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警惕孩子暴力倾向

《 新安全 》(

    2013年11月25日下午4时许,家住重庆市长寿区的吴女士带着一岁半的孙子原原坐电梯出门玩耍,吴女士先将童车搬出电梯,等她回头时电梯门就关上了,原原与一个10岁左右的小女孩被关在了电梯内,电梯直奔25层。而短短5分钟后,这个一岁半大的婴儿被发现躺在居民楼下的草丛中,浑身是血,生命垂危。

    而在寻找婴儿的时候,吴女士通过电梯内的视频监控看到了惊人的一幕:本来抱着原原的女孩突然把原原丢在地上,并对着原原的头部、身上又踢又打;电梯门打开后,又把原原狠狠甩了出去……

    2014年8月12日晚,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安溪镇毛桥社区3岁女童琪琪(化名)外出玩耍失踪,上百人寻找两天未果,经警方调查,邻居家13岁女孩小敏称,当晚自己送琪琪回家,开门时不小心将她撞倒,以为撞死人,因担心家里赔不起钱,心里害怕,遂将其扔进粪坑,三岁的琪琪因此殒命。

    针对这些未成年人犯罪事件,我们不禁要问:孩子们这是怎么了?面对鲜活的生命他们怎能这么冷漠?是教育出了问题还是他们天生就是“恶魔”?面对孩子频频显示的“暴力行为”,家长应该怎么办? 来看看心理学与教育学专家提供的建议。

    小孩是父母的镜子

    每当有孩子极端伤人事件出现的时候,我们总要追问:孩子到底天生是“恶魔”还是“天使”?其实这两种说法都不太准确。人出生就是一张白纸,有向善的倾向,以后怎么发展就要看各种环境的综合影响。

    近些年来,一些精神学家、心理学家、科学家等发现人格跟遗传有一些关系,但我们还是普遍认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反社会人格或良好的人格形成影响是巨大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北京阳光旅程心理咨询中心主任王卫民介绍,一个好的家庭教育、称职的父母往往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弥补基因的缺陷、教育出人格完善的孩子,反之,如果孩子出了问题,那多是父母的失职。孩子的行为方式大多是以观察模仿的方式习得的,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较大影响,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做孩子的“出气筒”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积累一些负面的情绪,有的孩子积累过多就会转化成仇恨,再把仇恨投射到比自己更弱小的对象上,如年纪更小的孩子或小动物。全国百佳园长、森梵文化机构儿童教育项目总监王立华强调这种宣泄可能会很残忍,因为他根本想不到那是一个生命,他只是觉得内心的恨和愤怒必须发泄出来才可以。

    一旦出现这样的泄愤行为,就能看出孩子父母的功能是失职的,才让孩子内心积累了那么多的恨。我们主张父母要做好容器功能,这个容器就是要把孩子的负面情绪转化成可以忍受的情绪。

    孩子的心理很不成熟,从外界感受到了不舒服、嫉妒、痛苦等负面情绪时,就需要很有包容性、很平和、很温暖的父母充当容器,能够让他/她将内心储存的负面情绪放到这个容器里面。经过容器的过滤,那些情绪变成了可以忍受的情绪,孩子的心理就会变得更加平和,变成富有同情心的、对人有爱的正性的情感。

    这些“暴力” 家长得注意 

    在这里必须要提醒家长们,孩子的“暴力行为”可都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所以,就需要家长们对孩子的日常行为多多关注,一旦发现宝宝身上出现了一些疑似暴力的小苗头,一定要学会及时制止,防止宝宝的暴力行为,家长很关键!

    案例1:残忍对待小动物

    “那只小猫本来就带着伤,根本跑不起来,是被男孩活活踢死的。”2013年7月,一名10岁男童将一只流浪猫踢打致死。

    据了解,这只流浪猫不久前来到院子里,正好被男孩遇到,男孩竟挡住小猫的去路,冲上去使劲踢了小猫几脚,甚至还用力踩踏小猫。“小猫的惨叫声引来很多路人围观,我赶紧叫男孩别打了。”目击者杨女士说,“可男孩看到小猫躺在地上奄奄一息才停手,过了几分钟这只流浪猫就死了。”

    男孩的爷爷闻讯后赶来,把小猫安葬到绿化带内的一棵树下,不过,他对孙子的行为也表示难以理解。

    专家点评:从这些孩子本身来说,对小动物等这些比自己弱小的对象施暴,他们并不认为那是宝贵的生命,他们只会觉得那是一种自我发泄。也是孩子心理发展很不成熟的表现,他们没办法克制自己的情绪。

    这时候,其实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家长的安抚,家长需要弄清孩子发脾气的原因,最简单的是及时对孩子的行为加以制止,然后拉到身边轻轻拥抱交流,帮助他们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

    而且,对于孩子来说,家长一定要加强生命教育以及关爱教育的引导,比如在平时多多注意引导孩子爱护小动物、呵护小生命,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学会与身边的朋友交流和分享。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家中养一些动植物,让孩子参与到其中,在对他们的日常照料中,让孩子体会到生命的美好。

