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校报评论写作的“度”

● 李 勇 《 新闻战线 》(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是报纸的眼睛。”人民日报原总编辑王晨先生的这句精辟论述,道出了评论在报纸的重要地位。“人民论坛”、“今日谈”、“光明论坛”、“望海楼”、“新华视点”、“中青评论”等一个个响亮的评论专栏成为读者了解政策的窗口、成为读者弘扬精神的平台、成为读者传播力量的灯塔。特别是在新媒体的强力冲击下,传统纸媒更加重视新闻评论,借新闻评论来提升报纸的公信力、创造力和影响力。

    高校校报没有因空间狭小而忽视评论写作,众多校报结合校情,设置评论专栏,刊登本报评员文章或与校外记者合著的评论文章,传递学校声音,表明学校态度和立场,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从新闻评论的定义来看,新闻评论是指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述等的总称。所以,校报评论就可以定义为校报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在校园内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是校报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述等的总称。因此,校报评论只要围绕此意来撰写是可以写好的。笔者认为,校报评论的写作要把握好以下“七个度”。

    一是高度。高度是报纸评论写作的首要问题,是大局意识的问题。从思想上来说,高度是一篇评论文章的核心价值所在。如果评论文章的高度不够或观点不正确或思想不深刻,就不可能给人以有益启迪和正确指导。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校报评论的高度就是要从整个教育系统的高度来写,要从学校党委行政的高度上来写。如清华大学校报——《新清华》刊登的校报评论文章《有一种精神叫清华》,文章以时间为经度,以百年变革为纬度,将清华百年来年的发展融入中国百年历史兴衰,梳理了清华精神的形成发展过程。文章语言精练,用词考究,写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是一篇值得一读的好文章。

    二是深度。就是对评论事物的分析、评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而不是蜻蜓点水式的一掠而过,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挖掘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找出其历史性根源, 对其进行深入的剖析、论证,以起到教育群众、鼓舞群众的作用。“深度”主要从文章的结构来展开。校园评论就其特点,结构要求严谨,主要表现为开头结尾的起合,过渡照应的转承,段落的合理划分和安排,要做到思想有序,布局有方,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写作时采用递进式的结构,让文章各层之间呈现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主到次、逐层推进的关系,这种结构往往是摆现象、析本质、指危害、找原因,可以使文章的思想更深刻。如:2005年12月14日在“北方网”发表,由于浩、常悦两位记者撰写的反映怀化学院学生洪战辉带妹求学12载的评论文章《面对洪战辉,拷问我们缺失什么?》后被许多校报转发。此文得出了现代年轻人非常需要学习洪战辉这种顽强、拼搏的奉献精神。全文选材精当、生动感人,透过热点话题,履行了媒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责任。这就是评论文章体现出来的深度。

    三是广度。所谓广度, 即是不要囿于事物的本身和它的发展现状, 不要孤立地看事物, 而应用辩证的、联系的目光,分析它与别的事物的关系,以更充足的道理, 阐述该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对一则校报评论而言,来龙去脉是深度,旁枝末节就是广度,广度就是宏观的视角、微观的细节、中观的多面,一篇雅俗共赏的校报评论就是深度与广度的完美统一。广度与深度一样,是校报编辑记者以及与校外媒体记者合作撰写校报评论时的一种处理方式,是一种旨趣、一种视野、一种胸襟、一种追求。如:2005年12月13日至26日,光明日报社国内部主任韩秀琪从北京大学宣传部得知孟二冬教授的感人事迹后,及时向报社总编辑汇报。总编辑果断决定,组织精干力量进行重点报道。在采访过程中,校报编辑记者积极配合光明日报记者完成了人物通讯《走近孟二冬》、评论文章《为人师表道德高尚——向孟二冬教授学习》等报道。北京大学校报与光明日报资源共享,几乎同步刊载,文章向读者呈现了北京大学教授孟二冬的为学之德、为师之德、为人之德、为志之德,展示出孟二冬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彰显了当代知识分子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人生价值。

