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人民周刊 2024年07月09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北京海淀: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

魏昕悦 《 人民周刊 》( 2024年07月09日   第 06 版)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论述为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和方法论。本刊开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栏目,关注各地区各行业立足自身实际、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2023年,北京市海淀区生产总值实现1.1万亿元,成为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唯一过万亿元的区,也是全国唯一过万亿元的地市级区县。北京市海淀区充分发挥区域教育、科技、人才资源优势,激活发展新动能,开辟发展新赛道,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提升经济发展品质、文化文明品质、生态环境品质、公共服务品质、人民生活品质,加快建设现代化强区、高品质海淀,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海淀创新实践”。

    打好提振经济政策“组合拳”

    海淀区立足区位优势,坚持创新发展,科技创新多点突破,产业发展提质升级,城市品质持续改善,民生保障有力有效,为北京市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持续推进海淀区高质量发展,在2024年“新春第一会”上,海淀区又送上了提振经济发展的“组合拳”,放出实用“大招”。

    发布支持高质量发展五大政策,推出中关村西北旺科技园一期、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二期等16个重点园区、总建筑面积达385万平方米的优质产业空间,从平台服务、人才、资金、空间等多维度、全方位助力企业行稳致远,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加速产业升级,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出台“海淀区支持科技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十五条措施”,诚邀全球优质科技项目汇聚海淀,助推中小企业高速成长,形成具有海淀特色的创新企业集群。出台“海淀区支持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发展十五条措施”,打通源头创新转化“第一公里”,织密科技服务要素网络,探索创新组织方式新路径,引领首都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出台《海淀区关于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若干措施》,吸引要素聚集,引导投资重点产业,鼓励金融服务创新,促进企业上市,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建设金融强区。

    升级“海英计划”,完善人才梯次认定支持体系,进一步助力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用人主体留住核心人才,为人才提供资金支持和配套服务等多方面扶持政策,帮助人才更好地扎根海淀、安心发展。

    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是海淀区大力支持的新型研发机构之一。2020年10月,智源研究院将研究方向确定为人工智能的新机遇——大模型,很快聚集了由各学科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为主组成的100人的一流科研力量,仅用5个月时间,就训练发布了我国第一个中文语言大模型,取名为“悟道”。2021年,牵头国家立项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瞄准打造开源开放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体系。

    海淀区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快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中关村科学城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引领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等政策文件,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在强化底层技术攻关和算力、数据等关键要素供给等方面持续发力。

    2024海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海淀区政府、京能集团和智源研究院又共同签订关于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

    在海淀,像智源研究院这样的研发机构正在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动力源。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承载地、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海淀区目前拥有2个国家实验室、106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0个新型研发机构;驻有37所高校、96家国家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资源和基础优势为海淀区面向未来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注入了澎湃信心。

    决胜人工智能新赛道

    好项目要“有地可落”。2024海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会对这一发展期盼作出了掷地有声的“回应”。会上,面向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等重点产业,海淀区发布了385万平方米优质产业空间,涉及16个重点园区(楼宇)。

    瞄准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海淀区加快建设以集聚产业创新资源、提升产业创新效率、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为核心功能的新型产业载体,相继建成35个高科技园区。这些园区产业定位明确,运营模式高效,发展成效显著,呈现出空间规模化、产业集群化、创新硬核化、园区品牌化等特点。

    目前,海淀区有十万平方米以上园区21个、百万平方米以上园区4个;年收入规模100亿元以上园区9个;东升科技园、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中关村壹号、金隅智造工场等5家园区成功申报北京市首批高品质园区,占全市比重50%。

    厚植新质生产力文化根基

    为建设文化强区,海淀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古都文化、创新文化“三大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海淀区形成生动实践。

    2023年以来,清华园车站旧址、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文化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建成、开放。

    建设书香海淀,彰显城市温度。充分发挥实体书店扶持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在商圈、园区、公园等空间建设高品质特色书店,鼓励“书店+”融合发展,对优秀示范书店予以重点奖励,让海淀区成为实体书店发展壮大的沃土;深化“旧书新知”品牌,立足“4·23世界读书日”、大学生毕业季等时间节点,策划举办旧书市集、读书分享会、图书漂流等主题活动,营造浓厚书香氛围。

    科技创新也为海淀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创造了新形态、开拓了新空间,对文化的支撑作用日益显著。海淀区积极搭建智慧文旅场景应用,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同比增长19%,占全市比重达57%,区域文化软实力在积厚成势中明显增强。

    建设宜居宜业高品质城市

    海淀区一手抓营商,一手暖民生,打造既有高度又有温度、硬实力与软实力相互赋能的宜居宜业高品质城市。

    营商环境坚持首善标准。海淀区在优化营商环境中打造创新“生态雨林”,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升级创业孵化服务环境,建成以“集中办公区—众创空间—加速器—产业园区”为载体的服务链条,拥有标杆孵化器等各类创业孵化机构181家,孵化总面积已超200万平方米。

    民生服务彰显“海淀温度”。海淀区紧扣“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化集团化办学,2024年计划新增中小学学位8000个;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今年计划开工2200套,竣工5000套;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今年计划新开工小区170个,完工76个,基本实现“十四五”时期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目标;完善“接诉即办”机制,优化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用好“大家商量着办”,推动“接诉即办”由“主动治理、未诉先办”向“共商共治、不诉自办”逐步深化。

    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启了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海淀区将继续在绿色低碳发展、文化赋能提质、完善服务发展的制度机制上作示范,奋力当好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和新质生产力示范区。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