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新闻和资讯唱主角,但能够抒发情感、陶冶性灵的副刊及副刊类文字依然广受读者喜爱和追捧,无论它是以新闻纸还是电子屏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也就意味着,如何办好副刊始终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话题。
如果说新闻的生命力是新和真,那么副刊的生命力则可以用“美”来概括——人们常用“好看不好看”来评说一个副刊的水准和质量,原因正是隐含了这个美的标准以及对“美的副刊”的心理期待。在多年的办刊经验中,我们认识到,“美”是副刊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它的根本魅力所在,只有“美的副刊”才会吸引读者,留住读者,让副刊在无论怎样激烈竞争的媒体环境中都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美的副刊”通过吸引读者、获得读者的关注和喜爱,潜移默化地净化人们的心灵世界,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素质,引领大众审美,传播先进文化。这在今天,面对发达网络环境带来的种种负面侵袭和困扰,显然是一种积极而强大的正面力量,尤其值得媒体人深思和实践。
“美”是副刊的基本属性
什么是“美”?对此,古今中外有无数的争论和表述,美学关涉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艺术学的方方面面。但无论人们怎样给美下定义,“美”都离不开美感的产生和审美的经验。
副刊始终将“美”作为追求目标。尽管受所在地域、报纸规模、作者队伍及编辑水平等各种因素影响,各家报纸的副刊质量会有高低之别,但博采众长,兼收并蓄,雅俗共赏,尽可能办出比较高的文化品位,尽可能贴近读者的心灵,让副刊从形式到内容都“好看”“耐看”,这是所有副刊的追求目标,也是我们每一个副刊编辑对自己的内在要求。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以及报纸创新的要求,“美”所代表的内容和表现的手法会有所不同,但可以说,自始至终不变的是我们追求赏心悦目、朝着“美”的目标不懈的追求和努力。
阅读副刊的过程也是累积美感的过程。很多读者心中都有自己熟悉或钟情的副刊,如《人民日报》的《大地》,《新民晚报》的《夜光杯》,《扬子晚报》的《繁星》,当然也有很多读者告诉我们,一提到《连云港日报》,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花果山》副刊,这又意味着什么呢?一些读者这样表达他们内心的感受:每当他们心中萌生出想要翻翻副刊的念头时,就算还没有翻到这一版,就算尚未浏览过版面上的任一个标题、并未展开对任一篇文章的阅读,心中多半已经有某种隐隐的美好感觉浮现,他们会下意识地觉得,接下来将是一小段轻松愉快的阅读时光,遇到一篇美文、一段珠玉似的文字,或仅仅只是邂逅几个美妙的、新异的好词,内心油然升起一种愉悦之情;从某位作者风趣幽默的笔下了解到某件珍闻逸事或某个知识、典故;从某篇深情诉说的文章中体验到情感的共鸣、获得新的人生感悟……对一种必然十分美妙的阅读体验的信心和期待,正是长期以来副刊在读者心中打下的美的烙印,这也鞭策着我们始终将能否为读者提供实实在在的美感享受和审美体验,作为编发每一篇稿件必须考量的标准。
副刊是艺术的使者和桥梁。今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艺术,人们也开始越来越多地享受着艺术所带来的美,文学、绘画、电影、音乐、舞蹈、建筑等等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副刊,虽然不是其中之一种,但多年来,却以自己的方式在读者心目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艺术中介角色,通过刊发高质量的书评、影评、乐评以及各种艺术评论,帮助读者了解最新的艺术动态,打开艺术的视野,受到美的熏陶。很多读者说,正是经由副刊刊载的行家的一篇篇“评论”“推介”“研究”以及各种“诗意的诠释和思考”,得以了解和亲近各种艺术,得以或多或少地“见识”“体验”“感知”这些艺术中所蕴含的美。而这也正是我们的办刊宗旨之一:努力传播推广各类艺术的美,让副刊成为艺术的使者和桥梁,成为人们发现美的眼。
阅读副刊可以使读者获得许多深刻而又美好的感受,在读者的感官层面以至意识深处留下那么多的美感享受和审美体验,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副刊,人们便会联想到美,这也使得我们每一位副刊编辑都自觉地将美当作了副刊的基本属性,当作了始终要追求并达到的目标。
“美的副刊”的多重价值
“美”从来就是一个让人探究不尽、争论不休的话题,“美的副刊”当然也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可以从多重价值层面去认识和感知。也只有更加全面深刻地认知和理解这些内在价值,我们才能在实践中依循相应的标准和要求办出一张美的副刊。
