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慧瑗,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传播学专业学生):老师您好!我是一名中国农业大学传播学专业的大三学生,进入人民日报社工作是我们学习传媒的学生梦寐以求的。但对于这种万里挑一的机会,我们也感觉成功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有些遥不可及。我想问问您,本科生毕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人民日报社工作吗?我还迫切地想知道,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现在需要拓展哪些方面的知识?需要训练哪方面的能力?在参加选拔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历怎样的考试,为了考试我们要做些什么准备呢?谢谢!
(钱江,人民日报资深记者,多次参与人民日报的招聘面试):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自1948年6月15日创刊之日起,吸引着千千万万的新闻人才,也培养了一代代优秀新闻工作者。进入21世纪以来,人民日报社(包括《人民日报海外版》及直接服务机关如办公厅、财务部门等,以下统称报社)每年采用公开招聘方式招收包括编辑记者在内的工作人员。
要实现成功应聘,通常要经过下列程序:阅读报社人事局发出的招聘通知,发出竞聘报名表,获得应聘考试资格,然后通过综合性笔试和面试,成绩优异者将成功应聘。
通常情况下,每年12月,报社人事局通过报纸和网络发出招聘通知,应聘者必须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要提供相应的学历证明,进行网上报名登记。
确定应聘者笔试资格:统计数据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每年报名应聘的应届毕业生通常在5000人以上,而且逐年增加, 近年来每年达到万名以上。而报社每年可以收纳的应届毕业生约在30人至50人左右,其中新闻采编岗位30至40人。应聘和聘用人数之间有明显落差。当应聘人数在万人以上,聘用人数保持在两位数的情况下,出于控制笔试规模的需要,人事部门在审阅报名登记表时,有可能参考“第一学历”即应聘人的本科学历进行筛选,使获得笔试资格的应聘者向著名大学本科毕业生,尔后又取得硕士学位者相当集中。因此,拥有“双名校”经历的硕士学位获得者更有把握取得笔试资格。
报社每年1月或2月对应聘人员进行笔试。为使报社招聘工作不断规范化和专业化,具有日益增强的公信力,报社人事部门委托专业考试机构命题和判卷。笔试内容包括新闻综合知识和现场写作能力测试。
通过笔试的应聘者还要进行面试。根据笔试成绩,通常按照预定聘用人数的3~4倍确定面试人数。参加面试的应聘者将面对数名考官,在规定时间内简要介绍自己的情况,并回答考官当场提出的问题。面试结束后即获得面试总成绩。
人事部门将应聘者的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按4:6的比例计算出总成绩,再根据成绩排名,参考应聘志愿按1:2的比例向用人部门推荐。这样,进入面试的应聘者会有1/3左右的比例被聘用。
要通过笔试,应聘者应具有比较广博的新闻基础知识,能够迅捷地分析新闻材料,具备当场撰写新闻消息或时评的能力。当然,笔试的内容不仅限于新闻类,通常会有理工类内容。
面试,则要求应聘者行止规范,表达流畅清晰,具有较强的现场应对能力。如应聘从事新闻采编工作,要求具有较强的语言亲和力和逻辑判断能力。
根据2005年至2012年的应聘统计,获得应聘者中硕士研究生比例为73.62%,本科生21.6%,博士研究生4.88%。笔试加面试的聘用实践表明,连续接受全日制教育的硕士研究生,总成绩较好。这是硕士研究生应聘比例较高的主要原因。
正是上述原因,聘用的应届毕业生年龄主要集中在21岁至28岁之间。最低为21岁,最高34岁。年龄段比例最高的是25岁时段,达25.44%;24岁时段第二位,为22.30%;第三是26岁时段,比例为15.68%。
根据笔者的招聘实践,在应聘环节中,笔试是基础。实践表明,凡在笔试中名列前茅的应聘者通常也会在面试中获得好成绩。
注:本文所指的招聘不包括人民日报所属子报子刊招聘范围。子报子刊的招聘另有规定和相应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