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特约摄影记者:新闻摄影生力军

程建平 《 新闻战线 》(

    清晨,阳光还未照透古城的每片屋顶时,他们就已经背起沉重的摄影包,穿行在扬城的大街小巷,捕捉每一声晨起的问候;中午,滚滚的车轮承载着归家的思念,他们也只是暂时卸下肩头的包裹,在路边吃顿简单的午餐;夜晚,路灯一亮,就是他们上班的信号,他们又将出发,扬城夜色中的很多动静,都被收录在按动快门的“咔嚓”声中。 

    他们是《扬州晚报》的特约摄影记者,他们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着这座城市的 “喜、怒、哀、乐”。18年来,从当初的默默无闻,到现在的争相报名。在全国的报业中,《扬州晚报》这支特约摄影记者队伍已是声名远扬。他们所拍摄出来的照片,记录着《扬州晚报》从薄变厚,从新生到茁壮的成长历程。看到自己拍摄的图片能够散发出油墨的芬芳,也是他们最为欣慰的时刻。然而,在一张张图片的背后,他们所付出的艰辛,又是旁人难以想象的,摄影记者的工作,总是非常辛苦的,有时还面临时刻袭来的惊险。对于这些摄影记者来说,每一幅图片,都可能感动自己、感动扬州,甚至感动中国,而这正是对他们辛劳的最大嘉奖。 

    组建队伍——人尽其才,各擅其长

    建立特约摄影记者队伍,是报业图片新闻报道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对“开门办报”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随着社会信息量的激增和媒体之间的竞争,时而出现的“图片稿荒”逼迫我们必须建立这样一支队伍。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我在《扬州日报》摄影部工作时,当时的报纸只有四个版,专职摄影记者有五名,还经常为“稿源不足”而发愁,于是,那种将就凑合甚至滥竽充数的、四季歌式的、机器加人式的,以及会议式的照片常常被推上版面。

    《扬州晚报》刚创刊时,摄影部的专职摄影记者编制只有一个,而每天却要向二十多个版面提供不同类别的图片,任务多、人手少、时间急,迫切需要广大摄影爱好者发挥撷取社会新闻的主流作用,而他们分布范围广,社会接触面多,且业余时间充足,同时,他们自己也需要一个提高摄影水准的平台,寻求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因此,这两个“火花”不由自主地碰撞和交融,形成了一个中国新闻摄影史上的特例:即由《扬州晚报》成立通联部,跳出摄影部抓摄影、跳出“本报”扩充摄影队伍,招募有扎实新闻摄影功底和相当工作经验的摄影爱好者,成为不拿工资的“编外记者”,并于1996年初组成一支18人的特约摄影记者队伍,由于他们是最接近实际、最接近生活、最接近群众的报道者或信息提供者,人尽其才,各擅其长,为《扬州晚报》的图片报道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从《扬州晚报》创办至今,这支团队不断充实、扩大,已经走过了十八个年头,成为提供当日新闻图片稿件的生力军。

    “铁杆”队伍——约法三章,从严管理

    《扬州晚报》的特约摄影记者不属于编辑部编制,只是接受委托,进行重大新闻题材和专题采访报道,或者负责采访某一地区以及随机抓拍社会新闻。这些特约摄影记者一般对某个领域有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他们摄取的新闻图片往往较有深度、有特色,能够产生较大影响。由于特约摄影记者来自社会各个不同阶层,新闻摄影水平各异。如何管理好这支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有许多措施需要加强和创新。    

    建立“核心层”,发挥专业特长和资源优势。在创建特约摄影记者团队的实践中,我们选聘思想素质好、摄影水平较高、组织能力强的人员为“核心层”,设立通联部,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确定专人分工,责任到人,定期与每-名特约摄影记者联系,召集大小会议,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定期考核评比,鼓励大家拍好片,多拍片,对特约摄影记者的活动进行网络化管理,对团队进行系统分工。七年前,我们开设了新闻摄影栏目《夜间目击》,这些“核心层”成员以身作则,放弃工余休息时间,每人坚持夜晚轮流带领一批特约摄影记者,奔走在市区大街小巷,将古城扬州的夜间社会新闻在次日一早就报道了出来,《夜间目击》快捷的新闻摄影图片,深受读者好评。

    以骨干为龙头,不断“扩编”摄影记者队伍。18年来,我们千方百计地为特约摄影记者们创造条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不断地在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上物色、吸收一些思想素质好、摄影水平较高的同志,以《扬州晚报》摄影部专业摄影记者为核心,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持续发展特约摄影记者团队。目前,我们的特约摄影记者队伍已经从最初的15人,发展到如今的一百多人。

    定期辅导,提高摄影技巧和新闻写作水平。为了保证团队成员有效地开展工作,《扬州晚报》定期对全员进行摄影技术辅导,不断提高特约摄影记者的摄影技巧和新闻写作水平,邀请有关新闻摄影专家、老一辈新闻工作者进行政治素质、写作技巧和摄影方法等各个方面的培训,坚持每年不少于四到五次大会、十次左右小会,在年底召开优秀特约摄影记者表彰大会。同时,每年组织不少于一次的集体异地采风活动,组织大家深入社会、贴近基层、拓宽视野、亲近大自然,并以摄影大赛等形式,鼓励大家多拍优秀作品。

    发挥专长——积极工作,成绩斐然

    发展和巩固特约摄影记者队伍,是《扬州晚报》扩大信息量、组织优秀稿件的重要手段之一。18年来,特约摄影记者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报社发展作出了贡献。据统计,特约摄影记者拍摄的图片占到报纸图片使用量的20%左右,一些特别耗时间的和需要起早摸黑才能拍摄的图片,有近一半来自他们。

