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影响英语新闻汉译的因素探析

● 李 艳 《 新闻战线 》(

    在世界一体化进程中,为了达到中国与世界各国双赢的目的,必须建立一种无障碍沟通方式。新闻所具有的即时、客观、准确的特点符合各国准确了解外界信息的需求,而世界上大多数新闻均为英语新闻,为了便于中国人民即时获得外界信息,就必须对英语新闻进行语言转换,英语新闻汉译可以最大程度帮助中国了解世界、走向世界,在中国和世界之间架起一座信息沟通的桥梁。

    影响英语新闻汉译的社会背景因素

    英汉新闻生态环境差异

    一般而言,新闻生态环境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传媒属性。总的来说,英语国家的媒体大多由私人创办和经营管理,遵循一般企业所遵循的市场规律和传媒市场规律,政府很少干预传媒的具体经营活动。进入新世纪后,西方的传媒环境出现了媒介并购、联盟和多元化发展的新特点,因此,新闻商业化运作愈演愈烈。中国的主流媒体大多由政府创办、指导和监管,属于国家所有,因此会呈现出一种“自上而下”的新闻宣传方式。

    英汉新闻理念差异

    按照西方传媒学者的说法,新闻既发挥着传播信息、监督社会、引导舆论、教育娱乐等社会功能,也具有消磨受众时间和麻痹受众的负面作用。但在不同新闻理念支配下的传媒所体现的社会功能必然有所差别。英语新闻强调传播信息的功能,往往标榜客观、公正和准确,以争取读者和广告商的支持并获取利润。相比之下,中国的新闻媒体,特别是主流的国家和省市媒体,比较重视舆论导向和政府服务功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众对传媒属性和社会功能认识的不断加深,传媒的产业属性和经济属性的本质得以发扬,新闻的多种社会功能都被强调和重视起来。

    译者在翻译英语新闻时,应关注这一差别,根据各自特点,融会贯通,译出为汉语读者所接受的英语新闻。

    英汉新闻叙述方式的差异

    英汉新闻叙述方式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中西方文化观念的差异,因而人们处理事情的方式也有所不同。由于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新闻工作者推崇国家利益至上、以大局为重。与中国有所区别的是,西方的新闻工作者崇尚个人自由,注重个体价值和个人幸福的实现。这种体现在价值观上的巨大差异会投射到新闻写作的文体特征上,产生中英新闻写作在主体表现上的差异。

    在新闻的叙述方式上,西方的电视媒体常用“讲述故事”的新闻叙事方法,强调对事件的细节进行描写,注重以小而见大的方法,新闻报道中只描写客观事实,不过多地进行主观上的评价,把新闻素材整合成故事讲述给受众,以便受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同时,英语新闻还大量而巧妙地使用新闻背景资料,给新闻报道平添很多趣味和魅力,这也是英语新闻文本叙事的一大特点。中国的新闻媒体大多习惯于陈述事实,更多的是采取对新闻事件进行概括的方法,在最后的结语部分加入议论,一般都有一套固定的写作模式,口号式和模式化的报道方法还时有发生。

    影响英语新闻汉译的语言因素

    影响英语新闻汉译的语言因素主要集中在英语与汉语部分词汇和句式不对等领域。如汉语使用短句较多,短语密集,动词使用的频率相应较高。现代汉语还有动词连用现象,集结大量的动词来表达含义。英语句子一般由主语和谓语构成,谓语动词虽然只有一个,但却可以依靠大量的连接词组成含义丰富的长句。英语新闻报道在选词、句式变化和语法手段的使用上灵活多变为译者造成了很大难度。

    英语新闻词汇信息量大

    英语新闻要在较短的语篇中传递较多的信息,因此在选词和表达上惜字如金,节约空间,从而形成了英语新闻词汇独有的特点:(1)带有语言色彩,小词、缩略词和新词的频繁使用。英语新闻中经常使用一些特有词汇来表达特定的意义。 例如,John(约翰)在英语新闻里经常代指美国大兵;然而, Fun City则指的是纽约。此外,英语新闻中存在着常用的套话,这些词汇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逐渐具有特殊的意义,并被称作新闻语体词。(2)缩略词的广泛应用。英语语言的符号性特点决定了英语新闻中习惯使用大量的缩略语。此外,由于新闻报道的空间或者时间有限, 使用缩略语可以提高新闻传播的效率。比如,WTO, CPI, GDP, CEO等缩略语就经常出现在英语新闻报道中,并逐渐进入到了汉语新闻报道之中。(3)新词的大量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频繁交流,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频繁出现新的事物。比如,telecommuting 一词的意思是居家办公,这就是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办公方式的变化。

