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借力新兴媒体加强两岸交流

● 关国锋 《 新闻战线 》(

    “大陆人民吃不起茶叶蛋”、“大陆产妇不坐月子”、“河南、河北人民吃不起冷冻水饺”……这是出自台湾新闻和综艺节目的言论。2013年11月2日,一则题为《发现一个好玩的帖,原来台湾人是这么看我们的!》的天涯论坛帖子引爆网络。帖子内容为近年台湾新闻及综艺节目截图,台湾节目嘉宾和主持人对大陆的误解五花八门,但归结起来无非是想当然地认为大陆物质匮乏、大陆人行为观念落后。网友看了截图哭笑不得,惊呼“台湾人有多不了解大陆”。

    笑看这一事件的同时,我们不能不正视这一事件背后凸显的事实:两岸的交流还需要加强。

    两岸交流这些年来日益广泛深入,传统媒体在其中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诸如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的《海峡两岸》栏目,福建、深圳等地方媒体的涉台栏目,台湾的东森电视台等,两岸的许多人都是通过这些节目互相了解。然而,很多台湾民众对大陆媒体有“被统战”的戒备和不信任心理,传统媒体的传播多为单向传播,无法实现有效及时的双向互动,这些因素让传统媒体在两岸交流合作中的作用受到制约与限制,而借力网络媒体,可以有效弥补传统媒体在这方面的不足。

    加深两岸民众的彼此认知

    媒体的影响力靠传播实现。在网络传播空间,理论上没有国家和地区的限制,网站、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的特点,决定了其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台湾地区和基本普及的大陆地区,基本上可以做到传播无障碍,覆盖无盲区。

    交流合作的前提,是彼此的认知,在认知基础上取得认同,彼此的认同,则需要彼此态度的真诚,需要沟通渠道的畅通。网络媒体的传播是双向的,充分互动的,这种沟通交流更亲和、更直接,更有利于双方认知彼此,影响彼此。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黄帝故里河南新郑都要举办声势浩大的“拜祖大典”,邀请两岸及全球华人知名人士同来祭拜。这一盛典,对凝聚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球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对中华文明的传承非常有益。过去,包括台湾媒体在内的传统媒体也对这一盛典进行了报道,但传统媒体的传播技术及内容承载的局限性,很难完整展现现场的气氛与内容。最近几年,主办方都特别加大了对网络媒体的运用,大河网、中原网,以及本地的《大河报》《河南商报》《郑州晚报》、郑州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的官方微博、微信都第一时间对盛典进行报道,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球华人通过这些网络媒体的报道,对同根同祖的认同感更为增强。

    提升两岸旅游、文化经贸合作水平

    传统媒体在两岸交流中,会因制作、播出、出版等诸多环节限制,致使不能第一时间传播,或因播发时段、出版版面等因素制约,不能深入全面提供资讯服务,网络媒体则可以让两岸民众对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在第一时间获取,并在其中寻找合作商机。

    过去大陆民众对台湾旅游景点的了解,大多只知道阿里山、日月潭等知名景点,还多是从书本、电视上了解个概念。因成本因素,电视台、报纸等传统媒体不可能拿出大段的时间或大量的版面推介这些景点。但网络媒体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诸如许多网站上就开辟了专门的旅游频道,这些旅游频道对大陆和台湾的各个旅游景点几乎一网打尽,文字、图片、视频、声音,全方位、立体式进行推介。通过这些网络媒体的传播,两岸民众可以从中寻找到许多商机,并促成许多合作项目。

    近几年两岸旅游发展也从过去仅仅追求旅游的“广度”向“深度”转变,更注重通过旅游去感受所在地的生活与文化。有数据统计显示,2008年以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人数年均增长率超过50%,预计2014年两岸旅游往来人数将达1000万人次。2013年10月27日,第九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通过的多项《共同建议》中,针对两岸旅游交流合作提出 “进一步完善两岸旅游交流合作机制,提升和丰富两岸旅游交流合作平台功能与内涵。推动两岸旅游业逐步实现产业化合作,重点开展旅游投资、金融服务、智慧旅游等合作。扩大旅游交流规模,提升旅游服务品质,保障两岸民众旅游消费权益,创造更佳旅游环境。”除了旅游交流合作外,两岸的文化、商业、科技、物流等诸多产业,也因网络媒体的发展推动,促进了交流合作。近年来,河南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豫台交流活动日渐频繁,台商企业在豫投资已达1870多家,许多台商都在河南安家落户,台商企业投资对河南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河南也成为台商事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在2013年河南新郑举行“拜祖大典”期间,主办方策划组织的经贸活动就包括2013豫台电子信息产业对接推介会、豫台农业项目合作恳谈会等。2013豫台电子信息产业对接推介会旨在承接台湾地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培育壮大河南电子信息产业;豫台农业项目合作恳谈会旨在巩固和扩大豫台农业合作交流成果。这些成绩的取得,与网络媒体海量全面的信息承载和及时深入的资讯传播密不可分。

