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文章知冷暖 秉笔写民生

——《农民日报》以关注农村残疾人为切口深化“走转改”

夏 树 赵经平 《 新闻战线 》(

    “只有走到社会的底层,才能深刻体味弱势群体的艰辛。”这是我们在大别山区和皖东革命老区,进村入户采访大量农村残疾人之后最深切的感受。

    目前,全国残疾人总数超过8000万,占到总人口6%以上。残疾人是一个弱势群体,而农村残疾人可以说是弱势中的弱势,他们的生存状况怎么样?对政府和社会有什么要求?救助工作需要如何完善?带着这些问题,《农民日报》“走转改”采访小组深入贫困乡村采访农村残疾人和他们的家庭,面对面实录他们的生活状况、生存之痛与发展之困,采写发表了《让阳光温暖他们残缺的世界》《爱如春雨润新芽》《孤独症儿童:需要更加温暖的阳光》等系列报道,收到良好效果。

    采访:进村入户,与残疾人面对面

    顶着寒风,踏着积雪,“走转改”采访小组一行4人来到大别山深处的安徽省金寨县和皖东革命老区定远县等地,走进偏远的村庄,来到残疾人家里,看他们住得咋样、吃的是啥,与他们坐在一起话家常,通过近距离的接触和观察,了解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记录他们的喜怒哀乐。

    在金寨县铁冲乡前营村,记者步行来到一个山头上,访问3户至今没有搬下山的贫困残疾人家庭,在他们新建的房屋中,感受冬日的寒潮。在铁冲乡张店村高晓峰家里,记者走进厨房,看到大锅里正在煮一家五口的午饭——一大锅清汤面条。在定远县吴圩镇高埂村王洪家里,记者看到三间土坯房里没一件像样的家具,家里污渍处处,床上的被褥,看起来已经多年没有拆洗过,一台摸奖得来的冰箱,因为舍不得用电,当碗柜来用。

    在王洪家里采访时,记者看到,他的妻子——一位流落至此、无名无姓的聋哑妇女的身份证上,“姓名”一栏只是随意写着“哑巴”二字。这个细节,被放在了《让阳光温暖他们残缺的世界》一文的开头,配发的身份证照片,有很强的冲击效果。正是这些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记录,使这组文章具备了更加打动人心的力量。

    话题:聊生活,聊救助,和残疾人拉家常

    跟残疾人聊些什么?这其实也是一个颇费思量的问题。我们既不能泛泛而谈,又不能为了制造“卖点”,让他们回忆、诉说自己不愿面对的苦痛。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十分注意把握好话题和谈话技巧,多听多看,就像一家人一样,聊他们的柴米油盐、家长里短,聊他们的救助。在看似随意的闲聊中,让他们把想说的话、想诉的苦、想分享的人生经历吐露出来。在这样的语境中,我们也被感动着、震撼着,和他们一起流泪,和他们一起憧憬。

    在吴圩镇采访盲人少年周盼明时,记者连续问了几遍“你多大了”,他才在父亲周志勇的催促下低声回答了一句:“十七了。”记者了解到,他没读过书,没有同龄伙伴,每天除了吃饭就是睡觉,到屋外上厕所都要父亲拉着,偶尔听听广播是他和外界唯一的接触。和这样的采访对象交流,通常是比较困难的,但记者并没有放弃,而是忘掉自己采访者的身份,和周志勇一起商量起周盼明的前途问题。特别是同行的安徽省残联理事长张纯和还拉起周盼明的手,试他的手劲儿,问他想不想学按摩。慢慢地,周盼明不再沉默,开始和记者说起他平时的生活,并且表示他想学一门谋生的手艺。而此时,得知儿子可以进盲人学校学习的周志勇,眼圈已经红了。

    正是通过一次次这种“拉家常”式的交流,一名又一名残疾人向记者打开心扉,讲述他们人生中的苦辣酸甜:失聪少年杨俊兄弟俩的父母为了孩子能够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四处奔波,历尽辛酸,最后终于在省里救助项目的支持下,给孩子装上了人工耳蜗;年过七旬的孙强,九十多岁的老母亲、重度精神病的儿媳、未成年的孙子孙女,全都是老人心头放不下的牵挂;在救助自闭症儿童的合肥市春芽残疾人互助协会,多名自闭症儿童的父母向记者诉说面临的巨大经济和精神压力,几度哽咽……一个个令人伤心落泪的故事,真实而细致地反映出了残疾人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也让我们最终的报道有血有肉、十分丰满。

    稿件:讲困难,也讲奋发向上的精神及各方的努力

    既然是对一个群体进行报道,就需要保证采访的广度,不能把个例作为普遍性的事件来报道,防止以偏概全。为充分保证采访对象的多样性和覆盖面,我们的采访对象既有自己创业的残疾人家庭,如自己开店、每天销售额数百元的曲珊珊;也有缺少出路、生活困难、压力较大的家庭,如家中基本是老弱病残,只靠几亩薄地过活的七旬老人孙强;既有充分享受各级救助政策的家庭,如在政府危房改造项目中受益,喜迁新居并享受低保和残疾人生活救助的张国瑞夫妻;也有因为种种原因,尚未享受到政策阳光的家庭,如因为救助指标不够而暂时被遗漏在残疾人救助补贴之外的单晓峰一家,等等。

