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民生新闻主流化的探索

● 薛 蕾 《 新闻战线 》(

    从10年前引进的一个新鲜概念,到现在成为办报的当家品种之一,民生新闻走过了“无心插柳”的自发萌芽状态,进入了“有心栽花”的有意识探索阶段。民生新闻要继续向前发展,就必须探讨主流化的路径。

    什么是民生新闻的主流化?就是指优秀的、高质量的民生新闻,数量从少到多、分量由轻到重的提升过程,议题设置能力由弱到强的成熟过程。

    自2009年提出“民生新闻主流化”的办报理念以来,《无锡日报》几年间做了不少探索和尝试,也收获了一些经验和启示。需要正视的是,对一家具有65年历史的地方党报来说,观念与实务双双面临挑战的这样一次“转身”,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间完成,前面的路还很长。

    小事件,见大新闻

    民生,是每个人在现实中遇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和苦恼的一个概括。题材上的这个先天特点,使得民生新闻反映的多是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琐事、平凡事,显得比较表面化、碎片化。

    加上过去开设版面时,通常把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分开设置,时政新闻谈的是政策与经济大事,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版面设置上居前列。而民生版面就只刊发群众身边的事,版面位置靠后。

    民生新闻要从边缘走向主流,就要突破原来的定位。首先,在版面编排上,民生新闻的版面要前移,优秀的民生报道要上主要版面、上头条。近年来,《无锡日报》每周都挑选若干鲜活、有分量的民生新闻上一版甚至一版头条,开设了《基层看社情,现场听民声》等栏目,帮助党报活跃了版面“表情”,提升了舆论影响力。

    更为重要的突破在于民生新闻本身。民生新闻的内容可以贴近百姓日常生活,但报道不能甘于有闻必录、一事一报,见事不见新闻;做主流新闻,不在于题材大小,关键是要抓住新闻内涵这一核心要素,深入挖掘,从小事情中也能见大新闻。

    具体来讲,深度来源于策划和整合。同一个主题,通过具体入微、多个侧面的展现,可以使新闻内涵更加丰富。媒体具有议程设置功能,对某一事件或话题进行大幅度、快节奏报道,在形式上做到信息类新闻与深度报道相结合,往往能在一段时间内形成舆论热点,层层深入报道,吸引更多注意。2012年10月,时已入秋,天气却持续晴热,《无锡日报》推出组合报道《天高秋色醉  久晴秋躁烦》, 5路记者分别采写了气象分析:《20天只下了0.1毫米雨》《行道树和景观花卉景色异常丰富》《商场里冬装已上柜夏装却还在促销》《医院里过敏搔痒等秋燥患者增多》《久晴无雨造成PM2.5浓度增加空气质量下降》等5条稿件,每篇稿件代表一个新闻角度,丰富一层阅读感受,层次分明,民生味道浓郁。而其他的策划运作“景区风光好,无奈厕所太难找”、“网上的便民服务方便吗?”等,也都采用了组合方式,以一个新闻话题引领,展开多角度的观察思考,将许多零散、潜在的民生内容挖掘出来,深化了民生新闻的报道层面。

    同时,民生新闻的视野要放宽,时政、财经、文化、科技、体育等无所不包。有些题材未必与民生直接相关,但从民生角度出发分析解读,就能大大拓展民生议题的新闻空间和报道深度。如:“汽油市场价上调”是一条经济新闻,但也可以深入挖掘,结合当下“出租车油改气热情高涨”、“私家车主集中打探油改气”、“快递价格轻微上扬”、“百姓用气知吝识俭”等民生话题,进行深入挖掘、综合报道,使原本不明显的民生题材被开发出来,成为市民喜闻乐见、有一定深度的民生新闻报道。2011年六七月间,当CPI增幅创历史纪录地攀升到6.4%~6.5 % 时,《无锡日报》推出了连续报道:“‘快涨’时期的民生百态”,刊发老百姓办“喜事”越来越吃力、早面涨价不少食客改吃光面、房租三级跳“候鸟”搬家忙等报道。这些民生琐事对整个社会来说,已经到了“神经末梢”,但一叶知秋,它们真实而有力地反映了当时的经济气候。踩准新闻点,民生触角向时政、经济等领域渗透开拓,有利于民生新闻反映大背景、挖出大新闻。

    直面矛盾,敢于发声

    做民生新闻,必须有敏锐的洞察力,在当前的民生环境中,要做获得受众认可的主流民生新闻,必须直面矛盾问题,在民生问题上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

