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转改”活动中,如何写出最具价值的鲜活新闻,是每一个记者都要面临的重大课题。有人在写法和语言上着笔墨,有人在感情和修饰上下工夫,力求语言平实接地气儿,达到新闻活灵活现的目的。这本无可厚非,然而仅仅做到这些,不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刻意“制造”价值和鲜活,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
《论衡》中说: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新闻报道只有深入基层群众、掌握基层情况,才会拥有现场的温度和打动人心的力量,抓到“蛟龙”。为此,记者应突破横亘在与群众之间的障碍,切切实实“走”进群众生活中、“走”进群众心灵中:用勤快的脚底板“择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同时进行深入思考,找到问题的症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走”不出“疆界”就走不进群众
采访过程中,很多记者没有深入到群众中去,仅仅是水过地皮湿,写出的稿件没有精气神儿。一些人也觉得委屈,明明是来到了基层,也非常勤快,踩了很多“点儿”,怎么就说没有深入到群众中去呢?
其实,判断记者是否将身子沉到了基层,用多长时间、踩了几个点等并不是考量标准。用时即使再长、踩点即使再多,但仅仅是简单地从群众生活中“经过”,没有深入到群众中去,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走基层。只有“融入”群众生活中,与他们心贴心地交流并擦出智慧的火花,这才是“走”的深刻内涵。
走出思维定势,切忌导演新闻
脚板底下出新闻,早已成为业界共识,但实践起来却很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采访之前,记者通过翻阅相关材料已经先入为主,并根据当地的宣传需要,形成了一套行文思路,甚至有摄影、摄像记者会在现场根据已拟定好的思路,到各个点上“导演”现场以及新闻事件,从而迈不开腿走进群众。以至于形成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几天的出差时间,仅有几个小时用于采访,其余时间都干了别的。稿件往往不能反映群众心声,这样的采访多了,“走转改”就完不成“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使命。
把新闻写在大地上,首先要行走在大地上。采访之前拟定题目、搜集资料是必要的,但不能代替深入生活与群众进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发现生活中扣人心弦的新闻主题,否则走了也白走一趟。
2011年秋天,河北日报记者带着题目来到广宗县,但通过与当地农民拉家常,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摘棉难”严重困扰着当地的棉农。随即针对该问题进行了详细采访,走村串户与乡亲们唠嗑,“挖”出了原因:当年夏天阴雨不断导致采棉期比较集中,而外出打工农民较多造成摘棉工紧张。稿子《广宗种棉大户急盼摘棉人》一气呵成,引导社会力量投入摘棉花大军中,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因此,采访中一定不能偷懒耍滑,要多走、多看、多问,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采访主题。这样才能感受到民情民意民愿民盼,写出老百姓自己的新闻,而不是为记者本身写新闻。
摆脱部门依赖,切忌画地为牢
“走转改”过程中,有一部分采访是通过联系相关部门或当地宣传部门完成的,他们有自己的宣传诉求。职能部门在其相关领域是专家,所做工作也是为人民服务,可以说满足他们的诉求,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满足了群众的诉求。
但是,职能部门与百姓的诉求还是不能完完全全画等号。少数部门会带领记者到其工作完成得出色的地方采访,并“随机”找出几个采访对象,通过座谈会或者在现场采访等形式,说些早就准备好的恭维话。对有问题的地方,则遮遮掩掩、文过饰非。这道障碍突破不了,记者就不能从群众中发现新闻,写的就是他人“创造”出来的东西。
走基层过程中,记者可以与相关部门紧密合作,但不能患上“部门依赖症”。部门带到哪里就在哪里采访,安排好采访谁就采访谁,最后写出的稿件恐怕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双方都很满意,唯独不考虑群众满不满意。于是,我们能够看到,很多走基层的文章患上了这样的“病症”:内容空洞无物,文字不痛不痒,反映了部门工作,但对群众关注少,既没有宣传群众,也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实践证明,解决这一“病症”最好的药方是,走出相关部门画出的“牢”。
今年4月份,河北日报记者在石家庄采访中水利用情况。作为一个缺水的城市,石家庄建成了32个中水设施年可处理污水9400万吨,无疑是件利市利民的事情。相关部门带记者来到了石家庄学院,学校在中水利用方面做得非常好。然而,记者当时的思考是,是否还存在不能对中水“物尽其用”的地方?这仍然会造成浪费。
之后几天,记者单独采访发现,大部分小区中水利用得并不好。进一步深究发现,因使用中水收益不明显,各小区包括公共建筑使用中水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导致了多数小区的中水设施存在闲置问题。稿件发表后,石家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进行了批示,使中水设施顺利运行。
采访中,记者深切感受到,越深入越能倾听百姓心声,捞到最有价值的鲜活新闻。这就要求突破相关部门提供的材料和限定的采访对象,从而写出引起社会反思的好作品。
“走”而不“思”则罔
孔子提倡这样一种读书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理,记者走基层过程中,也应提倡边“走”边思考。否则,记者对事件的理解容易流于肤浅,写出的稿件达不到逻辑严密、层次分明,读者看完后很可能不知所云。更别指望拨开层层迷雾,追溯事实本源,鞭辟入里进行深入分析了。
带一双“慧眼”走进基层
走基层需要带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从群众鸡毛蒜皮的小事中“筛”出有价值的东西。单刀直入提问的形式确实很新颖,但仅仅满足于得到一个简单答复,与走基层深入群众的精神并不完全相符。
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长江上游仍在砍树》,就是记者在几天的采访中观察到,江水两岸部分地方有残次林木,顺着这样的“藤”一步步深入采访、分析,终于摸到了“瓜”:上游有人在滥砍滥伐。若没有人站出来管理,照这样的情况砍伐下去,长江上游就剩不了多少树了。保护长江、保护家园的诉求,引起了读者强烈的共鸣。
也是中国新闻一等奖,《怎能不垂泪》写的是哈尔滨市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刘颖在抗洪前线的事。刘颖观察到,一位战士的手绷着绷带,除掉绷带后眼泪“刷”地流了下来,那哪是一个伤口啊,有的肉还翻着,手的颜色已发白。本文记者心思同样缜密,观察到这点,写成了这篇小通讯,以此反映战士的抗洪精神,给读者以情感上的震撼。
对上述两则报道进行提炼,就会发现共同点:记者均进入现场,并进行了深入、仔细的观察。这样,才能用笔将眼睛里更深层次的东西写出来,弹响读者内心中最柔软的那根弦,不仅让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还能让读者与人物进行心灵上的交流。
俯下身子还要开动脑子
2012年,河北日报连续刊登9篇“打车难”的监督报道,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河北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广泛关注,系列报道成功的诀窍之一:俯下身子,开动脑子。
“打车难”系列报道发出3篇后,记者与石家庄运管处取得了联系,并准备召开座谈会。部门主任一再叮嘱记者,切莫顺着对方的思路走,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但是,初稿出来之后,还是在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初稿部门主任并未通过。
通过反复听录音,记者对座谈会的素材进行了深入思考,从中找到了对方陈述中相互矛盾的地方,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并将采访到的事实一并客观写出来,最终见报的稿子感染力极强,读者很容易就能了解到事实背后的情况。
记者也受益匪浅,明白了这样的道理:走基层时,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否则写不出有深度、有影响力的新闻。系列报道刊发后,引起了社会强烈的反响,石家庄火车站和石家庄北站取消了定点出租车,并对全市所有出租车开放经营,群众的出行更方便了。正是由于深入基层并进行了深入思考,该系列报道获得了河北省新闻奖一等奖。
(作者单位:河北日报经济新闻采编中心)
责任编辑:祝晓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