    同时,尽管报道的主体是农村残疾人,但记者并没有完全从残疾人群体的角度切入进行采访,而是对地方政府、残联也进行了充分采访,听取省、市、县、乡各级残联的相关负责人,包括村里的残疾人协会工作人员,以及政府相关部门人员的介绍、分析和思考,站在不同的立场,从多个角度探寻残疾人的救助问题,尽量给读者传递全面客观的信息。

    通过点面结合、多角度的采访,记者了解到:一方面,近年来政府对残疾人的救助力度不断加大,帮助残疾人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但另一方面,政府的救助只是为残疾人提供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还不足以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省市县财政都有针对残疾人的专项救助资金和扶持政策,但是目前还没有覆盖到全部残疾人家庭,救助标准也还比较低。

    因为掌握了充足的新闻素材,记者在撰写这组系列报道时,也就能够较为客观公正地反映残疾人群体的生存现状,把握好基调。文章既充分报道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群体的救助,又反映出残疾人群体依然艰难的生活现状,呼吁政策在可能的范围内,加大对残疾人群体的帮扶救助力度。在通讯《让阳光温暖他们残缺的世界》中,记者真实记录了农村残疾人的艰难生活状况:农村最破的房子是残疾人家庭,残疾人面临着养老、就业、教育、医疗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难题。但同时,记者没有据此而指责政府工作不到位,而是用一定的篇幅总结残疾人救助工作成效,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困难,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全面了解情况,多角度真实反映问题,提升了报道的高度和深度,使得报道在反映客观事实的同时,能够直击关键问题,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针对当前残疾人群体面临的困难,报道提出:必须依靠政府、社会等各方力量共同发力,健全残疾人托养体系建设;政府要加大培训力度,促进残疾人创业就业;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政府要唱主角等等。

    效果:多角度报道引起多方反响

    这组报道坚持了多角度切入、全方位反映深层次问题,报道刊发后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张海迪,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时任省长李斌、副省长梁卫国等分别做出批示,要求进一步研究完善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政策措施,使普惠、特惠、临时救助政策相互衔接配套,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让农村残疾人得到更多的救助和关爱。加快研究对孤独症家庭的救助政策,减少负担和后顾之忧,规范孤独症民间康复机构的建设与发展,帮助制定设施和康复标准,重视专业康复人才的培养。

    中残联就这组报道提出的问题,召开安徽、河北、江苏等7省残联主要负责人座谈会,进一步研究如何促进农村残疾人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会议决定通过提高保障水平,增加残疾人转移性收入;通过促进就业,增加残疾人劳动性收入;尽可能减轻残疾人教育、康复、医疗、住房等支出,切实提高残疾人保障水平和收入水平。

    安徽省财政厅、省残联对残疾人救助进一步加大力度、“提标扩面”,出台了《贫困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实施办法》,贫困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首次将低保内三级残疾人纳入救助范围,原有的一、二级残疾人的救助标准也有所提升,为此省级财政每年新增救助资金近5000万元。

    据安徽省残联理事长张纯和介绍:安徽省8万多名三级残疾人每人每月将领到30元救助金,仅这一项财政新增资金2880万元;另外,一、二级残疾人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60.5元,比过去提高了10%。

    思考:把握基调  调动正能量

    深化“走转改”,我们认为重点是“走”。就民生报道来说,走进去,把问题研究深研究透,最为关键。近年来,媒体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涌现了一批有价值的相关新闻作品。应该说,关注民生、关注弱势群体,是新闻媒体的职责所在,但同时,当前对于弱势群体的报道中,也存在一些比较普遍的问题,比如有些新闻报道缺乏人文关怀、刻意炒作、缺乏客观立场等等,值得重视。

    弱势群体由于其特定的社会地位、生活状况等,往往存在许多的艰辛不易之处。对弱势群体的困难,媒体不能熟视无睹、麻木不仁,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精神,体现责任担当意识,为弱势群体鼓与呼。但另一方面,对弱势群体进行报道时,我们也需要注意找准报道角度和价值取向,尤其是主流媒体,在进行此类报道时一定要把深层的情况搞准确,同时注意把握好基调,体现正确的舆论导向。主打稿件《让阳光温暖他们残缺的世界》,原题为《残缺的世界》。之所以对题目进行改动,正是为了使报道的基调更为平稳,而不至于显得偏激。

    自古以来,“欢愉之辞难好,愁苦之言易工”。一般来说,报道弱势群体的苦痛,更容易打动人心,但是,作为媒体,我们不应该只关注弱势群体的灰色生活状态,而完全无视其积极方面,更不能为了片面追求报道的效果,而去刻意渲染甚至夸大这一群体的苦痛。弱势群体报道追求的最终目标,应该是有利于推动政府加大民生工作力度,有利于激励弱势群体自强奋发,有利于呼吁社会各界关心关爱弱势群体,而不是单纯地制造卖点、吸引眼球。

    这组残疾人系列报道中,我们注意把握采访的这个基调,通过尽可能多的点上采访,形成面上的客观真实。通过多角度切入,多方位思考,保证了报道比较客观公正地反映残疾人群体的生存现状,并且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注:文、图中残疾人姓名均为化名。

    (作者分别系农民日报副总编辑、总编室副主任)

文章知冷暖 秉笔写民生
《萧山日报》:启动新一轮改版
涉台报道巧打“情”字牌
“大民生”的厚重
帮扶穷乡 温暖民心
教育电视台的功能定位
特约摄影记者:新闻摄影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