    四是热度。热度就是热心校园新闻的写作,对校园评论的写作充满激情,关注大政方针,契合大势大事,回应热点关切,切记教育政令,关联师生利益,促进学校发展。评论文章做到三个吻合,即评论论点与教育政策相吻合,评论论证与学校发展相吻合,评论论据与校园事件相吻合。21世纪的主要竞争是人才竞争,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人才汇聚的阵地、科学研究的平台,高校间的人才竞争更是成为了关键的竞争。因此为了让学校师生全面了解我校引进人才的全过程,笔者以本报评论员署名,撰写了人才引进评论文章三篇,即《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一论我校的人才引进工作》《人才引进迎来好时代——二论我校的人才引进工作》《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转变——三论我校的人才引进工作》,评论文章在校内引起了反响,评论文章发挥了应有的宣传作用。

    五是温度。温度是一个中性词,这里主要指在进行评论写作时,不要背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以人为本这一根本原则,不能硬邦邦、冷冰冰,而是要充满温暖、温情,更要可读、有益,把评论文章写软写实,写独写活。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关键是少用概念,多讲故事,形象具体化。如:《浙江大学报》刊登的校报评论《呼吁理智民主——关于“校园民主”的讨论》,用“我们是不是要考虑一下,全民民主的沸沸扬扬是否真的是我们心之所望?”、“理智民主地想想,能为大事小事在学校公共舆论的环境中公开讨论,不论这件事是否真正需要民主,这个现象本身,不就已经透出是校园民主的芬芳了吗?”温情的语言,问答了网友的问题。 

    六是角度。角度是观察分析、挖掘新闻事实、思考问题和确定主题的方向。在新闻同质化竞争的今天,独家题材越来越难以获得,用一种新鲜的视角和评判眼光,寻找新闻切入点,角度独家、观点独家,引起读者的反思与讨论,无疑是一种新的思路。校报评论同样讲求角度,也适用求新、求异等一般评论角度的选择规律,但是由于校园面窄,校报评论的角度较难把握。但也有一些成功的例子,如《宁波大学报》在一版倒头条位置设置名为《白鹭论坛》的校报评论专栏,每期刊登评论文章,角度新颖,彰显独家特色。如:《“甬上四先生”的人格魅力》一文,通过借浙东学术传统宋朝“甬上四先生”的人格魅力来希望后辈学者能把立德、立功、立言结合起来,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真正成为学问高深且道德高尚的人,为校报评论写作的角度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七是力度。从事新闻工作的人都希望遇到好的新闻题材,这样就可以连续做,做深做大,做透做亮,新闻评论也是如此。2014年5月4日,“五四运动”95周年纪念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北京大学考察,这是习近平到中央工作之后第五次来到北大考察调研。北京大学校报在一版刊登校报记者乔治洋、马荣真、龙茂乾采写的《青春燕园行 殷殷关切情——习近平考察北京大学侧记》同时,还配发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教授孙熙国撰写的评论文章《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评论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年人的价值观决定着未来社会的价值观。大学是青年人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形象的把培养这一时期的价值观比作穿衣服扣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因此,要想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就要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五四精神、北大传统变成我们日常的行为准则。此外,当期校报还在第三版刊登了该校于5月5日下午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时畅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感想和体会的言论和杂谈《扎根中国大地  弘扬和传播中国文化》《大学和教师应肩负的历史使命》《精神的力量》和《中国梦的“追梦人”与“筑梦人”》等文章,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宣传氛围。对于这样的大题材,好题材、正能量,就很有必要多次做、深入做,做透,做亮。

    (作者系凯里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凯里学院报总编辑)

国外版权法规对中国媒体传播保护的启示
新媒介环境下受众广告信息接受研究
韩剧盛行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电视剧的启示
中国文化传播视域下的留学生英语课堂
从经贸类新闻看英语新闻的词汇特征
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
从《法治在线》看法制类节目发展
“宅时代”下音乐期刊的出版策略
论体育期刊数字传播的发展趋势
微信对高校图书馆的作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