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纵览

《 新安全 》(

    毒地!注意

    《科技生活》2013年第5期

    日前,武汉4.055亿元竞标的住宅用地,开发时却发生了工人中毒晕倒事件。事发后,政府被迫收回土地进行污染处理。作为老工业基地,武汉只是全国的一个代表和缩影,全国有很多地方都出现过“毒地”,甚至是“毒地”伤人的事件。所谓“毒地”,就是一些受到过污染的土地。它们可能曾经堆放过有毒有害物质;或者一些企业曾经在上面进行过生产,并且产生了有毒有害物质;或者生产企业因为迁移、突发事故等,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了污染。据了解,如果土地遭到污染,则其中的有害有机污染物,能产生挥发气体侵入室内,长期生活在污染物周围,可能中毒、诱发癌症或导致遗传疾病。据悉,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针对污染土地重建的专门性政策或法规,更谈不上形成有效的土壤污染综合防治体系。许多城市在土地一级开发阶段甚至没有环评环节。

    谁出卖了我们的隐私

    《啄木鸟》2013年第2期

    这是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在如饥似渴地搜索五花八门信息的同时,自己也被别人搜索着。各种合法或非法的调查公司应运而生,他们自诩为“私家侦探”,调查婚外情、追讨三角债、私自贩卖公民个人信息、手机定位非法跟踪监控目标人……这些所谓的“侦探”和功能强大的高科技手段令我们无所遁形,几乎成了毫无隐私可言的“透明人”。 “私家侦探”在中国现行法律环境下处境尴尬。横亘在中间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是,私家侦探还没有得到法律认可,法律更无从监管。因此,从事私家侦探活动涉嫌犯罪几乎是必然的。

    在呼吸中呼喊

    《新民周刊》2013年第4期

    前年,整个中国的煤炭消费总量净增3亿吨,去年又增加了3亿吨,这样下去,根本不可能解决环境问题,这就是典型的要GDP不要命,上了很多污染很大的工厂,这些工厂当时如果严格执行环保标准,就不能上,但是为了拉动GDP,环保局就批了。脱硫、除尘装置工厂有时候根本不开,或者白天开,晚上就关了,造成区域污染非常严峻。所谓“黄金10年”,其实是“霾毒10年”。如今,我国中东部的大气依然不时朦胧,但2013与2008相比,至少有一块天空更为透明:我们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PM2.5的具体数据。

    霾之祸

    《中国新闻周刊》2013年第3期

    新年伊始,大范围的雾霾突袭中国中东部地区,盘踞不去。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到黄色。全国多个地区能见度不足200米,而最为严重的北京,10米之内看不见车灯,PM2.5指标一度逼近1000。雾是天灾,霾是人祸。逐年增多的雾霾天气,让中国空气污染的严重状况暴露于有形,既强化了公众对解决污染问题的迫切感;也推动了政府加强空气质量监控的力度。PM2.5的监测已经在部分城市纳入监测体系并公开结果,但毫无疑问,监测仅仅是个开始,无论是政府,还是公众,对于空气质量的关心都不应停留在监测结果上。

互动
声音
数字
纵览
来鸿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