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

人民周刊 2024年08月14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为第一颗人造卫星奔走呼号

《 人民周刊 》( 2024年08月14日   第 07 版)

    赵九章(1907年10月15日—1968年10月26日),浙江吴兴人。气象学家、空间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5年赴德国攻读气象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38年回国。他毕生致力于大气、地球及空间科学的教育和研究,取得重要成果,推动了我国动力气象、大气环流、数值天气预报、空间科学技术、大气物理和海洋物理等多学科的发展。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太空遨游震惊了全世界,但极少有人知道,作为这颗卫星的总设计师,赵九章是怎样为这颗卫星奔走呼号,又是怎样殚精竭虑直至魂魄双舍,即使他没能亲自看到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但那呼啸着划破酒泉基地清冷夜空的“长征一号”火箭,已分明带着赵九章毕生的夙愿,一飞冲天,永载史册。

    1921年秋天,由于家道中落,勤奋好学的赵九章被迫辍学。为了糊口,父母把他送到一家小交易所当店员。胸怀大志的赵九章没有就此沉寂,他干完一天的活后,不顾劳累,点上煤油灯,一直读书到深夜。他特别喜欢自然科学方面的书,每当得到这类书时,他都如获至宝,能一口气读到东方破晓。有一天半夜,赵九章正在专心致志地读书,被老板娘发现,为了那点灯油,她把赵九章一顿训斥。赵九章并没有因为这件事心灰意冷,为了读书不被老板娘发现,晚上他用竹篾和废纸糊了一个上尖下圆的厚厚的灯罩,只在一侧开了一个黄豆大小的孔透出一丝光。即便这样,深夜读书的事还是被老板娘发现了,她撕了灯罩,并罚赵九章一个月不准吃晚饭。为了继续学习,赵九章把书上的公式、定律等按顺序剪下来,放在衣袋里,一有时间,就掏出一张看上两眼。就这样,赵九章只用了半年多就学完了一本中学物理教材。

    1922年9月,赵九章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再以突出成绩考入浙江大学工学部,然后以高分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3年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他赴德国深造,攻读气象学专业,师从国际著名气象学家菲克尔。

    1957年是人类历史上光辉的一年,在这一年的10月4日,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腾空而起,冲破了大气层的遮拦,进入了浩瀚的宇宙空间,全世界无不为之震惊、为之兴奋。但是,“空间时代”对人类意味着什么,究竟会给人类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在当时人们对此并不十分清楚,只有少数科学家和战略家意识到它的深远意义。赵九章以其渊博的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意识到卫星上天将对宇宙空间研究、气象学、经济和国防建设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都会产生重大影响。赵九章的血液像黄河一样奔腾起来,他开始写文章、作报告,在各种场合发表讲话,阐述人造卫星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指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在当时我国国力不强的情况下,作出这样重大的决策,充分体现了领袖和中国人民的伟大气魄和信心,为全面开展我国的卫星事业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聂荣臻副总理责成中科院张劲夫和国防部五院王诤制订独立的空间技术体系规划。同年7月,国防部五院和中科院进一步讨论了分工。8月,张劲夫召集钱学森、赵九章等专家拟订我国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设想草案,为了落实这一工作,成立了中国科学院“581”组,由钱学森任组长、赵九章任副组长。“581”组专门负责研究我国的人造卫星问题,并把这一任务的代号定为“581任务”。当时中科院计划分三步走:第一步发射探空火箭,第二步发射小卫星,第三步发射大卫星。

    同年10月,赵九章率代表团去苏联访问。访问期间的费用由苏方负责,每天还按规定给每位专家发津贴。苏方招待还是很热情的,什么好吃的饭都请吃了,什么好看的戏都请看了,就是代表团想参观的有关卫星的内容,因事关机密,苏方每件事都要向上级请示,有些项目很难得到同意。赵九章、卫一清表现了足够的耐心,许多时间都在等待。

    有一天,代表团被带到一个院子里,开来一辆卡车,车斗里是一台仪器,用布盖着。掀开盖布,里面是一个形似探空火箭的箭头,上面有一些探测仪器。苏方介绍说这就是进入轨道的卫星。赵九章等人绕着卡车看了一阵,提出能否打开外壳看看里面的布置,却没能得到同意。尽管如此,这已算是一次重要的参观了。代表团在莫斯科还参观了苏联公开展出的工业科技展览,代表团成员对苏联的先进工业和科技还是开了眼界。