    案例2:热衷模仿动画片

    “儿子非要当‘光头强’,之前拿玩具枪到处打人,现在因为不给买玩具电锯,闹着要真电锯‘过瘾’,都是看动画片看成这样了。”刘女士无奈地说,自己4岁的儿子常模仿动画片《熊出没》里光头强,拿着玩具猎枪四处捣乱。前几天,因爸爸不答应买光头强的玩具电锯,就生气地说要找真的电锯“过过瘾”。

    “去死!”“惹我光头强,揍你没商量!”“你竟敢拦我强哥,信不信我用电锯?”这些动画片中的经典语录,也成为孩子经常脱口而出的话语。

    “这么着魔,感觉孩子已经受到了暴力的影响,可不让看还不行,我们这当家长的该怎么办?”。

    专家点评: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所以家长应该尽量少让孩子接触类似的镜头,在看到不好的镜头时要尽快转换频道并给孩子进行相应的讲解,让他们知道哪些行为是不好的,是不对的,应该怎样去做,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别让孩子在一知半解中盲目地进行吸收和模仿。

    对于模仿,除了影视作品中的情节,更重要的是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所以,家长发生矛盾的时候,千万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发生冲突,有时候尽管暴力的对象不是孩子本身,也会给孩子的心灵带来难以磨灭的影响。

    案例3:对待“二胎”很敌视

    7岁大的男孩天天(化名)常常虐待才1岁多的妹妹:趁父母不备用针扎她的脸,甚至用打火机烧她的手指……“他原来不是这样的,可是自从我们有了小女儿,他就像变了一个人,非常敌视自己的亲妹妹,动不动就打她,我们该怎么办?”天天的父母无奈地表示。

    专家点评:面对单独二胎政策的逐步开放,家庭中出现第二个宝宝的情况也将会越来越多。这种仇视“弟弟妹妹”的做法,也是一些孩子表达自身不满的方式。

    这就要求父母在准备生二胎之前一定要跟“老大”做好沟通,让孩子有个心理准备,但是一定要正反两方面都要涉及,比如不光是“有个伴儿一起玩儿”,还要有“好东西要两个人一起分享”等等,这样孩子会比较容易接受。

    如果家中有多个孩子父母更不能偏心,应一视同仁,在老大看来弟弟妹妹的到来已经夺取了父母一部分的爱,如果父母再偏向老二,在孩子心中会对老二非常“仇恨”,在父母不在时会欺负弟弟妹妹,如果父母做法过于极端,孩子不仅对自己的弟妹有情绪,有可能迁怒到其他年龄小的孩子身上。

    如果发现孩子对已经出生的弟弟妹妹产生了敌意,一定不能忽视他的感受,在沟通中了解他的想法,然后通过图书、童话故事等途径向他讲述其乐融融的大家庭的美好,让孩子的心理有一个缓慢的调整接受的过程。

    案例4:经常表现很焦躁

    “这次考试你怎么又没上95分,刚二年级就这样,以后是不是就该不及格了!我跟你爸的全部心血都在你身上了……”每次看到儿子拿回来的考卷,分数稍不如意,望子成龙的豆豆妈就忍不住唠叨一番。

    每次听到妈妈的唠叨,豆豆只是默默地跟妈妈说声“对不起,下次一定考好”,就拖着书包进屋了。无意中,豆豆妈发现,从豆豆的屋里传出了铅笔盒和书本狠狠被扔到地上的声音,推门一问,豆豆说这道题实在做不出来……

    专家点评:虽说只是摔书摔本,并没有对他人造成伤害,但是长期处于焦躁状态中,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也是十分不利的。

    不得不说的是,很多家长在生活中不自觉地就把成人世界中的负面情绪带给孩子,自己不仅没有当好疏导孩子的角色,反而让孩子做了家长发泄的容器。

    而且,有些家长在发泄自己情绪的时候通常都是以“找茬儿”的方式,表面上看似是批评孩子的错误,实际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

    对于成人世界里比较风靡的发泄类玩具,很多家长也买来给孩子,希望帮助他们进行宣泄情绪,这其实也是不太可取的,宣泄也是需要学习的过程,在孩子心理未发育成形时过早把这种暴力发泄带到他们的世界中,其实对孩子的成长也是十分不利的。

    此外,有些家长会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尽管没有肢体或言语上的暴力,这在无形中也是一种负面情绪的传递,孩子如果长期达不到父母的高要求,就会认为自己很难让家长满意,从而衍生出自我否定和挫败感,长此以往也会产生难以抑制的愤怒。

    案例5:玩耍之间爱动手 

    4岁多的奇奇长得虎头虎脑的,谁见了都说好看,就是脾气有点儿大。刚进幼儿园不到半年,竟然被要求退学!老师反映他经常莫名其妙地抓、打别的小朋友,老师根本没法管教。

    “有时候带着他出去玩儿,一不留神就跟别的小朋友动起手来了,一巴掌过去不是推人家一跟头,就是抓得人家哇哇直哭,给我们都快愁死了。”奇奇妈着急得不得了。

    专家点评:在这部分低年龄段的孩子中,有些情况是由于孩子的语言滞后造成的,一些孩子无法及时用语言表达他们的想法,进行沟通或者发生矛盾的时候,情急之下就比较容易“上手儿”。

