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穿越职场“黑暗隧道”

文/本刊记者 苏嘉秋 《 新安全 》(

    在黑色隧道中,如遇来自同僚的倾轧、不合理的竞争等等,如果一味躲避只能带来自己更大的退让,离职跳槽更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以最合理的“交锋”(沟通)有时可以化险为夷。抓住机会、就事论事,说不定能带来新的曙光。

    专家介绍

    张西超,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副教授;北京易普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首席顾问;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心理督导师;国际EAP协会会员;中国首部EAP专著《员工帮助计划(EAP)—中国EAP的理论与实践》的作者和中国最早的职业心理健康(OHP)与心理资本增值(PCA)的研究和实践专家。

    工作本身是中性的,“有趣”或“无趣”由你的态度来决定。因此,从心态上让工作变得鲜活和愉悦起来。在你还没有决定辞掉目前这份工作之前,不管喜欢与否,完成所有的工作任务对你来说都是必须的。如果带着一种抱怨的心态反而只会事倍功半,为何不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取而代之呢?

    人在职场,难免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境遇中面临压力,失望、迷惘等负面情绪也常会伴随左右,种种不适感如同驶入了山路中的“黑色隧道”。男性需要面对难以逾越的“职场路障”——职场迷茫期和瓶颈期;女性则容易碰上险峻莫测的“职场拐角”——婚育期后的职场变化与心理调整。如何更好地穿越职场“黑暗隧道”,继续前行?专家为你一一解析。

    女性篇

    STORY:“产假后归来,一切都变了!”

    陈炆,30岁,外企销售

    我在海归学成归来后,工作上各方面都显得很顺利。刚入职短短几个月,我在公司交给我的业务上就已经比较得心应手,还逐渐掌握了很多自己的资源和人脉。当时几乎每个月,我的业绩都在公司里名列前茅,薪水的增长也是日益显著。然而一年半前,我意外发现自己怀孕了。严重的反应让我经常需要请假去医院或在家休养,由于需要休养,于是我不得不把自己部分的客户交给同部门的同事去维系,以及帮助我跟进收尾工作。

    对这个特殊时期,在心理上,我对工作上这种暂时的停步现象是坦然接受的。然而让我难以面对的事实是,当我休完产假回到工作岗位上的时候,我发现过去那种得心应手的工作状态却很难再找回来。同事在我怀孕及生育休假期间,基本上把我交接的客户都划归到了自己的业绩,并逐步发展成了自己的资源,丝毫没有再交还我的意思。而我作为一个新手妈妈,也很难有从前那样的精力和时间,全情投入、毫无怨言地去加班和应酬。

    工作和家庭难以兼顾,这种进退两难的局面,使我感到自己仿佛成了被边缘化的人。不仅收入大不如前,工作起来也完全没有了过去的激情。最近,领导甚至也多次有意无意地暗示我,公司准备要出台末位淘汰制度,对于业绩的考核以及工作表现的评比制度都将变得更加严苛。我觉得自己的价值被低估,感觉领导并没有体谅我作为一位新妈妈的难处,另外一方面又找不到很好的突破口,现在的我既要照顾还离不开我的宝宝,还要加紧投简历、找新工作,感觉郁闷烦躁。我的职场生涯因为身份的变化,完全被颠覆了。

    专家解析:

    很多在职场上并未完全站稳脚跟的女性,一旦怀孕生孩子,很有可能都会遭遇到与陈炆类似的状况。而有了孩子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的确会占用很多时间和精力,使得职场上的再出发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简单。那么进入相对黑暗的一段时期,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了。

    应对:正面现实,积极应对“职场拐角”

    很多时候,人的纠结来自于自我追求和现实无法达成一致。实际上,自身条件也是一种现实。陈炆认为自己的价值被低估,但她并没有意识到她现在需要把更多的精力和事件放在照顾家庭这个点上,而这才是她目前最大的现实。如果能够认识并心平气和地接受了这一点,也许她对于工作上的停滞现状就可以相对坦然地接受了。