    英语新闻句式结构复杂

    汉语新闻的句子结构较为固定,通常以人为主语叙述事情的发展经过;而英语新闻中的句子灵活多变,有着鲜明的特点,正因如此,造成了译者在汉译过程中的种种困难。新闻报道中的句式有省略句、倒装句和主从复合句的交叉使用,特别是非谓语动词、插入语和同位语的使用使英语新闻表现得更加形式多样,使新闻读者、听者对新闻关注度更高。

    语法手段丰富

    英语新闻翻译困难的另外一个难点就是丰富的语法手段的运用。为了方便新闻受众接受信息,英语新闻的写作多用形合意合相结合的基本组织手段来组织语言。根据语言学的基本常识,形合依靠的是词语或语句间的连接手段来完成;而意合则要凭借逻辑来实现。然而,英语多采用形合的方式,这就为英语新闻记者提供了足够多的语法技巧来传递丰富的信息,且使英语新闻受众更容易接受。这一类语法手段的使用使新闻报道的上下文连接紧凑,节省了空间,提供了新闻传播的效率,但同时也为译者造成了困难。

    影响英语新闻汉译的译者素质

    翻译工作者的语言功底

    要想胜任翻译这一项工作,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英语基础、扎实的汉语功底、一丝不苟的精神和必要的翻译理论,这样才可能自如地转换应用两种语言,进行恰如其分的翻译。

    扎实的英语基础,包括听、说、读、写、译,对各种英语文章有鉴赏能力,能胜任各种写作任务,能译出传神的英语文章,这才是具备良好英语基本功的标志。关于汉语,按理说,从一出生就生活在汉语环境之下,汉语水平应该很好。但事实上,学习母语也不例外,都要有意识地进行各种技能的训练,才能卓有成效。如果不能很好地用中文遣词造句,想必也无法将英语原文忠实地翻译出来,胜任翻译工作,也就无从谈起了。

    所以,作为一名翻译工作者,一方面要不断精进自己的英语能力,另一方面也要继续加强汉语的修养,练就扎实的英汉双语的应用能力。

    翻译工作者的文化素养

    在具备基本的语言功底之后,深厚的人文素养,丰富的中西文化知识可以帮助翻译工作者译出地道的原汁原味的译文。

    我们都知道,中国和西方国家由于历史背景、社会风俗、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经常会产生沟通障碍。那么,作为一名合格的译者,必须谨慎地处理好这一问题。比如说,在中国,我们一直把“龙”作为帝王和神圣的象征,中华儿女也都自称为龙的传人,但是,在西方国家,“龙”被视为残暴、血腥的象征,译者在翻译“龙”的时候,必须先了解这个词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然后运用加注法或者意译等方法来处理这一现象。

    作为一名译者,应该时时刻刻了解并学习积累中西方的文化知识,尤其是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万事万物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因此,紧跟时代潮流,通晓文化知识,便成为合格译员的必修课。

    翻译工作者的心理素质

    翻译是一项十分严谨的工作。不论是笔译还是口译,译者都应该聚精会神地专注于自己的翻译工作,在此期间,译者经常会承受很大的工作压力,经常会遇见大量的专有名词、数字、时间等重要词汇,译者在处理这些问题时,要特别注意防止出现差错,尤其是在口译的时候,译员的精神应高度集中,完整无误地记下发言人所说的话并且准确地翻译出来。口译时,较容易出现紧急状况,比如发言人的口音问题,让译员无法听清其发言内容;又比如说翻译设备突然出现故障,无法正常进行翻译活动等。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有时出现发言失误时,甚至要翻译工作者承担一定责任。因此,翻译工作者一定要沉着冷静,不断积累自己的经验,灵活应对此类事件。

    遇事沉着冷静,灵活应对翻译现场可能出现的各种变故,并且具有极大地抗压能力和忍耐力,这些都是合格的新闻翻译工作者应该具备的良好心理修养。

    (作者系平顶山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国外版权法规对中国媒体传播保护的启示
新媒介环境下受众广告信息接受研究
韩剧盛行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电视剧的启示
中国文化传播视域下的留学生英语课堂
从经贸类新闻看英语新闻的词汇特征
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
从《法治在线》看法制类节目发展
“宅时代”下音乐期刊的出版策略
论体育期刊数字传播的发展趋势
微信对高校图书馆的作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