    催生全方位、开放式的交流新格局

    基于两岸的现状,民众对彼此传统媒体的宣传,不少持有怀疑,怀疑不实、怀疑歪曲、怀疑被统战。这种认识影响着两岸的交流与合作。就拿大陆民众来说,看到台湾电视节目上的嘉宾误解嘲讽大陆,许多网民认为台湾的电视台是故意丑化大陆人民,蒙蔽台湾民众。同样,台湾民众也会怀疑大陆官方媒体的涉台节目多是有选择性的、不实的和有统战意图的内容。这种不信任,通过两岸民间的自办网络媒体,却可以有效化解。我的爷爷、叔叔和婶婶在台湾生活,他们对大陆的认知了解,除了书信来往、媒体介绍、亲身经历外,我的个人微博和微信,也是他们了解大陆的一扇非常有效的窗口。他们过去一直认为在大陆没有言论自由,大陆贫穷落后,他们也不相信大陆的官方媒体宣传,但通过我的微博、微信所播发的内容,他们真切感受到了大陆的政治开明和经济发展。

    两岸交流不仅仅是官方的责任,只有两岸民间交流的广泛参与,才能构建两岸交流的大格局,达到两岸交流的大融合。互联网时代让每一个人都拥有了自媒体,让每一个人都拥有了成为交流使者的能力。这让两岸民间一改过去鸿雁传书式的亲情交流方式,借助网站、微博、微信等互联网交流平台,这种交流逐渐呈现为全方位、开放式的深入交流。台湾的李敖在新浪网开通的微博,有六百多万粉丝,而大陆的许多微博达人,也在台湾拥有许多粉丝。两岸民众间的这种交流,毫无疑问将加快彼此的认知和认同,这种官民互补齐上阵的大交流、新格局,会对两岸的交流合作,意义积极而深远。

    强化两岸年轻人对共同家园的认同感

    两岸和平发展的推动力是深入广泛的交流,而青年人则是其中的中坚力量,两岸青年人交流的关键在于建立互信,这种互信来源于交流中所产生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相互合作。由于两岸长期处于分离、对立和少来往状态,加上“台独”势力的煽动和误导,台湾一些青年人产生了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

    两岸青年人进行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的交流,有利于两岸青年人对一个共同利益基础的认同,那就是“大陆是我的家园,台湾也是我的家园,两岸是一个民族,两岸人是一家人”。过去两岸青年人的交流,多采用人员交往,传统媒体宣传等。人员往来交流,因诸多原因,只有少数人才能实现。而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在网络媒体的冲击下,尤其对青年人的影响力日渐衰弱。但两岸青年人却都极其热衷于互联网,网络已经成为他们沟通和交流渠道中最熟悉、最普遍的一种方式。他们对资讯的接收大都来源于网络媒体,他们人际的交往平台,大多借力于微博、微信等互联网社交平台。这种无障碍沟通交流平台,开辟了两岸青年人交往的崭新渠道,广阔空间。

    网络媒体传播无障碍、资讯及时全面、沟通亲和互动等特点,将非常有利于传承两岸中华文化,密切两岸血肉亲情,促进两岸各方合作。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两岸青年人,无疑将因互联网促成的密切交流,对学习和传承中华文化文明更感兴趣,对两岸共同家园的认同感更为强烈,对两岸合作的需求更为迫切,对两岸未来的发展意义积极且深远。

    (作者系河南商报副总编辑、郑州市台联副会长)

党性和人民性关系问题溯源
新媒体时代突发公共事件传播策略探析
简析微博传播之负效应
全媒体收视数据:全面呈现电视价值
借力新兴媒体加强两岸交流
网络媒体体育频道的融合战略
体育报道娱乐化倾向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