    在黑色隧道中,如遇来自同僚的倾轧、不合理的竞争等等,如果一味躲避只能带来自己更大的退让,离职跳槽更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以最合理的“交锋”(沟通)有时可以化险为夷。抓住机会、就事论事,说不定能带来新的曙光。在黑色隧道中所感受到的焦虑和紧张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对前路的不明确,对前方目标的不熟悉。所以要减少这样的焦虑感,提升自己、学些新东西、交些新朋友,多去了解和发现周围的情况,尽可能地对更多的主客观情况做到了然于心,这会是一种很有效的缓解焦虑的手段。

    STORY:“如果是十年前,也许我会欣喜,现在的心情复杂而纠结。”

    徐曼,民营企业高管,42岁

    同事和同学的眼里,我是一个“工作狂”,年轻的时候拼命考学,博士毕业后进去公司以后拼命工作,现在到达的这个位置,是我一步一步踏踏实实争取来的。

    刚毕业的时候,总是觉得事业比家庭重要,要孩子的计划总是一年又一年地往后拖,想我们俩的事业都有起色再考虑。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发现职位的不断晋升,所伴随的压力和责任反而越来越大,根本无暇抽身考虑孩子的事情。那个时候,觉得一年下来,休年假都是一件很奢侈的事。

    其实在心底里,我一直还是很渴望当妈妈的,感觉成为母亲,才是一个女人完整圆满的一生。之前我们的犹豫,除了希望在彼此的事业上有一番成就,另一方面也希望能给我们未来的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和物质条件。年初,我终于下定决心,给自己一段时间去休整自己,为孩子做准备。当我和总裁面谈的时候,总裁直接地表示,如果需要休假一段时间,这意味着有可能需要放弃现在的位置,也就意味着我之前的奋斗几乎归零。

    在我和爱人考量将会面对的后果和代价的时候,其实我已经为这种代价做好了心理准备,但真正面对这一刻的时候,顿时又有不舍和矛盾。现在自己肚子里的孩子一天一天长大,公司的工作基本已经无法胜任,现在的工作大部分已经交给一个在公司工作阅历也很资深的主管去代理。尽管如此,我心底里还是对重返岗位后的状态充满期望的。

    专家解析:

    每个人在职场中遭遇黑色隧道的具体情况都会有所不同,而客观上,走出隧道找到出路的过程也有可能有快有慢。如何缩短黑色隧道的路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身处黑色隧道之中时,如何处理自己的心理压力。俗语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有个好的心态,能够帮助你在处理问题时,得到更令人满意的结果,把问题往正面方向引导。

    应对:平衡人生,用积极突破职场壁垒

    有过多年工作经验,换过几份工作的人,都会明白这个道理:天下没有完全符合自己心意的工作。困境,无处不在。因此,不要过多地去为未来焦虑,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并尽量从中获得满足感。同时,意识到人生并不是只有工作这一项内容而已,不要把工作上的烦恼带入私人空间,在平衡的人生中获得更多的能量和力量。当然,平衡人生绝对不意味着放弃职场。

    自省精神非常重要。在职场中遭遇不快乐,未必一定是他人的原因造成的。也有相当大的可能是自身个性的缺陷带来的种种负面后果,从而给工作造成了不快乐。如果你通过自我调节,在以上这些方法都努力尝试过了之后,发现仍然无法走出职业瓶颈,那么你就应当要检视一下,是否可以换个环境了。虽然说黑色隧道在每个工作中都会存在,但不可否认,个体与工作环境之间,也的确存在一个契合度的问题。长期处于黑色隧道般的环境之中,会消磨人的意志,减退人的热情,甚至会降低原本的工作能力。因此,设定一个权限期限,告诉自己,在那之前,尽一切可能往好的方向努力。

    男性篇

    STORY:“工作对我而言,就是周而复始地重复着同一种行为。”

