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奏响生态环境“最强音”

● 杨明方 《 新闻战线 》(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污染问题集中暴露,诸如雾霾天气、饮水安全、土壤重金属含量过高等等,社会极其关注,群众反映强烈。“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也是民意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这一问题的极端重要性。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社部门携手、版面联动,奏响生态环境问题“大合唱”,发出生态文明建设“最强音”。

    众志成城“向污染宣战”

    6月5日,世界环境日。今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

    3月5日,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宣示:“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向污染宣战”成为全民共识、上升为国家意志,新闻媒体大声疾呼,责无旁贷,较好地发挥了民意窗口和“瞭望哨”的作用。

    一年前,2013年5月至8月,《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版连续推出“关注生态环境问题”系列报道。5月14日系列报道开篇,刊发《金台视线》言论《打一场环境保护持久战》。7月18日,“关注生态环境问题·聚焦空气污染(下)”刊发长篇专访《以发展的思维向空气污染宣战——对话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研究员》。有评论指出,这是国内媒体较早鲜明亮出“向污染宣战”的观点。

    2013年7月22日,《人民日报》一版“重磅”推出任仲平文章《生态文明的中国觉醒》,文章列举了地方保护主义的各种土政策,从“政治锦标赛”说到“经济锦标赛”,揭示环境问题背后“局部与全局的博弈、政绩与民生的博弈、大资本与政府监管部门的博弈”,剖析深刻入理,结论发人深省,“传递了中华民族向污染宣战的坚强决心。”

    时隔一个半月,2013年9月3日,《人民日报》一版报眼位置以《北京向PM2.5宣战》为题刊登消息,报道了北京市今后5年清洁空气治理目标: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到2017年,全市空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25%以上,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为此,北京市将采取18项措施压燃煤,通过22条举措治理机动车排放,1200家企业将退出首都。

    面临巨大环境压力和艰巨挑战的,不仅仅是“首善之区”北京的干部群众。今年3月28日,《人民日报》第5版《声音》栏目刊登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的署名评论《向污染宣战要打好三大战役》。“坚决向污染宣战的主攻方向,是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周生贤部长表示,全国环保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是向污染宣战的主力军,我们要以“三严三实”的过硬作风,打好每一场攻坚战,让人民群众看到政府的决心,看到解决环境问题的希望。

    此后不久,4月15日,环保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把“向污染宣战”确定为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突出当前党和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二是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雾霾等焦点环境问题的关切和期待;三是展示中国政府铁腕铁规治污的坚定决心和应对雾霾等突出环境问题的积极行动;四是倡导包括政府、企业、公民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一起努力,共同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既要为当代发展着想,更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下,要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已成社会共识,也带来很大变化。中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壮士断腕的行动,体现了我们的大国责任。

    “也要看到,环保责任,不仅是对政府的要求。雾霾诱因,包括燃煤污染、机动车排放、工业污染等,企业、公民,同样责无旁贷。”正如一位读者在2013年1月16日《人民日报》一版发表的《今日谈》言论《美丽中国,呼唤共同行动》中所说的那样,多一些恪尽职守的各级部门,多一些运用“绿色技术”节能减排的企业,多一些践行“少开一天车”的车主,多一些主动进行垃圾分类的家庭,环境保护才能在戮力同心中破局,美丽中国才能在共同参与中实现。

    “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的样板”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毋庸讳言,生态环境的恶化是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最大代价。土地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垃圾污染、植被破坏,令国人处于生活水平提高而生存环境质量、安全质量下降的窘境中。开着私家车在拥堵的、雾霭重重的公路上爬行,是当今我国上百个大中型城市市民真实而无奈生活的写照。

    要建设“美丽中国”,就要直面“不美丽”的现实并寻找对策。2013年5月中旬至8月底,《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版历时三个半月,推出15个整版的“关注生态环境问题”系列报道,分别聚焦土地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城乡垃圾和植被破坏,报道以读者来信为主,配以记者调查、专家访谈等,全方位审视生态环境,多侧面关注污染问题,具有系统性、针对性、建设性的鲜明特征,努力做到“顶天、立地、建设性”,凸显舆论监督的战斗力,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全方位审视生态环境,多侧面关注污染问题。这组专题报道在“关注生态环境问题”主题下,细分为“聚焦土地污染”、“聚焦水污染”、“聚焦空气污染”、“聚焦城乡垃圾”和“聚焦植被破坏”5个系列。比如,“聚焦土地污染”分别从农业生产造成的土地污染、工业排污造成的土地污染等方面展开;“聚焦水污染”分别关注地表水、地下水和生活污水;“聚焦城乡垃圾”分别关注“垃圾围村”、垃圾分类和电子垃圾问题;“聚焦植被破坏”则分别从开山毁林、草场植被等不同侧面切入。系列每块版都以《读者聚焦》为主打栏目,刊登数封有代表性的反映身边现象和问题的群众来信,同时,由编辑围绕聚焦的话题有针对性地撰写言论,让聚焦的话题主题更突出、导向更鲜明。

