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走”得到位,才能“转”得实在

——“走进母亲河”大型采访活动的实践

郑 璜 方炜杭 《 新闻战线 》(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当前宣传报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作为全国唯一水、大气、生态环境均为优的省份,福建如何在保持这一优势的同时,将其转化为推动区域发展的绿色能量,最终带动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实现既要“生态美”,也要“百姓富”,当地干群在思考,记者在行动。结合“走转改”活动,福建日报策划组织了以水资源、水生态保护为主题的大型采访活动,并从4月12日起在要闻版推出《走进母亲河》专栏,至7月底,多组记者深入探访全省“五江一溪”六大水系,先后刊发20余篇系列报道,得到社会关注和读者肯定。 

    下基层,找准党委关注和百姓关心的结合点

    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福建省委书记尤权指出,一方面要保护好环境,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绿色福利”,加强水土流失治理,突出抓好造林绿化,构建生态保护长效机制,着力营造宜居宜业环境;另一方面,要在经济发展中加快“绿色转型”,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简言之,就是既要“百姓富”,又要“生态美”。

    深入基层、眼光向下,文章才能根深叶茂,新闻才能活水长流。但下到基层采什么怎么写,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作为省级党报,重大主题宣传既要服从服务于省委当前中心工作,又要从基层实践、群众感受中去接地气,以小见大、由点及面,力求使重大主题宣传具有深厚的群众和实践基础,采写的新闻报道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才能有感染力、影响力。

    人类所有的文明都离不开河流。一个地方生态好不好,看水便知。守护母亲河,就是守护我们的家园。福建水系众多,千百年来滋养着八闽儿女,因此,我们确定了将“走转改”的精神融汇到主题宣传中,以探访母亲河为切入点,通过描述母亲河的环境现状,把党委、政府着力生态文明建设和人民群众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让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福建在生态建设中为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有机统一的坚定决心,为关注、了解母亲河生态保护工作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专栏策划也明确了此次活动既反映当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新路子、新亮点,也要分析探讨排污治污、生态补偿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访源头,脚踏实地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

    新闻记者深入一线,“走”是基础,只有“走”得到位,才可能有“转”得认真、“改”得实在。 

    闽江的流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一半。“走进母亲河”大型采访活动的第一站,是闽江源头三明市建宁县均口镇。刚到镇上,记者就被告知,由于道路塌方,无法乘车前往,陪同的当地工作人员劝我们放弃。其实想去源头看看,并非光为看看源头处的一泓清水,更因为那里曾经有一个自然村。为了保护水源,前些年,镇里将其整体搬迁。搬下山的村民,如今生活得怎么样?他们曾经的家园,现在又是什么样?这是我们最牵挂的。最终,我们决定徒步前往。 

    早上九点出发,回到镇上已经是中午一点多了。4个小时的山路,脚底被不平的石阶硌得麻木,由于出发仓促,路上甚至连口水都没喝。而这段上下山的路,村民原来几天就要走一次,肩上还要挑着担子。纵使旁人的描述再精彩,如果没有自己走这段山路,对村民艰辛的感受绝对没有如今来得深刻。第二天,《建宁:闽江正源的绿色路》刊登在福建日报头版醒目位置,讲的就是张家山村一户村民搬到山下后,日子越过越红火的故事,并带出了当地把生态建设摆在第一位,坚决对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说“不”的背景。稿件见报后,当地通讯员就打来电话表示,文章让当地的干部群众倍感振奋,决心继续努力,守护好闽江正源,多想办法,更好地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的双赢。这让我们觉得,在建设“美丽福建”的过程中,我们的报道可以激发更多正能量,是及时的、有意义的。而接到电话时,我们已经在赶往下一站的路上。

    为采访一个多年来坚持不砍一棵树的国有林场,我们沿着盘山小路颠簸了一个多小时;为了解养殖场如何实现达标排放,我们在30摄氏度的高温下,穿上雪白的工作服,戴上帽子,穿上雨鞋,经过层层清洁消毒,才得以进入种猪育场;为感受“绿色福利”,我们同当地市民一起,骑上免费自行车,穿行于砂石铺成的田间小路上;为了解中小流域治理,我们不仅到了河道施工现场,还坚持到尚未实现达标排放的猪场,氧化池散发出的臭味使人本能地想后退,但为了解排污治理进展,还是屏住呼吸坚持采访完养猪户……上高山,入林区,进企业,看景区,见官员,访百姓,采访的艰辛,无法一一道来。这么做,只为了能更深入基层,贴近百姓,掌握更全面的情况。只有通过脚踏实地的采访,才能传达百姓心声、展示基层实际,反映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接地气,提笔有底气有灵气

    新闻因亲近泥土而真实,文章因接收地气而厚重。正所谓“离泥土越近,越有生命力”,接地气让我们长了灵气,提笔更有底气。只有走出去、沉下去、融进去,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新闻工作的目的所在、动力所在,更加自觉地肩负起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使命。每天晚上,坐在电脑前写稿时,白天采访的那些记忆,连同感动,便一同涌出,疲惫而又充实。 

    群众是真正的老师。对记者来说,“转作风”最终还是要体现在文风的改变上。“走进母亲河”系列报道,围绕的都是保护母亲河这一主题,注重选取不同角度和写法,但没有长篇大论,都是从群众视角,用群众语言,反映群众的所思所想。 《邵武:为一溪碧水 守两岸青山》报道了一个曾经喧嚣忙碌的林场,因停止砍伐而生存困难,关注曾经让人艳羡的林场工人和林场一同经历转型阵痛;《“钱赚了,但不能毁了家园”》讲述一个养猪大村村民环保意识的觉醒;《碧水穿城 绿色共享》则讲述闽江沿岸城市着力保护好水生态、水资源,想方设法用好水,让一泓碧水扮靓城市,惠及民生。《晋江:为子孙留一江绿水》记录这个制造业基地面对母亲河的抉择:投巨资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高污行业“只出不进”,同时“腾笼换鸟”,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尽管整治水环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好的变化,老百姓看在眼里。财政收入不高,环保项目又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钱从哪来?《“禁养风暴”中求索致富路》进一步关注生猪养殖规模达百万头的龙岩市新罗区大量养殖户的转产转岗问题。《南靖:多方求索护象溪》报道当地尝试引导民间资本投入环保项目建设,拓宽融资方式和渠道。 

    此次采访活动,不仅锤炼了记者的作风,也提升了记者对母亲河和环境保护的认识,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保护水资源和水生态的重要性和急迫性,甚至沿途看到有人往河里倾倒建筑垃圾,都忍不住要上前劝阻。新闻工作者应该不仅是公共信息的传播者、重大事件的记录者,更是时代进步的观察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河流上游群众对发展的期盼,依然是强烈的,如何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保护母亲河,而不是无奈地被动接受?我们的报道,也许无法一下子解决所有难题,但重要的是,更多人开始关注到这个问题、思考解决的办法。采访如涉水,涉浅水者见虾米,涉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走进母亲河”大型采访活动仍在继续,我们的“走转改”也没有终点。 

    (作者单位:福建日报社)

    责任编辑:冷  梅

“走”得到位,才能“转”得实在
勤“走”深“思”入基层
“听他们说话,说他们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