    而且,如果家长比较强势,就会让孩子很难表达内心的负面情绪,在生活中始终处于压抑状态,这也容易让孩子在交流中伺机进行释放。

    除了家长的影响,孩子的小伙伴也起到了一部分影响作用。如果同伴经常采用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他也会认同学习身边的这种攻击行为。

    如果发现了自家宝宝有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制止并且要耐心地询问孩子打人的原因,比如把孩子搂在怀里,轻轻地问“为什么会生这么大的气”,也要把打人的后果慢慢地告诉孩子,告诉他应该怎么样跟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

    一般来说,当孩子通过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愤怒,情绪也就会慢慢的舒缓下来,这也是家长帮助孩子把“愤怒情绪语言化”的最好方式。

    孩子人格形成有拐点

    咱中国有句老话:“3岁看大,7岁看老”,即看一个人小时候的行为表现、性格品德,就可以大概预测这个人的将来。而很多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儿童学家等通过研究也发现,老祖宗的老话真是非常简洁地概括总结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孩子人格形成的确有需要特别注意的拐点。

    学龄前为人格打地基 

    学龄前的培养对孩子人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就如一座大厦的基础部分,直接决定了大厦的坚实程度。父母如果能够抓住这一关键时期给孩子进行很好的教育,就能够给孩子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婴儿成长过程中,0-1岁时妈妈很重要,爸爸相对处于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上,不过,孩子2岁以后,爸爸的责任就越发重要了。3-6岁则是孩子性格、人格成形很重要的时期,因此在学龄前这个阶段爸妈一定要有耐心,首先不要把自己的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其次还要做好孩子的容器。

    学龄前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也具有一定的特点,会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4岁时达到顶峰。2-3岁时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比较多,这是因为孩子此时语言发育不健全,但还特别想跟同伴、跟家长交流,所以就容易用手、脚等肢体来表达。

    这时候的攻击行为以肢体性攻击为主,多数父母耐心引导即可。但有一点需要注意,此时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孩子的有些攻击性行为往往是以成人为“榜样”,家长要时刻自省。

    10岁看老还不晚

    3岁以后,多数孩子都入园了,跟小朋友相处与生活变成了孩子的主要活动,就导致同伴间的攻击性行为逐渐增多。而且随着他们语言能力加强,学龄后孩子动作性攻击减少,言语性攻击变多,因此敌意性的吵架、打架更多,对孩子心理的影响也要大些。

    10岁也是个特别需要关注的时间点,它好似一个临界线,如果10岁以前孩子爱发脾气、爱吵架、爱打架,父母听之任之,等孩子成年以后,其与同事、同伴、两性关系等也都会比较紧张。

    10岁左右,孩子已经能够良好表达自己的想法了,父母不要仅仅满足于孩子的物质需求,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多多关心孩子的情绪状态、心理感受和精神世界,多与孩子谈心,与学校的教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动向。遇到问题时,要接纳孩子的情绪,不需要马上厉声呵斥,深入了解孩子发脾气、打架的缘由,见机引导防止再犯最重要。

    青春期也很关键

    说到青春期,很多家长估计会瞬间拧成八字眉,这个问题没有便好,有了便是很头疼的事儿。随着少男少女自我意识的形成,他们的独立性急剧增强,不再被动地听从父母、老师的指挥,而是想自己探索世界。加上心理逐渐从不成熟向成熟期过度,处于一个不是儿童也不是成人的阶段,内心产生矛盾、一些做法不知该如何去拿捏是非常正常的。

    这时候面对情绪容易极端化——或沉默不语、拒绝父母的关爱,或情绪激动、经常打架的孩子,家长可以提前学点儿心理学,让自己了解孩子所经历的内心变化,处理起来得心应手。如果实在搞不定,一定要寻求心理专家的帮助,不要把这个人格培养的关键时刻拱手让位与不良的朋友、不好的社会影响等。

    家长的暴力必须得克制 

    除了以上提及的内容,在此还要提醒家长的是,一定不要对孩子进行体罚或暴打,这样容易让孩子产生“对攻击者认同”,被打的时候虽说自己也能感到痛苦,但潜意识中也会以相似的行为模式去对待他人。

    许多由于“家暴”前来进行心理咨询的成年人,都承认自己在年少时遭受过父母的暴力对待。

    作为家长,不要过于放大孩子的错误,对待孩子也不能过于严厉。很多家长也许会说,自己并不是无缘无故打孩子,通常是针对他们犯的错误,而且在打的同时也会告诉孩子哪里做的不对。但是,有针对性的打孩子以及盲目暴打都不可取,体罚和变相体罚都是不允许的。实际上,帮助孩子分析错误行为的原因,告诉孩子如何做更好;对孩子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肯定和称赞孩子的积极行为,强化孩子的亲社会行为,比“以暴制暴”的教育方式效果更好、也更人性化。

    (文章来源:《科学新生活》杂志)

警惕孩子暴力倾向
恐怖片让“心”很受伤
拆除失恋情绪“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