    回国以后,对这次为期70多天的访问,赵九章与代表团成员认真做了总结思考,认为除科技方面有所收获外,最大的收获是对比了苏联和我国的情况,进行了冷静的分析。他们深深地认识到发射人造卫星应立足国内,走自力更生的道路,靠外援是不可能的。要靠自己国家强大的工业基础和较高的科技水平。赵九章说道:“虽然美国、苏联发射了多颗卫星,但这不是中国的。重要的探测资料和数据一定是保密的,这些资料对于空间科学的研究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卫星、自己的探测手段和资料,只有掌握第一手的材料才能走到空间科学的最前沿。”此后便是数年的扎实预研。

    1964年底,赵九章结合六七年来卫星预研工作的基础,给周恩来总理写了一封信,建议将发射卫星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这封信受到了周总理的重视。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潘厚任对那段经历记忆犹新。

    “1965年4月22日,我正在厂里半工半研,突然接到电话,赵所长要我当晚到他家去。我蹬上自行车,赶紧就去了。”落座后,赵九章激动地说:“周总理已指示要提出设想规划,我们从1958年开始一直在做准备,盼着这一天早日到来,现在终于来到了。”

    很快,中科院组织起最强阵容,开始进行深入细致研究。1965年4月22日,赵九章找数学所副所长关肇直商量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卫星轨道问题。赵九章认为,卫星工程要上马,首先要把卫星运行的规律搞清楚,我国卫星的轨道设计、计算,这关系到测轨定轨手段、地面跟踪台站布局等重大问题,中国科学院要先走一步。赵九章希望数学所能将这一工作承担起来。这次谈话后不久就组织了数学所、紫金山天文台有关人员组成的“651”任务组,专攻卫星轨道计算问题。

    同年10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制的方案论证会召开,代号“651会议”。赵九章在这里忙碌了40多天,白天参加大会、小组会,晚上和钱骥、潘厚任等在房间里一起整理会上提出的技术问题,并计算有关数据,连续紧张的工作使赵九章的心脏负担加重,他常感心绞痛,只能吃点药缓解一下。每晚劳累到深夜,习惯性地吃几片安眠药,才能入睡。潘厚任回忆道:“会议一共开了42天,是我一生中参加过的最长的一次会议。他们白天开会,晚上计算,其间周总理还邀请参会代表在人民大会堂观看文艺节目。经过集思广益,会议用4个方案、15万字的专题材料,勾画出这颗承载中国人梦想的人造卫星的雏形——1米直径近球形72面体,播放《东方红》乐曲,1970年发射,它的名字叫作‘东方红一号’。”

    这次会议意义重大。会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证,最后产生了总体方案、本体方案、运载工具方案和地面观测系统方案等4个文件稿,还组织编写了27个专题材料,共约15万字。这些方案和专题材料把发射人造卫星的复杂技术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阐明,提出了一批关键性技术问题,说明了我们的有利条件和主要困难以及一些薄弱环节。

    接着便是攻坚克难的研制。此后,赵九章受命担任院长。那时,赵九章每天一大早就兴致勃勃地出门去上班,总是弄到很晚才回家,又常常伏案工作到深夜。他女儿回忆,那时她无论何时醒来,父亲房间里的灯总是亮的。不料,一场飞来浩劫改变了赵九章的人生,仅仅相差18个月,“靠边站”的他没能等到“和原子弹一样重要的事”变成现实的那一天。亲身参与我国卫星研制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大琦多次在会议上说:“当年赵九章主持制定的我国第一颗卫星的研制方案计划和卫星系列规划设想既符合科学又切合实际,以后相当一段时期我们基本上是按照当初的计划设想进行的。”这些都体现了赵九章和他的同事们的真才实学和远见卓识。

    潘厚任还记得赵九章生命的最后时光。那是在原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小楼的门堂里,大木箱当桌,小木箱当凳,赵九章佝偻着身子写“检查”。“年轻人自行车轮胎破了,在门口修理,他也过去看看。看得出他很想帮忙,但形势所迫,他无法多言。”那呼啸着划破酒泉基地清冷夜空的“长征一号”火箭,已分明带着赵九章毕生的夙愿,一飞冲天,永载史册。

    许多年后,对赵九章的肯定与告慰高调而至:

    ——1997年,在王淦昌等44位著名科学家的联名倡导下,赵九章铜像铸造完成!

    ——1999年9月18日,赵九章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7年10月29日,编号为“7811”的小行星被命名为“赵九章星”!

    ——2008年,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的科研新楼“九章大厦”傲然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