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成就报道应有全球意识、问题意识

——《转变,中国道路的历史性跨越》任仲平写作体会

卢新宁 《 新闻战线 》(

    几乎在《选择,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一文获得中国新闻奖的同时,另外两篇任仲平文章——《转变,中国道路的历史性跨越》、《转变,现代化历程的关键性突破》,在党的十八大开幕进入倒计时的最后时刻,于人民日报一版见报,也收获了各种赞誉——

    无论是在网络、传统媒体公共平台,还是在十八大代表驻地和小组讨论会上,两篇任仲平都受到高度评价。有人说,被文章深深打动了、说服了,有的代表在发言中成段地引述文中内容,更多人对文章的深刻思想、严谨逻辑、生动表达表示羡佩,赞扬为“十八大主题宣传的扛鼎之作”。

    在去年10月举行的中国新闻奖报告会上,刘云山同志要求新闻工作者增强四个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服务大众意识、改革创新意识、现代传播意识。回望任仲平的成长足迹,20年的写作跨度,是一个品牌逐渐创立和打响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以“四大意识”寻求自我突破、自我超越的过程。

    每一个任仲平选题确立后,我们都会自问:这次在写法上能有什么突破?在切入主题时能有什么创新?在阐述观点时能有什么变化?具体到“转变”这两篇任仲平文章,最深体会是:成就报道应有全球意识、问题意识。

    全球坐标,才有个体分量

    每个重要历史节点上的任仲平写作,都是对一段历程的概括总结和凝练升华,也都是对写作者思想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巨大挑战。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这10年,变化更为深刻,背景更为复杂,人们的感受也更为多样。从怎样的角度切入,才能呈现这10年的本质,反映这10年的进步?以怎样的方式展开论述,才能更好地对接宏观成就和人们的微观感受,进而凝聚起最广泛的共识?评论部写作小组在策划研讨的时候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

    经过反复探讨,我们认为,中国这十年的成就,突出表现在这样两个方面:从外部看,当西方自由市场遭遇严重危机之时,中国的制度优势充分彰显,发展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中国道路的优异表现给世界以希望、给中国以信心;从内部看,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实现了“发展版本”的升级换代,把“人”放在最高位置,发展理念的升华赢得人民的支持与信任,成为发展最根本的动力。

    信心、信任,这是中国这10年发展所收获的最大政治财富,也是我们总结10年“转变”的最终指向。这样的立意,超越了“改革十年”、“挑战十年”、“奋进十年”等通常意义上的定位,开辟了一个新的角度。

    当然,新颖的立意必须有诚恳的论述才能获得认同。在谋篇布局中,虽然材料和观点都是围绕“信心、信任”这个隐含的主题展开,但文章并未轻易亮出结论,而是将笔墨集中在发展理念之变带来的历史性跨越与关键性突破上,以求达到凝聚共识的效果。需要思考的是,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改革发展的成就,是党的十八大报道的重要主题,但就事论事的成绩枯燥沉闷、令人生厌,怎样阐述才能打动人心? 

    没有对比,就没有发现。将国内改革发展的成就,放到世界坐标去讲述,才能看出变化、写出进步、显出分量。“国际化程度非常高”是这次任仲平文章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自始至终都把中国道路的10年探索,置于全球背景下考量。

    这种比照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通过还原世界图景,看到中国这10年走过的不平坦道路、遇到的不寻常挑战,其他国家同样也在经历,从而增强对中国问题的理性判断。我们提到埃及解放广场的争斗、伦敦街头的骚乱、利比亚的动荡……人类历史进入21世纪的前10年,各个国家、各种制度都遇到了新的挑战。面对全球化带来的经济、资本、要素空前自由频繁的流动,政府必须在超越国界的全球框架下治理国家,还要应对信息化潮流带来的冲击。这不只是中国独自面对的问题,如普京所言,对所有人来说,这都是个艰难的时代。

