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人民周刊 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建成清朗环境 共筑健康防线

——访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王胜锋

本刊记者 赵丽岳 《 人民周刊 》( 2024年05月20日   第 07 版)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2024年中国宣传主题定为“人人享健康  共同促健康”,旨在倡导每个人都能获得优质卫生服务,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为号召公众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公共卫生建设,本刊记者对话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博导王胜锋,针对百姓关注的健康问题寻求建议与解答。

    淡定谈癌是否离我们不远?

    癌症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大元凶之一,“谈癌色变”正是人们对于癌症恐慌、焦虑的真实写照。3月24日,辉瑞董事长艾伯乐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大健康产业专题研讨会上表示:“辉瑞对于‘攻克癌症’这一目标持乐观态度,正在通过努力大幅度降低癌症给中国和世界造成的影响。”

    谈癌色变的时代是否即将过去?癌症真的能被攻克吗?这正是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为此,记者请教王胜锋。王胜锋兼任北京癌症防治学会循证评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一职,长期从事肿瘤流行病学研究。他基于我国肿瘤谱特点分析了肿瘤发病趋势和攻克癌症的可能性。

    “近几年,美国肿瘤发病率确实有下降趋势,受益于很多方面:百姓重视、筛查推广、医疗条件好等。”王胜锋肯定了在癌症攻克方面整体向好的趋势,同时也指出,由于国家发展阶段的差异,外国与中国的肿瘤谱差异较大,不能一概而论。“癌症大家族有几百种类别,一些癌症的5年生存率确实在提高,比如乳腺癌。同时,也有很多罕见癌症,患者资源少,缺乏有效药物。要想全部攻克尤其是彻底预防肿瘤,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那么,日常生活中,哪些方式能够有效保障人民健康,减少疾病发生?王胜锋从健康促进和三级预防两方面做了介绍。

    建成环境,打造健康生活空间

    要真正做到健康生活,并不像喊口号那样简单。大家都清楚,不吸烟、少饮酒、多锻炼有助于身体健康,但在生活中管不住嘴、迈不开腿的人比比皆是。

    如何缩短健康“理想”与现实“诱惑”之间的距离?王胜锋肯定了建成环境对于健康促进的作用。“我们常年进行健康教育,广而告之吸烟有危害,吃饭应少油少糖少盐,但大多数老百姓还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知识很难转化为行动,收效甚微。相较而言,建成环境从外部环境着手,通过创造有利条件,帮助老百姓更容易选择健康的行为,进而促进百姓健康,更加有效。”

    建成环境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例如,将室内公共场所严禁吸烟的规定严格执行,即是建成了良好的无烟环境;修建公园、绿地,设置骑行道、步行道,则是建成了积极的运动环境;给预包装食品标识营养标签,提示食物成分含量,则是搭建了正向的营养环境。人是环境的产物,不经意间,环境会影响人的生活习惯、行为处事,因此,塑造良好外部环境,营造健康生活氛围,对个人健康有着积极影响。

    在王胜锋看来,通过布局建成环境,将资金投入公共健康事业,是非常“划算的开支”。通过投入资金促进身心健康、提高运动素养,有助于减少疾病发生和医保支出,能够带来长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级预防,促进社会医疗公平

    在人人享健康、共同促健康、使每个人都能获得优质卫生服务的目标下,王胜锋介绍了能够促进公众健康的“三级预防”概念。作为疾病防控的重要策略,三级预防涵盖了从病因预防、疾病早期发现到康复治疗的全方位措施。

    一级预防是“治未病”,在患病前通过健康教育、免疫接种等手段消除疾病发生的根源。通过一级预防,人们可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从而在源头上保障人民的健康。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接种各类疫苗、公共健身器材的设置均属不同形式的一级预防,未雨绸缪,对于守护人民健康十分重要。

    二级预防注重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一般包括各种体检项目,比如针对妇女宫颈癌、乳腺癌的“两癌”筛查等。通过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

    三级预防则是对已患疾病的患者进行积极治疗和康复,方法包括提供必要药物、心理治疗等,以达到减轻病情、防止并发症和伤残、促进康复的效果,使患者在疾病面前也能保持较高的生活质量。

    “人人享健康,共同促健康。前半句强调的是权利,后半句对应的是义务。健康是一个社会问题,‘人人’不仅仅是个体的人,更是社会的方方面面。”王胜锋表示,在预防和控制疾病的过程中,需要政府、医疗机构、社区、家庭和个人多方面共同参与和努力。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让预防工作得到财政支持和保障;医疗机构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和技术支持;社区和家庭则通过健康教育、环境改善等方式,为居民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个人需要自我保健和健康管理,积极参与到预防工作中来。“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通力推动。”王胜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