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生活丰盈的今天,我们不再为生存忧虑,不再为饥贫绝望,然而依然有不少的人深感孤独;工作上找不到知心人;生活上找不到精神依靠;和家人存在各种心理代沟。我们从来都不是孤独存在的一个人,但为何我们的心灵世界无人光临,为何我们依然孤独?
奋斗孤独
Story
“在追求理想的路途上,孤独就是我最好的朋友。”
玲玲,28岁,外企职员
我的家乡在距离北京2000公里之外的福州。当初从福州,考到北京外语学院,家人的兴奋和同学的羡慕不言而喻,我带着家人的期望和对未来的憧憬来到这个超级大都市。一开始,一切都充满新鲜感和吸引力,大学的生活让我充实、幸福。
快乐的时光总让人有种转瞬即逝的感觉。转眼间,4年的时光恍惚在快乐和成长成熟中翻页了,我的求职路径还算顺利,应聘了几个公司,就进入了这个美国公司。起初,我还是用在学校的心态来待人处事,尽管专业能力还可以,但总是由于自己初出茅庐,性格太单纯,轻易信任他人而处处碰壁。逐渐,我开始怀疑别人,也不想和别人说心里话。
到今年,我在这个公司已经7年了,已经是我们项目组的负责人。有时候工作压力特别大的时候,也不知道能和谁倾诉,明明很脆弱还是逞能,强颜欢笑。公司里,是不可能有深交或者交心的朋友。电话本里的朋友有几百个,但能说说真心话的,真的太少。
有个晚上雷电交加,因为有个项目书着急上交,我不得不自己在公司加班。窗外电闪雷鸣,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害怕打雷的时候,妈妈总会陪在我身边的情景,心里就会不自觉发酸。这两年公司处在上升阶段,我的工作异常忙碌,甚至无暇请年假。下班开车回家,或闲暇之余躺在沙发上,会特别怀念福州的小吃和妈妈的手艺,还有那些一起成长的玩伴,各种快乐的时光就会浮现眼前。这种孤独感,也许就是成功的代价。
Story
“一张床、一台电视、一部手机、一个平板电脑,这就是我在这里的所有。”
暖气安装师傅,张永利,23岁
听我爸妈说,我儿时的玩伴几乎都结婚了,就我老家最铁的哥们,下个月就当爸了。这就是我们老家同龄人的状态,不想读书了,就玩儿两年,在家种地结婚生娃,不想种地的就出来大城市打工,和我一样。
我是18岁出来打工的,不想读书想挣钱。安装暖气这个活儿,虽然辛苦,但能挣钱。像我,每个月勤快点,挣个六、七千,问题不大。城里人用苹果手机、平板电脑,我也都有,开始我没觉得自己和他们有什么不一样。但这几年,很多和我一起出来打工的哥们都陆续回家盖房结婚了,我周围能一起玩的朋友越来越少。我爸妈让我多攒点钱,也回家盖房娶媳妇。我不愿意回去,过不了原来那种生活。但看着自己身边考上大学的那些同学,在大城市有家有房有车,自己至今还是孑孓一身,什么都没有,心底里还是会有失落感。
原来心情不好就会拉几个哥们去喝酒,说说话,也不觉得和在老家有多大的区别。现在,最好的那几个哥们都回老家了,我下班没事只能在出租屋里看看电视上上网,想找个说话的伴儿也没有。房间里就一张床、一台电视、一部手机和一个平板电脑,这就是我在这个大城市呆了6年的所有。
专家解析
张秋玲,北师大心理学博士,北医六院前心理科医师。
所谓“外向”的人,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善于交际的人,在大家的面前总是喜笑颜开,快快乐乐的样子。“外向”的人给大家以乐观、开朗、热情、自信、进取的印象,人缘很好。他们的内心往往很丰富,甚至是多愁善感,但他们不喜欢刻意地找人诉说,周围人也以为他们内心很强大而没必要用心关心他们,于是,他们就会感觉到所谓的“孤独”。他们的感情没有人来理解,虽然他们的朋友很多,但没有几个可以倾心相谈。所以他们会有一种自感我外向但还是孤独的无奈。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会产生孤独感。这点在北漂的年轻人中最为典型。很多北漂的年轻人来到大城市学习、工作、奋斗。他们由于离开了自己所熟悉的故乡、亲人和同学,来到陌生的地方,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了孤独感,表现出对故乡、亲人强烈的思念。这种由于人与人之间有了一定的距离,包括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造成交流上的困难,就是孤独。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孤独感或许会逐渐减轻。