    第二个好处是可以引入第三方视角,增强论述的客观性和读者的接受程度,凸显全球格局下中国的进步和意义。比如,文章引用基辛格的话,说明中国这10年成绩之所以来之不易,是因为第四代领导人第一次在全球化的环境下治理中国,而且是在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这三个条件互相叠加的情况下治理中国。文章进而由此评述,“当中国工人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当广东乌坎事件吸引来大批境外记者,当国际油价的涨跌影响着北京‘的哥’的心情,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已经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与世界相连。”这给读者提供了一个看自己的国际视角:在全球化时代“治理中国”,中国航船的这10年破浪,确可谓其行进也艰辛,其抵达也浩荡。

    再有,快速发展积累了不少问题,这确实令人痛心,但是不是就因此否定成绩、丧失信心?任仲平文章引用了国外媒体视角,4亿人脱贫、13亿人走向现代化、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超过20%。外国学者坦陈:“这些物质条件具有真实的道德价值,不承认这些成就是不诚实的。”这使文章更有说服力。有时候因为我们深陷于脚下的这块土地,容易既看不到我们身边发生的进步,也看不到这些进步给我们带来的光亮。打开国际视野,才能呈现给读者更多的真实,让我们一定程度摆脱“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站位局限,摆脱“爱之也深,责之也切”的情感局限。这是新闻评论“统筹两个大局”的最大收获。

    直面问题,有什么不可以?

    成就报道也要有问题意识?

    回答非常肯定。我们认为,“问题意识”是主流媒体做成就报道时最应具有的意识。

    不少人以为成就报道就是写辉煌成绩、讲宏大叙事,唱高音高调。但不切实际的过头话,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惰政”。呈现成绩当然能够增强信心,但要把这种信心传递给更多读者,做到入耳入心,首先必须自己能够“上心用心”。过分的“拔高”不仅空泛空洞,而且还可能引起反感。我们党一直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科学发展还在路上,胡锦涛同志曾用三个“世所罕见”形容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习近平同志也反复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依然需要不断完善,在我们的评论中,如果话说得太满、弦绷得太紧,既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规律。

    也有人认为,写问题会对冲成绩、消解信心。这种想法,恰恰是缺乏自信、没有气度的表现。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正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敢于正视问题、谈论问题,才会让人民对我们党更有信心。

    换个角度想,问题会因为你不谈就不存在吗?会因为你不写就看不见吗?这些年来,中央领导一直要求主流媒体要在多元中立主导、多样中谋共识,不敢针对问题解疑释惑,不愿面对矛盾析事明理,说起来花团锦簇,论起来高歌猛进,焉能达到求同存异的要求,又如何发挥凝聚共识的作用?

    这两篇任仲平文章,努力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充分论述转型碰撞期、特殊敏感期、危险高发期的矛盾和风险,透彻分析全球化、民主化、信息化背景下治国理政所遭遇的掣肘与挑战。文章不仅以很大篇幅说足挑战和问题,在论及成绩时,依然用的是“问题视角”:“今日回望,也许我们仍觉不足,却不能不感叹历史的进步——听证会虽在细节上还屡受诟病,但不要忘了,这种参政形式只是近十年才广泛运用;信息公开虽然还会面对各种质疑,但同样要看到,公开透明的进程已经不可逆转。” “即便推进改革会带来更大压力,即便培育群众的权利意识可能会面临更大挑战,即便在这个过程中,争议的声音可能变多、质疑的音量可能变大,但坚持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是通往人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事实证明,越是围绕问题写,越能看到平静中孕育巨变,转型中矛盾凸显,机遇中风险四伏,奋进中充满挑战,从而得出“我们走过了很不平坦的道路”的结论。越是围绕问题写,越能看出“转变”势在必行,成就来之不易,道路彰显意义,从而增强“走自己的路”的信心。

    任仲平文章这几年的一大转变,就体现在“问题意识”上。我们是大党大国大报,所谓“有容乃大”,直面现实问题,说出还有不足,有什么不可以?习近平同志最近提出,“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种强烈的问题意识,反映了求真务实的执政理念,也为新闻宣传指出了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按照这种要求,主流媒体倘能在成就报道中,突破自我设限,突破思想禁锢,更多直面真实可信而不是沿着自己的价值观剪裁的舆情,更多关注多元多样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好恶过滤声音,更多呈现五千年文明的文化气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引领舆论、凝聚共识,才不会流于空谈,所倡导的主流价值也才能在观念竞争中胜出。

    (作者系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

成就报道应有全球意识、问题意识
追求“有味道”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