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期以来,环境污染事件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环境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特别是一些环境敏感的项目,如垃圾焚烧发电、PX、核电等,经由媒体报道尤其是网络的放大,出现多起因环境因素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广受社会关注。环境问题已不仅仅是环境问题,还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甚至会发展成政治问题。环境问题是摆在所有大众媒体面前的必须面对的问题,对于国家环境领域的专业媒体,更是一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跟进不跟风,关注不炒作,赢得话语权和公信力
去年1月份,我国出现的长时间、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影响了17个省、市、自治区;首都北京在1月26天受雾霾污染,达到六级严重污染;10月下旬,严重雾霾笼罩东北,哈尔滨成为我国第一个因雾霾强制停课的城市;11月30日~12月上旬,我国中东部地区发生大面积雾霾污染,上海实行限产限污;今年2月中下旬,我国中东部再次发生大范围雾霾污染,波及15个省市,持续时间多达7天,面积达181万平方公里,其中空气污染较重的面积超过了98万平方公里。
严重雾霾污染不断袭来,身陷其中的人们惶恐不安。“霾”,这个很多国人原来并不熟悉的汉字,入选2013年度十大最热汉字,手机PM2.5指数应用软件、口罩等成为许多大城市居民出行的“标配”。我国的天气怎么了?我们城市的空气怎么了?中国环境报及时就雾霾及其成因、PM2.5的构成等约请专家和权威部门答疑,深入浅出,使人们认识到雾霾是一种由污染引发的大气能见度低的天气现象,PM2.5是雾霾污染频发的元凶,而污染物排放大大超过了大气自净能力,超出了大气环境的容量是其根本原因,一遇连续静风、高湿、逆温天气就会形成雾霾。
那么,为什么国家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推动节能减排,而雾霾污染却严重了呢?这是个躲不开、绕不过的尖锐问题,不说清楚,不仅影响到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推进和社会的参与积极性,也必将会影响雾霾的治理。去年10月15日,《中国环境报》头版头条对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组织专家编写的《“十一五”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环境效果回顾性评估报告》进行了深入解读,以翔实的数据和事实说明,如果在“十一五”期间没有实施污染物总量减排措施,二氧化硫排放量将不降反增34.26%,全国酸雨污染面积和发生频率将大幅度增加,PM2.5中的硫酸盐浓度将由4.86微克/立方米上升到5.79微克/立方米,全国PM2.5污染将进一步加剧,雾霾污染范围也必将进一步扩大。我们还以专家访谈、记者述评以及评论等多种形式,回顾了我国30多年大气污染治理的历程,客观分析了从工业“三废”治理到烟尘和点源浓度控制,由二氧化硫和酸雨的“两控区”再到二氧化硫总量控制,不同阶段的治理重点、采取的措施及成效。
汽车因提供舒适、便利的出行为人们所喜爱。以北京“控总量、调结构、降强度”为主要思路的控车减油治理为发端,一批城市陆续制订实施了汽车限购、限行的政策。许多人有疑问,更有人质疑:汽车限购、限行能治污吗?特别是中国科学院张仁健研究员课题组研究认为,汽车尾气及垃圾焚烧污染只占北京PM2.5来源的4%,一石激起千层浪,汽车业界和油品业欢欣鼓舞。若果真如此,限购、限行岂不成为逆民意、惹民怨的无意义之举?就此问题,我们分别采访了北京市管理部门和汽车尾气控制、燃料排放、雾霾成因研究等方面的专家,还引用了不同科研机构的相关数据和结论,刊登网友的不同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多数机构认为汽车污染对PM2.5的贡献率在20%~30%,并发表评论提醒社会,PM2.5源解析需要完整、系统的监测分析,无论是课题研究及其成果的发布,还是媒体的传播,都应秉持科学严谨、客观全面原则,不要误导舆论,更不能误导公众。对于不同城市的汽车限行措施,我们以《限行是治污灵丹妙药吗?》为题,发表了一组报道,介绍各地汽车限行的具体做法,提出限行应在公共交通保障便利服务的基础上,与科学规划、治理拥堵、提高油品等统筹考虑,审慎实施,不应常态化。
报道新做法,发现新问题,促进治污控霾新突破
强化大气污染防治、解除雾霾危害总的思路和方法是大致相同的,无外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压缩过剩产能;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控制煤炭消费总量;严格治理机动车污染,提升燃油品质;强化综合治理,实施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建立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加强组织领导,切实落实保障措施等等。如何在报道中避免重复、老生常谈,又顺应读者需求、推进实际工作,就需要我们求新求变,坚持“四抓”。
抓重要性、普遍性问题。去年9月10日,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国环境报约请专家深入解读,配发记者述评和系列评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大气污染不是一日形成,治理起来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充分认识到治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既要抱持“蓝天白云”的理想,直面矛盾和问题,又要避免违反科学,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天蓝云白路有多远?》《治污须越四道坎》《“气十条”怎样改变行业走向?》等一系列记者述评,在空气质量改善的速度赶不上群众期待提升的速度、大气污染治理的成效难敌污染增量影响的情况下,提出大气污染防治要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点、顺应群众期待,以法律法规和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为大气减负,为蓝天白云加油。
我们还及时报道了对大气污染防治具有全局影响的国家相关政策,如可再生能源和环保能源电价调整、油品优质优价、新能源汽车推广鼓励政策、大气污染防治“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的设立拨付、城市集中供热老旧管网改造规划等。行业排放标准和技术政策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助推器”,是减少工业排放的有效手段,我们不仅报道了环保部发布的轻型车、砖瓦工业、水泥工业、电池工业等排放标准,还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或专家撰文,对标准和技术政策进行深入解读,以便于有关行业企业和监督管理部门真正执行。
