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

人民周刊 2023年09月22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攻如猛虎,守如泰山

——访“百面战旗红”创作组成员欧阳青

本刊记者 钱敏 《 人民周刊 》( 2023年09月22日   第 05 版)

    《终局之战  气壮河山》是《百面战旗红》抗美援朝系列18篇作品的压轴之作,作为执笔人之一,欧阳青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接受了本刊专访。

    记者:整理写作这面战旗故事时,令您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

    欧阳青: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军7师20团3营8连是一支具有光荣历史的连队,诞生于抗战初期的1937年9月,最初为山西战动总会文水游击队3支队8连,在晋中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经历了水马村战斗、大聚会战斗、夏季反“扫荡”战斗等多次战斗。后来,隶属于八路军120师358旅,旅长为彭绍辉。358旅是光荣的老红军部队,最早是红二军团主体部队,从一开始就跟随贺龙南征北战。1940年改编为晋西北军区独立2旅兼2军分区。8连隶属于独立2旅36团,后来的旅长是名将许光达。解放战争时期,独立2旅于1947年改称西北野战军第3纵队2旅,1949年改称第一野战军第3军7师。1952年入朝前夕,7师改编为国防重装备师,编入第1军序列,番号依然为7师。8连随部队转战晋、绥、陕、甘、宁五省,参加大小战斗36次,在老部队的带领和熏染下,打了不少苦仗、硬仗,成为一支传统优良、作风过硬、敢打善拼、战功卓著的荣誉部队。如果说3营是20团的尖刀营,那么8连又是3营的尖刀连。

    最初,这支英雄的志愿军部队竟不被美军誉为最精锐的南朝鲜军第1师放在眼里,后者还自命不凡地频频对7师防区发动夜袭,不仅是正面小规模袭扰,甚至深入侧后进行袭击。但双方经过两个月34次伏击和反袭扰战斗,南朝鲜军第1师大多战败,终于意识到这支新来的志愿军部队并不好惹。于是放弃袭扰,改为防御。

    记者:采集信息和写作过程中,您遇到了哪些难题?

    欧阳青:201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大阅兵,100面接受检阅的英雄部队荣誉战旗中,有3个“二级英雄连”。全军英雄部队中“二级英雄连”不少,人们纷纷猜测这3面战旗究竟代表哪3个“二级英雄连”呢?即使根据旗面判断,依照战区推测,还是拿捏不准。

    我把旗面上获奖单位的小字拍摄清楚,才总算解开谜团。其中“二级战斗英雄连”这面战旗就是志愿军总部授予本文主角的。后来,连队的战斗故事和历史背景一一被我们挖掘出来,并经过认真创作,最终形成《终局之战  气壮河山》的英雄诗篇。

    记者:请谈谈您对这面战旗精神的理解。

    欧阳青:和平时期,8连指战员接续传承钢铁般的战斗精神和舍己为人的198.6高地精神,屡立新功,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3次、集体三等功8次。我们走进连队荣誉室,看见门厅上方“二级战斗英雄连”的连牌熠熠生辉,室内墙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战旗精神格外醒目。每年新兵入伍、学员报到,第一课就是学习连队的英雄战史,探寻英雄壮举的精神源泉。每逢新老兵入伍离队、执行重大任务出征前,官兵都要在荣誉室观瞻、宣誓、表决心。

    现在,“二级战斗英雄连”的战斗序列为东部战区陆军73集团军某旅2营6连,处在对台作战第一线。连队正严阵以待,高呼“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口号,时刻准备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继续擎起198.6高地的精神火炬,攻如猛虎,守如泰山,勇往直前,永争第一。