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寻找早教真相

《 新安全 》(

    说起早教,所有父母都很关心,这个词几乎被育儿专家挂在嘴上。但是,我们真的了解早教吗?这个词从何而来?早教要从多早开始?教什么?最好的早教在哪里?带着这些对早教的疑问,我们开始了这场寻找真实的早教之旅。

    早教话题调查

    先来看看我们近千人的早教调查结果,以及从妈妈中征集来的早教故事。调查结果显示,我们的确有必要一起来探寻早教的真相;等了解了早教真相之后再看这些小故事,你会发现里面蕴含的小智慧,当然也有缺憾和不足。

    讲述>曲微丹

    我在儿子12个月的时候开始着重对他早教,上网查资料、看杂志,学习了不少育儿方面的知识。我给宝宝买了一本绘本故事,一开始他不喜欢读,我就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他,每天定下时间,到点自己就捧起绘本故事自说自看,宝宝慢慢被我吸引了,也安静地坐在我怀里看起来,对绘本故事越来越喜欢,每天经常几次翻看,我感到很欣慰。

    讲述>小萱萱妈

    自己带宝宝,我经常不知道和一个还不会说话的小孩在一起做什么好,所以就参加了一些妈妈们组织的活动,活动时宝宝结交了朋友,妈妈们相互交流,我觉得这也是早教的一种形式。另外,我从网上买了一本早教游戏书,和宝宝一起做上面的游戏,宝宝很开心。我还会跟着故事机唱歌给宝宝听。

    讲述>nihaome3536

    我家妞妞现在2岁7个月,对周围充满好奇,看到家人干什么,她就想学着做。所以每次吃饭时,我们会给她盛好饭,让她自己端到饭桌上。她现在也会用筷子夹菜,刚开始时不熟练,小手操纵不了筷子,要么夹不住,要么夹到中间就掉了,吃不到菜。经过反复练习,现在已经夹得很好了。

    讲述>珊珊妈妈

    我还是认为父母的实际行动给孩子做示范更有用,比如每次我给女儿剥橘子或者削水果,都会对着垃圾桶,她现在要是自己剥橘子,也会把皮直接扔到垃圾桶里了。

    五问早教

    1.早教(Early education)一词从何而来?

    想解读一个词,首先我们该知道这个词的来历。带着这个疑问,我们采访了几位专家。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研究员、博士高潇怡表示,在美国没有“Early education”这个词,她刚刚在美国作了一年的教育研究。所以她说:“我个人认为,早教(Early education)这词更像是我们中国人翻译过来的,我倒是更愿意用‘儿童早期发展(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来表达,指的是基于儿童早期发展的相关理论,对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适宜的教育。”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培训交流中心主任蔡建华则帮我们溯源到了美国在60年代开始实施的一项名为“开端计划(HeadStart)”的项目。蔡主任告诉我们,这个项目的诞生有两个重要背景:一是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大大增加,这时大家开始意识到,应该通过早期干预,使更多的孩子最终成为高素质的劳动力;二是当时美国社会出现了严重的等级分化,矛盾加剧,美国政府意识到,贫困家庭的幼儿由于没有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导致他们在上小学前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始终无法改变家庭贫困和处于社会底端的命运。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美国各级政府开始投入巨额资金,通过社区对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90%以上的家庭中的3~5岁的幼儿实施免费的服务,之后,还形成了“早期开端计划(EarlyHeadStart)”,把早期干预的时间段引向0岁。这是一整套的家庭养护支持计划,包括母乳喂养的指导、饮食与营养、医疗保健及心理发展、家庭关系等。蔡主任认为,早教(Earlyeducation)只是开端计划(Headstart)中的一部分,被单独提取了出来,现在成为了一种商业模式。所以,蔡建华主任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教育专家陈学锋都认为,用“儿童早期发展”这个词更为恰当。而且,对于孩子的早期发展来说,他们也认为“教育”一词显得过于生硬,因为每个儿童在早期发展中是非常不均衡的,各种能力的出现有早有晚,没有统一的进程,不能用教育的方式一刀切。

    2. 早教要教谁?

