先机、走在前列,把浙报集团打造成为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

    (作者系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万仕同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快推动媒体融合
创新形式 故事为主 细节见长 公益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