    重点新闻不遗漏,报纸图片常出彩。一组纪实图片配上精美的文字就是一个出彩的新闻,一张精美震撼的纪实图片本身就能打动读者产生共鸣。在改革开放后的乡村小镇,也同样上演着与城市不同的甜蜜浪漫的婚礼。特约记者张宪成经常深入农村,用镜头记录了上千幅体现乡土文化的农家婚礼欢乐场景,《迎亲路上的“拦路虎”》《欢天喜地闹新娘》等一幅幅充满了浓郁乡情土味的图片,记录了乡村民俗文化的现状。一些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传统风俗婚礼图片,《扬州晚报》曾经用了两个整版刊出,让广大读者也看到了当今富裕乡村的爱情故事,其中《喜庆不闻爆竹声,婚礼放飞和平鸽》等图片还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刊登。

    带动全民摄影水平提升。《扬州晚报》特约摄影记者队伍中,不乏一些领军人物,他们勇于实践,深入生活,吃苦耐劳,在新闻摄影上取得骄人业绩,在全国各种摄影大赛中获奖也屡见不鲜。特约摄影记者蒋永庆拍摄的一组婚礼组照,本来是极其平常的事件。由于主人公高李芳是一名聋哑人,这个身残志坚的农家女孩,用汗水、泪水和坚强的意志,活出了不一样的精彩。在江都市聋哑学校读书的日子里,她的运动天赋被发现。在老师的指导下,她通过多年的刻苦训练和顽强拼搏,在各类比赛中崭露头角。进入省队后,她更加刻苦训练,曾获2009年第21届听障奥运会4×100米银牌、400米铜牌,摘取了2011年杭州第八届全国残运会400米、400米栏、4×100米、4×400米4枚金牌、跳远铜牌,并以56秒45打破全国纪录,被誉为无声“女飞人”。是什么让残疾女高李芳有了灿烂的今天?在取得如此辉煌成绩的背后,是新生活的向往,给了她奋斗、拼搏的力量。在乡村这个不寻常的婚礼上,为了不放过任何一个精彩画面,特约摄影记者蒋永庆全身心的投入拍摄,记录新娘喜披婚纱、胸挂4枚金牌与新郎共举北京奥运“祥云”火炬等动人镜头,组照《“无声‘女飞人’”喜结良缘》在《扬州晚报》2011年12月11日刊登的同时,被新华社作为图片通稿发布,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在引导全社会关爱弱势群体方面起了巨大作用,该组照也获得“2011年中国地市报新闻奖”。 

    对新闻摄影的价值理论和社会理论有了进一步补充和发展。纵观多年来特约摄影记者的作品,有的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普通的拍摄,而是在挖掘新闻摄影的社会意义、诠释新闻摄影的社会价值方面有了进一步深化。2010年6月9日,首届“江苏见义勇为新市民”评选在南京揭晓,共有30人当选,扬州市有4人获此殊荣,在地级市中获奖数最多。此外,在镇江奋不顾身抓捕盗窃歹徒而英勇牺牲的扬州人施玉亮荣获特等奖。在颁奖现场,其妻朱双琴抚摸着丈夫的遗像泣不成声。她的一句“我永远为他而骄傲,我会将他的孩子抚养成人”使全场观众为之落泪。特约摄影记者蒋永庆怀着一颗对英雄敬佩的心情,拍摄了大会颁奖现场的感人情节,特别是英雄施玉亮的妻子朱双琴落泪的特写镜头。照片于次日《扬州晚报》头版刊出后,许多青年读者打来电话,对施玉亮的英雄事迹表示敬佩,对其妻子表示极大的同情,他们纷纷赞扬照片拍得生动,催人泪下,有极强的感染力。

    开门办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自《扬州晚报》创办自今,我们特别注重新闻摄影队伍的建设,使特约摄影记者成为《扬州晚报》新闻摄影队伍的生力军,把打造一支多元化的新闻摄影记者队伍,作为提高报纸质量的重要环节来抓,已初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13年9月,《扬州晚报》在全国地市报晚报中唯一荣获“传媒百强——2013中国年度影响力城市晚报”,这是继2008年中国传媒大会入选中国地市报十强、2010年入选中国“地市晚报品牌十强”后,《扬州晚报》获得的又一殊荣。在当下相机数码化,手机相机化,自拍流行化的全民摄影时代,人人都可用独特视角记录生活。新闻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元化,是对传统媒体、职业记者的严峻挑战。随着读图时代和全民摄影时代的到来,图片新闻在传统纸质媒体的新闻报道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因此,我们将努力坚持专职、兼职两支记者队伍同时抓,以此推动《扬州晚报》新闻图片报道和版面视觉效果的持续提升。

    积极开拓特约摄影记者加盟报社的渠道,实行专、兼职记者联合办报,虽然只是一种报纸新闻摄影工作的探索,但通过实践证明,这一举措是切实可行并行之有效的。多年来,特约摄影记者发表的数万幅新闻、艺术图片作品,从来都没有发生任何一次新闻或法律纠纷,这充分说明了我们的管理是到位的,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比较高的。我们相信,这一良好的传统将一如既往,继续发扬光大。因此,近年来,这一经验已得到全国同行们的关注和认可,并推广和借鉴,让新闻摄影更加具有鲜活的生命力,真正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地方经济和地方新闻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系扬州晚报摄影部主任)

文章知冷暖 秉笔写民生
《萧山日报》:启动新一轮改版
涉台报道巧打“情”字牌
“大民生”的厚重
帮扶穷乡 温暖民心
教育电视台的功能定位
特约摄影记者:新闻摄影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