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新闻摄影:形式美与纪实美

● 宋 澍 《 新闻战线 》(

    新闻摄影是现代应用最广泛的摄影艺术形式之一,其主要内容是反映社会生活,主要对象是生活中的人,是用具体可视的形象将社会中与人生活相关的新闻事件记录下来,是显示与生活密切关联的精神活动。新闻摄影类图片,不仅需要真实准确地再现,也要在此基础上表现出独特的形式美,具有纪实美和形式美的两重性。新闻摄影不仅要求新、求真、求活,还要求美。

    新闻摄影报道的方式是依靠可视的画面形象而不是逻辑推理,是纪实性与视觉形象性的统一。纪实性使新闻摄影成为新闻工作的重要手段,视觉形象性又使它置身于新闻的时间性。新闻性不主张有了新闻价值便不必具有审美价值,在新闻摄影中纪实美与形式美不相排斥,纪实美使人感到照片富于新鲜感,加强了形象的吸引力,而形式美对新鲜感的影响更不容忽视,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照片才能从一定深度上反映事物,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从而使事物本身的新闻价值充分表现出来。

    形式美的独立审美价值

    读者打开报纸最先引起注意的就是图片,首先是因为图片比文字更直观,更形象,其次,照片的版面色彩很重要,面积大小的色块在色彩对比中恰恰能获得突出的效果。新闻摄影要服从拍摄对象,这就使它的形式具有一种客观规定性,即每个新闻事件的每个瞬间,总有一定的表现形式与之对应。任何表现手法,一方面是作者为了明确地描写事物的特征,一方面又是事物的某些特征本来就具有近于某种特定描写手法的依据。所以,与其说是作者使用了某种手法来描写某一事物,毋宁说是某一事物需要通过某种手法来表现。因此,这种客观规律性对摄影记者提供了一种规定性。

    一张新闻照片,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外观,即物质手段组成艺术形象的方式。这种方式具有特殊的审美要求和规范,这就是新闻摄影的外部形式美。外部形式美不仅有助于内容的表现,而且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新闻照片不仅有其呈现于人们感官面前的外部形式,还有其隐藏在内容之中,将内容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的内部形式。内部形式又可称为构思。新闻摄影要富于内部形式美,首先要有深刻的含义,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意境,其次要用画面展现出事物的本质意义,使人从中受到感染和启发,并发人思索。

    “情在意中,意在言外。含蓄不尽,斯为妙谛。”古人的这句话用在新闻摄影中也颇为贴切。新闻摄影不仅要以鲜明的画面引人注目,还要以含蓄的力量发人联想,使人感到余味无穷。获得第24届荷赛最佳新闻照片的《乌干达干旱的恶果》,就是以构思含蓄而取胜的范例。画面的主体只是两只手——一只白肤色的营养状态极佳的大手,握住一只黑肤色的枯瘦得使人难以置信的小手。两只手的惊人对比含义深邃,使人看后难以平静。这种含蓄的构思方式,通过一个片断形象,使读者联想到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意义。使读者在启发性的美感教育中领会新闻事件的全部内容。

    新闻照片的外部形式表现了照片形象的外观和外部联系,可以帮助内容发挥其感染力,而内部形式却是画面形象间内在联系的表现,它对内容起着组织作用,因而能同内容一起,直接叩动人们的心扉。

    纪实美具有审美特征

    纪实美是一种独立存在的美的形态。纪实美是指运用纪实手段所发现和开掘的美的品质,因此纪实美也可能是艺术美。纪实美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美的形态,只是在摄影术诞生之后,纪实美才被人们所充分认识,为人们所欣赏,它的确立,才有可能明确并完整地揭示摄影纪实活动的美学意义,才有可能揭示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之间的关系。 

    摄影依赖工具和掌握工具的人,摄影工具可以达到客观地纪录对象的目的,但是掌握工具的人却常常带有主观性,这种主客观的双重性,决定了摄影纪实势必具有审美的特征。就这个方面来讲,纪实的结果应该具有美的品质,即具有美的形式,同时具备美的内容。如果说,纪实的结果是艺术作品,它相应获得的是艺术美,纪实美。从上述意义上讲,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正是摄影纪实的必然成果,事实上,在摄影造型过程中,我们不能回避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新闻审美也有情感,只是这种感受无法超越事物固有的思想和行为的意义。因此,新闻审美往往不是从形式入手的,美的形式不是新闻追求的目的,而是一种由准确的表达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这里揭示了新闻摄影的要求,新闻审美和艺术审美的差别,使人们对同一个新闻事件的纪实可能产生不同的拍摄结果,有的倾向于新闻性,有的倾向于艺术性,因此,有必要首先确定新闻摄影的美的形态。很明显,新闻摄影将现实美升华为艺术美,新闻摄影一旦将现实准确地记录下来,也必然要获得自己相应的美的形态,这就是纪实美。

    二者相互依存和补充

    纪实美和形式美都属于社会意识范畴,但是纪实美不同于形式美。形式美是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属于理论性的社会意识。而纪实美来自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朴素的审美意识。是直接感性的社会反映,属于非理论性的社会意识,因而,它具有广泛的社会心理基础。人的社会动机、社会意识、审美趣味、情感和风俗习惯等社会心理因素都明显地成了纪实美的特定内涵。如果说一定的社会心理状况是反映社会和民族风貌的镜子,那么,纪实美正是健康的社会心理和促进其发展的思想与行为的体现。因此,纪实美成了新闻摄影美的基本形态。

    虽然形式美和纪实美都是美的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但是形式美是一种被夸张了的或是强化了的美的品质,而纪实美则是美的自然流露,是美的自然品质。可见,纪实美的最大特点是可信性和真实性,因此纪实美的主观反映只能是一种被动的反映形态,主观只能与客观吻合,而不能强加。取得纪实美的基本方法只能是以抓拍为主的纪录手段。事实上,纪实美给人的感受往往达不到形式美的容量,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在很多情况下,纪实活动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可能使选择性的纪录难以完美地表达审美者的理想,难以满足审美者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纪实美和形式美在表现上的区别,纪实美作为一种直接感受反映,它主要来自社会事物所揭示的思想内容,这种揭示社会事物思想内容的直观体现一般来讲是直观的。新闻摄影的审美始于美的内容,致使新闻摄影最终所把握的纪实美必然显示出明显的直接性。可是形式美作为一种艺术形象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是艺术家对现实的审美方面进行相对抽象的结果,因此相对来说,艺术摄影最终所把握的美的形态在表现上要丰富得多,它不仅是直接的,而更多的是间接的。纪实美既是艺术美原始形态的回归,又是科学的摄影工具带来的人类认识美的新手段的结果。

    正因为这样,纪实美和形式美在摄影艺术作品中相互依存。新闻摄影审美始于事物的内容,但当内容确定之后,形式必将上升到摄影造型的主导方面,形式不是内容的躯壳,而是内容的沉淀,它沉积了作者对事物内容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打破了对内容的一般反映。对纪实美的感受是不能用形式美来代替的,纪实美和形式美在表现上的直接性和间接性的区分,势必使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在各自的表现形式上有所区别。要谨慎地运用艺术手法来表现新闻,以免产生似是而非的作品。

    (作者单位:辽宁日报)

电视综艺节目的社交化传播
也谈新闻伦理
新闻摄影:形式美与纪实美
两大权利的冲突博弈和法益平衡
微博时代的公民新闻
新闻客观性在新媒体语境下的范式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