理想所带来的焦虑和寂寞,也会产生孤独感。在这些年轻人中,很多都曾经是自己所在群体(学校,家乡)中的佼佼者,追求理想世界的完美。然而现实社会中的种种不完美,让他们在心理上产生很大的落差感,让他们开始表现得不适应,一些思想行为也变得为人所不解,不被社会认同,因而产生孤独感。从家乡到大城市,从学校到职场,存在地域差异和心态的切换,一旦处理不当,他们会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敏感多疑,认为别人会轻视自己或者会质疑他人的可信度。为了维护表面的自尊,慢慢把自己封闭起来,保护起来,尽量减少与他人交往。长此以往,代价却是使自己陷入孤独。
对于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造成的孤独,需要当事人反思自己追求的理想是否有价值。若有,就要义无反顾地追求下去;若有可能,最好找一个志同道合的知己,享受体验孤独的美和宁静。解决这类孤独的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开放自我、真诚、坦率地把自己交给他人。打开心扉,朋友之间互相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如果感到孤独或需要关心时,可以尝试主动接近别人、关心别人,因为,交往是一个相互沟通的过程,所以别人也会对你以诚相待。也可以翻翻旧时的通讯录,给久未联系的朋友写写信。这样不但扩大你的社交面,还融洽了人际关系,孤独感自然就会消退了。要注意,和朋友的联系,不只是在你感到孤独时所要做的事,你要知道,别人也和你一样,也需要得到体会和友谊的温暖。
自卑心理也有可能造成孤独感。有一些年轻人,抱着“看看世界”的心态,不会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造成学历和条件在同龄人中都缺乏优势,潜移默化就产生了自卑感。一旦形成这种由于自卑而造成的孤独,要懂得理性地反省自己,认识到自己头脑中存在的非理性观念,有意识地加以改变,同时也要明白别人并非有意看轻自己。要勇于敞开自己的心扉,用坦荡、真挚的情义去和他人交往,当你体验到交往的快乐时,一个新的自我就代替了孤独。另外,还可以多和亲人以及身边信任的朋友沟通。尝试多了解、多学习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如果你遇到不开心的事时,尽量多和他人倾诉,这样不仅可以增进朋友之间的感情,还可以减少你们之间的代沟。如果因为自觉不如别人,觉得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别人,所以不敢与别人交往,时间久了而造成孤独,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人和人之间是不可相比的,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就如世界上不会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一个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所以要努力让自己自信起来,多学习和认识世界,拓展、增长自己的视野和阅历,走出孤独的困惑,从而克服孤独。
对于缓解孤独感,还可以培养丰富优异的业余爱好,多参加有益的公众活动,把思想感情从孤独的小圈子里尽快解离出来。如多运动,既可以放松心情、也可缓解孤独感,同时还可以在精神上得到激励。如果你遇到挫折或心情不好时,此时的你又不愿向别人倾诉,你可以到公园或田野里散步,让清风吹走你的坏心情,慢慢地心情就会开朗起来。你要知道生活中有很多活动是充满了乐趣的,只要你能够充分领略它们的妙处,也能消除孤独感。
成长孤独
Story
“还能有谁可以走进我的世界?”