    这个问题的提出看起来有点傻,当然是教孩子啊!比如什么时候该教他爬,什么时候该教他说英语,什么时候该教他认数字。但是,亲,事实并非如此,如果说早教中有该受教育的人的话,那恰恰是做父母的我们。

    孩子不是一张白纸

    陈学锋在和我们分享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提到一个有冲击力的观念,那就是“孩子不是一张白纸”。她认为,每个孩子在身心发展中都是具有主动性的,他有自己成长的规律,有主动成长的意识。而父母正是需要观察到孩子什么时候出现这种主动意识,及时“促”一把,才能起到真正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破坏、限制孩子的发展,也不是揠苗助长。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成长中的这种主动性,时时把孩子当作一个被动的受教育者,有过多的控制和主导,不仅不会把孩子教好,还会影响孩子自信的养成,让孩子不断产生无能感。必须意识到,儿童正是从不断的自我主动尝试的完成中,去体验并积累自信的。

    养育需要自信

    陈学锋说:“现在有很多妈妈,包括我自己身边名校毕业、学历很高的妈妈朋友,从宝宝一出生就开始问我什么时候该送孩子去上早教班,生怕耽误了孩子。其实,我想说,只要你是妈妈,你爱自己的孩子,你就一定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知道他在什么时候需要什么,知道怎么帮他。你一定能比早教班做得更好!”在此陈学锋特别提出父母要有育儿的自信,她认为,父母看待世界的态度和在家庭中处理关系的方式,才是对孩子最重要的早教。同时她也提到:“当然,如果新手父母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做时,需要专家来做一些指导。比如告诉父母一些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告诉父母夫妻关系、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等。所以,在早教里,教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3. 最好的早教在哪里?

    金牌早教班和全外语早教机构都未必是孩子最好的早教场所,最好的早教在哪里?

    能落回日常生活的早教才最好

    陈学锋博士给我们举了2个具体的例子。一个是她在国内早教中心看到的,一些父母或老人抱着正在学说话阶段的小婴儿,围成一个圈,跟着老师一板一眼地在学:“Say‘hello’.”另一个例子是她在国外的社区免费早教机构里看到的,所谓的早教教具都是社区居民从家里捐出来的,有孩子们穿小了的鞋子,有厨房里大大小小的面粉筛,有各种各样的布料。孩子们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玩耍,没有专门的课程。在陈学锋看来,中国早教机构的“Say‘hello’”对孩子的发展没有太大的意义,而国外早教机构里的孩子们,则用小鞋子理解了配对,通过筛子掌握了大小的概念,用抓摸不同材质布料的方式发展了触感。她认为,只有能普及到日常生活、家庭生活里的早教,才是有意义的早教,毕竟孩子大多数的时间都要生活在家里,由父母来陪伴成长。“最好的早教一定是在家庭的一日生活中完成的,因为孩子各种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是一个综合的、与生活紧密交织的不断重复中的过程。家庭是早教的最好场所。”陈学锋总结道。

    有安全感再谈早教

    高潇怡博士则是从儿童安全感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的。她认为,早教首先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心理上安全、充满爱意的环境。在婴儿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人通常是母亲。母亲精心的看护和对婴儿需求的有效回应是形成安全依恋的重要因素。这一阶段要让婴儿意识到:这个世界是可以预测的,是安全的。在这样的环境下,他才能进一步地探索世界和发展自我。所以,在家庭里,用游戏的方式,才是最好的早教。如果这个时期婴儿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身边都是陌生的人,就会变得没有安全感,充满焦虑,他要用很多的精力来处理自己的不安,更谈不上什么早教了。“最好的早教在家庭,最好的早教老师是父母。”高潇怡博士的观点明确。

    4. 早教要多早?

    早教中的“早”字,让很多父母乱了阵脚,生怕晚了就赶不上别人,所以一路小跑。最好自己的孩子在同年龄段的孩子中是最早会爬的、最早会说话的、最早会数数的……早教到底要多早?我们向专家请教了一番。

    在我们的调查中,近70%的父母其实都不太清楚早教到底该从何时开始,蔡建华主任和高潇怡博士给我们的标准答案都是:孕期!无论是蔡建华主任给我们提供的大脑发育敏感阶段曲线图,还是高潇怡博士引用的实验数据都表明,孩子的听觉和视觉从出生前,也就是胎儿期就开始发展了。在父母必读杂志社在庆祝创刊30周年暨二十一世纪儿童发展论坛上,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彦捷在主题为“大脑发育与儿童教育”的发言中,也曾经提到:人的心理和行为物质基础就是脑,而脑发育的过程,从精卵结合的那一天就开始了!所以,如果说早教需要多早开始,那一定是从孕期就要开始了。

    但是,这种早教并不是指隔着肚子给宝宝听音乐的所谓的胎教。而是指孕育宝宝需要一个好的环境,包括孕妈妈的营养状况良好、生活习惯良好,所在环境的安全和安定,以及心态平和、健康等。

    5. 关键期有多关键?

