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走读乌克兰

● 曹 劼 《 新闻战线 》(

    四五月份的乌克兰,尤其是东部地区,风和日暖,但好天气显然没能给当地人带来多少好心情。身处俄罗斯与西方的政治角力之间,这里早已取代首都基辅,成为乌克兰的政治风暴口,而这也让此处成为全球媒体记者聚集,挖掘独家故事的地方。

    “你能发誓如实报道吗?”

    4月28日,我抵达顿涅茨克的当天,正值当地民间武装力量不费吹灰之力占领了位于市郊的顿涅茨克州广播电视台。隔着这家前苏联时代风格媒体机构的铁栏杆,一位蒙面武装人员终于愿意和我友善地握了握手,接着说了一大串俄语。我以为他是向我炫耀这次攻占当地媒体喉舌的成功经历,但经我在顿涅茨克的当地翻译狄米特罗夫一番解释之后才明白,这个年轻蒙面人是要告诉我,广播电视台主入口被撞坏的铁门,并不是他和同伴所为,而是很早之前就发生的意外。他之所以要说清楚,就是怕引起像我这样闻讯而来的外媒记者会把误会写进报道中,坏了自己的名声。

    顿涅茨克州广播电视台在这帮人数其实并不多的武装人员控制下,将数字广播信号全部切换用于转播俄罗斯亲政府媒体的节目,只留下仿真信号继续播放乌克兰的自制节目。我问为什么没有全面放弃乌语节目,当地武装人员说这是和广播电视台工作人员谈判的结果。这些武装人员希望用这种民主谈判的方式向外界传达:虽然两百多名媒体从业者在自己的控制之中,但他们并不是人质,仍然有工作,按时上下班。但实际上,时隔两天之后,这里的武装人员还是赶走了大多数工作人员;取而代之的,维持俄罗斯媒体节目正常转播的从业人员,身份一直是个谜,因为没有人知道他们究竟来自哪里,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都能讲一口流利的俄语,尽管这一点在乌克兰并不难做到。

    几乎全城人都把俄语看做是母语的卢甘斯克人,在这一轮乌克兰变局中的立场尤为坚定。4月29日,当地人早已预料到,基辅当局不会轻易接受自己早前提出的“将乌克兰改建成为一个联邦制国家”的计划,于是借机集结冲往早已人去楼空的卢甘斯克市政府大楼。和平示威的场面不过坚持了5分钟,便有手持棍棒铲子的蒙面抗议者,急奔到市政府大门前,砸碎门窗,得意洋洋地坐在了市长办公桌上。

    挤在愤怒的人群中,我问这些示威者真的不担心基辅连夜派兵到卢甘斯克收拾局面吗?当地人在回答我这个中国记者问题之前,先举起手中铁铲指着我说:“你能发誓如实报道吗?”

    我笑答,如实报道原本就是我这个职业的职责。话说到此处,这位卢甘斯克男子才打开话匣子:“我们料定基辅不会再多派一个士兵、一个警察到卢甘斯克城内。为什么?因为基辅什么也不敢做,我们背后有俄罗斯的支持,我确信这一点。”

    卢甘斯克当地最出名的产业是机车车头制造。而这次,擅长制造车头的卢甘斯克也在乌克兰东部,与顿涅茨克以及哈尔科夫一同成为宣布在5月11日举行独立公投的牵头城市。从3月至今,在后两座城市里,不同政治力量仍在你争我夺,难分高下。一个作为州首府城市,虽然州长早已逃出城外,但亲政府力量仍在;另一个则是市长遭遇枪击重创,不得不送往以色列救治。而在卢甘斯克,并没有太多变化,这也让心急的亲俄派干脆在4月28日就竖起了“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的旗帜。按照当地一些老人的说法,卢甘斯克正在做正确的事,而且胜利在望。

    走访乌东军工企业

    真的是胜利在望吗?在这些乌克兰东部城市,其实还有另一种的声音,在对眼前的一切做着评估。在东部地区民间,当地人会告诉你,自己身边的不少老人,不知道从何人手中获得了一笔意外收入,隔三差五就坐上两三个小时的汽车,赶到顿涅茨克或是卢甘斯克参加当地的集会抗议。还有很多人承认,在集会现场,总能看到一些陌生面孔,而这些人的专业组织能力强到让他们怀疑,这些人是不是真的普通示威者。乌克兰人把这类猜测称作“或许是真的传言”,在乌克兰东部,被民间武装力量把持的媒体上基本看不到这些信息。

    以斯拉维扬斯克为起点,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力量利用铁路、公路沿线串起了一道军事防线,这里不仅有进退出口,距离乌克兰的多个军工企业也不远。和西方记者感兴趣的地方不同,我选择走访的是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这里是乌克兰著名的航天科技城,位于乌克兰矿产丰富的东部地区,也是乌克兰最重要的军工城市。当地的科研所中,就包括乌克兰最受瞩目的火箭、航空科技中心——“扬戈里”国家南方设计局,该局是研制火箭、航空系列产品的主导企业。在这座城市里,到处都可以看到不同时代的样机以及导弹的造型雕塑,而它们甚至成为了当地人走路行车、用来辨认方向的实际指示牌。

    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市的南方机械制造厂是乌克兰最大的航天工业生产企业。该企业研制生产的SS-18洲际弹道导弹,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导弹。直到现在,乌克兰仍以其高性能的“天顶”“第聂伯”“旋风”三类系列运载火箭而跻身航天大国行列。乌克兰东部的顿涅茨克州、卢甘斯克州等地也是该国军工企业的传统聚集地,制造坦克是当地人的强项。在东部地区的卢甘斯克,我试图联系采访当地的卢甘斯克机车制造厂,但听到可能会谈及军民两用产品时,遭到婉拒。该厂厂长解释说,这类话题太过敏感,在没有获得政府的允许前,是不会接受媒体采访的。但这位厂长不愿向我这个中国记者解释,他口中的政府究竟指的是哪一个政府。

