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谈媒体人的“建设者思维”

李文海 《 新闻战线 》(

    由湖北新闻界开展的“我是建设者”大讨论,经中国记协倡导,已普及到全国新闻界。这场大讨论的意义非同一般,它是“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进一步定位,也是社会责任意识的进一步加强,同时,更是新闻理念的更新和与时俱进。

    建设者首先不是破坏者,“建设者思维”相对的是“破坏者思维”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我们所遵循并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从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办的《新莱茵报》到1900年列宁创办的《火星报》;从1919年毛泽东主办的《湘江评论》到红军时期邓小平主编的《红星报》,再到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的全面改版。从新闻事业发展的链条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两点:一是我们的革命领袖大多都办过报纸,并亲自撰写过新闻和评论,他们对新闻的感情很深。新闻是革命者的号角和武器,新闻在革命的各个阶段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党之所以重视新闻,这是有着历史传统的。二是报纸与党的纲领、路线和担负的各个历史阶段的任务息息相关。正像列宁所说,“党报是党的一面镜子。”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整个事业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以夺取全国政权为标志,我们的党由一个在野党成为了一个执政党,由一个革命党成为了一个建设党。这种角色的转变是根本的转变。在夺取政权以前,面对旧的国家机器,我们理所当然是“破”字当头的,“不破不立”,“造反有理”。在我们成为执政党以后,我们的身份已由一个旧社会的破坏者变为一个新国家的建设者了。国家者,我们的国家;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对此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文革时期的破坏行为,给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当时的新闻宣传也为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全党的工作重点已经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已经成为了全社会的主体意识。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党和人民耳目喉舌的媒体人,我们要牢固地树立“建设者思维”,把社会的安定团结、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悠悠万事,唯此为大。新闻理念也要与时俱进,在革命党时期形成的一些新闻理念应重新审视,既要继承又要发展。“建设者思维”是一个根本性的东西,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事情就好办了。

    建设者就不是旁观者,“黄鹤楼上看翻船”的心态要不得

    在我国,媒体绝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第四种权力”。有些同志对此认识不清,兴趣所至,月旦臧否,或以无冕之王自居,指手画脚,搞所谓的“为民请命”;或以“新闻规律”为由,片面绝对,追俗猎奇。更有甚者,专挑毛病,捕风捉影,以文谋私。这虽为广大新闻工作者所不齿,但一块臭肉毁满锅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是建设者”,这是一个基本的站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各行各业虽分工不同,但大家都是建设者,都是国家的主人翁。唱响主旋律,聚集正能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是我们的社会责任。一个新闻工作者,只有把自己汇入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队伍之中,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融入时代潮流,才有可能大有作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过去多次谈过这样的观点,主流媒体的新闻工作者具有双重身份。我们既是新闻工作者,同时又是党的宣传工作者。这就要求我们既要重视新闻规律,又要重视宣传价值;既要重视新闻的传播,又要重视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始终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我们新闻工作者与党和人民同在一条船上,我们守望的不仅是党和人民,同时也守望着自己,命运相连,同舟共济,这是大理大情,也是一个建设者的应有心态。

    建设者不是不能做负面报道,舆论监督也是媒体的重要功能

    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就包含着必要的舆论监督。我以为,舆论监督不是搞不搞的问题,而是如何搞的问题。现在舆论监督难搞,阻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有的同志对舆论监督、负面报道认识上有误差,对舆论监督一听就跳,一见就闹,在他们看来,莺歌燕舞的局面,怎么还会有一些负面的东西?另一方面是,我们有的新闻工作者缺乏监督的艺术,往往好心帮了倒忙,添了乱。其实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工作上都会有一定的问题,我们的工作就是解决这些不断出现的问题。没有了问题也就没有了工作。舆论监督也是一门艺术,如何搞,需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提高。出点问题就因噎废食,不是正确的态度。当然,有些人打着记者和新闻单位的旗号,以舆论监督为名,坑蒙拐骗,这属于另外一个问题。

    新闻工作者增强“建设者思维”,就是要站在建设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舆论监督的出发点一定要出于公心,要研究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而不是其他。要从促进工作、密切党群关系、稳定社会秩序来考虑取舍进退。在舆论监督和负面报道上,除了事实必须真实外,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报道艺术还表现为两个把握:一个是时机的把握,一个是火候的把握,即度的把握。这两个把握是成败的关键。

    “建设者思维”的核心是实事求是,这是新闻工作者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建设者思维”说到底是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一个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职业品质和不懈追求。做到实事求是,既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

    不跟风。新闻贵在新,重在先。新闻工作者身处时代潮头,领风气之先,这是职业赋予的使命。但也正如新闻忌讳面面俱到也忌讳片面性一样,新闻工作者要特别注意不要跟风。作为喉舌,新闻工作者不可能超然物外,但最起码可以不推波助澜。新闻工作者贵在吃透上下两头,注重调查研究,反映真实情况,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要有自己的主见,不随波逐流。应当追求“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冷静与坚定。

    不媚俗。现在要特别注意处理好“紧跟”的问题。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必须及时全面准确地宣传党的意图和主张,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媒体对上级精神的传达贯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传声筒式的,照本宣科,囫囵吞枣,表现为不惜版面,不厌其烦;一种是精心研究,把上级的精神变成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用通俗易懂、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入心入脑的宣传。前一种情况,看似高度重视,其实是最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后一种情况是我们所赞成的。有的同志认为,新闻报道要让领导高兴,这是典型的“官本位”思想。从大的方面讲,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群众高兴了,领导高兴才有基础;群众不高兴,只让领导高兴,这种高兴不会长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非常重视,执政新风扑面,老百姓拍手称快。对此,新闻工作者应深刻思考。

    鼓实劲。形式主义、花架子,害人、害己、害工作,虽警钟长鸣但屡禁不止。细究起来,主要原因不在新闻宣传,但新闻宣传却可以推波助澜,因此不能不加以注意。当年邓小平提出的“白猫黑猫论”,关于姓社姓资的论述,关于只干而不争论的方针,鼓的都是改革开放的实劲,鼓的都是经济建设的实劲。正因为如此,改革开放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重责任。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遇到的新问题。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着激烈的商业竞争,应当说这种竞争是必要的、必然的,但竞争中也出现了一些歪门邪道;另一方面,目前我们大多数媒体是自收自支的体制,既要社会效益,也追求经济利益。实践证明,那些歪门邪道往往钻我们追求经济效益的空子——利用媒体搞垮竞争对手,利用媒体抬高自己、贬低别人。我们强调“建设者思维”,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自觉地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决不以小私损大公,不干图眼前而毁长远的事情。

    (作者系邯郸日报社党组书记)

媒体建立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势在必行
2013年中国新闻评论回眸
谈媒体人的“建设者思维”
军事电视节目的优化路径解析
用户体验的美学价值
“发现新闻”的“头脑准备”
《交易时间》的窄众生存之道
都市报微博:“全天候”传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