    儿童心理学上,关键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指在发展过程中一种特殊类型的学习发生所在的时期,在此前此后,相同的学习很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高潇怡博士在给出我们关键期的明确定义之后,也谈道:“有人认为关键期一词太偏狭,时间也太短,认为将关键期称为敏感期或最佳期更合适。”

    儿童心理学家在研究后认为,当儿童处在某些行为的敏感期时,个体时刻处于一种积极的准备和接受状态,如果这个时候得到适当的刺激和帮助,某种能力就会迅速地发展起来。错过这个时期则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发展也比较缓慢。这些论断证实了关键期的重要,也让父母们越来越重视起孩子发展的关键期或敏感期,但同时也造成了养育焦虑:我怎么才能不错过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其实答案非常简单,陈学锋博士告诉我们:“就跟着孩子自己的发展和兴趣走。”她更认同敏感期的概念,而且提出这是一个区间,既然是区间,就有头、有尾。那么有的孩子的发展可能会在头上,开始比较早;有的孩子在尾上,发展比较慢。但是,从长远的发展看,只要孩子的发育是在这个区间内,无论在头还是尾,都没有差别。她提醒说:“只有当孩子的某些发育超过了最晚的时间还没有出现时,才需要去找专业机构诊断和进行必要干预。在此之前都不必太着急,不要因为比较而焦虑。有的孩子说话晚,但听力与理解力都没有问题,他可能只是一直在‘接收’语言,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孩子,一旦开口说出来就是整句子;有的孩子说话早,但很大了也还是只会说一些词,并没有呈现出语言方面的天赋。这都是不一定的。”

    苏彦捷教授也曾提出:“敏感期这个时间段没有那么绝对,后面可以作一定的弥补,只是可能需要费更大的力气或者更多的投入。从关键期到敏感期的提法,是基于对发展的不断认识,它们其实都是发育的概念。”

    早教新视角

    营养和喂养里的早教

    早在2006年,来自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的三十余位专家,在一次婴幼儿早期智力开发专家论坛就提出:合理完整的营养、科学的启蒙教育和父母的关爱是婴幼儿早期智力开发的关键。北京儿童医院保健中心原主任刘纪平在发言中说道:“为了孩子的健康,要做到食物多样、平衡、适量,因为没有一种食物能够具备所有的营养。食物的多样化是保证孩子获得全面营养的基础,可以让孩子获得丰富的味觉、嗅觉、视觉、触觉的感知刺激,有利于孩子早期发展。”这是营养和早教关系的一个方面。本次策划,我们采访到的临床营养师刘遂谦,又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喂养行为与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教新视角。

    “吃”与儿童心理发展

    刘遂谦告诉我们,国外的儿童营养学研究中,对儿童的进食行为也提出了发展里程碑或类似界标的概念,也就是说应该随着儿童的生长发育到了不同阶段而有不同的喂养行为。比如当孩子能够伸手够东西、能用手抓住物体并送到嘴边时(无论是否能准确地送到),就应该给他手指食物(Fingerfood),国外多是手指饼干或面包条,在中国可能是馒头片,让孩子自己将这样的食物送到嘴里咀嚼。这个时候孩子的精细动作已经发育到一定程度,可以体验自己进食,而自己进食又可以反过来促进孩子精细动作的发展。这个体验新鲜事物的过程会给孩子带来非常大的快乐感受。如果这个时候没有给孩子添加手指食物,孩子还是只吃泥湖状食物的话,可能就会有问题。因为孩子自己抓握勺子的能力不稳定,所以必然是由家长拿着勺子在喂他吃,孩子的肢体动作发育就会受到影响,反过来也会影响到他的心理和智力发育,吃东西由自由体验变成了被动接受。长时间吃泥湖状食物,孩子就没有机会体验新鲜食物,逐渐会对进食产生厌倦,所以会出现某个阶段孩子突然厌食的情况,这种厌倦一方面会让孩子的营养不够均衡,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他的心理健康。再比如,当需要锻炼儿童咀嚼能力的时候,就一定要添加稍微硬一点、块儿大一点的食物,因为咀嚼不仅和儿童口腔、牙齿发育有关,对孩子的语言发育能力也有影响。所以,什么时候给孩子吃什么样的食物,不仅和营养摄入的全面有关,和孩子的心理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

