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探索规律 突破传统报道方式

● 郑德胜 《 新闻战线 》(

    近年来,龙岩电视台记者编辑业务培训在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同时,注重各部门以老带新的培训。作为老新闻工作者,希望把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理性化整理后与同事分享。于是我把培训内容《新闻故事化的研究与应用》当做课题研究,分“基础、技巧、提高”三部分授课,主要针对传统新闻报道方式方法存在的问题,探索突破的规律。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与同仁共享。

    突破主题性非事件性新闻“点+面”传统模式

    主流媒体的重武器“主题性报道”是指具有明确主题思想的非事件性新闻,是媒体通过对客观事实的报道所表达出的主观意图,这种报道往往集新闻与宣传特征于一体。

    但是,由于新闻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在做主题性报道的过程中,不少记者、编辑陷入一些误区,表现在报道的简单化、八股化上。比如:记者较常用的“点+面”的模式。“点”是指与报道主题相关的一个事件或者一个故事,“面”是指报道所涉及的面上的情况。冗长的“面”,缺乏鲜活性、生动性,往往罗列数据,堆砌做法、成绩,看上去就像是工作总结,这样的新闻必定效果差。

    突破的方法,我称之为“拆面法”。 把冗长又无活力的“面”拆开,寻找里面能够构成新闻价值的“点”,一条主题性报道至少找到三个点。按几何学的原理,三个点可构成一个面,也就能完成一条主题性非事件性新闻了。今年年初,龙岩电视台推出系列报道《2013为民办实事项目回眸》栏目,播发了32条新闻。为民办实事项目是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主题思想明确,带有很浓的宣传味。为了避免将新闻做成年度工作总结,我指导记者编辑们认真挖掘每个项目的新闻性,由讲述三个小故事展开报道,每条新闻既传递了信息,又迎合了观众收视的“口味”,扭转了主题报道又长又难看的尴尬局面。

    为了让记者编辑信服“新闻故事化”的生命力,我努力做了些带有示范性的精品。老题材能做出新意是最有说服力的。长汀县治理水土流失创造了“长汀经验”,报道这一经验的作品层出不穷,如何创新?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2013年11月底对《福建省水土保持条例(草案)》进行一审,吸纳了长汀水土保持工作方面的一些好经验和做法。我抓住这一由头,选取“长汀经验”核心——“谁承包治理谁受益”作为视角切入,深入长汀县河田、三洲、策武等六七个乡镇,拍摄了七、八个小人物,并讲述了他们在水土流失治理中受益的故事,最终精选了三个故事,编成长消息《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带动百姓富》。在《福建卫视新闻》及《龙岩新闻联播》头条播出后,广受欢迎。后来获得2013年度福建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

    把握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的“快”与“慢”

    为什么叫突发事件?因为它发生得非常突然,而且很难预测,很难遇到,所以,拍摄到突发事件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突发新闻可遇不可求,好的题材砸在自己手里,非常可惜,因此各家媒体倍加珍惜这方面的题材。突发事件发生后,为了满足受众的知情权,报道要做到“快、新、短”。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2014年5月1日上午十点左右,新罗区中城派出所门口一棵树倾斜倒塌,砸中一妇人,众人见状,合力将树抬起,救出妇人,120救护车也在第一时间赶至现场。龙岩电视台《百姓视点》用群众手机拍下的画面编成一条新闻,及时播报出去。电视台记者不可能在树倾斜倒塌的那一刻正好在现场,所以用这种方式处理突发事件是好办法,也是最快的办法。小的突发事件尚且可以做到如此之“快”,对于重大突发事件则要求更高了。

    2012年10月,龙岩市永定县发生了一起煤矿透水事件,三名矿工被困井下十天十夜233个小时后成功获救。我们第一时间报道并连续跟踪。这些矿工送医院治疗后,我们把报道的节奏慢下来,开始酝酿做一期反思性的节目。新闻角度由二选一:或者是报道领导决策、参战人员夜以继日救援,最终取得奇迹般的成绩,或者是讲述被困三名矿工十天十夜在井下发生的故事。我们选择了后者。矿难结束一个月后播出了《生命奇迹完美演绎》。观众反映矿工演绎的虽然不是戏剧性的故事,但也算得上是个喜剧性的故事,让人难忘。煤矿企业则组织工人再次收看这个节目,汲取面对死神的经验。