    开展舆论监督,是主流民生新闻的一个重要武器。多年来,《无锡日报》以《党报热线》栏目为阵地,坚持开展舆论监督报道。无锡中央车站启用后,针对因设计与管理不到位引起的问题,我们先后报道了《中央客站开张,乘客频频搭错车找不着站》《锡城中央车站地区“黑车”改头换面又回潮》《三个部门管不住一辆小拖车》等,终致相关问题陆续改善;持续关注食品安全,在2010年推出“食品消费猫腻揭秘”之现榨果汁有诈、东北大米掺假、龙虾死的脏的一锅煮三篇连续报道之后,2011年又推出《无证小作坊日产近万只馒头》《皇亭早餐卫生糟糕  生产车间脏乱差》《地沟油“油头”曝出惊人内幕》等。2012年设立《关注食品药品安全》专栏,刊发《500克香精,勾兑660杯鲜榨果汁》《糖精钠一泡  青枣变“红枣”》等报道。民生无小事,越是对立冲突,就越是关切群众利益,敢于直面问题和矛盾,是党报作为主流媒体应当承担的责任。从去年8月起,《党报热线》栏目上了《无锡日报》一版,给民生新闻更显著、更重要的位置,号召记者着力关注与老百姓利益最直接、最密切的典型个案,积极化解民困和畅通民意,同时推动社会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政策的监督和讨论。针对群众反响强烈的不平、烦恼,先后刊发了《居委干部销售彩票惹争议》《太湖威尼斯花园违章扩建别墅,城管跟踪一年无果》《五星家园一篷火烧成四疑问》《金城湾公园2年开出30余家餐饮会所》等,引起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大部分舆论监督报道刊发后,第二天就会收到网友留言、读者来电,他们或是发表评论或是补充报料,体现了民生新闻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干预意识,增强了党报在群众中的主流存在感。 

    为了放大民生新闻的主流效应,在展现新闻事实的同时,《无锡日报》通过给民生新闻配发短评、编者按、编后语、记者手记等形式,打造一个民生评论体系,以观点说事,抓住新闻事件,言人之未言。针对“信息迟缓 缺少维护 政府部门官网该及时更新啦”配发短评《请积极回应网络民意》;为“骑自行车出行,感觉畅通吗?”配发短评《路权分配体现社会公平》;为“老新村改造一年新三年旧”配发评论《老新村“保鲜”,关键靠管理升级》;为公共场所电梯“商家怕花钱  整修不到位”配发短评《电梯安全,就是人的安全》等。这些评论缘事而发,自由灵动,在三言两语间揭示观点,幽默风趣中剖析事理,提升了民生报道的整体犀利度。可以想象,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新闻环境中,只报道事实,没有如影随形的理性评论,无力发出提高社会能见度的声音,党报的民生新闻就只能成为呆板单调的“传声筒”,其生命力和权威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关注人,也关心人

    民生新闻关注的是人的生活状态,写人的故事、写有故事的人,是民生新闻的魅力所在。

    衡量民生新闻的品质,就要看它对新闻中的人抱着什么样的态度,这是检查其是否具有人文关怀的内在尺度。什么是人文关怀?专家、学者有过很多论述,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在民生新闻主流化的趋势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新闻报道中融入人文关怀,用平等、公正的态度对待新闻当事人,做有温度、有感染力的新闻。 

    弱势群体是民生报道的一大重点人群。《无锡日报》对报道弱势群体抱着这样的宗旨:送上温暖,而不是拿来“展览”。去年7月以来,我们与福彩中心合作开展“萤火传递”爱心行动,每周一次,记者像邻家大姐姐一样走近一个个贫困家庭,听大人和老师自豪地讲起孩子的懂事与坚强,发现孩子身上闪现的亮色,用感性真挚的语言记录他们的心愿,不回避贫困,但绝不为了追求效果而有意突出贫困生活的细节,尽管那样做很可能会产生一个很有“新闻性”的标题。“萤火传递”行动的目的,是真实反映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引起大家的关注,从而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帮扶。2014年,《无锡日报》又与无锡市红十字会合作,推出《爱心桥》公益栏目,通过发起定向捐款,把每一位热心市民的爱心汇聚起来,化成一缕缕阳光,温暖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比起其它类型的新闻,民生新闻理应更具有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关怀的情怀。贴近群众,重视民生,守望相助,不仅仅是新闻题材,更体现一种以人为本的新闻伦理,是民生新闻追求的精神境界。

    党报对小人物的报道,不能单单停留于报道人物的艰难困苦,也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关心和体谅他们承受的生活压力和精神负担,更要揭示草根英雄们自强不息、诚实守信的精神品质,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互助、社会的无私关爱。通过人的故事,反映当今时代对一种选择、一种精神的弘扬,守护摇曳在人们心底的那一簇火苗。前年盛夏季节,记者发现环卫工人没地方喝水和坐着吃饭,有时到沿路商家接水、蹭空调,还会遭遇冷言冷语。为有需要者递一杯水,是最基本的礼数,辛苦工作的环卫工理应得到这一份善意。于是,记者陪着中山路的环卫工一起实地体验,并刊发报道《烈日暴雨下让环卫工有处歇脚》,为环卫工大声呼吁:如果单位、商家愿意向他们敞开门,能否明确告诉他们或者在店门口标示出来,“这样我们可以大大方方地走进去。”报道见报后,立刻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网上网下援声四起,政府部门和民间人士一起行动起来,几天后中山路就有近40家商家企业参与了这项公益活动,在自家橱窗贴出爱心标志。我们及时做了追踪报道,并配发了评论《一杯茶水传递一份人情味》。

    (作者单位:无锡日报民生热线部)

民生新闻主流化的探索
用本土元素引领版面改革
履行媒体公共平台的文化责任
流畅的原因
走基层 接地气 出灵感
报纸版式的视觉“靓化”
“小新闻”拍出“大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