注重“审美价值”。现代美学家对审美的定义首先在于“悦耳悦目”“悦心悦意”,而我们征服读者的耳目、心意也首先从形式上入手,包括版面、标题等,尽可能让读者产生第一眼视觉冲击。就版面来说,人们还会记得早期副刊上的各种小插图、小插画、小栏花,虽有排版技术上的原因,但副刊编辑们爱美、求美的心思还是一目了然。今天,虽说新闻版也更加讲究视觉效果,但副刊仍然是报纸美编们不遗余力大展身手、一较高下的重要舞台。我们用精心设计和美化的副刊版面吸引读者的目光,增加读者的阅读欲望,通过一次次的改版让版面变得更具观赏性和吸引力。好的标题会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同样可归于第一眼视觉冲击之列,因此我们的每一篇文章标题都力求“看上去很美”,特别是对一些重点文章的标题更是注重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结合:《在博物馆消磨一个下午》《被灯光和锦句照亮的夜晚——今天你还读唐诗宋词吗》《陌上花开清明来》《短墙半露石榴红——访夏小记》等等。但另一方面,尽管形式变得更加重要,文章内容的审美性仍是吸引读者的最关键因素,特别是当传统纸质阅读变成电子阅读后,审美更重在心灵的征服。美感产生于心灵,只有好文章才会直抵读者的心灵、征服读者的心灵。在我们看来,那些能够吸引读者的好文章也总是有着相类的标准:或是辞章华美、文采斐然,或是情感浓烈、真挚感人,或是风趣幽默、独抒性灵,或是富有智慧和哲理,总之,能够从内心深处激发人们的愉悦之情,能够让人记得住并回味再三。这样的标准也在时时提醒着我们,在筛选和使用稿件上必须摒弃那些内容空洞、感情虚假以至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无聊乏味,让读者读罢毫无美感可言的文章。
表现“情感价值”。副刊在人们的印象中总是富有情感色彩的,但如果这种情感只限于表达人和人之间的各种情意,就未免狭隘化了。“南阜小亭台,薄有山花取次开。寄语多情熊少府;晴也须来,雨也须来。随意且衔杯,莫惜春衣坐绿苔。若待明朝风雨过,人在天涯!春在天涯。”这是一位元代词人在春光明媚、山花烂漫之时写给好友的一份真诚的“访春踏青邀请函”。2011年《连云港日报》副刊策划了一期“清明专版”,开篇即引用了这首清新动人、脍炙人口的小词。在这首词里,作者期待和呼唤友人的热切之情,作者对于美好而又短暂的春天的珍惜之情交融在一起,感染着读者,唤起读者同样的内心感受,而这也正表达了我们对副刊所具有的情感价值的理解。它让人们看到,副刊所蕴含的情感价值至少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这情感是属于现实中人际关怀的,关涉生活层面种种人生遭遇,关涉亲情、友情、爱情,她们被不同的人经常地、大量地、反复地、细腻地描述着、品味着、咏叹着,从而将“情感的人际化引向种种仁爱为怀、温情脉脉”;另一方面,这情感又是面向着自然宇宙的,如《文心雕龙·物色》之言:“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沈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四季和物容的变化对应着人的情感变化,在自然观照中观照自身的价值,在宇宙沉思中沉思自身的存在,这是一种更为深沉而普遍的情感价值,一个好的副刊必须经常有这样好的文章,它不仅仅是表达一个个体的情绪感受、情感遭遇,更要具有唤起读者内心情感的力量。我们为什么喜欢阅读那些文字优美、感情充沛、意蕴丰富的好文章,不就是为它们能够激发我们的生命情感和生活热情吗!
挖掘“思想价值”。孟子曰:“充实之谓美。”内容贫乏、思想苍白谈不上美,美要有充实饱满的内容,要有深邃的思想价值,在“悦耳悦目”“悦心悦意”的基础上达到“悦志悦神”的最高等级。回看副刊走过的历程,从来不乏富有思想性的名篇佳作,并且正是这些闪烁思想光芒的篇章使副刊超越了一般人眼中“风花雪月”“卿卿我我”的印象,以其征服灵魂的力量一度引领时代风骚,所以,好的副刊必须具有可读性,同时又闪烁着思想的光芒。2009年在国学热的背景下,女导演胡玫拍摄的电影《孔子》隆重上映,此事既可归于娱乐圈,同时又被看做一个文化现象,有鉴于此,我们以电影为由头,组织策划了一期专版《认识孔子》,以“《论语》中的孔子”“作家笔下的孔子”“西方人眼中的孔子”来对照“电影中的孔子”,用文学手法解读这一娱乐/文化事件,寓思想于其中,给读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此外,早在1998年,我们便推出以“小人物的故事”为主的《讲述·人生》专栏,这也是我们追求思想性和悦读性完美结合的有益尝试。在这个专栏中,记录的是小人物的人生,折射出的却是大时代的跌宕起伏;表现的是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传递的却是人性的光辉和心灵的坚韧与力量。副刊常常被看做文学版,文学的价值何在?龙应台说,文学的价值就在于提醒我们“除了岸上的白杨树外,有另外一个世界可能更真实存在,就是湖水里头那白杨树的倒影。我们如果只知道有岸上的白杨树,而不知道有水里的白杨树,那么做出的价值判断很可能是一个片面的、单层次的、简单化了的价值判断。”当今社会,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带来了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的泛滥,人们的价值观变得狭窄、单一,内心失衡,并由此患上浮躁、焦虑等各种“现代病”。用什么来医治这些“现代病”?也许我们可以翻开手中的副刊,好的文字和故事既让我们看到岸上的白杨树,也帮助我们去发现水中的白杨树:那是一个更深邃宽广的世界,有着更博大丰富的人生与更深隽圆满的智慧,帮助人们洞察人生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在我们看来,副刊的思想价值更多即在于此。
在信息和多媒体时代,人们对新闻资讯的需求变得看上去难以餍足,副刊及副刊类文字似乎变得日益边缘化,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只要我们找准定位,坚持将“美”作为一个明确目标、一个核心观念融入办刊理念,并与时俱进挖掘其内涵和价值,旗帜鲜明打造 “美的副刊”,就一定会让“副刊”这两个字更深入人心,散发更夺目的光彩。
(作者单位:连云港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