许嘉璐,17岁,中学在读
我觉得自己是那种多愁善感、内心异常矛盾的女孩子,心里有很多想法,特别希望和被人分享,同时又害怕被人察觉。班里的人窃窃私语,都说我长得好看,以后一定是那种嫁入豪门吃闲饭的花瓶,我讨厌这种评价,心里很生气。于是,我在学习上特别刻苦,希望用成绩让他们知道,他们的猜测是荒谬的。然而我再怎么努力,成绩仍然平平,到不了我理想中的水平。慢慢,我开始不愿意和其他同学说话,女生都说我冷漠,男生说我傲气,没有人想理解我,能理解我,直到他的出现。
因为父母工作调动,他从别的城市转学到我们班里,安排坐在我隔壁。他不爱说话,但特别喜欢看书。我们聊共同看过的书,喜欢的作家,慢慢有了很多共同的话题。他从没说过我漂亮,但总说我是个很有才华的女孩,这让我第一次有被人肯定的感觉,那种感觉幸福得无法用言语表达,我觉得他是唯一一个能理解我的人。于是,我们悄悄地相恋了,一起手牵手上学、放学;课间一起在操场角落里看书;他给我写诗,我给他写了很多小散文。后来,我们的事被班主任发现了,班主任告诉了我妈妈,妈妈担心因此影响我的高考,替我办了转学。现在我在一所寄宿高中就读,周一到周五在学校不能外出,周末妈妈亲自来接我回家,我感觉这种生活又瞬间就回到了黑白。
专家解析
张秋玲,北师大心理学博士,北医六院前心理科医师。
孤独感是一种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常见的心理情绪。青少年应学会打破心理闭锁,消除孤独感。一旦处理不当,会使青少年产生挫折、寂寞和烦躁等,严重的甚至有厌世轻生的念头。由于青少年自尊心的增强,它们与青少年生理、社会性发展的不平衡相互作用,导致青少年期特有的闭锁心理,并因此而产生出孤独感。
青少年为何会产生孤独感,原因是多维度的。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独立意识的增长。青少年处于人的生命发展过程中从不成熟走向完全成熟的过渡时期,在这个过渡期中,他们的实践范围在逐步扩大,逻辑抽象思维能力也在迅速加强,于是开始积极地用自己的内心去体验世界,觉得自己长大了,不愿再盲目地依从父母。他们力图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和追随,但现实又让他们心生不安全感。为了走出这种困境,多数青少年积极投入同龄人交往,但也有少部分人站在人群外观望,或不屑于与同龄人交往,唯我独尊;或害怕增加不安全感而紧张不适,从而转向自我内心的交流。
第二,自我意识的发展,也是让青少年感觉无处倾诉的因素。青少年智力的发展几近成熟,这有力地促进了其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已基本能正确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他们常会产生关于自己的许多独特的想法和憧憬,发现自己心灵中的美,也看到自己心灵中的丑。由于青少年自尊心的增强,个人隐私的范围逐渐扩大,往往担心自己的某些方面会被人耻笑,于是便小心地在心中构筑起一道篱墙,锁闭自己内心的秘密。独立意识是一种向外的力量,而自我意识是一种向内的力量,它们与青少年生理、社会性发展的不平衡相互作用,导致青少年期特有的闭锁心理,并因此而产生出孤独感。深沉的孤独感会产生挫折感、寂寞感和狂躁感等,严重的甚至厌世轻生。
青少年应学会打破心理闭锁,消除孤独感,青少年首先要开放自我,真诚、坦率地把自己交给他人。要主动亲近别人,关心别人,因为交往是一个互动互酬的过程,所以别人也会对你以诚相待。这样你就能扩大社交面,融洽人际关系,孤独感自然就会消退了。另外,还要尽量缩小与同代伙伴之间的差异。既不自傲清高,做脱离集体、高高在上的“超人”,也不自卑多虑,脱离同伴,做索然独居的“怪人”。从文化教养到兴趣爱好的各个方面,都应与同代人相互沟通、相互学习。
作为父母,要尽量增进两代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成年人要对青少年一代多一些理解、体贴和帮助;青少年也应多了解、多学习成年人的优点和长处,并相互尊重和体谅,以填平所谓的“代沟”。除此之外,父母还要适度地引导孩子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为自己安排好丰富有益的业余生活,把思想感情从孤独的小圈子中脱离出来,投入到广泛的高尚的活动中去。
老无所依
Story
“有一种痛,注定陪伴我走完一生,直至死亡。”
沈君(化名),女,72岁,退休教师,失独者(失去独生女儿),与老伴儿相依为命。(独女因车祸去世,至今已12年。)
我女儿自小就很乖巧,成绩很优秀,也比较听话。在北京读完本科、研究生,她就去了美国读博士。本来可以留在美国,但是因为担心我们没有人照顾,深造结束后依然选择了回国工作。回来后她很顺利就找到一个在大学教书的工作,我们开始催促她考虑婚姻大事,她总是告诉我们不着急。一切本来弥漫在幸福之中,一个噩耗瞬间让我们整个家庭支离破碎,直到现在,我们还觉得女儿就是昨天刚刚离开。
那天中午刚吃完午饭,我在刷碗,听见老伴儿声音异常激动,搞清楚了吗?确定了吗?怎么可能?老伴儿平时说话一直都是比较温和,从来没见过他这样。我赶紧放下手里的活,看见老伴儿迟迟没有放下电话,呆站在那里自言自语,一直重复着不可能不可能。我猜到有什么大事了,但根本没想到是我女儿出车祸了。赶到医院,女儿的身体已经冰冷了,躺在那,和我们阴阳相隔。我们根本无法接受女儿就在瞬间离开了我们。女儿平时开车非常谨慎,从来没有过半点闪失,发生车祸,让我们难以置信。后来说是因为大货车追尾,这种事怎么就会发生我们女儿身上呢。
