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纵览

《 新安全 》(

    动物的报复

    为什么禽流感会比中国人闻之色变的非典,比长期流行的艾滋病,比很多看上去陌生的流行病更危险?如果要深究这些问题,除了看清这种病毒本身的特征,还要审视人的生活方式。现代人更多地食用动物食品,这就需要高产的养殖业和繁荣的禽、畜交易来满足我们的口腹,而这样的养殖业和交易方式,不仅为禽流感病毒在动物之间的传染提供了条件,更为病毒从动物到人提供了便利。2004年陆续发生在亚洲的禽流感疫情,就与亚洲地区家禽养殖方式有很大关系。看起来很可悲,却又是一个事实:人的命运,其实掌握在那些我们甚至都不会正眼瞧上一眼的“食物”手中。

    地震预报纠结50年

    雅安地震后,地震能否预报再次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一部分民间研究者认为地震可预测,而学界主流观点却认为地震不可预报。地震预报在中国不仅仅是个科学问题,在其诞生之初即被政治意识形态所裹挟。从要预报、能预报、预报了到不能预报,这个问题纠结了近半个世纪。如果不能报地震,地震局就应该撤销。这是一些老科学工作者的观点。一些学者提出,既然地震不能预报,就应该把它纳入学术研究范畴,而不是现在具有社会功能的避震减灾范畴。 

    PM2.5的大生意

    各地持续的雾霾天气,PM2.5成了人们不愿提起的“热词”,但在资本市场上,也有一群人正在 “欢欣鼓舞”——口罩大卖、空气净化器脱销、检测设备供不应求,这些企业因灰色天气而“意外受益”。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真的攸关性命了,全球70亿人、中国13亿人都将是PM2.5的“铁杆粉丝”。这些“铁粉”构建的就是PM2.5市场最稳固的消费者,再加上政府的重视和对与PM2.5相关行业的大力支持,还需要问PM2.5的市场有多庞大吗?

    我们身边的致命毒物

    最近一些年,在大学里发生了多起投毒案件,在对其毒源的追查时,绝大部分都上溯到了大学里的实验室,这直接暴露了我国当前的实验室管理还存在很大的漏洞。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表示,其实在高校中,绝大多学校都有针对化学危险物品严格的管理规定,但多流于形式,相关规章制度并没有落到实处,很多实验室,在平时也是人情大于规章,使得一些无关人员也能够随便进出实验室,有关管理人员并没有绷紧安全的弦。

互动
声音
数字
纵览
来鸿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