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谱系大家谈

人民周刊 2024年01月16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勇当新时代“拓荒牛”

——楹联作者谈特区精神

本刊记者 付冰冰 《 人民周刊 》( 2024年01月16日   第 05 版)

    凭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深圳这片土地用40余年时间,从昔日小小渔村发展为今朝经济特区蓝本。四十余载披星戴月,积极响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建设的号召,以特区精神为引领的厦门、珠海、汕头等经济特区昂首阔步,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忆及特区精神带给自己的启发与人生际遇的改变,由《人民周刊》杂志社与中国楹联学会联合主办的“理想·初心——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楹联书法展中特区精神入选作品作者代表接受了本刊采访。

    开路者要敢闯敢拼,“拓荒牛”要先行先试

    深圳速度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机遇与创新活力,不但吸引全国各地的年轻人前来追梦,同时也带动了毗邻城市的发展脚步。

    赵远贤今年59岁,在广东省肇庆市从事铁道工程技术工作。上世纪80年代初,正值青春的赵远贤从西南山区到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此后半生热血洒东南。在赵远贤印象中,当时从广州火车站下车就能看到“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类标语。从西南到东南,地理上巨大的地域变化带来的冲击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1992年春,《人民日报》发表关于邓小平同志的报道《东方风来满眼春》,赵远贤告诉记者,这是他创作特区精神楹联的灵感来源。

    “埋头干事,敢闯敢拼,争当开路者;锐意创新,先行先试,甘做拓荒牛。”在赵远贤看来,特区发展好似“摸着石头过河”,是勇者敢闯敢拼的大无畏精神让渔村旧貌换新颜。因此,“敢于开路,甘于拓荒”就是对特区精神的有力诠释。

    自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令赵远贤感受颇深。“尤其是亲身经历1985年全面深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把建筑业作为突破口,以招标投标的方式推行工程项目承发包制度,使得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真正感受到了找米下锅的艰难,同时也感受到了企业在改革浪潮中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赵远贤记忆中关于招投标的故事,正是特区精神的典型诠释。

    记得当年,停工近两个月的工地已长满青草,面对连造价预算资料都拿不出、迟迟不动工、一周内三次漫天要价的建筑公司,深圳首位市委书记兼市长梁湘果断摒弃老办法,以面向全国公开招标的方式,取代原来定向指派省内建筑公司承建的做法。此办法不但使项目预算一举回归合理价格,还在工期耽误两个月的基础上提前两个月竣工。1984年1月,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到深圳经济特区视察时,登上了深圳国际商业大厦。这座当时深圳第一栋高层建筑、全国建设工程公开招标“第一楼”的故事,不仅写入了深圳发展的历史,也令初到深圳的年轻人感受到特区精神的内核——做事要敢闯敢拼,拓荒要先行先试!

    春天的故事唱响中国特色,改革开放使祖国强大起来

    在党中央的关怀与支持下,深圳经济特区拔节生长,势头如雨后春笋。随着特区政策逐步落地,昔日低矮的砖瓦房逐渐消失,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让整个城市的天际线发生质的改变。一并发生改变的,还有万千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年轻人。

    “我们这些1977年、1978年考上大学的,都非常感谢邓小平。小平同志不仅改变了万千百姓的命运,还通过创建经济特区,打开改革开放之门,改变了国家的命运,使中国真正强大起来。”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主席孙满仓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精神谱系中的特区精神进行创作,不仅因为国家恢复高考,改变了他的命运,还因为通过对特区的实地采访,感受到了特区的活力与潜力。

    上世纪90年代初,孙满仓在《山西日报》周末版工作。“当时的山西省委省政府,为了改变封闭保守的观念,决定让《山西日报》派记者赴沿海采访。”孙满仓回忆说,当时自己和同事组成采访组,从山东烟台一路南下,途经青岛、上海、宁波、温州、厦门、石狮、广州、深圳,最后抵达海南,亲眼见证了沿海改革开放新气象。据孙满仓介绍,在后来的日子里,《山西日报》先后有30多人调到《深圳特区报》,参与《深圳商报》《深圳晚报》等的创刊工作。

    “到深圳时,恰逢邓小平同志南方之行,发表重要讲话。”带着此次采访的切身体会与感受,孙满仓将那次沿海采访之行采写的30多篇报道汇编成书。“结合小平同志南巡前后山西的变化,我觉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解决了部分改革问题,真正解放思想、全面开放,1992年是分水岭,对中国的崛起和强大,意义重大。尤其在思想观念上,真正结束了姓资姓社之争,迎来生产力大解放。”孙满仓说。

    “籍一盏渔灯,看世界风云,敢闯善为,先行先试,唱响春天故事;集万邦神韵,壮中华筋骨,兼容并蓄,自信自强,酿成特色传奇。”为创作这副特区精神楹联,孙满仓首先仔细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特区精神的论述,力求在很短的文字空间里,准确表达精神内涵。其次,运用形象思维,在上联从内往外写,先从深圳作为渔村、用渔火照亮世界入笔,突出先行先试,以春天故事的歌曲结尾;在下联,则从外往内,写吸纳世界各国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兼容并蓄,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要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弘扬特区精神!”拜访过华为深圳总部的孙满仓如此感慨。

    “拓荒牛”的步伐越走越稳,特区发展的道路越行越宽

    “身处特区,从学生时代便感受到特区建设的热火朝天,浓浓的时代气息感动着我,特区人民的精神传承深深影响了我。”广东汕头的吴荣照是一名70后,从事企业管理工作。身为国学爱好者的吴荣照,同时也是汕头市楹联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看到中国楹联学会微信群里组织大家参加“理想·初心——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楹联、书法征集活动,吴荣照创作了“敢为天下先,谋改革,搏浪潮,一等风光堪纳海;夙秉志心久,勇担当,追卓越,多年雨露竞贻春”这副楹联。吴荣照告诉记者,选择创作特区精神楹联的初衷,来自于自身的感同身受,以及身处其中的荣誉感。

    一提到特区,“敢为天下先”是第一印象。从无到有的草创时期,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面对的是荒地沙丘,特区建设者秉着艰苦朴素的奋斗精神,身先士卒,不言苦不言累,团结一致、分工合作。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形成了特区建设时期独特的风景线。为此,吴荣照创作楹联时分别从两个角度立意,上联描写特区建设者的建设场景,下联抒写建设者们的品格及对社会的影响力。

    “小时候恰逢上世纪70年代,那个年代温饱都成问题,做新衣裳也是过新年时偶尔才能实现的奢望,但仅仅到80年代中期,家里已经能够买来电视机、录音机、自行车等‘奢侈品’。计划经济中特有的‘粮票’‘油票’‘布票’渐渐退出市场,家里的生活渐渐富裕了,手里的零花钱渐渐多了。”吴荣照告诉记者,通过自己的成长经历,特别能感受到特区经济发展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个时候,寻求发展的年轻人最喜欢的去向就是特区。生活上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禁不住屡屡从心里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吴荣照说。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关头,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扛起历史责任,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大胆探索,为全国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正如吴荣照经常听到其他省份的朋友或同学对广东的评价:“你是广东人啊,广东好啊。”“拓荒牛”的步伐已越走越稳,特区发展的道路越行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