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街头饮品健康谈

文/本刊记者 王倩倩 《 新安全 》(

    炎炎夏日,很多人喜欢手捧一杯色彩缤纷的冰凉饮品,可谓是既解渴又时尚。街头饮品之所以能迅速俘获青年消费者的青睐,原因在于您只需立等片刻,珍珠奶茶、鲜榨果汁、西瓜酸奶、全麦豆浆等多种特色饮品即被瞬间“奉上”,省时而美味。然而,在尽情享用街头饮品带来的甜美味觉体验时,能否如愿喝出健康呢?问题的答案,或许在对每一类饮品的制作原料和加工程序的分析、解构中,才能逐一得出定论。

    珍珠奶茶:奶精、明胶齐上阵

    原料揭秘:作为从宝岛台湾流传内陆的一种美味茶饮,珍珠奶茶有着细腻丝滑的独特口感和奶香四溢的美妙风味,加之杯中沉淀的弹滑红糖粉圆,吮吸一口便能瞬间俘获食客们的味蕾,已然成为街头休闲饮品的“翘楚”。查阅资料不难发现,正宗珍珠奶茶的美味之处正在于其原料和制作相对考究。而当其成为街头饮品时,其原料、加工的简易程度则人难以预料。

    曾有过珍珠奶茶饮品店工作经验的受访者小王告诉本刊记者,读大二时由于业余时间比较充足,小王选择在学校附近的一家甜品店作兼职。当时,对于珍珠奶茶制作“零基础”的她,在老板的简单培训下便轻松“上岗”,短时间内就能调制出一杯杯香甜可口的珍珠奶茶。据小王介绍,这种所谓的珍珠奶茶,其实并不含有任何鲜奶,而是通过将奶精、香精、明胶珍珠等原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调配,用热水冲制后便可封口售卖,由于价格便宜、口味宜人,广受学生喜爱。

    其实,小王口中的珍珠奶茶冲制工艺,在街头饮品店中极为常见。据媒体报道,在我国深圳、沈阳、青岛等地的奶茶饮品店中,使用香精、奶精、塑料珍珠等10余种添加剂勾兑的现象极为普遍。原本极具营养价值的牛奶饮品,转而化身为集多种添加剂于一杯的化学制液,长期饮用,其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可想而知。

    健康解析:据珍珠奶茶饮品业内人士称,奶精、“珍珠”和糖精被称之为调制珍珠奶茶的三大“法宝”。如何在没有任何鲜奶加入的情况下,依然调制出具有极佳卖相以及香浓口味的奶茶,成功的关键即在于此。

    奶精,其主要为氢化植物油,属于一种反式脂肪酸。奶精使奶茶变得香浓源自于奶精中一种名为“植脂末”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中含有砷(砒霜)、铅、铜等有害物质,长期摄入,可增加患冠心病、肿瘤、哮喘等疾病的几率,幼儿更会变得智力低下。每天一杯500毫升珍珠奶茶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已超出正常人体承受极限,会大大提高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如此表示。

    提到珍珠,作为奶茶的“点睛之笔”,同样在其中找到了最佳“替身”。其实,珍珠的原名被称为粉圆,其主材料为木薯淀粉,由于单纯的木薯淀粉本身不会出现弹滑的口感,因此,市面上便出现了使其更加有“嚼头“的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而所谓的高分子材料便是含有大量明胶的“塑料”。专家表示,这种塑料“珍珠”,根本无法被人体所吸收,更无营养价值可言。

    “鲜榨”果汁:浓缩果酱,含糖量高 

    原料揭秘:街边一杯杯榨取新鲜水果原液制作而成的果汁,既营养又可口,总是能够迅速唤醒消费者的品尝欲望。然而,是否所有的鲜榨果汁真正来自于水果呢,或许并非我们想象中如此简单。据青岛早报报道,在山东青岛的多家鲜榨果汁饮品店内,其销售的果汁实际上是用果味香精和浓缩果酱勾兑而成,并为加盟商提供全套教程及制作材料的一站式服务。

