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

人民周刊 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精进不休,臻于至善

李安 《 人民周刊 》( 2024年05月20日   第 05 版)

    中国“隐形冠军”成长之路,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隐形冠军”是个舶来品,这个概念源自德国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为了回答“为什么联邦德国的经济总量仅为美国的1/4,但是出口额雄踞世界第一”,他深入观察德国制造业,将答案指向了“隐形冠军”——知名度不高,但在业内细分市场却扮演着领导者的中等企业。某种程度上,“隐形冠军”与我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不谋而合。

    我们是在2021年筹备这个选题的。当时,工信部共认定了三批共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国作为全球工业门类最齐全的经济体,本该有千千万万的“隐形冠军”。当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我们的选题也应际而生。

    在选题策划之初,最大的难题就是去哪儿找一个兼顾学术研究与实业研究的合适作者。我们与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是老朋友了,曾合作出版《聚焦需求侧:经济新格局下的消费、投资与出口》,正在此时,兴业研究课题组发布了中小企业研究报告。经过反复研讨,再三改稿,几经易名,《“隐形冠军”长成之路》初具雏形。这本书将目光投射到经济体系中具有强大活力、创新能力以及吸纳就业能力的中小企业上,从我国由高速发展换挡为高质量发展的实际国情出发,通过梳理中小企业的发展优势、特征和情况,总结全球各个经济体小微企业发展支持政策的经验教训,希冀为“隐形冠军”的中国实践建言献策。

    编辑审稿的过程像修剪一株树苗,为的是让它茁壮成长。

    对于大众读者来说,经济类图书往往专业性较强,阅读时会有难度。为了增强阅读体验,我们设计了书前拉页,希望可以帮助读者厚书读“薄”,不仅提炼了核心观点,还归纳了提问与解答。比如“如何界定中小企业?”“全球化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有哪些挑战和机遇?”等。

    此外,在编辑审稿时,我们发现了“盲点”——相关政策中,中小企业时而针对所有中型、小型和微型企业,时而仅针对小型和微型企业。为了避免给阅读带来障碍,越读越糊涂,我们统一将中小企业指代所有中型、小型和微型企业。此上种种,不胜枚举。

    时光不负赶路人,这本由鲁政委、陈昊、张文达所著的图书《“隐形冠军”长成之路》获评“人民日报出版社2023年度优秀图书”“新浪财经2023十大最受欢迎金融图书”。借此机会,也要感谢三位作者的倾情付出,希望今后继续携手向下生根,向上结果。

    编辑这本书的意义,并不仅限于此。一路走来,数据在2023年翻了3倍,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月,我国已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8万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万家。以前提到的民营经济“56789”也已转变成“66789”,即民营经济贡献了中国经济60%以上的税收、65%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以及90%以上的企业数量。这些“隐形冠军”以自身定力和自主创新,从最窄最陡的路上,走出最宽的市场来,而这也正是中国经济强大韧性与光明未来的个体缩影。

    (作者为人民日报出版社第六编辑中心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