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

人民周刊 2023年09月22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速度的比拼,意志的较量

——访“百面战旗红”创作组成员初见

本刊记者 屈一平 《 人民周刊 》( 2023年09月22日   第 05 版)

    一面战旗就是一部史诗。“三八线尖刀英雄连”作为一支功勋卓越的英雄连队,已走过了77年的光辉历程。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借此契机,本刊记者专访参与创作“三八线尖刀英雄连”故事的作者之一初见,对文章的创作特色进行集中梳理。

    记者:《百面战旗红》与同样题材的纪实文学作品相比,虽然在史实内容上有重合的部分,但是在文学呈现上与其他作品特别不一样。是什么促使您参与军史题材纪实文学作品《百面战旗红》的创作?

    初见:《百面战旗红》每篇文章都令人热血澎湃、心潮起伏,读之感觉好像自己身处故事里一样,虽然全是文字,但是看到的却是画面,每一个场景都是清晰的,尤其是抗美援朝的志愿军舍生忘死的家国情怀深深地打动了我。因此,我应邀加入了《百面战旗红》创作团队,由读者转变为作者,感知其中爱国主义精神的无穷魅力。

    记者:关于“三八线尖刀英雄连”的故事,原文标题为《三八枪打过三八线  两条腿赛过汽车轮》,读后感到书写过程酣畅淋漓,几乎一气呵成。请您谈谈在创作这面战旗的故事时最令您感动的细节。

    初见:这面战旗的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伊始,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一道,进行全线突防,在缺乏先进武器的情况下,战士们以步代车,依靠双脚在雪地里向前行进……

    战争是军备的较量,也是战略的较量,《三八枪打过三八线 两条腿赛过汽车轮》这篇文章更多地体现了意志与速度的较量。机智勇敢的赵恒文一人俘虏了50多个敌人,胆大心细的白文林、冷树国带领半个班的战士,击溃敌人1个营,尤其是冷树国赤脚俘虏了美国上校。他们连日来马不停蹄、不休不眠地穿插堵截,终于让济宁里成为敌人的“伤心里”。酣畅淋漓的胜利带来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战役仅历时3天,在“联合国军”与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交锋中,尽管后者的装备、物资都远远比不上前者,“联合国军”还是频频撤退,以失败告终。

    美军这才明白,中国人民志愿军不是二流军,而是一种作战风格与苏式部队截然不同的部队。至于美国之前认为与志愿军能够并驾齐驱的南朝鲜军,在志愿军面前只有逃亡的份,已经到了“望风而逃者是上勇,闻风而逃者是中勇,误听而逃者是下勇”的地步。

    记者:在《三八枪打过三八线  两条腿赛过汽车轮》一文中,面对如此大场面的战争描写,您是以什么为主线索展开故事讲述的?

    初见:我认为,好的编剧要深入生活取材,同时要担当责任、享受孤独,在创作中付出自己的努力和智慧。

    《三八枪打过三八线  两条腿赛过汽车轮》这篇文章以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为主要线索。故事中的4连全连官兵大胆突破,英勇善战,勇猛穿插,不怕牺牲,18小时追击敌军150里,创造了十战十捷的战绩,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了“三八线尖刀英雄连”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