    香精和浓缩果酱能够冲制饮品以冒名顶替真正水果,而真正的鲜榨果汁也难逃健康陷阱。对于西瓜、木瓜等这类水果果汁而言,其榨汁后的甜度将大大折扣,严重影响品尝口感。此时,一些商家为了提高果汁口感,会加入大量方糖,以还原水果本来的甜度。记者在北京市西城区南锣鼓巷附近走访时发现,在某品牌果汁饮品店为消费者提供的价目表中,明显标注出无糖、少糖、半糖等选择项,供消费者根据个人口味进行选择。但当记者购买一杯无糖果汁,饮用后仍感觉到有明显的甜度。

    据台湾某杂志对街头冷饮店出售的多种饮料进行糖分检测,发现不论是“全糖”还是标着“少糖”、“低糖”的饮料,实际上含糖量都不低,一杯低糖绿茶总含糖量高达50克,相当于10颗方糖,全糖的更高达17颗方糖。含糖量如此之高的鲜榨饮品,必将在解除一时口渴之感后,为健康留下诸多隐患。

    健康解析:使用浓缩果汁、果酱、果汁伴侣或者果汁粉之类的复合添加剂勾兑“鲜榨”果汁,已然成为饮品行业的一大潜规则。而记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获悉,果汁浓浆虽然口味有所不同,其配料一栏都明显标注有食用香精、甜蜜素、安赛蜜、黄原胶等近十种添加剂字样,根据口味的不同,浓浆里所含有的色素成分也有所差异。就是这样多种添加剂的简单组合搭配下,更是有“5种添加剂调出鲜橙汁, 5分钟搞定”的验证试验产生。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国家一级营养师王雷军在分析这一类饮料的制作原料时对本刊记者表示,更准确地来讲,果汁粉、果酱是一种含有水果味和水果色素的化学合成物。人体需要从食物中获取营养,而这些并非食物的物质进入人体后,必然会有排异反应出现。长期食用含有这种成份的食品,容易加重人们肝脏、肾脏的负担,从而会影响人们肝肾功能的发挥。此外,对于人体无法排泄、消化的一部分化学合成物,会在脂肪的包裹下在体内蓄积,从而导致肥胖症的发生。

    此外,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柳叶刀糖尿病及内分泌学》杂志刊登的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最新研究发现,大量饮用果汁与糖尿病危险增加之间可能存在一定关联。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每天喝甜饮料最多的人群比起不喝的人群,痛风的发病风险会增加120%。对此,记者在采访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高级营养师王旭峰时了解到,含糖量高的饮品随处可见,经常大量饮用会使得饮料中的糖在口腔里微生物的作用下发酵产酸,从而腐蚀牙釉质。同时,由于大量的糖的摄入可以影响钙吸收进入血液,也会加大骨质疏松症、肾结石、胆结石等患病风险。因此,我们在无法判断其是否为真正的水果鲜榨成汁的条件下,还是少喝为妙。

    现磨豆浆:粉精兑出香浓口感

    原料揭秘:清晨,对于匆忙赶时间的上班族而言,在街头摊点买杯豆浆来“过早”是件平常事。然而,面对“现磨豆浆”此类的醒目招牌,其真实可信度究竟有几分,还需细究一番。

    本刊记者选择北京市海淀区明光桥附近一现磨豆浆工坊,选购了一杯原味鲜榨豆浆。只见一旁工作人员在豆浆机旁经过简单操作和短暂等待之后,一杯浓稠香甜的豆浆便包装完成。其黄豆磨制如何能如此迅速,其浓稠度又是如何实现,不免令人心升疑虑。记者通过网上查询得知,诸多现磨豆浆加盟品牌,已经在官网的加盟方案里,毫无避讳地提出为加盟商提供豆浆精、现磨豆浆增稠剂以降低经营成本, 此类行为已然成为了昭然若揭的行业规则。

    据某现磨豆浆连锁品牌加盟人士表示,由于正常黄豆在打磨的过程中,其原有的豆腥味对严重影响豆浆口感,其中以豆浆精、豆浆增稠剂、高效消泡剂、调味剂等为主的豆浆“伴侣“成为调制出一杯成本低廉且美味香甜豆浆的一味重要调料。

