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肯定,既是一个人才识、见解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果断自信的行为,更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世界上没有人是因办事犹豫而成功的。胆怯的人是不敢肯定的。敢于肯定,是胸有成竹、见解超人、果断有毅力的表现。
下笔是否肯定、果断,是衡量能否成为画家和大画家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切成功人士都善于思考,做任何事之前,都在思考后作出判断,然后在做还是不做中作出肯定。这种肯定和庸人的肯定不同,这是十分坚决的,“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是一切成功人士的特点。因为肯定,下手也就十分果断,绝不含糊。
成功的大画家下笔都是十分肯定的,也十分果断,绝不模棱两可,更不会怯生软弱。古今中外皆如此。
下笔肯定有三种情况:一是如梁楷、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一路,下笔肯定、果断,运笔狠猛,实实在在;二是如顾恺之、董其昌、“四王”、吴恽(吴历、恽寿平)一路,他们笔下的线条柔而曲,但仍然是肯定的、绝不含糊的;三是如徐渭、八大山人一路,下笔神速,如暴风骤雨,也是十分肯定的。后世的黄宾虹、齐白石、傅抱石、潘天寿、李可染等,下笔皆是肯定和果断的。
西方的画家中塞尚、梵高、高更下笔是肯定、果断的,毕加索、马蒂斯下笔也是肯定、果断的,这如中国的“北宗”派画家一样。莫奈也是肯定、果断的,这如中国的徐渭、傅抱石一路;而达·芬奇和文艺复兴那些大师以及后来的安格尔等,下笔是另一种肯定,如中国的顾恺之、董其昌式,这些画得十分工细的油画家下笔尤须肯定、准确,否则便一塌糊涂。拉斐尔只活了37岁,他不仅油画下笔肯定,素描下笔也尤为肯定,所以,他的素描为后人欣赏。
中国书法最忌讳的是下笔怯弱,即心中无数,不敢肯定。有人主张书法是文人的事,但下笔要如屠夫般的狠,即肯定而果断。这是有道理的。
“敢于肯定”不等于没有错误,错了,第二笔仍敢于肯定,这和胆怯者下笔不敢肯定是两回事。前者是立足于正确、自信,故下笔肯定;后者是心中无数、胆怯,故下笔不敢肯定。二者有质的区别,故笔下的艺术亦有质的区别。
总之,大画家下笔有大肯定的作风,小画家下笔有小肯定的作风,下笔怯生、含糊、模棱两可、不肯定、不准确、不果断者,绝成不了画家。
肯定的因素也有两种:一是功夫较深,即造型能力强,技巧也熟练,线条、色彩的运用了然于胸,胸有成竹,故而能下笔肯定;二是来源于画家的自信和气质,缺少自信的人,无论如何也不会十分肯定和果断。
古人说“胆、才、识、学”,有人把才放在首,有人把识放在首,有人把胆放在首,皆有道理。但无胆,则才、学、识皆不能发挥,所以胆虽不能像学、识那样费功力,却是十分重要的。“无胆则笔墨畏缩”,有胆才能敢于肯定和果断。当然,无才、学、识者,仅有胆,可能是鲁莽之徒;但无胆,徒有才、学、识,犹如有剑而不出鞘,虽有如无。有胆才敢,敢字当头,成功就在乎你的能力了。
一切人物的成功皆如此。汉朝末年,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虎踞冀州之西,基础相当好,但他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故最后不但未能成功,反而身败命亡。因为“胆薄”,才“好谋无断”,才“干大事而惜身”,只能“见小利而忘命”。而曹操胆大且有才、学、识,故凡事肯定、果断,说杀就杀,说放就放,绝不犹豫、模棱两可,故成功了。项羽则不太肯定,鸿门宴中杀刘邦,一直犹豫不果断,故失败了;刘邦杀项羽,杀韩信,绝不犹豫,敢于肯定、果断,故成功了。
书画,虽小技,亦如之也。但书画之下笔敢于肯定、果断,后天努力(功力)是一半,先天气质是一半。若明其理、壮其胆、雄其魄,亦足补之也。
(本文为新时代美术高峰课题组、中国画“两创”课题组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