    突发事件收尾时,时效性、新闻性要求不是那么高,把握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的“慢”,做一些总结性报道,反映和说明问题,对社会起到启示作用,此时的要求应该是“慢、趣、长”。突发事件本身故事性强,用讲故事的方式做节目更能吸引观众。这些矿工在井下吃什么?靠什么支撑他们的信心?如何跟黑暗与死神作斗争?这些都是观众想知道的。突发事件发生后,要以“快”来满足受众的好奇心;突发事件结束后,要以“慢”来发挥“后发制人”的效果。

    学以致用。交通与消防方面突发事件多,我们与高速交警、武警消防部门合作,要求他们多提供突发事件报道的新闻,在他们力所能及时尽量把突发事件及时拍下来,哪怕拍的质量不好甚至歪歪斜斜、摇摇晃晃都行。在报道突发事件的同时,我们将“快新闻”慢下来,把平时积累起来的视频素材组织起来,做成总结性的突发事件新闻背景报道。譬如,在清明、“五一”、“十一”等节日前后,做一些高速公路警示性的综合新闻,既好看又有内容。

    突破典型人物报道“人物+事迹”传统模式

    近年来,央视推出了“最美”系列人物报道,比如,最美教师、最美乡村医生、最美基层干部等。接下来,地方电视台也要推出类似的“最美”系列人物报道。典型人物报道越来越受重视,报道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当前典型人物报道存在的问题:一、报道观念老化,突出表现是“人物+事迹”的简单组合,典型报道往往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二、人物报道与一般的新闻报道混淆起来,把人物的事迹用“画面+配音”形式来处理,而不是采用人物故事化的手法来表现,使得整个报道过于生硬。比如:每到两会来临,电视台报道“代表、委员风采”,常见的模式是,代表、委员在会前抓紧下基层调研,为写建议、提案作准备,再拍摄几个其他的工作场景。这种应景报道很难吸引人,其原因是报道的人物缺少特征,没有属于自己的“魂”和“神”。

    如何突破电视新闻人物报道传统模式?

    今年全国妇联组织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龙岩电视台开辟报道专栏。5月3日播出《寄养家庭诠释人间大爱》,讲述“寄养妈妈”蔡红莲的故事。这是很典型的人物,不少报道落入老旧的窠臼,把人物报道变成“事迹画面+配音”的新闻形式,感人的细节荡然无存。有趣的是,央视驻福建记者站同行也去采访了,并在央视《新闻直播间》播出《寄养妈妈蔡红莲》。

    新闻的导语部分,就明确了“寄养妈妈”的特殊性——在21年里,蔡红莲抚养了36个孩子。这些孩子当中大多是孤残儿童,有双目失明的、患癫痫的、脑瘫的。她既不是保育员,也不是收养孩子的好心人,而是将福利院的孩子暂时接到家中抚养的寄养妈妈。新闻叙述了三个具有现场感的故事,新闻中“寄养妈妈” 两句同期声,堪称典型。

    从话语细节中可以看出“寄养妈妈”的性格。一是给1岁半的小文(收养的孩子)洗澡的时候,小文癫痫病发作,她的同期声“做母亲的看到孩子这样子,都疼到心里面去了”,凸显她慈爱的母性,虽然只是临时妈妈,但对孩子的爱却有如亲生母亲;二是分离时,孩子叫了一声“妈妈”,她的同期声“好像觉得自己的心都给他叫走了”,她说孩子的一声“妈妈”,是对自己付出的全部回报,她感到满足、幸福。这些说明她是博爱的、单纯的、容易满足的。可以看出,人物报道挖掘人物的“个性”,找出人物“特征” 是破解人物报道千篇一律的好办法,而人物故事化、故事细节化是重要手段。

    (作者单位:龙岩电视台新闻部)

自爱不自贵 以百姓心为心
评论塑造党报新风格
对“美的副刊”的解读和思考
巧为无米之炊
探索规律 突破传统报道方式
着眼“丹青少年”,关注文化传承
进驻青年“扎堆”的“青春阵地”
灵活主动,把好文字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