    喂养行为里的早教

    亚洲儿科营养联盟主席丁宗一教授曾提出过“营养银行”的概念,对此刘遂谦非常认可。她说:“早期营养,其实就是在为终生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打基础,作准备。因此对婴幼儿在2岁前进行营养干预就特别重要。”刘遂谦告诉我们,营养干预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营养素的储备,这对孩子的体格发育,如身长、体重等影响重大。也就是说,早期营养是一个生命质量的基础。父母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食物,对孩子的生长有影响,对孩子的发展和未来也是存在影响的,比如母乳喂养、辅食添加等。二是喂养行为,包括进食气氛、家庭饮食习惯和就餐模式等。孩子是通过触觉、嗅觉和味觉来认知的,最早也是通过食物来认知外界的,如果家里的餐桌总是很乱,食物总是很脏,就会对孩子的认知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如果孩子吃东西时,有一个干净舒适的氛围,他就会有足够的安全感去探索食物,放心地选择食物。进食气氛还会影响到孩子的社会感和群体感,所以我建议孩子在1岁以后的正餐可以尽量和家人在一个桌子上吃饭,这会让孩子感受到家庭是小社会氛围。家庭的饮食模式,父母的饮食习惯其实就是最根本的早教,孩子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养成正确的就餐习惯,有好的营养价值观,比如知道什么是健康的饮食,什么是对身体不利的饮食,这会对他的健康产生质的影响。”

    刘遂谦还提醒道:“父母自己对营养知识的储备、自律性、自我规范能力,都是对孩子的早期饮食教育。我们不能只强调早教中带孩子去上婴儿游泳课、早教班的那一面,喂养行为本身就是早期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实实在在地发生在生活中的每一天。没有任何一种教育模式是可以单独挑出来的,可以脱离生活细节和环境的。”

    早教的节奏和适度

    在儿童早期发展中,是不是教得越多越好,孩子发展得越快越好?在这点上,蔡建华主任提出了一个“早教节奏”的理念。他以亲子共读举例,告诉父母亲子阅读就是一个有节奏的过程:要从父母单向读故事给孩子听,到孩子有一点点回应,再到亲子共读,最后到孩子的自主阅读。这个过程需要等待,有一定的节奏,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越快越好。

    在适度的问题上,陈学锋博士则表示:“即使我们强调家庭应该给孩子一个丰富的环境,也并不是指过度刺激。这个环境应该让孩子感到自在,而不是感觉到有压力。过度刺激及压力经常会适得其反,不仅不能让孩子有正常的发展,还会抑制了发展。”陈学锋博士和蔡建华主任都非常反对在早教领域中风靡过一阵儿的杜曼闪卡,他们认为那样的训练就是在过度刺激孩子的大脑,会破坏孩子的注意力。

    适宜的帮助更有效

    高潇怡博士针对父母对孩子发展的敏感度来诠释这个问题,她说:“并非是越敏感对孩子的发展越有利,关键在于度。如果父母对孩子过于关心,不管孩子是不是在听,甚至是孩子睡觉时,母亲都不停地在对孩子说话,孩子就容易形成回避型的依恋,也就是通过对母亲的回避使得他们免受过度刺激的干扰。”她强调,好的早教是针对儿童发展的特定阶段和特点,提供适宜的支持和帮助。她还为我们提供了发展心理学上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并解读了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启发,那就是:儿童的学习要以生理上的成熟为基础,成熟之前的学习与训练难以有显著的效果。另外,高潇怡博士还强调: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还意味着注重个体差异。很多儿童发展量表给出的发展指标,都是一个区间,这意味着儿童发展存在普遍规律,也有个体差异。

