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从马航事件看大数据时代的突发新闻报道

● 颜 颖 《 新闻战线 》(

    2011年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称“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2013年则被有的媒体称为“大数据元年”。①突发的马航事件,也顺应大数据时代潮流,引发了国内对“数据新闻”的关注。数据新闻是精确新闻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主要通过对数据的可视化呈现,达到与文字叙述为主的新闻报道的区别。“大数据时代”不仅意味着信息或数据量的巨大,还意味着对于数据的处理、分析、分享、挖掘等能力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之间的数据交换与互相利用也变得十分频繁。②

    马航事件属国际突发事件。国际突发事件指在本国境外的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以及战争爆发等新闻事件。③马航事件,以发生地的境外缥缈性,事件基本事实的不确定性,增加了采访报道的难度,但也看出了媒体实力和分工。国外媒体派遣专家记者团队奔赴各地,挖掘数据资料,以准确的独家,通过图像、动画、模拟等手段进行可视化报道,迫使马来西亚政府公布真实细节。在国内外海量的碎片化信息混淆了国际突发事件的动态情况背景之下,各媒体做了怎样的实际报道分工,中国媒体又该如何克服困境,创新报道机制,发出人们愿意接受的声音,取得较为明显传播效果?

    国外媒体挖第一手资料

    直到宣布MH370坠落,也没一家媒体采集出一篇直击真相的报道,但在挖掘事实的过程中,不乏“有料”新闻,可惜都是欧美媒体。CNN通过国际刑警组织核实了有乘客使用假护照,《华尔街日报》通过发动机公司挖掘出飞机失联后仍运转5小时,BBC通过卫星记录质疑马来政府公布的最后联系时间,ABC披露数字地球公司(Digital Global)启动众包平台找寻飞机消失位置。

    国外媒体更为关注国际突发事件的过程,致力于深挖时间地点人物几大要素,驱动事发原因的调查,开拓了新闻报道领域的新宝藏。国外媒体的新闻源,除了马航及其政府、乘客家属外,还有飞机制造商、发动机公司、国际刑警组织、数字地球公司、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等。基于西方媒体的数据意识,在新闻语言的表达上,也抓取关键数据、关键事实并通过可视化手段,动态演示,清晰呈现。CNN在马航报道中使用AR增强技术,主播站在虚拟的地图上进行报道;在定位马航飞行的两条航线分析上,运用地图作画解释;记者进入机舱模拟马航操作。国外媒体知道如何挖数据、找消息,善于进行数据和可视化分析,做出了可读性专业独家报道。

    国内门户网站致力新闻综述

    国内官方媒体做出的报道不够深,国内各大新闻门户网站就更难有所建树。虽没深感,但可横纵结合,对历史空难数据、现有官方数据盘点。中国的门户网站搜狐、新浪、 网易分别开设《数字之道》、《数读》等栏目,着手数据新闻。在宣布马航事件期间,出现了许多易读新闻。网易《数读》一篇,3月17日《1948年以来86架飞机依然下落不明》;搜狐《数字之道》2篇,3月12日《飞机坠毁,赔偿谁担?》,3月27日《搜救MH370,花费几何》;新浪《图解》6篇,3月8日《最危险的时刻(飞机航行全程事故率/死亡率)》《马来西亚航空MH370航班失去联系》《马航MH370失联航班部分中国乘客名单》,3月14日《MH370失联事件部分疑似漂浮物和燃油分布》《MH370可能飞行轨迹图》,3月20日《马航失联客机可能航线和疑似碎片发现区域示意图》。这些数据新闻都是以静态化的图表、图片呈现,在碎片化的信息场中,引导舆论。

    “五步三秒理论”阐释了图像价值和实际新闻采写中对数字的偏爱,符合受众心理和阅读习惯,印证了数据新闻的可行性。门户网站的数据新闻也是片段报道,但专题报道能系统、生动反映事件的发展和结果。门户网站在马航专题报道中,结合文字、图片、图表、动画、视频,进行新闻综述,实时更新。搜狐新闻的新闻专题包括:快讯、直播、人员名单、动态航线图(马航最后的7.5小时分析图解、疑为残骸发现图示、25国搜救示意图)、飞机失联时间轴、搜救全记录(各个阶段的国家领导批示、部门部署、外方事件全记录、搜救行动)、波音777历次事件(事故)一览、客机幸存率统计图示、哀悼(遇难名单、照片、年龄范围、性别、地区、家庭)。在紧抓“快”的同时,做到“准”和“全”。无奈国内新闻门户网站只是简单数据的集装箱,缺乏核心数据和分析。

    深度调查类报纸为独家做解释

    对马航事件发生原因的挖掘,是典型的深度报道。同样不知突发事件真相的国外媒体,从细节和数据着手,力争预测趋势和求证事实。

    相比图表和数据的直观性,文字报道在深度上有着自己的特色地位。《南方周末》是中国深度调查代表纸媒之一,以独家新闻和纵深时评为特色。3月13日、3月20日、3月27日三期中,共有16篇报道(包括评论和漫画)。从最开始的《MH370失联后遭遇了什么》,到最后的《MH370的最后一次“握手”》,都以国外媒体观点构成报道核心和报道线索,通过记者寻找线索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证明。但“制图”辅助报道,不明晰,数据化和可视化程度低。有深度性但不独家,有专业性但不易读。

    新媒体引导舆论焦点          

    在信息爆炸式增长的大数据时代,新媒体有强互动性、高传播率、强时效性等优点,也有权威性差和碎片化等不足。新媒体在公开信息的基础上,互通有效信息,共同牵引舆论发声。这里的新媒体主要包括官方微信、微博等和私人微博、微信等自媒体。权威性媒体的官微,充当情绪型舆论领袖。部分官微由于缺乏内容专业把关人,丧失了专业性和原则性,不断流出假消息,用户则被碎片化的假信息充斥。一些地方媒体官微,陷入“速度”误区,为吸引眼球,在官方还未宣布MH370坠落前就爆出坠落假消息。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互通信息上得到加强,但差异性也被凸显。微博变为消息源集中地,滚动的信息被不断转发到各平台,引发群体讨论。微博的传媒属性和微信的社交属性,分别发挥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功能。微博中的大V,成为某些公共话题的意见领袖,对有效信息广而告之。微信上的公共账号,成为深度分析性社交平台。

    结语

    我国新闻媒体在国际突发事件报道中,官方媒体缺乏专业深度和数据意识;新闻门户网站初涉数据新闻,有广度没深度;深度调查类报纸跟在西方媒体后,为其独家报道找证据;新媒体间互通信息,共同引导舆论。对比国外媒体“独家”的采写机制,我国新闻媒体还需建立广泛的新闻源,进一步增强数据意识和科学意识,学习数据可视化分析和呈现,提高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和价值性,加强新媒体互动传播。

    (作者系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新闻系学生)

    责任编辑:陈   野

    注释:

    ①董小玉、温如慧:《全球化背景下的新空间——众声喧哗的“大数据”》,《当代传播》2013年第6期。

    ②彭兰:《社会化媒体,移动终端,大数据:影响新闻生产的新技术因素》,《新闻界》2012年第8期。

    ③李宇:《如何做好国际突发事件报道》,《新闻与写作》2011年第3期。

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当代新闻传播
传媒报道对大学生体育运动的影响分析
传统翻译出版业与网络翻译的相遇与融合
浅析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新时期传媒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和对策
网络时代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机制探究
从新闻传播学视角看思政教育工作
全媒体时代期刊微博营销平台的构建
传统出版业官方微博的影响力研究
新闻文本与文学文本语言运用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