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

人民周刊 2024年08月14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学习老一辈科学家 书写新时代荣光

孔令才 《 人民周刊 》( 2024年08月14日   第 07 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一定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使之转化为不可限量的物质创造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给我们学习研究“两弹一星”历史、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我们结合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主题教育,走向全国相关军地单位进行学习交流,引导全社会更多人员,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赓续红色血脉,弘扬科学家精神,在新时代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伟大实践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美国全面遏制、围堵和打压,面对敌对势力渗透破坏、“固根”与“拔根”的激烈较量,面对“精致利己主义者”的严峻挑战,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当如何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进一步挺起民族脊梁?如何把个人梦想融入强国复兴伟大事业?如何像老一辈科学家那样,用爱国、创新、奉献去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新的荣光?

    厚植家国情怀

    热爱祖国是“两弹一星”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当年,一批年轻的科技英才在国外深切感受到祖国的需要和召唤。1950年3月18日,朱光亚与51名留美学生发表了《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信中写道:“是我们回国参加祖国建设工作的时候了……回去吧!让我们回去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灌溉着灿烂的花朵。我们中国要出头的,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回去吧!赶快回去吧!祖国在迫切地等待我们!”在祖国的召唤和爱国主义的感召下,数以千计的海外学子,包括许多功成名就、才华横溢的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他们把对新中国无限的热爱,自觉转化为无私奉献的报国行动,其中许多人成为这一事业的开拓者、奠基者。

    钱学森是爱国科学家的典范、享誉国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是中国科学家精神的杰出代表。1935年,24岁的钱学森赴美国求学,28岁成为世界知名空气动力学家,36岁成为美国终身教授。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时,钱学森当即决定回国。钱学森的回国夙愿未能实现,却给他带来了一场劫难。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枪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钱学森遭到美国政府无理软禁,长达五年之久。

    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的科技报国信念,是贯穿钱学森整个生命的主旋律。他在给周总理的信中说:“被美政府扣留,今已五年,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他还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钱学森在美国法庭上不畏极限施压,义正词严,无所畏惧。他说:“我是大唐的后代,我的一腔热血只图报国。我的根在中国。”

    老一辈科学家用行动表明,浓郁的家国情怀,背后是深厚的家国责任、强烈的家国担当。它映照着奋斗者的赤子之心,无论经受何种考验,都能永葆初心;彰显着奋斗者的顽强意志,无论遇到何等艰难,都能坚韧不拔;体现着奋斗者的奉献精神,无论作出何种牺牲,都能无怨无悔。今天,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这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们需要像老一辈科学家那样,心中永远装着家国情怀、家国责任、家国担当,用一生来践行“祖国需要,我就去做”“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永葆初心、坚韧不拔、无怨无悔,在新时代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永不偏向、永不掉队。

    勇于创新超越

    自立自强、勇于创新是“两弹一星”事业不断突破、创造奇迹的制胜密码。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前后,毛主席两次提出“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1960年,34岁的于敏开始了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解决了大量的关键理论问题。1965年9月,于敏带领团队奋战3个月,发现氢弹实现自持聚变反应的关键物理因素和方法,实现其原理的重大突破。

    王希季承担了研制卫星运载火箭的总体方案和设计工作,经过无数个失眠的夜晚,他创造性地把探空火箭技术和导弹技术结合起来。1970年4月24日,顺利把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了太空。

    陈芳允是卫星测控技术奠基人之一。1965年,他担任卫星测控技术负责人,创造性地制定了“东方红一号”卫星测控方案,主持完成了全新微波测控系统,实现了“抓得住、测得准、报得及时”的目标。1986年,他与王大珩、杨嘉墀、王淦昌牵头发起“863计划”,此计划为我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王承书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女院士功臣。1956年10月,她与丈夫张文裕院士一起历尽艰难回国。这位在统计物理学研究方面已卓有建树的女科学家,在被组织问到能否重新开辟热核聚变这一陌生领域、能否转行从事高浓缩铀研制工作、能否为国家核事业隐姓埋名一辈子时,她连续回答了三个“我愿意!”。王承书年过半百,多次改行,一次次从零开始,一次次创新突破,先后解决了铀同位素分离、高浓铀纯度等重大技术难题。

    今天,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多颠覆式的创新成果,需要更多杰出的创新人才。我们应当像老一辈科学家那样,用一生来践行“人家能做到,我们也一定能做到”,“经常追问自己:别人没有的,为什么我们不能有?”,自信、自立、自强、自尊,攻坚克难、集智攻关,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咬定创新不放松,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勇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牢牢把握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权。

    甘于奋斗奉献

    甘于奋斗奉献是“两弹一星”事业奋斗者的共同追求和崇高境界。

    “舍生报国,今生无悔。”1958年秋,邓稼先接受原子弹研制任务,对妻子许鹿希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里了。妻子问他:“去哪?”“做什么?”“去多久?”因保密要求,他连续回答了三个“不能说”。妻子又问他:能否留一个写信的地址?他摇头。邓稼先这一走,在青海金银滩、新疆戈壁滩、四川峡谷深山一干就是28年。

    在一次氢弹试爆失利后,邓稼先把大家都留在外围,自己只身踏入腹地,找到未爆的氢弹碎片,受到了放射线损害。1985年他完成任务回家时,已成了癌症晚期病人。在去世前的12天,他专门来到天安门广场,向鲜艳的五星红旗行最后一个庄严注目礼。

    邓稼先曾经对妻子说:“假如生命终结之后能够再生,我仍然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

    林俊德是我国核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的杰出科学家。他22岁携笔从戎,毅然走进“死亡之海”罗布泊。他是新中国自己培养的专家,扎根大漠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45次核试验任务,年过七旬仍奋战在科研一线,战至生命最后一刻。

    林俊德被查出胆管癌晚期后,他非常急切而又平和地讲:“第一,我不再治疗,相信科学;第二,你们赶紧同意,把办公桌抬进来;第三,我要抓紧工作,否则来不及了。”在他去世前的几个小时,身上插着胃管、输液管、氧气管,还强忍剧痛坚持下床工作,把手中的重大国防科研工作一一交代给同事和学生们。对于自己的后事,他只交代了一句话:“把我埋在马兰。”

    林俊德是一位“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钢铁战士。他说:“一个人的成功,一靠机遇,二靠发狂。一旦有了机遇,就要发狂工作。”他在生命弥留之际还对学生们说:“我不善于交往活动,实事求是搞科学。咱们花钱不多,做事不少。咱讲创造性,讲实效,为国家负责。”“我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核试验,我很满意。”每句话都饱含着林俊德院士对党和祖国的无限忠诚、对事业对工作的无比执着。

    “两弹一星”事业发展史,既是一部惊天动地的奋斗史,更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奉献史。“两弹一星”精神是科学家精神之源泉,是华夏子孙之瑰宝,是新时代青年成长之灯塔。吾辈当自强,赓续红色血脉,不负时代重托。今天,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我们需要像老一辈科学家那样:“我愿以身许国!”“人家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做到!”“一辈子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一个人的成功,一靠机遇,二靠发狂。一旦有了机遇,就要发狂工作。”“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我们当踔厉奋发,不懈奋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为中国国史学会“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本文摘自作者在第三届科学家精神研讨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