抓独特性、创新性问题。各地各行业治理大气污染、应对雾霾的措施大致是相同的,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重要污染物种类和浓度各异,如何因地制宜,克服困难,创新方法和手段,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切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成为报道的重要内容。中国环境报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宣传,在一版开设《心系群众 环保为民——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栏目,报道了北京正视空气质量现状与群众期盼的差距,用实际行动让群众看到变化和希望;介绍了河北省针对污染城市多、产业重的问题,坚持落实、落实、再落实,尽快让人民群众见到实效的做法;以及山东省把大气污染治理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突破口,深入一线解决影响群众生活环境质量等问题,让读者看到了空气质量改善的希望。
今年以来,为了深入挖掘各地创新思路和方法、真抓实干破解治污难题,中国环境报组织刊发了《真抓实干破解难题谋发展》系列报道,介绍了北京、上海、广东、四川等省市在管控大气污染方面的新举措,这组报道有深度、有个性、有特点,实在,具体,生动,鼓舞了各地控污染、战雾霾的斗志和决心,受到业界好评。
抓突出性、尖锐性问题。媒体是天然的监督者,中国环境报面对严重的空气污染,自当拿起批评的武器,担负起监督环境违法违规现象和问题的责任。今年2月中下旬,雾霾肆虐,东中部地区居民饱受其害,很多城市虽然有细化管控方案,落实上却差了一大截,大量企业违法排污、违规生产,令人震惊,引起极大社会反响。河北鑫达钢铁有限公司多台烧结机未按期完成配套脱硫设施建设却不执行停产决定,唐山安泰钢铁公司未建成脱硫设施情况下一直生产,烟尘污染严重,山东禹城市土小企业钻沟进村,违法生产排污,河南新郑福华钢铁集团拒绝执法检查,阻挠执法等等。违法现象突出,环境监管不力,中国环境报记者通过明察暗访,采写发表了整版的长篇报道《摆脱“十面霾伏”有多难?》,并陆续发表了《京郊大气污染触目惊心》《郑州大气污染治理问题多多》《德州大气污染形势严峻》等一组报道,对违法违规现象进行了有力监督。
抓前瞻性、探索性问题。雾霾是长期形成的区域性复合型污染,治理起来除了采取国家行动计划确定的措施外,还面临着许多崭新的课题和严峻的挑战。如何发挥环境专业媒体的优势,抓住一些前瞻性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科学探讨,提出政策性建议,对于科学治霾、系统治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是我国经济发达区、城市集中区、人口密集区,三大地区又是雾霾严重区,其单位面积排污强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一些城市年均雾霾天在100天以上,个别城市甚至超过200天。三区的火电装机容量占全国三成以上,华北年耗煤占全国近四成,北京、南京、广州被周边密集的火电企业包围。有关专家建议要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停建过剩产能,压减煤耗量,优化空间布局,高耗能企业应避让超大城市的主流风场,在各自做好自身治污减排的基础上加强联防联控,实现整体环境的改善。有专家还建议,应突破传统仅靠行政命令式的减排,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区域性的排污权交易市场,激励减排治污。
针对许多地方纷纷上马“煤改气”,我们组织专家撰文,就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状况,提出不切实际的一窝蜂式的“煤改气”成本高、难持续、须谨慎;弃煤不用不现实,关键还要看怎么用,建议以产业结构调整改变用能结构,控制总量,优化结构,大力推广清洁煤技术。
关注雾霾影响,引导公众参与,营造理性氛围
雾霾成为我国新时期集中爆发、影响面巨大的环境问题,其爆发的突然性、持续性、覆盖面都是前所未有的。不仅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身体健康,甚至渗透到人们的心理和文化。如何引导人们对其科学认知、理性判断和应对,积极参与防控,是我们都应该认真研究、大胆探索的问题。
中国环境报在科学介绍雾霾及其防控知识、及时披露雾霾污染信息的基础上,更注重让读者形成对雾霾的理性判断,引导其把握自身的心理和行为。在去年年初雾霾污染大规模来袭之时,我们就组织一组《雾霾来袭,我们可曾想到做些什么》的文章,报道了自然之友当街发口罩、邀请市民为治理空气污染献计献策,并编发了一组网友的建议;报道了日本以“烟都大阪”为例通过国会立法、政府推进、市民运动、媒体助推、民间诉讼等社会合力,根治了环境问题;伦敦在严密的法条规范下,公众积极运用其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及时索要、传播环境信息,民间组织和企业投身空气改善行动。在报道中,我们注重提醒人们在公共事件面前反思各自的责任,不应该一边开车一边谩骂,同时,政府也应评估自己的作为是否足够,多给公众提供参与的组织和平台。在《雾霾是公众参与的现实课堂》专题报道中,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的马军提出,信息公开是个突破口,不仅是政府,企业和单位对环境有影响的都应公开,公开了,人们才好关心关注和参与;以拍摄北京蓝天视觉日记为人熟知的卢为薇认为,雾霾事件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政府治霾责无旁贷,但公民也应多些行动,少些等待。
我们还将雾霾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作为关注的重点。肺癌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恶性肿瘤死亡病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在不断攀升。《肺癌高发,都是空气污染惹的祸?》一文指出,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空气污染与人群肺癌发病率、死亡率升高存在显著的关系;肺癌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具有滞后性,空气污染是危险因素,但吸烟仍是目前首要诱因。河北出台重污染天应急诊疗方案,北京加强重污染天疾病救治,人大代表呼吁高度关注雾霾健康风险,建立雾霾医学报告制度,等等,都是我们报道的重点。据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透露,卫生部门已加大雾霾危害的健康评估,监测结果有望明年出炉。
(作者系中国环境报社党委书记、副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