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密码强迫症”?
现代都市人有越来越多的强迫症,比如电脑强迫症、手机强迫症及密码强迫症。随着生活中越来越多的领域要求人们经常使用密码,由此,纷繁的密码信息,日益困扰着现代都市人。而且,在一些媒体上专家经常会提醒人们:密码要经常换,避免用手机号、出生年月日等。于是,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在竞争的高压下,表现得日益脆弱和紧张,焦虑和恐惧常常困扰着人们。可想而知,密码强迫症是由于现代社会节奏太快、数字化发展迅速所带来的。
所谓密码强迫症,顾名思义,则是人们经常因忘记密码而感到精神疲惫、神情恍惚,甚至产生很严重的心理障碍的一种症状。许多患者就因为要经常提醒自己记住密码而得了强迫症;另一些人经常被密码的难度搅得不得安宁,设置得太简单易记但怕被盗,设置得过难自己又记不住,久而久之,心理变得焦躁、忧虑。
一旦发现自己患有类似的症状,首先要加强自我调节,保证足够的睡眠,注意个性的自我锻炼,真诚信任他人,克服遇事过于谨慎、优柔寡断、胆小怕事等不良个性。其次,注意环境改造,创造一个宽松、丰富而又规律的生活环境,制定好生活制度,使大脑皮层能恢复和保持良好的功能状态。此外充分合理设密,按信息的重要性设置密码,可以将不同信息的密码适当归类设置,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比如将涉及理财的同一类密码设为奇数,将涉及社会生活信息的密码设为偶数。此外,还可以使用最原始最简单的办法,把所有密码记到本子上,备份到电脑文件夹里。
戏剧表演,心理治疗新手段
在人类表演学研究者的眼中,剧场表演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每个人在社会中实践的自我,其实就是一个自我的角色。在很多发达国家,这一研究是近30年来发展最快的一个研究领域,相关研究甚至已经发展成一个庞大的产业。人们不仅研究戏剧表演对心理治疗的作用,也研究戏剧表演在商业社会中的应用。
香港的一位学者称,很多跨国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都邀请专业演员来参与培训,这些专业演员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陪”着员工表演戏剧,再现需要员工揣摩和了解的场景,比如服务行业的员工会通过表演中的角色替代来寻求自己的职业规范,商务人士通过角色表演来寻找自己在商场上的应对之道。而心理咨询师则让咨询对象通过有针对性的戏剧表演达到心理上的平衡状态。
据上海戏剧学院彭勇文教授介绍,其实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了戏剧的治疗作用。原始人已经知道可以通过戏剧表演的方法来使人们产生认知,协助个人的身心重建,适应社会生活。各种宗教仪式甚至巫术表演,都是一种戏剧表演,是人类最早的戏剧治疗经验。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的《诗学》里,他将戏剧的治疗作用称为“悲剧的净化”。将戏剧治疗运用于特殊训练并且使之成为一种专业与学术的,则始于上世纪30年代的英国。到上世纪50年代末期,受到俄罗斯学者影响,已经有一些精神科医院及诊所,用戏剧与剧场的活动来协助学习困难者。现在,这已经在很多国家都有相关的活动和训练。
韩国人一生至少19次精神检查
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从2013年开始韩国民众一生中将人均至少接受19次精神健康检查。据该计划,韩国民众小学入学前两次、上小学时两次、上初中和高中时各一次、20多岁时三次、30岁以后每10年两次将接受精神健康检查。
人生每一个阶段其实都存在需要关注和注意的心理特点和问题:对学龄前以及上小学儿童来说,多动症是需筛查的心理健康检查项目。患有多动症的孩子智力正常,但会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难与他人相处;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心理处于重新整合阶段,加上学业压力大,易出现强迫症等情绪障碍;处在更年期和产后这两个时期的女性容易出现情绪不稳、低落、少言、爱发脾气等现象。如这种现象持续两星期就需要去医院检查,排除抑郁症。这时家人尤其是丈夫要对女性多关心。定期身体检查已成惯例,但少有人做精神检查。而韩国人提出人人要做精神健康检查即心理体检,这提醒我们也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