    据不完全统计,乌克兰东部的军工从业人员超过100万,很多人的祖祖辈辈都在从事武器制造,接触武器的机会非常多。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早前控制东部地区沿线公路线的民间武装人员,虽然很多都只是当地的乡民,但对于手中的半自动步枪甚至是手持火箭弹并不感到陌生。

    但东部地区的军事基础,目前还没有让民间武装力量占到明显的地利,因为绝大多数军工企业仍然控制在基辅手中。在斯拉维扬斯克城内,我看到在保护市政府大楼,也就是亲俄武装指挥中心门前最后的防线上,停放着随时可以启动的坦克。坦克手伊万告诉我,他是退役军人,目前是这辆坦克的主人,而他的任务是带着同样有过作战经验的3名伙伴,全天候戒备政府军的进攻。

    我在现场和这些民间武装人员交流时发现,这些人半数左右是具备作战经验的,而余下的一般只是新招募的民兵,只会不熟练地使用枪支以及用啤酒瓶自制的燃烧弹。但当地武装领导对于防范政府军非常有信心,强调在城区四周部署了职业的狙击手和手持火箭炮的武装人员,可以有效地打击来犯的坦克以及军用直升机,而最好的证明就是他们在2日与政府军的对峙中,打落的军用直升机。

    决定成败的不是车型而是脸型

    乌克兰民间武装同政府军对峙交火的地点,从地图上看就能一目了然——几乎所有出事的城镇都围绕在这个国家的3号国家公路两旁。5月初,我的乌东之行也是沿着这条公路展开的。一路上,护照、记者证都不能让我畅行无阻,中国记者的长相才是最好的保证。

    5月2日开始,乌克兰政府军对等同于民间武装总指挥部的斯拉维扬斯克展开多轮军事进攻。而紧接着发生的,就是各国媒体记者的公路赛:多数媒体都要从顿涅茨克以最快速度赶往斯拉维扬斯克。但在这段一个半小时的车程里,决定成败的不是车型而是脸型。

    从顿涅茨克出城之后,要经过3个军事检查站,一个是乌克兰政府军控制的,其余两个是民间武装把持的。我在距离斯拉维扬斯克城70公里处的一个民间武装检查站被拦截的时间最长。或许是在当天清晨4点才和政府军打了一通,检查站的临时长官显然有些气急败坏,把疾驰而来的汽车全部拦下,大喊大叫地要求靠边接受检查。我的翻译向导兼司机为我递上了护照和记者证,对方用枪管在这些证件上划拉了一番挖苦说,假证件谁不会做,赶紧掉头离开。

    就在我感到失望之时,这群当地人突然又聚在一起嘀咕了一番,交谈间眼神又不断向我们飞来。没过多久,他们笑眯眯地对我说,你可以在这里做你的采访工作,也可以接着往前行驶,因为我是来自中国的媒体,算是真正的友台,要知道BBC等媒体是休想从这里通过的。

    受宠若惊之下,我接着上路,这才一路东行开进了斯拉维扬斯克城内。这里的民间武装同样更看重我的长相而不是证件,仔细端详一番之后才逐站放行,让我们一直走到城区中心——市政府大楼门前采访拍摄。

    在斯拉维扬斯克的刷脸经历中,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是民宅拉线做直播。直播时段,恰逢政府军攻占周边的电视台和通信发射塔,3G信号瞬间消失。无奈之下,我只好端着各种可以接收无线网络的设备在城里开车搜寻信号,各种失败之后终于在一家小旅馆看到了曙光。

    没想到的是,这家旅馆的路由器实在太老旧,还是不能满足需求。就在此时,小旅馆的经理伊万出现在了我面前。他带着我绕过两栋楼房来到他的公寓楼前,指着四楼的阳台问,我可以从那里牵一根长数据线,接到设备上吗?

    在斯拉维扬斯克民宅拉线做的直播节目,应该是这一轮在乌克兰东部做的节目中,直播信号最好的一次了。这场直播还惊动了伊万的左邻右舍,男女老少都趴在自己的阳台上围观,还有热情的大妈从楼上端来自制的高度伏特加和腌黄瓜,要尽一下地主之谊,让我好不容易在直播前,才把满脸的笑容给挤干净。

    除了在斯拉维扬斯克之外,我在顿涅茨克看到来自基辅国家电视台的同行被当地人用口水骂出列宁广场;在卢甘斯克,我站在砸毁市政大楼门窗的人群中安然无恙,这都是因为我的中国记者长相,才保住了平安。

    但谁能保住这些乌克兰东部老百姓的平安呢?虽然不愿多想,但还是有不少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当地人心中暗暗担心,这场至今看起来组织得太过完美的和基辅中央政府对峙的多城联动,或许不会持久。即使东部地区用联合宣布独立公投的方式,削弱了基辅在5月25日筹划的全国大选影响力,那之后呢?俄罗斯会不会、能不能复制对克里米亚人的承诺,将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等照顾得妥妥帖帖?

    乌克兰的未来,充满了太多的变量。或者说,面对这场从2004年“橙色革命”开始的乱局,历经十年,乌克兰人仍然没有找到国家、民族的出路,至今还是只能在历史的边缘,走得晃晃悠悠。

    (作者系凤凰卫视特派乌克兰记者)

走读乌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