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诗颖(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7月12日,《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在“高关注”下来袭。凭借去年的人气和影响,第二季“好声音”依然收视长虹。类似“好声音”这样,在第一季收获开门红后,继而创办第二季、第三季的选秀节目不在少数,但后劲不足,收视每况愈下的情景也不鲜见。为何“好声音”能在选秀节目扎堆的暑假保持高收视?尽管争议和质疑不断,却依然能保持自己的“好声誉”?
马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助理分析师):
凭借2012年积累的人气和影响,《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开播,继前4期以3.62、4.17、4.63、4.885的收视率逐步走高后,8月9日,第5期《中国好声音》再度刷新收视纪录,以5.031的收视率蝉联全国收视率冠军。
“好声音”为何能维持如此高的收视率?个人认为有两个方面值得关注。
善察舆情,议程设置能力较强
《中国好声音》第二季每期节目播出前,节目组会在第一时间,打通线上线下传播通道,引导受众注意力。线上,“好声音”发挥网络传播优势,在互联网上发布节目预告,利用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体技术设置节目讨论话题,释放节目花絮吸引受众。同时借助明星导师、“大V”账号的影响力构建节目微博舆论场,二次提升“好声音”口碑美誉度。线下,则发挥传统媒体报道优势,将“好声音”节目讯息传遍城乡,与网络传播形成交叉影响。
比赛播出过程中,节目编排的竞技化导向产生的紧张感和戏剧化效应,制造了源源不断的争议话题,导师风格、选手身份、怪异曲风诸多话题引发微博舆情产生裂变效应,迅速形成媒介公共话题。在群体认同感理论的作用下,很多原先对节目没有太多认识的观众,为了与周围亲友保持一致而采取趋同行动。分享“好声音”相关信息是最常见的方式。当网友被充分发动起来时,“好声音”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应运而生。
节目播出后,“好声音”依然牢牢掌控话题议程,合作第三方的视频推介、音乐下载推介、广告商的有奖互动,反复加深观众对“好声音”的品牌印象。此外,网络“扒皮”、绯闻、争议相继曝出,更为品评提供了绝佳素材。而新浪微访谈的跟进互动,对网络议程的回应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此循环,使得“好声音”热议不断,关注度高、市场反响巨大自然不在话下。
新闻发言人机制健全
《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开播至今,舆论一片赞誉的同时,争议与质疑从未消减。但凡重大负面或争议事件发生,“好声音”节目组总能迅速予以回应,澄清事实真相,从而引导舆论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如此高效精准的危机公关,离不开“好声音”健全的新闻发言人机制。
在选秀节目充斥荧屏的市场环境下,建立健全卫视发言人机制意义重大。它是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积极开展对外宣传,让观众进一步了解卫视的需要;也是妥善处理负面舆论,澄清事实,消除误解,主动引导,维护媒体品牌的有效途径。
即便是在关注高涨、收视连续称雄的情况下,“好声音”依然重视受众反馈,丝毫不敢懈怠。一方面,浙江卫视重视节目反馈。每期播出,节目组都有专人负责收集汇总市场反馈情况,并将节目的观后评价、建议、质疑、存在的问题形成报告,第一时间将各项综合评价指数反馈到导演组,为研判、调整节目提供参照。另一方面,“好声音”制定官方新闻发言人机制直面社会。“好声音”节目组宣传总监陆伟就是这一角色的代表。前4期节目中,针对网友提出的“回锅肉歌手频现”、“选手身份造假”、“小黑屋签约登台论”、“主持人语速太快”等问题,陆伟第一时间作出回应。及时权威的信息解答,有效地化解了“好声音”潜在的负面影响,为节目再次成功去除障碍。这种及时回应,极大满足了观众的被尊重感,自然赢得市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