    聂晶,34岁,IT工作者

    我老家在一个小城市的县城里,在那里像我这样,能考上北京的重点大学是很光荣的事,也算是当地同龄人里的凤毛麟角。我来北京读书时,家人和邻里都为我骄傲。于是,我就怀着远大的抱负,来到北京读书,顺利考研读博。当我以为优异的成绩和学历,能让我在这里闯荡一番时,接踵而来的经历不断地让我受到打击。

    最初,我希望能成为一名公务员。陆续考了几个单位的岗位,笔试成绩都不错,但复试和面试后,“中榜”的机会都和我无缘。后来我毅然放弃了这条仕途,转而不断投简历找工作,面试了几个外企,招聘方认为我的英语交流的能力欠佳、性格太内向、沟通能力不够好等等,不断地挫败我对打拼事业的憧憬。经历了十几个面试后,还是有一家比较大的民营企业录用了我。我一直在这个公司负责研发公司的产品和项目设计,每天都重复着一样的工作,只是内容稍有不同。我觉得自己就像一台复印机一样,每天重复着同一个工种。转眼,在这个单位呆了几年了,也算是研发中心的一个主管。

    最近,听说老家没考上大学的几个同学,承包了一些项目,都挣了不少钱,买房买车,活得很滋润,而我还在北京挣着工资,离买房买车的距离依然是个未知数。我很迷茫,当初的抱负,现在的状态,让我不知道未来的路该如何前行。

    专家解析:

    应对迷茫期:用充电鲜活工作,悦纳自我

    现代职场人士面临一方面资源和能量消耗殆尽,另一方面专业知识迅猛更新的双重危机,补充资源和能量石最长效的应对方法。自学是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重要途径。在工作缠身,不能抽出大量时间用于专业学习时,自学显得更加重要和实用。另外,短期内能让你迅速获得知识能量提升的另一种重要途径是专业培训。目前很多组织都提供了员工成长计划,为员工提供了各种专业培训。与自学相同的是,你同样需要制定一个培训计划。在制定培训计划时,你需要参照自己职业生涯的短期目标,搜集组织提供的培训和社会上现有的培训课程大纲,甄选出适合自己,对目前的工作有帮助的课程。

    工作本身是中性的,“有趣”或“无趣”由你的态度来决定。因此,从心态上让工作变得鲜活和愉悦起来。在你还没有决定辞掉目前这份工作之前,不管喜欢与否,完成所有的工作任务对你来说都是必须的。如果带着一种抱怨的心态反而只会事倍功半,为何不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取而代之呢?换一种心情,你顿时会发现天高、云淡、风轻,工作也变得容易起来。改变态度是个主观的过程,仅仅需要换一种看问题和做事的心态,工作就会大大改观。

    STORY:“在这里,从来就没有‘鹤立鸡群’。”

    沈浩,42岁,某央企管理人员

    在我读大学的那个年代,还是包分配的年代,因为我的学校和专业都不错,本科毕业后就直接被分配到现在这个部级单位。刚进单位的头几年,我是部门里有名的“拼命三郎”,天天几乎都在超额工作,天天钻研技术方面的问题,上级交给的研发任务也能按时按额完成。于是,熬了几个年头,我也就顺利成为了部门里最年轻的管理层之一。

    后来,我们的单位有几个部门被分离出来,组建成现在的股份有限公司,我就顺利成为了这个企业的中层管理者。从做技术“转行”成为管理者,对于我来说无疑是具有很大的难度。但之前晋升的顺利,以及工作上获得的肯定,让我对管理工作还是充满了信心。然而,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改组进而调整,我在管理方面的成绩似乎并没有很大的起色。后来单位高层从其他大企业挖了几个“空降兵”助力企业的发展,决策层认为我更适合在技术岗位,于是我又重新回归原来的角色。在职位上我虽然还是管理层,但挫败感还是让我开始质疑我的能力,我想此刻的我亟需一种突破。

    专家解析:

    应对瓶颈期:管理压力,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压力感是慢性症状期的主要体验之一,你所感受到的压力来自工作负荷、人际关系、角色认同和角色冲突、职业发展、工作家庭平衡等多个方面,其中尤以工作负荷压力和角色冲突压力为最,有效管理压力有利于应对工作枯竭。

    首先,确认压力症状,系统地诊断压力状况。与工作枯竭长期细微演变过程所不同的是,压力反应具有很强的即时性,并通常伴随着明显的生理症状出现。你可以通过自我审查,及时察觉自己的压力水平和症状。其次,利用各种资源管理压力。人是压力的承载体,最直接体验压力感,因此,自己是管理自己压力不可替代的最佳人选。遭遇压力困扰时,千万不可选择逃避,更不要等待他人替自己承受和应对。积极主动,亲力亲为去应对压力才是不二选择。最后,求助于压力管理专家或心理咨询师。当感觉自己的资源和能力不足以应对压力时,可以通过参加培训或接受心理咨询等形式向压力管理专家或心理咨询师学习如何管理压力。压力如影随形,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出现在生活、工作中上述三个压力管理步骤可以有效系统管理压力,达到有效减压。

    除了压力感之外,在慢性症状期,还会明显体会到孤独感和危机感。随着生理症状的出现,身体健康水平明显下降,而心理上则会体验到较多挫折、疏离和怀疑。在这个阶段,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就越发显得重要。支持系统指的是能够满足个人需求的不同种类和深度的人际关系,包括与家人、亲戚、朋友、领导、同事等关系。建立支持系统亦即建设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优化系统最好的秘诀。

    小测试

    测试你能承受多大压力

    你是热衷于激励的竞争和挑战,还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或者是逃避现实,不愿接受压力呢?做完下面的测试,你就知道了。请以你的第一反应作答。

    1、你是否一向准时赴约?

    2、和配偶或朋友比,你是否更易和同事沟通?

    3、你是否觉得周六早晨比周日傍晚更容易放松?

    4、无所事事时,你是否觉得比忙着工作自在?

    5、安排业余活动时,你是否向来都很谨慎?

    6、当你处在等待状态时,是否常常感觉懊恼?

    7、你多数娱乐活动是否都和同事一同进行?

    8、你的配偶或朋友是否认为你随和、易相处?

    9、有没有某位同事让你感觉很积极上进?

    10、运动时你是否常想改进技巧,赢得胜利?

    11、处于压力之下,你是否仍会仔细弄清每件事的真相,再做出决定?

    12、旅行之前,你是否会设好行程表的每一个步骤,而当计划必须改变时,会感觉不自在?

    13、你是否喜欢在一场酒会上与人闲谈?

    14、你是否喜欢闷头工作,躲避处理人际关系?

    15、你交的朋友是不是多半属于同一行业?

    16、当你生病时,你是否会将工作带到床上?

    17、平时的阅读物是否多半和工作相关?

    18、你是否比同事要花更多时间在工作上?

    19、你在社交场合是不是三句话不离本行?

    20、你是不是在休息日也会焦躁不安?

    评分标准:

    4、8、13题答“非”得1分,答“是”不得分;其他题答“是”得1分,答“非”不得分,统计总分。

    测试结果

    12~20分:喜欢过度的竞争,喜欢升迁与追求成就感;在一般言谈中过多强调关键词汇,往往越说越快,并且加重最后几个词;喜欢追求各种不明确的目标,全神贯注于截止期限;憎恨延期;缺乏耐心;放松心情时会产生罪恶感。

    10~11分:对压力的敏感程度比较适中,也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工作中属于比较从容的类型。不妨适当给自己一点压力,让自己跑得更快些。

    0~9分:神情轻松自在而且思绪很密;工作之外拥有广泛兴趣;倾向于从容漫步;充满纳新,而且肯花时间来考虑一个决定。

心理暗示的双刃剑
穿越职场“黑暗隧道”
心理新知
每月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