    既关注社会现象,又重视个案监督。专题报道把现象性监督和个案监督相结合,在做好现象性监督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案监督,凸显舆论监督的战斗力。5月14日推出的“关注生态环境问题”系列专题报道第一期,选登《红花草哪去了》《怀念逝去的蛙声》等4封来信,同时刊发了两组图片:一组是《四川剑阁县上寺乡:曾经的美景如今面目全非》,反映煤窑开在乡镇所在地的山坡上,粗放式开发破坏了原本山青水秀的山村环境;另一组是《辽宁灯塔市:幸福河变成“龙须沟”》,反映上游建了化工厂和服装洗染厂后,排放的污水严重污染农田和地下水,造成无法用金钱来弥补的灾难性后果。7月23日推出的“聚焦城乡垃圾(上)”,刊登记者调查《门前垃圾没人管,墙外垃圾堆成山,北京朝阳崔各庄乡黑桥村——垃圾包围“艺术工厂”》,并配发3张图片和二维码视频链接,“有图有真相”。

    舆论监督“落地有声”,旨在促成问题解决。专题报道遵循适度批评、重在监督的原则,在揭露问题的同时注重“建设性”。如“聚焦土地污染(上)”,对农业污染和农村环境治理的问题做了深入报道,农业部认为该报道深度关注农业土地污染问题,如实地反映了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现实问题。《治理面源污染要立足粮食安全》的专家访谈则针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特点,产生农业面源污染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治等进行了客观理性的分析。8月13日刊发的河南嵩县佛泉寺村农民的来信和记者调查《嵩县:露天矿开进保护区,2800亩天然林岌岌可危》,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嵩县针对报道情况积极整改,解除了开矿企业与当地的2800亩林地非法转让合同,使淮河源头大面积的天然林免遭劫难。

    读者反映,读者来信版这组报道,在如此长的时间段、以如此多的篇幅聚焦生态环境问题,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征程中,较好地发挥了媒体“瞭望哨”的作用,达到了拨云见日、投石问路的效果。

    去年9月,中宣部新闻阅评文章称赞《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版尝试专题监督,有问题有分析集中报道生态环境问题。文章认为,读者来信专版持续关注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大量的读者来信、记者调查和学者专家的专访,披露了一些环境污染的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对于推动落实环境保护政策,防止和治理污染,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等,起到积极的舆论监督作用。“这组系列报道时间长,目标准,内容多,建议实,突出了系统性、针对性和建设性,是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的样板,同时也反映了舆论监督空间辽阔,媒体大有可为。”

    为生态文明建设“鼓与呼”

    2013年1月,《人民日报·生态周刊》正式与读者见面。一年多以来,《生态周刊》每期两个版,周六见报,多角度、多层次地为生态文明建设鼓与呼。周刊深入解析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热点事件、热门话题;回应公众关切,大力倡导节能减排、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时报道各地各部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经验和好做法;对一些地方存在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等问题进行舆论监督;大量刊登知识性和服务性内容,为读者提供有用信息。

    《生态周刊》两个版定位明晰,视角多元。第一个版以《绿色焦点》栏目为主打,紧扣热点挖选题。既有关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宏观命题,如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环保法修订、大气污染防治等进行的分析解读,也有着眼民生的微观视角,如针对烟花燃放、发泡餐具解禁、沙尘天气、雨季来临等进行的观察提醒等。第二个版以《绿色家园》栏目为主打,重在推介各地各部门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典型做法、实践经验,并就一些地方存在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等问题进行监督。从河北省鹿泉市实施的差异化考核到江西省治理重金属污染的经验成效,从浙江省绍兴县实施的印染企业排污绩效排名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全境实行的封山禁牧,从小岭工业区的严重污染到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新难题,再到青海湖二级保护动物湟鱼遭非法捕食……既有正面典型,也有反面案例,突出了示范性和监督性。

    作为人民日报生态环境报道的“主力军”,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生态采访室去年针对雾霾防治的具体问题推出了多篇言论。《雾霾散了,治污决心不能散》《烟花爆竹摊上事了》《治污染如同治大病》《谁糟蹋了首都的空气》《治污有必要抠得细》《创新管理鼓励拼车出行》《重视“怠速熄火”的倡导作用》等,这些言论针对性强,有感而发,注重建设性,传递正能量。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行动计划》后,生态采访室又在“视点版”推出解读报道《未来十年,空气将动“大手术”》《驱散雾霾,唤回蓝天》,有评论认为,这是媒体中解读最为全面、准确的报道,得到环保部和受访专家的好评。

    生态采访室在做好空气质量热点报道的同时,认真研究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问题,在要闻版和生态周刊推出一批具有前瞻性、建设性、科普性的报道。如《排放标准是不是太低了》《柴油车新标能否有利好空气》《防治大气污染,不可忽视臭氧》《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危害不小》《如期监测,有的地方还差钱》《污染最重城市为何扎堆河北》《防治大气污染,京津冀如何联手》。这些深入浅出的新闻报道,或采访权威专家,或实地调研,全面分析问题,强调面对雾霾要理性认识,科学防治,全民行动,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作者系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专刊编辑室主编)

法治环境下的环保舆情与媒体报道方式演变
奏响生态环境“最强音”
让读者看到空气质量改善的希望
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下的环境报道
做美丽陕西的守望者
媒体行动引领绿风劲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