    孩子的大脑需要休息

    在《关键教养报告》一书中,提到了两位解开了婴幼儿学说话秘密的专家:纽约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塔米斯-莱蒙德和婴幼儿语言发展专家迈克尔·戈尔茨坦博士。他们都在研究父母反应对婴儿语言发展的影响。塔米斯-莱蒙德教授提出了家长回应与孩子语言习得的相关性,而戈尔茨坦博士则近一步通过实验证明了父母的拥抱、抚摸或亲吻都能对婴儿的发音频率及成熟度有立竿见影的作用。但是,塔米斯-莱蒙德教授反对父母的过度刺激。她强调,在她的研究中,那些学说话快的孩子,父母也没有整天都高频率地回应。戈尔茨坦博士则谨慎地说:“宝宝的大脑需要休息,才能消化和巩固所学到的东西。有时候,宝宝需要的是玩耍、独处和自言自语。”戈尔茨坦博士还提醒雄心勃勃、跃跃欲试的家长们两点:急切想提高回应度的父母们可能会忽略孩子是否作好了准备;做出过强、过弱或重复的回应,反而会耽误孩子的语言发展。比如当宝宝一个低于现有能力的发音都会得到拥抱的奖励时,会让宝宝觉得爸爸妈妈的奖励太容易。遗憾的是,父母该如何在自然情境中减少对宝宝不成熟发音的回应,如何增加对成熟发音的回应,目前专家并没有答案。也许自然、适度地回应就是最好的办法。

    对此,陈学锋博士说:“当孩子以自己的方式提出需求或用身体、动作来交流时,父母不能视而不见,要积极与孩子互动。当孩子说到正确或接近正确的词时,父母可以通过重复孩子的话来鼓励孩子。这就是适度的回应。”

    更多早教言论

    大脑发育与早教

    “从胎儿和婴儿脑研究中得到的证据清楚地显示出,充足营养以及健康生活方式(如避免使用可能会对胎儿或婴儿有伤害的药物)在该时期的重要性。因为大脑发展(大小和重量)基本完成于儿童早期,而且大脑占用了身体能力的一大部分,因此大脑很容易受到营养不良、易引起畸形的药物或疾病的影响。”

    “同当前为公众所宣传的向婴幼儿讲话和唱歌的重要性相比,加强公众对出生前保育、早期营养、免疫和消除环境中有毒物质的重要性了解,在促进大脑早期的发育方面可以起到同样重要的作用。(Thompson和Nelson)”

    脑力开发DVD与早教

    “2007年11月,一场媒体风暴爆发了。著名期刊《儿科杂志》(Pediatrics)发表了一份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的报告。文中指出:给宝宝看‘脑力开发’DVD,宝宝学得的词汇量比没看的宝宝少很多。”

    “婴儿分辨说话,部分是靠唇读,靠观察说话者出声的嘴唇动作。婴儿学习语言的第一步,是搞清楚何时一个字结束,另一个字开始。”

    “如果婴儿听到话语的同时,看着一个抽象的形状,而不是一张脸,他们就无法分辨字字间隔,听到的也只是无止尽的胡言乱语。”

    “在婴儿看着成人说话同时听到人声时,有两种感官输入,等于是有两个同时发生的事件都在告诉孩子要注意此时的人际互动。婴儿专注力变高了,更容易记住事件而且学得更多。而相较之下,婴儿DVD中多是毫无关系的旁白和图像,两种感官的输入并没有相辅相成,还互相竞争。

    大自然与早教

    “比起坐在家里看电视、玩玩具或者上早教班,让孩子在大自然的阳光中接受心智滋养,是最不花钱却效果最佳的成长方式。”

    “父母努力教导孩子学习话语、交际、竞争、科技时,也逐步地让孩子远离了自然。客观来说,这样的努力的确为孩子在未来社会的发展带来诸多先机和好处,但如果引导得过早、太快,有时也会让孩子冒很大的风险,最大的风险就是降低了孩子敏锐的感觉系统,让孩子的身心失去了自然气息的滋养,变成一个生理与心理都不饱满的人。”

    早教话题中,更严格地说应该是儿童早期发展的话题中,还有太多的观点和视角期待与你分享,真正有责任感的专家们也非常愿意带领大家走出各种误区。希望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让孩子有更好的成长,让父母有更多的养育自信。

    (文章来源:《父母必读》)

破解“黑摩的”难题
寻找早教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