原来那个家我们住不下去了,家里一点一滴都有着女儿生活过的痕迹,走在家里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会触景伤情。女儿的房间还有她的书桌钢琴还留着,不舍得扔,东西在,起码还觉得有她的气息留在身边。但是从来不敢回去多看,过去两年了,但每回回去收拾屋子,心还是会一次次地掏空。现在我们住的这个房子,本来是留给女儿的,那时我和老伴儿一起打点着重新装修了,家具电器都是新置办的,没想到最后是我们两个老人住。除了感情的无法割舍,我们还要面对很多现实的问题,假如我们以后生病做手术,谁给我们签字?等我和老伴儿年纪再大点,要是其中一个先走了,剩下的那一个怎么办?未来的路怎么走下去,让我们迷茫而无奈。
专家解析
张淑芳,前协和医院心理科医师,现为丰台区南苑养老院院长。
现在的家庭,大部分都是只有一个孩子,一旦失去了孩子,就等于失去了家庭的重心,父母也就成为所谓的失独者。失去子女,也失去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这种心理上的打击一定是具有毁灭性的。社会支持系统,通常是指来自社会各方面包括父母、亲戚、朋友等给予个体的精神或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的系统。这个系统很重要,最可靠的关系就是体现在直系亲属的关系上,血缘关系的直系亲属更宝贵,支撑能力更强。因此一旦这仲情况,老人身边的亲属需要加倍地关怀他们,最重要的是,给予他们精神上的依靠和信任。
但是不管是子女去世,或无法再身边照顾自己,决定自我心态的关键,首先还是要有独立的心态。老人要知道,不论子女在不在身边,健康的责任依然是由自己承担。如果不是存在智力问题或者精神问题,不得不让需要监护人陪伴在身边的,心态都应该是阳光而快乐的。如果老人拥有自立的心态,就会尽力自己生活能自理,其实就是对子女是最大的支持。感情和交易不同,并不是通过物质对儿女好、给他们攒钱买房子,他们才会把这种爱反馈,才能对老人好。很多老人和我沟通,说要是没有理由让孩子去看望感觉不合适,就会编理由诸如说自己身体不舒服云云。结果反复这样,一来二去孩子和老人的关系就疏远了。
孤独也称为闭锁心理,是指内心有一种感到与世隔离、孤单寂寞的情绪体验的统称。每个人都可能会有孤独的时候。确切地说,孤独是对所处环境及周围的人缺乏情感和思想的交流,而并不是指单独生活或独来独往。一个人也许在他的身边有很多的人,然而在大庭广众之间,未必就没有孤独感产生。真正的孤独是那种貌合神离,没有情感和思想交流的人。孤独是人正常的情感体验,其表现就是把自己和环境分隔开,从而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感受自己。
然而由于有些人的自我控制能力有限,形成在一段时间内比较低抑的心情,加重人对外界社会的排斥,或削弱社会交往的信心。这种妨碍正常生活的过度孤独,很容易构成人的心理障碍,造成对社会的不适应、自我封闭甚至敌视社会,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因此,应当辩证地去看待孤独,没有必要害怕孤独,但应力求避免陷入过度孤独。
适度孤独也有益
常见的孤独感,一种是生活模式的突然改变,如下岗、退休;也会因失落和不习惯而感到异常孤独。此外,当自卑、胆怯等消极情绪袭来时,孤独感往往也会随之产生。另一种可能当人处在陌生、封闭、孤立、不和谐的环境中,往往让人容易产生孤独感,哪怕时间很短。孤独感就是一种个人体验,是个体对自己社会交往数量多少或质量好坏的一个人感受和评判标准。对孤独感的这种界定,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尽管被人群所包围,而且经常与朋友亲人交往却时常感觉到孤独;而一些人虽然远离人群,却依然感到非常快乐。很多人总在抱怨身边没有什么真正的朋友,对于他们来说,当与人进行坦诚交往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
其实,孤独感的来去,是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每个人都会有感到孤独的时候,这本来就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因此可以说,孤独感只是一种人格特征。 孤独其实是一种心态,消极的孤独,一般指的是孤单寂寞的消极心态,常表现为莫名的寂寞、烦恼抑郁,或有”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感觉。心理正常的孤独感外,也存在一些伴随着伤感、抑郁、烦恼等明显的消极情绪出现的严重型孤独者。这些严重怀有孤独心态的人为了排遣孤独感,有时会自我毁灭性地大量吸烟、酗酒,甚至行为出格或做出冒险的举动,严重的还会导致自杀。
但实际上,除了消极的孤独还存在积极的孤独。有孤独感的人在思想上、行为上的体现,大致有消极和积极两种情形:一种是消极的孤独,是为失助、孤寂、渴望理解、渴望知己等情绪所困扰的情感体验;一种是积极的孤独,是不打扰他人,自我判断、自己冷静探讨人生前途时的必要状态。这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真正孤独,是想完成某一人生追求的人必须通过的考验,耐得住这种孤独,化孤独为动力,才能取得成就。
小测试
你是个内心孤单的人吗?