    健康解析: 2011年8月,肯德基、永和豆浆、真功夫等国内多家知名连锁餐饮企业因出售豆浆为豆浆粉调制而成,一度陷入“豆浆门”事件中,引起行业不小震动。豆浆粉精究竟为何物,其对人体有何影响,值得引发公众关注。

    所谓豆浆粉精,其实为一种粉末状,具有浓郁纯豆浆香味,在食品加工工业中用作增香和改良,其配料主要包括食用香精辅料、食用香料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管理专家靳晓梅表示,我国食品添加剂分为单一香料添加剂和复合香料添加剂。正规的食品添加剂应该也有详细的配料说明,以及限定使用范围和用量。如果合格的“豆浆精”按照限定的使用标准添加到现磨的豆浆里,增加豆浆的香味,可以实现豆浆增香。“但是儿童经常大量食用人工合成色素、香兰素等一类的添加剂,会加快体内锌元素的流失,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抵抗力下降、食欲下降,口味改变造成异食癖、伤口愈合缓慢等缺锌症状。”王旭峰对记者表示。

    酸奶饮料:勿当酸奶盲目饮用

    原料揭秘:在种类众多的夏日冰饮中,口味酸甜的水果类酸奶饮料,成为了爱美女生心目中的消暑养颜佳品。酸奶饮料,是否一如酸奶富含多种营养素,我们不妨从其工艺原料中,找出二者的差别。

    众所周知,酸奶经由牛奶发酵而成,其口味酸甜细滑,不但具有新鲜牛奶的全部招牌营养素,而且酸奶能使蛋白质结成细微的乳块,乳酸和钙结合生成的乳酸钙,更容易被消化吸收,被食品营养学专家称之为“21世纪的食品”。而酸奶饮料,尤其是街头常见的蜜豆酸奶、椰果酸奶、水蜜桃酸奶等多种水果口味的酸奶饮品,其本质与酸奶不同,作为一种饮料,其由70%的水加奶粉、糖、乳酸或柠檬酸、苹果酸、香料和防腐剂等加工配制,口感酸甜但缺乏酸奶的醇香厚度,极易被人混淆为酸奶进行食用。

    健康解析:对于两者之间常常相互混淆的问题,北京市食品研究所张嘉芷教授表示,牛奶发酵过程中,乳酸菌能够分解牛奶中的蛋白质和乳糖,一方面使得牛奶更易被消化吸收,同时还能有效地抑制肠道内的细菌繁殖,有助于儿童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此外,酸奶中的胆碱含量高,还能起到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与酸奶相比,酸奶饮料的营养只有酸奶的1/3。按照乳品行业的规定,100克的酸奶要求蛋白质的含量≥2.9克,而酸奶饮料的蛋白质含量却只有1克左右。另外,由于酸奶饮料里加了水和果汁,所以口味上也没有酸奶纯,尤其是奶味不够。因此,酸奶饮料无法代替酸奶。

    消费者究竟该不该选择酸奶饮料?面对这一困扰,国家一级营养师许少雄认为,乳酸饮料确实含有乳酸菌,对肠道比较好。但是,此类饮料过大于功。多数乳酸饮料含有添加剂,人体肝脏需要制酶对其进行专门解毒。长期的肝脏超负荷运转,将进一步加重身体代谢负担,一般不建议食用。

    当街头饮品单纯地沦落为一些不法商家攫取暴利的工具,这种虽风靡街头但隐藏巨大隐患的快消食品,还需消费者理性饮用。“街头饮品绝大多数都属于高能量低营养的饮品,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如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很少,但热量却很高。不建议大家经常饮用,尤其是儿童、青少年、肥胖者、糖尿病患者、痛风患者、血脂异常者更应避免饮用。”王旭峰对记者再次强调,“生活中,消费者尽量不去追求过于鲜艳、味美的饮品,可以选择饮用含添加物少、能量低的饮料进行解渴。此外,不妨尝试制作豆汤、果蔬汁、花草茶等家庭自制饮料,让健康生活更加有滋有味。”

街头饮品健康谈
吃肉有讲究 健康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