人总是会感到孤单,性格使然。很多人在白天的繁华褪去后,都会感到很孤独。你呢?测测这个性格测试,看看你是不是一个内心孤单的人吧。
1、你想过要当独身主义者吗?
想过(但并不一定要坚持)——到第2题
没有,觉得总是要结婚的——到第4题
2、戒指一般你会戴哪个手指?
食指——到第4题
无名指——到第3题
3、你有穿过几个耳洞呢?
两个或两个以下——到第6题
两个以上——到第5题
4、喜欢什么颜色的衣服?
即便很亮的色彩也可以,只要是一种颜色——到第7题
喜欢很多种颜色组合起来的——到第5题
5、身边的人递给你的食物,一般情况情况下你会吃吗?
会——到第8题
基本上不怎么吃——到第6题
6、你的手机上有人的号码是快捷键吗?
很好的朋友和家人都是快捷键——到第7题
没有使用这项功能——到第8题
7、在KTV里面你一般会?
唱歌和朋友疯闹——到第8题
大多数时间都在发短信——到第9题
8、你身边有一定要随身携带的物件吗?
是,有一些随身携带物品——到第10题
没有一定要到哪里都带着的东西——到第9题
9、无聊的时候你会?
写点东西画画散步之类的——到第11题
睡觉——到第12题
10、你的房间总是很整洁吗?
恩,清理得很整齐——到第13题
很乱,如果太整齐的话反而不舒服——到第12题
11、睡觉的时候的姿势是?
平躺或者缩在被子里——到第12题
喜欢抱着枕头或者夹着被子睡觉——到第15题
12、听朋友说感情的问题时你会?
心里也很乱,但是不知道可以想起谁——到第13题
想起自己的事情于是也很烦躁——到第14题
13、上网的频率是?
经常上网但是很少聊天——到第14题
上网不算特别多但常常聊天——到第15题
14、你经常一个人出去郊游么?
一个人的话就会选择不去——C
偶尔也会一个人去旅行——A
15、碰到自己很喜欢但是周围朋友不一定喜欢的事情,你会?
虽然对方不喜欢也会跟她们说——B
因为对方不感兴趣所以就不会说了——D
测试结果
A.你是一个很孤独的人,或者说有时候你也会享受这种孤独。因为对周围的人,你并不抱有信任的态度。你将人和人的交往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状态,不希望更加深入。既不会走到别人的世界里,你也不会让别人走进你的世界。在别人眼里你是一个很稳重,而且口风很紧的人,其实只是你对别人的那些事情根本不关心罢了。你只会为自己喜欢的事情和人露出真正的性情。
B.与其说是孤独,不如说你是害怕孤独。因为周围环境和你的不融合,而让你感到相当的孤独,可是你却不愿意走出去或者改变自己的想法。因此你是一个很固执的人。你其实很不喜欢没有人陪伴的感觉,总是希望有人可以陪你经历和分担所有的事情。你很没有安全感,却不会对别人明说,而且很敏感。对周围的事情容易产生质疑,因为让你觉得孤独的同时,又很难对别人打开心扉。
C.你是个善于和别人交往的人,身边也有几个好友。而且你已经习惯了朋友们的陪伴,如果没有人陪伴你你就会感到很不安。其实你对周围的人并不是完全放心,你偶尔会善妒但是却又不会明显地表现出来。有着这种生活习惯的你,算不上一个孤独的人。可是因为对人的依赖过渡,却有时会让你感觉到寂寞。
D.你是一个有些自我的人。有时候会觉得孤独,也是自己空间的一种显现,你不会因此而觉得有什么不适。你是那种希望自己渴望别人陪伴的时候,就有人在你身边;不希望的时候,就能够一个人的人。当然这种想法是很难实现的。很多时候,你为了自己的空间而丧失了很多周围的朋友,这个时候的你会因为没有人陪你分享快乐觉得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